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人物介紹
1、周瑜 三國 (175~210)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
2、孫策 漢 (175~200)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
3、孫堅 漢 (155~191)
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 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
4、太史慈 漢 (166~206)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義,東萊郡黃縣(今山東黃縣東黃城集)人,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太史慈年輕時好學,在郡府中任奏曹史。時郡守與州牧有矛盾,不可開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在這種情況下,誰先上章說明情況,誰就可能先入為主。當時,州里彈劾郡守的表章已經送走,而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郡守情急之中,尋……
5、陸遜 三國 (183~145)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荊州牧、右都護。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
6、黃蓋 三國 (?~215)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蹟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另,黃蓋一詞還指古代帝……
7、陸抗 三國 (226~274)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遜次子,孫策外孫。年二十喪父,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鳳凰元年(272年),擊退……
8、淩統 三國 (189~217)
淩統(189年-217年,一說189年-23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操之子,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年少名盛淩統的父親凌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時興兵,每次凌操從徵,經常作先鋒首當其衝。守永平任永平長,賓士山越,奸猾之徒也收斂,後遷……
9、甘寧 三國 (?~220)
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當地人聞鈴響,即知道是甘寧出現。奪取船貨直到二十多歲,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
10、陳武 晉 (178~215)
陳武,陳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廬江郡松滋縣(今安徽省宿松縣)人,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陳武年輕時儀表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陳武又屢建戰功,每戰皆所向無前,封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215)
11、朱桓 三國 (177~238)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官至前將軍、青州牧,假節,封為嘉興侯。有一子朱異。孫權統事後,朱桓成為餘姚長,為當地人民解決瘟疫,又招募士卒,討伐當地山賊,所到之處,山賊都平定。後來代替周泰成為濡須督。夷陵之戰後,曹仁率領幾萬步騎出徵濡須,揚言攻打羨溪……
12、呂蒙 三國 (178~219)
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期汝南富陂(今阜南縣呂家崗)人,東吳名將。呂蒙幼年喪父,隨母投靠鄧當,生活于軍營之中,練得一身武藝。少年隨鄧當征戰,因作戰勇猛,受孫策看重。鄧當死後,呂蒙代鄧職,拜別部司馬,成為東吳年輕的將領,屢立戰功。建安十二年(207)呂蒙隨孫權出征夏口(今武漢市境內)
13、蔣欽 三國 (?~220)
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漢末東吳名將。早年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平盜賊,遷西部都尉。討會稽賊呂合、秦狼等,徙討越中郎將。又與賀齊併力討平黟賊。從徵合肥,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蔣欽貴守約,性豁達。
14、朱異 三國 (?~257)
朱異(?―257年),字季文,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前將軍、青州牧朱桓之子,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朱異幼時與張純、張儼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親軍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騎都尉,代替朱桓掌管軍隊。赤烏元年(238年),朱桓逝世,朱異襲爵嘉興侯。赤烏四年(241年),朱異獻計攻破吳國樊
15、徐盛 三國 (?~225)
徐盛(177-228),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三國時吳國名將。他在漢末因戰亂客居江東,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早年徐盛抗擊黃祖,因功升為中郎將。劉備伐吳時,徐盛跟隨陸遜攻下蜀軍多處屯營;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禦。因前後戰功,徐盛先後升任建武……
16、丁奉 三國 (?~271)
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一說河南固始)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要將領。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勳,此後又於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進犯東吳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被拜為大將軍,後為右大司馬、左軍師,建衡三年(2……
17、董襲 元 (?~213)
董襲(?—213年),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跟隨孫策討伐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等,策自出討,襲身斬羅、勃首,遷揚武都尉。從策攻皖,討劉勳,伐黃祖。主策薨,襲討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旬日盡平,拜威越校尉,遷偏將軍。建安十三年,襲隨權討黃祖。襲身以刀斷兩紲,使祖蒙衝橫流,……
18、陳脩 晉 (?~229)
陳脩(?-229年),廬江松滋(今安徽省宿松縣)人,三國時期東吳將領。東吳將領陳武之子。十九歲時,被孫權召見他並加以獎勵,治軍有方。220年,追錄功臣的後裔,封陳脩為都亭侯。229年(黃龍元年),逝世。陳脩的風貌秉性很像其父陳武。十九歲時,孫權召見他並加以獎厲,拜為別部司馬,授他五百兵。當時其他部隊……
19、陳表 晉
陳表,字文奧,生卒年不詳,廬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偏將軍陳武庶子,校尉、解煩督陳脩異母弟,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陳表最初以太子中庶子之職,擔任翼正都尉。後升任無難軍右部督,封都亭侯。嘉禾三年(234年),諸葛恪兼任丹楊太守,平定山越,孫權以陳表兼任新安都尉,與諸葛恪互相協助治理其地。後來,鄱陽百姓吳遽……
20、韓當 三國 (156~223)
韓當(?—226年),字義公。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其征伐四方,功勳卓著,參加過多次重要戰役,屢建戰功,熟悉水戰,勇猛過人,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勞。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
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人物介紹
1、周瑜 三國 (175~210)
周瑜(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人。東漢末年東吳名將,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稱。周瑜精通軍事,又精於音律,江東向來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公元208年,孫、劉聯軍在周瑜的指揮下,於赤壁以火攻擊敗曹操的軍隊,此戰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僅36歲……
2、孫策 漢 (175~200)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
3、孫堅 漢 (155~191)
吳始祖武烈皇帝孫堅(155年-191年),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後裔。 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
4、太史慈 漢 (166~206)
太史慈(166—206年),字子義,東萊郡黃縣(今山東黃縣東黃城集)人,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太史慈年輕時好學,在郡府中任奏曹史。時郡守與州牧有矛盾,不可開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在這種情況下,誰先上章說明情況,誰就可能先入為主。當時,州里彈劾郡守的表章已經送走,而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郡守情急之中,尋……
5、陸遜 三國 (183~145)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荊州牧、右都護。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章武二年(……
6、黃蓋 三國 (?~215)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蹟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另,黃蓋一詞還指古代帝……
7、陸抗 三國 (226~274)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陸遜次子,孫策外孫。年二十喪父,襲父爵為江陵侯,為建武校尉,領其父眾五千人。後遷立節中郎將、鎮軍將軍等。孫皓為帝,任鎮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鳳凰元年(272年),擊退……
8、淩統 三國 (189~217)
淩統(189年-217年,一說189年-23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凌操之子,少有名盛,為人有國士之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官至偏將軍。年少名盛淩統的父親凌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時興兵,每次凌操從徵,經常作先鋒首當其衝。守永平任永平長,賓士山越,奸猾之徒也收斂,後遷……
9、甘寧 三國 (?~220)
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當地人聞鈴響,即知道是甘寧出現。奪取船貨直到二十多歲,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
10、陳武 晉 (178~215)
陳武,陳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廬江郡松滋縣(今安徽省宿松縣)人,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猛將。陳武年輕時儀表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陳武又屢建戰功,每戰皆所向無前,封為偏將軍。建安二十年(215)
11、朱桓 三國 (177~238)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官至前將軍、青州牧,假節,封為嘉興侯。有一子朱異。孫權統事後,朱桓成為餘姚長,為當地人民解決瘟疫,又招募士卒,討伐當地山賊,所到之處,山賊都平定。後來代替周泰成為濡須督。夷陵之戰後,曹仁率領幾萬步騎出徵濡須,揚言攻打羨溪……
12、呂蒙 三國 (178~219)
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期汝南富陂(今阜南縣呂家崗)人,東吳名將。呂蒙幼年喪父,隨母投靠鄧當,生活于軍營之中,練得一身武藝。少年隨鄧當征戰,因作戰勇猛,受孫策看重。鄧當死後,呂蒙代鄧職,拜別部司馬,成為東吳年輕的將領,屢立戰功。建安十二年(207)呂蒙隨孫權出征夏口(今武漢市境內)
13、蔣欽 三國 (?~220)
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漢末東吳名將。早年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平盜賊,遷西部都尉。討會稽賊呂合、秦狼等,徙討越中郎將。又與賀齊併力討平黟賊。從徵合肥,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後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蔣欽貴守約,性豁達。
14、朱異 三國 (?~257)
朱異(?―257年),字季文,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前將軍、青州牧朱桓之子,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朱異幼時與張純、張儼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初以父親軍功而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騎都尉,代替朱桓掌管軍隊。赤烏元年(238年),朱桓逝世,朱異襲爵嘉興侯。赤烏四年(241年),朱異獻計攻破吳國樊
15、徐盛 三國 (?~225)
徐盛(177-228),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三國時吳國名將。他在漢末因戰亂客居江東,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早年徐盛抗擊黃祖,因功升為中郎將。劉備伐吳時,徐盛跟隨陸遜攻下蜀軍多處屯營;曹休伐吳時,徐盛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抗多,成功防禦。因前後戰功,徐盛先後升任建武……
16、丁奉 三國 (?~271)
丁奉(?-271年),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一說河南固始)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要將領。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勳,此後又於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進犯東吳的魏軍。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被拜為大將軍,後為右大司馬、左軍師,建衡三年(2……
17、董襲 元 (?~213)
董襲(?—213年),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跟隨孫策討伐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等,策自出討,襲身斬羅、勃首,遷揚武都尉。從策攻皖,討劉勳,伐黃祖。主策薨,襲討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旬日盡平,拜威越校尉,遷偏將軍。建安十三年,襲隨權討黃祖。襲身以刀斷兩紲,使祖蒙衝橫流,……
18、陳脩 晉 (?~229)
陳脩(?-229年),廬江松滋(今安徽省宿松縣)人,三國時期東吳將領。東吳將領陳武之子。十九歲時,被孫權召見他並加以獎勵,治軍有方。220年,追錄功臣的後裔,封陳脩為都亭侯。229年(黃龍元年),逝世。陳脩的風貌秉性很像其父陳武。十九歲時,孫權召見他並加以獎厲,拜為別部司馬,授他五百兵。當時其他部隊……
19、陳表 晉
陳表,字文奧,生卒年不詳,廬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偏將軍陳武庶子,校尉、解煩督陳脩異母弟,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陳表最初以太子中庶子之職,擔任翼正都尉。後升任無難軍右部督,封都亭侯。嘉禾三年(234年),諸葛恪兼任丹楊太守,平定山越,孫權以陳表兼任新安都尉,與諸葛恪互相協助治理其地。後來,鄱陽百姓吳遽……
20、韓當 三國 (156~223)
韓當(?—226年),字義公。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代,隨從其征伐四方,功勳卓著,參加過多次重要戰役,屢建戰功,熟悉水戰,勇猛過人,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勞。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