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荸薺又稱地慄、馬蹄,是一種很美味的地下水果,但是現在很少看到種植了,種植荸薺的最佳時間是幾月份?
4
回覆列表
  • 1 # 雲種養

    馬蹄

    學名荸薺,沙草科荸薺屬,又稱水慄。它具有很好的醫療保健效果,其苗秧、根、果實均可入藥,不論是當作生果來食用,仍是當作蔬菜來煮湯都是十分甘甜的,它還可以清熱解毒、降血壓血脂等,種植前景廣闊。

    馬蹄適宜無霜期生長,全生長期10~240天。

    馬蹄的栽植時期較機動,在長江流域自4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以播種育苗,但以早栽為宜,使植株能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期間發生分櫱和分株,入秋以後結薺。

    荸薺主要分為六個部分種植:選地-育苗-分株-施肥-採收

    選地要求:荸薺喜溫溼怕凍,適宜生長在耕層鬆軟,底土堅實的壤土中

    在栽培上,要求有20一25釐米的耕作層,這樣既利於球莖的生長髮育,又不致球莖深鑽,個體發育大小均勻整齊一致,也有利於掘收。

    耕層過粘,不利於球莖的膨大,腐殖質過多,球莖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它適宜在錢水中生長,在營養需求上, 要求氮肥較少,磷肥較多。

    育苗:育苗方法包括催芽、秧田準備、排種和秧田管理。育苗時間因移栽時期而定

    早水荸薺因前期氣溫低,在移栽前40-45天(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始育苗;晚水荸薺因育苗時氣溫較高,在栽植前20-25天育苗。

    選薺芽粗長、球莖扁圓端正飽滿、大小適中、表皮光滑、深褐色、無病無傷、符合品種特徵的種薺催芽。

    分株:栽前先拔好薺秧,洗去厚泥,去掉葉狀莖簇生而纖細的秧苗,俗稱“雄荸薺”

    如秧苗發生許多分櫱和分株,應將母株分成3-4股;

    如秧苗葉狀莖過長,應割去削頭,留40-50釐米,以防栽後折斷。

    栽植密度:因栽植時期、土壤肥力和秧苗素質而異

    行穴距50-60釐米見方,每穴一株或具有3-5根葉狀莖的分株一叢,每公頃3.7-4.5萬株。

    栽植時應深淺適宜,過淺發棵少,結薺也小;過深發棵慢,結薺深,不易挖取。帶種薺的秧苗,應以球莖入土8-10釐米,根系著泥為度。如用分株,應先將根部理齊,栽入泥中12-15釐米為宜。

    施肥:大田基肥在耕地時每公頃施農家肥3-4.5萬千克,過磷酸鈣4500-7500千克

    栽後適宜的追肥時期是在分櫱、分株初期進行,以促進植株早發棵。追肥量多少因移栽期和土壤肥力而異。

    早水荸薺生長期長,以基肥和追施有機肥為主,可在移栽後15-20天、開花前期各追施1次人糞尿或尿素,追肥量不宜過多,以免植株徒長,容易引起病蟲害和倒伏。伏水荸薺施肥量適中。晚水荸薺生長期短,為爭取短期內發棵封行,應根據土壤肥力適當加大施肥量,並以追施速效肥為主。

    採收: 荸薺採收期可從霜隆開始到第2年春分為止

    一般在採收前一天放掉田水,因球莖主要集中在9-20釐米的土層中,先扒掉上層8-9釐米泥土,然後將下層土扒出,用手仔細捏出球莖(群眾稱“摸荸薺”)。如搶種茬口(如油菜茬或小麥茬),應在採收前10-15天排水晾乾,用叉挖。

  • 2 # 農夫也瘋狂

    荸薺什麼時候種植好?對環境有什麼要求?

    在十多年前,農夫的家鄉這邊還有很多人種植荸薺。可是,近些年因為大量農民都外出打工,現在整個村子裡一戶人家都不種植了。畢竟種植荸薺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尤其是在採挖的時候,剛好是在冬季,凍手凍腳很辛苦。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寧願花錢去買,也不願意種植荸薺了。

    其實荸薺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有清熱解毒,祛溼止痰等方面的功效。荸薺的食用方法也很多,以前小孩子就把它當水果吃,清脆又可口,美味還多汁。但是大人們卻常常用它來做菜,或者是煲湯,都是很不錯的。荸薺什麼時候種植好呢?

    荸薺的生長期是比較長的,從種下到採收一般要7-8個月的時間。而且荸薺適宜在無霜期生長,所以種植的話,在各地的時間是比較靈活的。像長江流域的地區,從四月上旬到七月中上旬都是可以播種育苗的。但是為了讓去有足夠的生長期,最好種植荸薺是宜早不宜遲。

    一般荸薺也分為早、中、晚三個品種。在農夫的家鄉,早熟的荸薺品種是在小滿以後才開始種植的,一直要持續到芒種前後。而這個早熟的品種,差不多到了立冬時節就可以採收了。

    中熟的荸薺品種則是在小暑到大暑期間栽種,等到了冬至左右就可以採收了。而晚熟的品種那就是立秋以後才種植了,採收則是在第二年的清明前後。以前農夫的家鄉這邊,都是和水稻套種的。即前茬是早稻,等到採收之後,才開始種植荸薺。

    這種植物對環境的要求也不太高的,其比較適宜種植在底層堅實的,上層鬆軟的土壤中,它對溼度、光照這方面都沒有太大的要求,只是不耐寒而已,所以在種植過程中,只要注意水肥和病蟲害的防治這塊,一般都會大豐收!

  • 3 # 小曉農民

    荸薺什麼時候種植好?對環境有什麼要求?

    荸薺在小曉這裡叫做“菩栗子”,菩栗子可以生吃,也可用來烹飪。

    荸薺栽培時間

    菩栗子的學名叫做荸薺,在小曉這裡一般是在收完早稻後或者一季稻後進行種植,也就是在五月下旬和八月上中旬進行種植,五月下旬種植到九月下旬可收穫,八月上中旬種植到十一月可收穫。因菩栗子喜溫怕霜凍,我們那最晚種植時間不會超過處暑時節,如超過處暑時節進行種植對於後期菩栗子生長髮育就會有影響。

    荸薺栽培環境

    菩栗子是喜溫、喜溼、怕霜凍多年生莎草科植物。所以我們種植菩栗子的環境最好是在向陽處的淺水田中,而且水田要求土層深厚(25釐米),土壤不能太鬆軟(不利於荸薺生長及採挖)。在種植菩栗子時要多用磷肥,少氮肥,適量鉀肥。

    菩栗子田螺炒土雞,是小曉最愛的一道菜品,香脆可口,回味無窮。

  • 4 # 農醫生

    荸薺種植的時間最好在四月到七月之間,而且宜早不宜晚。荸薺還分為早熟,中熟,晚熟三個品種,早熟的荸薺要在五月中旬後種植,中熟的荸薺要在六月初種植,晚熟的荸薺要在十一月初種植,並且晚熟的荸薺是在第二年的清明節這個時節收穫。荸薺的所需的土質上層應較疏鬆,下層應較硬實,並且不宜過黏,同時所需的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適中即可,但是溼度所需較高一些,Sunny適宜。這樣生長出來的荸薺含糖量較高,同時也可以讓荸薺成長得更好。應該選用品種優良,無病無菌的荸薺來育苗,這樣可以增強荸薺的抗病能力。同時我們最好給荸薺創造一個無菌的生長環境,避免荸薺因為病蟲的侵犯和自然災害的影響而讓荸薺產量和質量降低。

  • 5 # 靈子

    荸薺是一種沙草科的草本植物,它又名叫地梨、馬蹄,這種植物在南方比較多,像安徽,廣西,江蘇那裡都是荸薺的著名產地,在我們北方吃的比較少,很多人把它當水果來吃,仔細想想,我好像就吃過一兩次,也幾乎都快忘記是什麼味道了。荸薺的營養價值很高,它既可以作為水果,又可以當成蔬菜,每100克新鮮的荸薺當中就含有1.2克的蛋白質和1.1克的膳食纖維,還有胡蘿蔔素各種維生素等,既然它有如此多的營養成分,那麼要怎麼樣種植才會比較好呢?

    荸薺比較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不耐乾旱也不耐霜凍。對光照的要求比較高,但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表層比較鬆軟,底土結實,耕作層不太深就可以了。至於荸薺的最佳種植時間,南北方還真不太一樣。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好是在立秋之前進行育苗移栽,可以同水生的蔬菜、茭白、油菜等前後接茬種植。在小滿至芒種期間栽種的統稱為早水荸薺,可在立冬前後採收。在小暑至大暑期間栽種的荸薺統稱為伏水荸薺,在冬至到春分期間採收。在立秋至處屬期間栽種的荸薺稱為晚水荸薺,他們一般是在清明前後採收完,採收完之後還可以栽種水稻。華南地區氣溫比較高,如果栽種的太早不容易結球莖,所以說大多數種植的都是晚水荸薺。北方少數地區也有栽種的,一般就是春季栽培,深秋採收。

    長江中下游地區5~8月份都可以栽種,在北方地區,一般是在5~6月份移栽。通常來看,栽種早的無論是球莖苗還是分株苗,光合面積大,單株的產量都會比較高。比如說7月30號種和8月4、5號種,它們的栽種期之間僅僅差了四五天,但是每畝產量就可能相差出四五百公斤。這與分株苗栽種之後,所需要較長的時間來緩苗有關,所以如果是種分株苗的話,不宜過遲,早栽比晚栽好,每年的6月15日前後栽種的產量和大荸薺率最高,品質也是最好的。

    總結出來就是,如果想要栽種的比較晚,那麼適用於選球莖苗,如果栽種期比較早的話,可以選用分株苗,五六月份的時候栽種的分株苗,分株分櫱比較均勻,葉狀莖生長也很健壯,田外通風透氣狀況好,增產的潛力大。

    荸薺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稱,我們北方人還把它看成江南小人參,既可以當做水果來吃,還可以當成蔬菜來吃,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不過它比較生冷,對脾腎虛寒的人不是很適合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政府關門創新紀錄,政府要求僱員做兼職來維持生計,如果你是美國人你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