回覆列表
  • 1 # 華4402

    客家人的中秋節這樣過:

    1 .八月十五像徵著萬家團圓的日子!這一天要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父母、子女),主菜滷鴨子、乾煸辣子雞、毛芋兒燒雞、水煮魚,豬排骨燉蓮藕……總之,秋天是物產豐富的季節,吃的東西很多。

    2 .家有未婚子女、找有物件的,

    中秋節這天的準兒媳、女婿都要上門。第二天八月十六,準女婿、已婚女兒、女婿要提著月餅、水果到l孃家去團聚。這就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精明商家賣的月餅要八月十七才開始打折扣。

    3.八月十五晚上是一定要吃月餅的。如果這天天氣晴朗、皓月當空,很多人家會搬張小桌子或茶几到室外院子中(未徵地拆遷人家才有此福),賞月、吃瓜子

    、煮花生、石榴、蘋果……

  • 2 # 夜光珠2

    清代黃鉞在《於湖竹枝詞》中寫道:

    人影衣香走月明,碧天如洗晚風情。誰憐沒柄團團扇,曾照詩人送客行。

    唐代李貞白也在《詠月》中寫道:

    當塗當塗見,蕪湖蕪湖見。

    八月十五夜,一似沒柄扇。

    兩位詩人所寫得都是蕪湖中秋之夜場景。具體不作解讀,主要以此作引,淺談蕪湖中秋節的傳統與風俗。

    中秋節,蕪湖俗稱八月半。是一年中比較重要的節日之一。首先是親朋之間相互間拜訪並饋贈禮品,其次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一個團圓飯,後面就是賞月。

    禮品一般都是以月餅為主,稍帶些其他糕點水果。吃團圓飯,菜餚弄得非常豐盛,其中必須要有一道有關鴨子菜,因為八月十五吃鴨子是一個傳統,原因就毋須多言了。最後賞月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時光。一家人在庭院中置一張小桌子,擺放著月餅,桂花糕,以及紅菱角,石榴,鮮花藕等美食。大家圍坐一起說說笑笑,享受著美好的月明之夜。

    據民國八年《蕪湖縣誌》中記載:中秋人家多饋送果餅,菱藕之物。至夕置具案於庭,酒闌好事者攜箏琶,乘月夜遊,阡術彌望皆是……

    中秋節,蕪湖還有掛萬壽燈習俗。據民國八年《蕪湖縣誌》中說:中秋節前後七日,蕪湖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以視延年益壽。名為"萬壽燈”。除用綾羅綢緞和桑皮油紙裱糊的紅燭燈外,還有蕪湖地方特色的鐵花燈,用精巧的鐵畫構成四方形或六角形,蒙上白練,當中點燃一支銀燭,高竿挑起,懸在屋簷下,或庭院中,燈月交輝,分外奪目。

    除此以外,還有一項傳統習俗叫走月。夜晚大家吃罷團圓飯後,一輪明月當空,青年人紛紛走出家門,作長夜遊玩,擅長樂曲者,攜玉箏,琵琶,吹笛子,三五成群,盡情暢遊在街市和野陌之中。還有一些少婦梳妝打扮一番後,走出閨門,彼此結伴,盛妝出遊,並設香火為供,攜手拜月,婆娑於月光之下,為中秋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 3 # 劍膽琴心01

    一,賞月,盧溝曉月、太液秋波(北海)、景山望月、後海泛舟,這些都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月壇為明、清皇帝祭祀月亮星辰的場所,是近距離了解月神文化的不二之選。

    二,登高,秋高氣爽,登高遠望也是中秋節遊玩非常不錯的選擇。

    三,祈福,中秋去各大寺院如潭柘寺、紅螺寺、雍和宮祈福,是很有意義的活動。

    四,吃月餅、團圓飯。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不管愛不愛吃,都要咬一口應節。人月兩圓之際,當然少不了一頓豐盛大餐。

    五,觀桂,賞菊,中秋遊園是一大樂事,此時桂樹飄香(頤和園),菊花怒放(北海),秋風秋韻,雅俗共賞。

    六,祭兔爺,老北京風俗特有的文化產物,早年間中秋節供奉的吉祥物,後來逐漸演變成小孩兒的玩具。

  • 4 # 藍顏經典老歌音樂影片

    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 在中秋節,中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

    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又稱“八月節”或“團圓節”。

    在這天,有些人家常於庭院擺下桌子,放上水果,對月空拜,俗稱“拜月娘”;拜畢,全家分食丹餅,賞月納涼;有些要好的朋友還聚在一起,談藝吟詩,飲酒賞月;親戚朋友之間,還以月餅相贈,稱為“送節禮”。

    八月十五日所以叫中秋節,乃是因為它處於三秋之中,因而得名。《周禮》載:“中秋夜近,寒亦如之。”可見“中秋”這一名稱在周朝就有了。

    但是中秋賞月則起於唐代,而吃月餅賞月又是從宋朝開始的。現將有關中秋節的神話傳說介紹一二:

    (1)《中秋博物志》中說:武夷者,地官也。相傳於八月十五日,大會村人於武夷山,置慢亭,化虹橋,通山下。八月十五日,太極王、皇太姥、魏真人、武夷君,並坐空中,然後命鼓官行酒,命歌師唱人間可憐之曲。

    儲山譜》中還說:武夷山神號武夷君,秦始皇二年,有一天他告訴老百姓在山頂相會。這一天,山下老百姓都聚于山頂,果然看到山上有綠屋寶殿,內中眾神分男女而坐;彷彿還聽到空中有人聲和樂器聲,但不見人。

    (2)唐明皇遊月宮。據唐逸史載:“羅公遠,鄂州人,開元中中秋夜,侍明皇於宮中玩月,奏曰:‘陛下能從臣月中游否?’乃取桂杖向空中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帝同登,約行數十里,精光奪目,寒氣侵人,遂至大城闕。

    公遠曰:‘此月宮也。’見仙女數百,合唱歌曲。帝不識其曲名。問之,‘霓裳羽衣曲也。’帝密記其聲調而回。卻顧其橋,隨步而減。即召伶官,依其聲調作霓裳羽衣之曲。”

    (3)嫦娥奔月:相傳在夏代,窮國君后羿恃其善射而疏遠賢臣,聽信讒佞,殘暴欺壓百姓。他的妻子嫦娥,美麗而賢惠,常常不同意后羿的所作所為。 有一天西王母派人給后羿送來長生不老仙藥。

    嫦娥怕后羿吃了藥真的會長生不老,長期欺壓百姓,就把仙藥偷吃了,並飛向月宮而成仙。 後世感念嫦娥恩德,都為她在廣寒宮裡的孤苦而惋惜。有一首詩寫道: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饋贈月餅:據傳元世祖至元十年,降將張弘範兵至山,文天祥被俘,陸秀夫揹著衛王跳海自殺,宋朝基業盡敗,而全國各地忠貞之士,多矢志匡復,約期中秋舉事,主事者以麵粉和糖做成圓餅。

    餅中藏著“八月十五夜殺韃子”一張傳單,分贈各家,名為“節禮”。 當時的老百姓既懷國破家亡之痛,又恨元朝殘暴,果然按傳單所說,在八月十五日夜嘯聚起義,可惜組織不嚴密,又缺乏作戰經驗,終為元兵所殲。 這就是中秋送月餅的由來。

  • 5 # 劍動天下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在北宋的著名詩人蘇東坡眼裡,中秋節是這樣過的,可謂苦逼得很吶。同時,也可以看出詩人非常渴望跟親朋好友在中秋月圓之夜歡聚一堂,遺憾的是事與願違,因此發出這樣的千古感慨。

    如今,中秋節很快就要到了,大家想好怎麼過沒有?那在大家的家鄉里,中秋節有什麼風俗呢?又有什麼節目活動啊?

    兒時,中秋節那天,我爸爸媽媽一大早就跟鄰里鄉親們開始為過節忙活,去街上買雞買豬肉,還有月餅、柚子,以及瓜子糖果等等。

    青年們則是把收集到來的報紙裁剪好,開始做孔明燈架,接著用漿糊塗抹,然後拼接成孔明燈,再把幹柚子皮並安裝到孔明燈的網籃上面。

    中秋節午後,我們那裡每家每戶都開始殺雞宰魚,忙忙碌碌的了。在傍晚五六鍾之際,家家戶戶拜神放鞭炮,做完拜神儀式後,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吃飯喝酒,好不熱鬧,非常溫馨。吃完晚飯,大家邊吃月餅邊看電視,也有的人在戶外搞活動,準備放孔明燈來慶賀中秋節。

    晚上八點鐘之後,是中秋節這一天最熱鬧的時刻,因為三村六垌的人都會聚集在各村祠堂、空地處等等地方,開始燃放孔明燈。孔明燈飛起來後,大家看得非常開心快樂,感覺到幸福溫馨。

    放完孔明燈後,老人和孩子們基本上回家睡覺去了,而年輕人的活動還在繼續,大家圍坐在一起,把酒言歡,談天說地,把過節的氣氛推向了新的高潮……

    還有兩三天的時間,中秋節就要到來了,祝大家團團圓圓,和和氣氣,家庭幸福,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 6 # 李竹絲

    :潮州人中秋午後備三牲肉魚雞及羔,餅,水果,拜祭祖先,一家人吃晚飯後備拜月亮用品,柚子是必備的主要水果,還有梨,石榴,香蕉,柑桔,菠蘿,桃,羊朵,羔餅,甜茶等供品,拜祭結束後,看燒瓦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言文中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