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在古代說起遊牧民族,我們的情感往往比較複雜。一方面我們中原需要吃肉大部分都是需要他們提供,另一面他們時不時還進入中原打砸搶燒甚至賴著不走。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在古代戰爭中,很少有在寒冬臘月打仗的。那麼古代打仗,會不會專門挑合適的季節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古代戰爭和季節的問題。

    古代打仗,首先,肯定會盡量避開冬天當然這裡說的主要是指亞歐大陸的古代,而且是緯度比較高的地區,南方打仗,甚至赤道打仗,當然不管你春夏秋冬了。

    而在高緯度地區,萬一下大雪,路不好走,無論是行軍還是後勤,都很困難,最後死在戰場上的沒幾個人,結果全都是凍死餓死的。

    比如說亞歐大陸的西半部分,歐洲,古羅馬出征打北方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都是在三月份,春暖花開的時候,所以,古羅馬的歷法裡邊,三月就用戰神馬爾斯的名字命名,後來演變到英語裡,就是三月march,而英語裡邊march也有出征、進軍的意思。

    |羅馬軍團 圖源於網路

    亞洲也一樣,比如說日本,戰國時代有一位軍神——上杉謙信,15歲出道、49歲去世,一生指揮70場戰役,43勝25平,僅有兩次敗仗,就算是後來接近統一的織田信長,也不是上杉謙信的對手。

    但是,這樣一位軍神,擁有的地盤卻不大,除了自己的越後國以外,只有後期拿到了越中一國,要知道,日本的“國”很小,上杉謙信打了一輩子勝仗,充其量也就是個大號縣長。

    為什麼呢?主觀原因有很多,比如說他打仗經常都是舉義兵,不以侵略別人為目的,等等。

    |上杉謙信 圖源於網路

    不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原因,越後國在日本本州島的北部,山地居多,上杉謙信每次春天南下,但是八九月份就要準備撤退了,因為再不走的話,到了冬天,大雪封山,他的軍隊就回不到越後去、糧草物資也沒法從越後輸送出來,萬一敵人反撲,自己沒法堅持到春天,到時候連退路都沒有。

    這樣一來,每次上杉謙信打贏了仗,佔領了地盤,等到冬天要來了,就只能自己放棄,導致他直到死也沒能把戰場上的勝利轉化為勝果

    由此可見,整個亞歐大陸,在古代打仗,受到季節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而在古代的中國,還有一個季節非常特殊,就是秋天

    古代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對外戰爭,就是打北方的遊牧民族,而秋天正是水草豐美的時候,也是馬匹吃得最好的時候,遊牧民族的戰鬥力這個時候也最強。

    所以,通常來說,北方遊牧民族喜歡在秋天南下,而中原王朝主動出擊遊牧民族的時候,都要儘量避開秋天。比如說,中國歷史上對遊牧民族最強硬的兩個時代,漢朝和唐朝,都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

    |漢與匈奴三大戰役示意圖 圖源於網路

    先來說說漢朝,無論是衛青還是霍去病,對匈奴大舉出兵,基本上都是在春天。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先後在這一年的春天和夏天,兩次進攻匈奴佔據的河西地區,都取得了勝利;元狩四年春天,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精銳騎兵北擊匈奴,攻克單于王庭,燒了匈奴積累的糧食,大勝而還。

    而最後匈奴被徹底消滅的時候,是在東漢,永元元年,公元89年,外戚竇憲犯了罪,主動請求出擊北匈奴,將功贖罪。

    因為竇憲著急出兵,所以等不到第二年春天了,但還是趕在秋天到來之前,夏天六月,一路北上,大敗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記功。

    竇憲以此不世之功,不僅免除了死罪,而且被封為大將軍,地位比三公還要高。

    |竇憲破北匈奴之戰示意圖 圖源於網路

    兩年後,東漢對匈奴發出最後一擊,這次的準備比較充分,所以出征也是在春天二月,這一回漢軍大破北匈奴單于主力,俘虜北匈奴皇太后,單于倉皇逃竄,不知所蹤,從此以後,曾經對中原形成巨大威脅的匈奴勢力,就徹底從中國歷史上消失了。

    那你說我不信邪,非要秋天出兵去打遊牧民族行不行呢?還真有。那結果呢?慘敗。

    漢武帝天漢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9年,這一年秋天,貳師將軍李廣利從酒泉出發,率領三萬騎兵,在天山一帶與匈奴交戰。

    漢武帝雖然同意了,但是李陵這支部隊都是步兵,而漢武帝不願意專門給他配騎兵支援。李陵一心要立功,表示不用騎兵配合,這五千步兵足以擊敗單于主力。

    |《蘇李別意圖》區域性 圖源於網路

    於是,李陵率軍一路向北,牽制住了單于主力八萬騎兵,多次血戰不落下風,最終因為孤立無援、箭支用完,李陵投降、堅持下來的殘兵四散逃離。可是,李陵雖然牽制住了匈奴主力,但李廣利率領的漢軍主力仍然沒能擊敗匈奴偏師,甚至險些全軍覆沒。

    這次出兵最終以血本無歸收場,其中漢朝選擇秋天出兵,是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漢朝打匈奴要避開秋天,反過來匈奴就喜歡秋天南下,自己秋高馬肥,中原漢地這邊秋天收穫,正好來搶。

    隨便翻一翻《資治通鑑》,你看漢武帝在位期間,元光六年,“秋,匈奴數盜邊,漁陽尤甚。”第二年,元朔元年,秋天,匈奴兩萬騎兵南下攻打遼陽、雁門等各郡,殺死遼西太守、擄走兩千人口,在雁門郡也擊敗了漢軍,殺死漢軍將士千餘人。

    元朔三年秋天,“匈奴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這幾年之內,幾乎每年秋天匈奴都要南下,比定時鬧鐘還準時

    漢朝和匈奴按季節出兵,唐朝和它的對手突厥、吐蕃也是這樣。

    突厥人南下一向挑秋天,比如說隋煬帝時期,有一場雁門之圍,大業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15年,隋煬帝夏天到山西北部的汾陽宮避暑,結果秋天的時候東突厥始畢可汗就率領大軍殺了過來,將隋煬帝圍困在雁門,最後隋朝大軍到來,東突厥才解圍而去。

    不光隋煬帝吃癟,他表侄子唐太宗李世民也被東突厥搞過一回。

    玄武門之變發生在公元626年夏天,八月初九李世民登基當了皇上,東突厥想趁亂來撈一把,這個時候是農曆八月,正好是秋天,東突厥大軍馬上南下,八月三十就到了長安西郊的渭水河畔,李世民無奈之下,把長安國庫都搬空了,換取東突厥退兵,雙方殺白馬立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渭水之盟。

    |唐太宗李世民 圖源於網路

    渭水之盟對於唐朝來說,妥妥的喪權辱國,太宗皇帝當然忍不了,過了幾年,趁東突厥內亂,李世民派衛國公李靖北伐東突厥。

    李靖第一次出擊,在貞觀四年正月初一,這算是反其道而行之,搞的突然襲擊。

    |唐攻東突厥之戰 圖源於網路

    當時李靖率精銳騎兵三千,直接突襲東突厥牙帳,東突厥完全沒想過唐軍會在冬天就發動進攻,更沒想過唐朝人連過年都不過了,大年初一就來打仗,所以是毫無準備,十幾萬大軍一觸即潰。

    但是,這樣的反常規策略,只能用於小股部隊的突襲戰,後期唐軍真正出動主力大軍北伐東突厥,也是正月底開春以後的事。後來唐朝幹掉了東突厥,開始收拾西突厥,名將蘇定方出征,是在正月二十一,也是春天。

    而到了唐朝中後期,國力衰弱,西方的吐蕃興起,吐蕃有青海草原作為產馬地,騎兵強大,一度攻佔了長安城,而且,吐蕃騎兵每年都要趁著秋高馬肥的時候來侵擾唐朝邊境,唐朝都得咬著牙抵擋一整個秋天,這叫“防秋”

    再一次證明了咱們所說的,秋天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是進攻的好時機,而中原王朝到了秋天,基本上只能採取防守策略。

    等到了宋朝,情況變了,北方的敵人變成遼朝和金朝,都是半遊牧半農耕的國家,而且遼、金的地盤可不是長城外了,都深入華北平原,金朝連整個中原都佔了,所以遼金南下打宋朝,就也不一定都是在秋天了,遼金南下也經常選春天、夏天。

    |澶淵之盟示意圖 圖源於網路

    比如宋遼訂立澶淵之盟那次,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耶律隆緒發兵南下,就是在春天。不過,金朝滅亡北宋的靖康之變,也還是秋天南下,只不過攻破汴京的時候已經是冬天了。

    後來的明朝也是,跟北方蒙古人打仗最慘的一次——土木堡之變,當時蒙古人在秋天南下,就是明英宗正統十四年的七月,秋天。

    明英宗就是沒看過循跡漫聊,非要秋天出兵,還出去跟蒙古人野戰。

    那結果還用說嘛,肯定也是慘敗,明英宗被俘,整個明朝的國運就此轉衰。這場慘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季節。

    真正打仗不受季節影響,那還是清朝以後,北方遊牧民族退出歷史舞臺,再後來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提高,因此,打仗也更加不需要考慮是不是在秋天了。

    (完)

  • 2 # 社會我亮哥

    首先對遊牧民族而言,秋季戰馬驃肥體壯,騎兵戰鬥力強,而且冬季馬上來到,要為漫長之冬儲備糧食和草料。對漢族而言,秋季是收穫的季節,這時入侵中原,可劫掠的東西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六年級春天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