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生浪子193
-
2 # 使用者11487020601
騎鳳仙人後面的琉璃釉面屋脊獸,根據《大清會典》的記載,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太和殿屋脊神獸分別有不同的寓意。龍,代表至高無上的尊貴,還具有攜水鎮火之意;
鳳: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常用來象徵祥瑞,也比喻有聖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這裡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獅子,代表勇猛威嚴,群獸懾服;
天馬,有傲視群雄,開拓疆土的氣勢;海馬,象徵忠勇吉祥,其智慧與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狻猊:(音酸泥),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
狎魚是海中異獸,能駕雲降雨,是滅火防災的能手;獬豸: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鬥牛:傳說中是一種虯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虯嫡[蟲旁]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雨鎮物。行什:一種帶翅膀猴,背生雙翼,手持金剛寶杵,傳說寶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十全十美"。這些小獸最開始的作用是固定屋頂上的瓦件,防止掉瓦,同時它們也體現宮殿等級,傳達著皇家宮殿文化的寓意。太和殿作為紫禁城之中最高等級的宮殿,裝飾和其他宮殿上的裝飾不同,最為明顯的就是正脊和垂脊的裝飾,從樣式和數量上都是特殊的。
太和殿正脊上的裝飾叫作"鴟吻",以13塊中空黃琉璃瓦件拼搭而成,故而也被人們稱為"十三拼"。鴟吻是古代神話之中的一個神獸,是龍的第九子。鴟吻從形態上看是魚和龍的結合,因為口大喜吞火,故而被用在正脊的兩頭,有著吞火避火的寓意。
太和殿的垂脊上則是10個小獸,按照《大清會典》的記載,這十個小獸按照固定的順序排列,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這10個小獸只有在太和殿上才齊全,而在"中和殿"及"保和殿"的屋頂上只有9樣小獸,其他殿宇按照等級依次遞減。太和殿兩層屋簷,共有8條垂脊,上面的裝飾,共8個仙人,80個小獸。
排列在最前面的騎風仙人,根據民間傳說,騎風仙人指的是齊國的齊閔王,也有人說是姜子牙本身。後面的神獸各有什麼說法呢?
1、 龍:龍自古都是皇權的象徵,亦有權貴、吉祥和成功的寓意。將龍排在首位,自然是受中國古代"尊龍"思想的影響。
2、 鳳:鳳凰是鳥中之王,中國古代常常用它來表示祥瑞,是吉祥如意的象徵。自從秦漢之時,龍成了帝王的象徵,后妃們也開始稱鳳比鳳。
3、 獅子:《後漢書·西域傳》之中最先出現了獅子的形象,獅子的威猛形象深受皇家的喜愛。又因為《傳燈錄》載:釋迦佛生時,手指天,手指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人們更將獅子視為"瑞獸"。
4、 天馬:神馬,有追風逐日的寓意。在古代神話之中,天馬是龍的使者。
5、 海馬:古代吉獸。有威德通天入海的寓意。
6、狻猊:龍九子之一。古書記載之中,狻猊的外形和虎豹獅子很相似,可以統率百獸。古代宮殿建築之中常用到狻猊的形象,狻猊也常出現在香爐之上。
7、狎魚:古代神話之中的神獸,龍九子之一,海中異獸。傳說之中它可以和狻猊一同興雲作雨,是滅火防火的神獸。
8、獬豸:古代神獸之一,長相類似於麒麟,雙目有神,頭上長著一隻角。獬豸是一種非常聰敏的神獸,能夠聽懂人言洞察人性,可以辨別忠奸善惡,是公正嚴明的象徵。
9、鬥牛:龍和牛的結合體,身上有魚鱗。古籍之中記載,鬥牛是一種鎮水獸,一般古代水患很多的地方都會以鬥牛來鎮壓。也有說法鬥牛和狎魚一樣都是防火的神獸,有鎮邪的作用。
10、行什:這是10個小獸之中最神秘的神獸,他以人坐著的姿態守在最後,因為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所以給它起了個"行什"的名字,有人說,它是一種猴子,它有翅膀,手拿著金剛寶杵,降魔除妖,其實是雷震子的化身;也有學者認為,行什其實是藏傳佛教裡的揭碌荼的變形,這個名字很多網友聽起來很陌生,他其實就是《西遊記》之中很有名的大鵬金翅鳥,也叫做迦樓羅鳥。行什的外形和大鵬金翅鳥的史料記載極為相似,清朝歷代皇帝幾乎都是佛教信徒。大鵬金翅鳥在佛教之中是三世諸佛智慧與方便的顯現,在佛教之中地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