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縱橫觀智庫

    一、敘利亞內部民族與宗教介紹

    如果以民族來區分敘利亞人,近90%的敘利亞人屬於阿拉伯民族,不到10%屬於庫爾德人,還有少量的土耳其人與亞美尼亞人;如果以宗教信仰來區分敘利亞人,70%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12%信仰伊斯蘭教阿拉維派、10%信仰基督教,其餘的敘利亞人分別信仰伊斯蘭教德魯茲派、十二伊瑪目派和伊斯瑪儀派等。敘利亞內戰爆發主要在於占人口60%左右的遜尼派阿拉伯人不滿占人口12%的阿拉維派阿拉伯人的統治,而占人口10%左右的庫爾德人(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也趁機拿起武器,佔據了幼發拉底河以東的5萬多平方公里土地。

    敘利亞內戰

    二、敘利亞內戰結束以後各民族人口、政治力量對比的變化

    1.阿拉維派人口減少、進一步強化統治。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所在的家族屬於阿拉維派,也是依靠阿拉維派的幫助,阿薩德才能夠一直支撐到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最終反敗為勝。在敘利亞內戰勝利以後,毫無疑問,為了鞏固統治、避免再次發生內戰,阿薩德一定會強化阿拉維派的統治地位,增強其政治力量。不過,經過7年的內戰,阿拉維派的青年踴躍參軍,已經死傷無數。能否在內戰以後、恢復阿拉維派的人口,將會成為與敘利亞重建並列的兩大難題擺在阿薩德面前。

    2.遜尼派會遭到阿拉維派更嚴厲的打壓。敘利亞內戰爆發,從民族和宗教的角度,是遜尼派不滿少數阿拉維派的統治,發起了一次“起義”。在敘利亞內戰結束以後,阿薩德可能會在經濟領域給予一定的利益,安撫遜尼派。不過,一定不會給予其政治地位,甚至是在政治上言論打壓遜尼派,避免再一次出現內戰。

    3.庫爾德人成為敘利亞內戰最大贏家。庫爾德人佔據了幼發拉底河以東50000多平方公里領土,是敘利亞小麥與油氣的主要產區。庫爾德人佔據了敘利亞最好的一塊區域,又有2000名美軍士兵撐腰,可謂底氣十足。7月28日,庫爾德人為首的“敘利亞民主軍”下設政治機構“敘利亞民主委員會”稱,其決定同敘利亞政府組建協商委員會,商討如何結束戰爭並制定建立“民主、分權的敘利亞”的路線圖。通俗的講,庫爾德人要在敘利亞建立“國中之國”。如果成功,庫爾德人將成為敘利亞內戰中獲益最大的族群!

    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

  • 2 # 古姿觀察

    由於敘利亞內戰依然在持續,有關於敘利亞國內人口幾乎無法做到準確的統計,各方給出的數字出入很大,不過大體維持在1700萬到1800萬左右,並且每天以5000人左右的速度逃離國外,實際人口可能比這個區間數字還要低。戰前敘利亞大概有2000萬左右,戰爭中死亡大概50萬,戰爭的原因和醫療衛生情況的惡化導致敘利亞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20.2歲。(人口變化估算和預測)

    人口總數尚且無法做到準確統計,更何況是人口民族教派結構的變化。所以只能去根據局勢走勢大體進行推測。戰前敘利亞人口之中65%左右的為阿拉伯遜尼派居民,但是大部分為貧民,沒有什麼政治權利,真正掌握政治權利和武裝力量的是占人口11%到14%左右的什葉派阿拉維派和其他什葉派,也就是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所在教派。除此之外第三大勢力就占人口14%到16%的庫爾德人,剩下就是基督徒(亞述人)、德魯茲人、土庫曼人等。(敘利亞開始時候的各個族群的分佈)

    敘利亞內戰主要敵對方就是掌權的阿拉維派與遜尼派之間的矛盾。鑑於遜尼派本身人口眾多,但是相對弱勢,內戰之後逃離敘利亞的主要就是遜尼派,所以說遜尼派本身的實力也在削弱,阿拉維派本身原來就是掌權派,但是內戰的原因導致部分割槽域和人口已經脫離敘利亞政府的控制,雖然戰人口比重提高,但是阿拉維派的實力和政治地位也不如敘利亞內戰之前。敘利亞內部唯一壯大的力量就是庫爾德人,你基本控制了敘利亞東北部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區域,佔敘利亞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遠超戰前庫爾德人口聚集區面積,區域內也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石油戰區。不但土地面積變大了,庫區的背後還有美國領導的反恐聯盟,以及土耳其、伊拉克等地庫爾德政治派別人員、裝備、資金的支援。(2011年和2017年人口的結構對比,估計)

    敘利亞內戰本身是因為社會問題所引發的國內政治動亂,但是後來隨著極端宗教思想興起和傳播,已經演變為一場宗教代理人戰爭。相比之下純粹是因為利益紛爭的衝突和矛盾,可以透過利益置換來協調,就比如巴沙爾政府很容易跟庫爾德人進行協商,並達成協議。但是基於宗教原因的衝突則幾乎不能靠談判來解決。更何況遜尼派作為敘利亞的人口最多的群體,卻無法掌握國家政權和社會資源。這種不公平狀況靠外部勢力強行壓制,短期之內是沒有問題,但是長此以往問題還會顯現,敘利亞唯一的出路就是進行整治改革。(敘利亞阿薩德支持者與反對派民眾)

  • 3 # 穿城而過的黃河

    首先,在戰前敘利亞人口結構大致如下: 什葉派12%(現統治階層), 遜尼派70%, 庫爾德人10%(族別不同,仍信奉遜尼派教義)。

    戰後,由於什葉派屬於得利者,人口比例將有一個緩慢上升的過程(戰時的戰損率較大),最後升到15%左右。敘利亞遜尼派長期以來人口站大多數,但在政權利益方面處於弱勢,此次內戰爆發,政權利益分配不公方面的訴求,是最大的因素之一。敘利亞內戰中的反對派大多屬於遜尼派。戰後,遜尼派的人口比例將有所下降,可能維持在60%左右(一些人流亡海外定居他國後將不再返敘)。庫爾德人會在敘北部取得高度自制,人口比例也會上升,至13%~15%左右。

    至於戰後的敘利亞內部政治權力分配,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專制型,由什葉派繼續主政,遜尼派的政治利益仍然受到壓制,但這將會為下一次內戰埋下隱患。其二是開明型,由阿薩德本人作為敘國內什葉派的代表繼續擔任總統; 總理的職位相應的由站人口大多數的遜尼派擔任; 庫爾德人地區實現高度自治,在政府中有幾個部長的位子。

    開明性政治利益的分配方案中,前一點是維護 俄國 伊朗和敘利亞現政府的利益; 而使敘北部庫爾德人自治是關乎美歐的戰略佈局利益(以分裂敘利亞,並在敘利亞 伊朗 伊拉克 土耳其四國之間的庫爾德人地區打入釘子為目的); 至於由遜尼派出任總理,是維護沙特為代表的鄰國利益(以使遜尼派能夠敘新政府中掌握相應權力為目的)。而已經被土耳其佔領了的伊芙林等地區,將是敘利亞政府與土耳其談判的一個難點; 如果敘政權同意由遜尼派擔任敘新政府總理,可能土耳其會做出一定性的讓步。

    筆者本人傾向於,戰後由阿薩德主持在敘利亞實行開明性政治權力分配方案的可能。以上屬個人看法,供大家參考。

  • 4 # 微笑二二

    由於敘利亞內戰依然在持續,有關於敘利亞國內人口幾乎無法做到準確的統計,各方給出的數字出入很大,不過大體維持在1700萬到1800萬左右,並且每天以5000人左右的速度逃離國外,實際人口可能比這個區間數字還要低。戰前敘利亞大概有2000萬左右,戰爭中死亡大概50萬,戰爭的原因和醫療衛生情況的惡化導致敘利亞人口的平均壽命只有20.2歲。

    (人口變化估算和預測)

    人口總數尚且無法做到準確統計,更何況是人口民族教派結構的變化。所以只能去根據局勢走勢大體進行推測。戰前敘利亞人口之中65%左右的為阿拉伯遜尼派居民,但是大部分為貧民,沒有什麼政治權利,真正掌握政治權利和武裝力量的是占人口11%到14%左右的什葉派阿拉維派和其他什葉派,也就是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所在教派。除此之外第三大勢力就占人口14%到16%的庫爾德人,剩下就是基督徒(亞述人)、德魯茲人、土庫曼人等。

    (敘利亞內戰開始時候的各個族群的分佈)

    敘利亞內戰主要敵對方就是掌權的阿拉維派與遜尼派之間的矛盾。鑑於遜尼派本身人口眾多,但是相對弱勢,內戰之後逃離敘利亞的主要就是遜尼派,所以說遜尼派本身的實力也在削弱,阿拉維派本身原來就是掌權派,但是內戰的原因導致部分割槽域和人口已經脫離敘利亞政府的控制,雖然戰人口比重提高,但是阿拉維派的實力和政治地位也不如敘利亞內戰之前。敘利亞內部唯一壯大的力量就是庫爾德人,你基本控制了敘利亞東北部幼發拉底河西岸的區域,佔敘利亞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遠超戰前庫爾德人口聚集區面積,區域內也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石油戰區。不但土地面積變大了,庫區的背後還有美國領導的反恐聯盟,以及土耳其、伊拉克等地庫爾德政治派別人員、裝備、資金的支援。

    (2011年和2017年人口的結構對比,估計)

    敘利亞內戰本身是因為社會問題所引發的國內政治動亂,但是後來隨著極端宗教思想興起和傳播,已經演變為一場宗教代理人戰爭。相比之下純粹是因為利益紛爭的衝突和矛盾,可以透過利益置換來協調,就比如巴沙爾政府很容易跟庫爾德人進行協商,並達成協議。但是基於宗教原因的衝突則幾乎不能靠談判來解決。更何況遜尼派作為敘利亞的人口最多的群體,卻無法掌握國家政權和社會資源。這種不公平狀況靠外部勢力強行壓制,短期之內是沒有問題,但是長此以往問題還會顯現,敘利亞唯一的出路就是進行整治改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空胎和內胎型號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