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廣逵
-
2 # 神悅創
現代有許多公眾人物,也許昨天被媒體吹棒成絕代聖人,今天卻發現原來是個騙子。現代狗仔隊如此發達尚且如此,二千五百年前的事誰能考證?論語只是孔子死後,他的弟子透過回憶整理的一本語錄集,這裡就有許多的不真實性,所以現代人沒從要在此糾結。有時間可以做許多有益的工作不好嗎?
-
3 # 浮世天心
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即使是聖賢,也是有歷史侷限性的。孔子是否有治學不嚴謹的地方,我還真沒有認真研究過,無法以“治學嚴謹”的態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不過,我想孔子既然是人,總有治學不嚴謹的地方。但和不嚴謹的地方比起來,我想,孔子治學嚴謹的地方更多更突出。
治學嚴謹說的是對科學和學術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態度。那麼,孔子治學是否實事求是呢?我們可以從他和弟子的部分對話中去發現真相。
《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先進篇》中,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對真相的堅守態度,以及對超出個人理解範圍、自己無法確定的事情,從不輕易妄下定論。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還說到“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體現了孔子鼓勵好學和思考的態度。而在《論語·里仁篇》中,孔子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在《論語·述而篇》中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由此可見,孔子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向別人學習優點,以別人為師。這說明,孔子為了追求知識和真理,虛心好學的精神。
而在對弟子的教育中,孔子總能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場景,對相同的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典型的是他給弟子關於“仁”的回答就有很多不同答案。這說明孔子能夠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教育弟子,這也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由此可見,相比於想找都很難找到的治學不嚴謹之處,孔子治學嚴謹的地方更多更突出。
-
4 # 暮有文化
趣味解讀文化,品質成就快樂!我是北暮!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即使是被稱為孔聖人的孔子也有其缺點。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他的治學有哪些不嚴謹的地方?
孔子因材施教卻看不起一位弟子孔子講究因材施教。在他教授的3000多位弟子中,又有72位弟子最傑出,最優秀。而這72位弟子包含了孔子的畢生心血。
可是他對其中一位最傑出的弟子,卻一直看不起,那就是樊遲!
樊遲曾向孔子請教過種莊稼的問題,被孔子斥責,樊遲走後,孔子給其他弟子說,樊遲,小人也!
可能作為貴族階級的孔子,本身就對種莊稼之類的事情不屑一顧吧。
他也曾多次的看不起樊遲。樊遲向他請教問題,他也只是以淺顯的道理告訴他。
比如說,這篇樊遲問仁: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退,見子夏。曰:“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何謂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於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論語·顏淵》)樊遲向孔子請教問題,孔子也只是做一些簡單的回答,可見他從骨子裡並不很看好這個想要學習種莊稼的學生。
當初,凡是向他請教種莊稼,他告訴樊遲,你請教這些問題,還不如去問那些老農,他們比我懂得多。
所以說,孔子雖然講究因材施教,但是對於樊遲這樣的學生,卻從骨子裡頭輕視他們。
樊遲被輕視,卻是七十二徒弟中的佼佼者樊遲雖然拜孔子為師的時間比較晚,但是他認真好學,肯努力肯下功夫。
他繼承了孔子興辦私學的思想。在各個朝代,都受到了很高的禮遇。尤其是他的重農重稼思想在歷史上具有進步意義。
除此之外,孔子故去後,也是他提出為孔子著書立說,這才有了論語傳世。
孔子當初那麼不看好他,他卻成了七十二位徒弟中的佼佼者。並且四處奔波,為孔子傳播他的儒家思想。
北暮有看法其實不管多麼優秀的人,都有他的缺點,多麼完善的教學理念,都有他的不足之處。
孔子的儒家思想影響了幾千年,自然有它的優勢所在,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批判的去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5 # 飛天ZY漫雪
孔子,常用子曰開頭,一提到他,人們就會想到他的知乎者也。孔子主張君子以行仁弘通為己任,雖然困境,也應死守善道。他的短短几句話,成了他的自傳,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說,我15歲時,開始立志向學,30歲時,能夠獨立有些小成就,40歲時,對各種事理,己不再有疑惑不解之處,50歲時,明白了天道執行,加諸人身的常理,60歲時,聽到任何事都能順和涵納,立刻了悟,70歲以後,更能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不必擔心會逾越了規矩。)孔子,五十五歲時,在魯國,因為得不到重視,他就認為魯國沒有什麼大作為,更踏上了遊列之旅,可惜最後沒有國家採用他的主張,不但得不到重用,還被當時的人視為迂腐而不切實際的思想家。就連他的弟子,也是如此看他,在世俗的眼光,孔子始終是個失敗者。對於孔子,如何去評價呢,有人認可,有人討厭。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千古聖人也不過如此!
人無完人,事無完事。
我覺得孔子對於宰我的評價就有失偏頗:“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宰我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不知道這算不算治學不嚴謹?孔子還有其他治學不嚴謹謙下之處嗎?
回覆列表
沒當面受教,不能妄加評價。
但仔細推敲《論語》中的語言,還是有個別不周延的問題的。
違反同一律的“君子”與“小人”
《憲問》第6章是這樣的: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用今天的話通釋就是:
孔子說:“身為君子卻沒有仁德的人有吧,沒有小人卻有仁德的啊。”
《論語》裡孔子說的“君子”有時指道德高尚的人,有時指學識修養高的人,有時還指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有時甚至指國君。《論語》裡孔子說的“小人”有時指道德品質低下的人,有時指沒有文化的人,有時還指身份地位低的人。
本章裡的“君子”和“小人”不相匹配。“君子卻沒有仁德”中的“君子”應該是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沒有小人卻有仁德”的“小人”顯然不是從文化修養和身份地位出發形成的判斷,而是從道德水準出發形成的判斷。
關於本章的“君子”與“小人”,《論語註疏》說:
“雖曰君子,猶未能備,而有時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可謂仁矣,而鏤簋朱紘(鏤,音lòu,雕刻。簋,音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雙耳。朱紘,古代天子冠冕上的紅色系帶。紘,音hóng。這句話形容管仲生活侈靡),是不仁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未有仁者。”
按《論語註疏》說法,這“君子”正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以身份標準劃分;這“小人”也正是道德品質低下的人——以道德標準劃分。
《論語集註》說:
“謝氏曰:‘君子志於仁矣,然毫忽之間,心不在焉,則未免為不仁也。’”
如果按照《論語集註》的說法,此還不是道德高尚的真君子,也就是“地位君子”和“衣冠君子”罷了,他與孔子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的“定義”衝突。
如果從道德層面說,既然是真君子,就不可能有“不仁”的品行;道德層面的真小人“未有”“仁者”是成立的。如果從地位身份來衡量,“君子”中“不仁者”不但有而且還不少;同樣用地位身份來衡量,“小人”中的“仁者”不但有而且也不少。
“君子”與“小人”這一組對立概念,既抽象又具體,從不同角度劃分,可以分出若干組別:道德高尚的人是君子,道德低下的是小人;學識修養高的人是君子,學識修養低的人是小人;志向遠大的人是君子,目光短淺的人是小人;寬宏大量的人是君子,氣量狹小的人是小人;做事大氣的人是君子,做事小氣的人是小人;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是君子,身分低沒地位的人是小人;富貴的人是君子,貧賤的人是小人……
如果把這些組別的君子與小人攪在一起來談論,會讓人無所適從。本章中的“君子”和“小人”就是從不同角度來說的,從邏輯思維的角度看這段話是違反了“同一律”。
“同一律”要求在同一個思維過程中,思維的物件必須保持同一,使用的概念必須保持同一,同一個主體在同一時間,從同一方面對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斷必須保持同一。所以讀本章時,一定要明瞭“君子”與“小人”所指的範圍,以免曲解了本意。
《論語》是由孔子弟子記載、儲存、提供並初步整理的,由再傳弟子新增的,記錄孔子與部分弟子言行及個別學習內容的“片段”式散文集。既然是片段記錄,對語言的推敲可能就不像成形文章那樣嚴謹,而整理者又未對其存在的語言邏輯思維予以注意,所以在《論語》中出現這樣的問題是正常的,並不影響《論語》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