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叫大神先生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嬰誅殺趙高,並且向劉邦率領的義軍投降。這一刻,陳勝、吳廣的起義不過短短2年。僅僅2年,秦朝這個曾經蕩平六國的偉大朝代旋即滅亡,國祚僅14年。

    秦朝號稱擁兵百萬,並且兵士以敢戰好鬥著稱。秦軍滅亡之時,軍中也不乏滅六國時倖存的軍士,軍隊戰鬥力不可能不強。為何數量龐大、戰力彪悍的秦軍竟然抵擋不住一群農民,並且在短短2年之內就戰敗?其實原因有些出乎意料,那就是秦朝並未動用全部軍隊來鎮壓農民軍。

    秦朝雖號稱擁兵百萬,可軍隊散落在全國各地。真正參與平定內亂的,只有王離手下的四十萬邊軍,而另外有十萬軍隊負責保衛咸陽。除此之外,還有多達五十萬的軍隊根本沒有參與平定叛亂!這五十萬軍隊,就是大將任囂與副將趙佗麾下的軍隊。

    早在秦始皇滅六國的前一年,任囂就曾領兵攻嶺南,但因南方氣候複雜,最終失利。不過8年後,秦始皇已經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大業,於是再次向嶺南派兵,共計五十萬人,佔當時秦軍總數的一半。五十萬秦軍以排山倒海之勢攻下嶺南,始皇聞之大悅,設南海、象郡、桂林三郡,三郡由南海郡尉統領,並命任囂為南海郡尉。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造反。一時間,天下大亂,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訊息傳到嶺南之時,任囂恰好患上重病,而且他也認為秦朝過於暴虐,發出“秦為無道,天下苦之”的感嘆。秦朝統治者強迫三百萬徭役修築馳道、長城、阿房宮和驪山陵。這些徭役地位十分低下,連最基本的吃穿都沒有保障,就算死了也沒人管。

    徭役的慘狀讓任囂開始反感秦朝,他與趙佗商議,自己手下這五十萬秦軍絕對不能北上平叛。就這麼一個決定,極大程度減小了中原義軍的阻力。倘若當時任囂腦子一熱,讓五十萬秦軍揮師北上,同王離的邊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恐怕秦朝未必會亡。可秦朝的暴虐讓自己的將軍都開始反感,正可謂“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可就算這五十萬人沒有北上支援,秦朝也不應該在短短2年間便土崩瓦解。王離手下的四十萬邊軍可是長期與匈奴交手,善戰無比。此外,章邯還臨時動員了七十萬囚徒,兩者相加也有一百一十萬人了。百萬人對付一些臨時起義的農民,似乎並非什麼難事,為何秦最終還是亡了?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秦朝不得民心。中原經歷了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戰亂,百姓渴望能過上太平的日子,在家中頤養天年。可秦朝統治者十分沒有耐心,凡事都操之過急,以至過度消耗民力,最終演變成了“暴政”,以至陳勝喊出了那句著名的“伐無道,誅暴秦”,就連南海郡尉任囂也認同秦朝無道,可見這是當時所有人共同的心聲。

    恰巧,此刻六國殘餘貴族並未完全消失,因此他們看準時機,和農民一道起兵反秦,讓本來就混亂的局勢火上澆油。鉅鹿之戰,秦軍軍士恐怕也反感秦朝暴政,所以軍中早已沒有了滅六國時的銳氣。在這些因素的雜糅之下,即便秦朝擁兵多達百萬,也僅僅在2年之內滅亡。

  • 2 # 顫動的丹田

    嶺南的四十萬根本就不願意回來,北線的二十萬,回是回來了,但是長久與匈奴作戰、相持,現在又火速遠途救急,已經很疲憊了,本土二十萬,基幹力量是勞改犯,打個弱點兒的起義軍都吃力,而項羽戰術對頭,先拼死打斷了秦軍糧道,再不要命的猛衝發懵的王離,秦兵雖然是與匈奴作過戰的精銳,但是主將缺乏臨機應變,又力量分散,被項羽逐步殲滅。

    此戰後,秦軍除了遠在南方連觀望都不觀望的那四十萬以外,基本已經沒了。

  • 3 # 融住

    興於制度亡於制度,秦國的興盛離不開商鞅變法,法制的條律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到後期秦始皇連年征戰不顧百姓疾苦、而且還修復宮殿和陵寢、主修長城、勞民傷財、民怨沸騰 ,所謂天下苦秦久已、陳勝、吳廣起義就可以看出端倪,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逐漸壯大,這在根本上已經動搖了帝國的統治,國家制度法令也沒有能夠與時俱進,秦始皇時期靠著始皇帝強大的統治力,沒有人敢出來反抗,始皇崩、李斯亡、趙高哄的胡亥盲、末期的秦國中樞其實已經被趙高所掌控,對內大臣民眾人心惶惶,軍隊補給不足、賞罰不明、對外各方起義勢力全國性突起,帝國內部已經支離破碎,駐守南郡的大軍始皇帝下令不得回國,當時國內平反時南郡守將便以此為藉口,再一個就是離國內太遠,最後讓駐守北方的軍隊回國,已經是疲憊不堪,秦末名將章邯內有趙高陷害,外有起義軍包圍,最後投降項羽,這是帝國軍事主力的一大損失

  • 4 # 科學講談怪

    大家好,下面我給大家講解下,秦朝軍隊多達100萬,為何短短2年便戰敗投降

    公元前221年,秦國動用百萬大軍,相繼滅掉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個國家,結束了500餘年的諸侯割據,建立起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大一統的君主制王朝。

      公元前207年,統一天下剛剛過去14年,面對簡易裝備的農民軍,秦朝只能用邊防、武警、勞改犯勉強拼湊出40萬人迎敵,而且還被項羽帶5萬人給消滅了!

      人民不禁要問:這麼強大的軍權國家為何倒得這麼快?那無敵天下的百萬大軍到那裡去了?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百萬大軍都去哪了?

    秦始皇是個閒不住的人,每天想的都是幹大事。統一天下後,也根本沒有消停。

    (1) 征服嶺南,使用兵力50

    滅六國後,秦始皇開始啟動征服嶺南越族的戰爭。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將屠睢和趙佗率50萬大軍,向今天兩廣地區的越族進軍。攻打廣東的很順利,很快佔領珠江三角洲地區。而進攻今廣西地區的兩支大軍,不熟悉南方地形,損失慘重,主帥之一的屠睢被殺,數十萬的秦軍傷亡。

      一年後,秦始皇下令開鑿溝通湘水和灕水的34公里長靈渠(如今廣西興安縣境內),秦軍的糧餉兵力能夠絡繹不絕地運到嶺南前線。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次命任囂和趙佗進攻百越各部族。這次秦軍勢如破竹,很快擊潰了當地民族的反抗,整個嶺南地區從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

      重點來了,為了保持嶺南的穩定,秦始皇命進軍嶺南的將士留守當地“屯戍”。這批人後來成為嶺南土皇帝,再也不介入中原紛爭。這就去掉了50萬人(作戰損失20萬,留守30萬)

    (2) 扶蘇、蒙恬邊防軍,使用兵力30萬

      為了抗擊匈奴入侵(一說是秦始皇被某方士忽悠了,他說未來滅秦者是匈奴,秦始皇於是決定預先抗擊),秦始皇下令在邊境屯兵30萬,並修建著名的萬里長城。

      後來扶蘇、蒙恬被殺,高階將領獲罪,核心軍官沒有了,餘下的人心惶惶,戰鬥力減弱。

      30萬邊防軍中,部分人逐漸遣返內地 “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史記·匈奴列傳》雲:“十餘年而蒙恬死,諸侯畔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

    (3)種“重點工程”,數百萬人

      統一中國時,秦國只有約500萬人口,軍士就佔了100萬。大部分的普通士兵,都是軍民兩用人才。農忙時種地,農閒時打打仗。

      但統一中國後,秦始皇根本沒有給秦國和天下老百姓喘息的時間,從統一後第2年起,就開始一個接一個的“國家重點工程”:

      “馳道、直道”專案:動用90萬民工,修建從咸陽到祖國各地的高速公路。

      “秦始皇陵墓”專案:動用70萬民工。

      “秦萬里長城”專案:動用90萬民工。

      “秦皇阿房宮”專案:動用70萬民工。

      當時統一後全國大約2000萬人口,青壯年僅800萬左右;加上對百越和匈奴的戰爭使用大量軍力和民工,全國的青壯年不是在工地上就是在戰場上。

      到後期,原六國土地屯守的秦國軍隊,已經少得可憐,所以一起事,很快蔓延,無法壓制。

    其次我們在看看當時的朝政

    李斯、趙高立公子胡亥為王,弄死了公子扶蘇,大將蒙恬等人,

    公元前208年,即胡亥即位的第二年,李斯被處以“具五刑”極刑,就是用五種刑罰處死:先是黥面(即在臉上刺字,如“我是大流氓”,是秦朝的一種侮辱刑),然後劓(即割鼻子),砍斷左右腳,又腰斬(攔腰斬斷),最後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醬),這在當時是最為殘忍的一種處死方式。李斯全家也同時被殺。趙高更是獨霸朝野,擾亂朝政。

    直到農民軍打到咸陽了,趙高幹脆派人強迫胡亥自殺,他死時只有二十四歲。趙高又立子嬰為王。

    再者我們看看當時的經濟

    1.徵發徭役的人太多了,全國2000萬人口,卻徵發了600萬以上的勞動力。種地的人少了,雖然稅不變,但是產量肯定是不足的。

    2.帝國剛剛統一,一切都百廢待興。

    從上面的我們可以來這幾點

    1、徵發徭役的人太多了,導致國內經濟下滑,民不聊生

    2. 秦軍四處用兵,最精銳的老兵也基本消耗殆盡了

    3、當時把手朝政的是趙高,與帶兵打仗的將軍素來不和

    4、統一時間太短,未能實現融合,各華人民對秦的仇視大,特別是各國遺留下來的貴族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暖氣系統出現了水力失衡,該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