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長在這片土地上

    關羽死後,由後主劉禪追諡曰“壯繆侯”。 北宋 宋徽宗 崇寧元年(1102年) 忠惠公 北宋 宋徽宗 崇寧三年(1104年) 崇寧真君 北宋 宋徽宗 大觀二年(1107年) 武安王 北宋 宋徽宗 宣和五年(1123年) 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高宗 建炎二年(1128年) 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 宋孝宗 淳熙十四年(1187年) 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 泰定帝 天曆八年(1335年) 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明 明神宗 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 明思宗 崇禎三年(1630年) 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 清世祖 順治九年(1652年) 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清 清世宗 雍正三年(1725年) 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 清高宗 乾隆元年(1736年) 山西關夫子 清 清高宗 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 靈佑二字 清 清仁宗 嘉慶十八年(1813年) 仁勇二字 清 清宣宗 道光八年(1828年) 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 2 # slddms

    關羽(字雲長,後人尊稱關公、關帝、關老爺、關王爺、關帝爺、伽藍神、關護法、恩主公、關夫子、關大帝、關聖大帝、協天大帝、關聖帝君、保佑帝君、蓋天古佛、南天主宰)。

    歷代帝王對關帝之褒封是“侯而公,公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褒封不盡,廟祀無垠。”

    (1)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關帝擊斬顏良,解白馬之圍,封為“漢壽亭侯”

    (2)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公元219年)吳孫權追贈關帝為“忠義侯”。曹操上表漢獻帝追贈關帝為“荊王”

    (3)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公元220年)將關帝以王侯之禮葬其首於洛陽,並建廟祭祀

    (4)蜀漢后皇帝景耀三年(公元260年),九月追諡為“壯繆侯”

    (5)南朝廢帝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在湖北當陽縣覆舟山關帝遇害處建“玉泉神祠”

    (6)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在山西解州關帝故鄉建解州關帝廟

    (7)北宋哲宗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賜關帝玉泉祠額曰“顯烈廟”

    (8)北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追封關帝為“中惠公”

    (9)北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封關帝為“崇寧真君”

    (10)北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封關帝為“昭烈武安王”封關平“武靈侯”

    (11)北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加封關帝為“義勇武安王”從祀於武成王廟。

    (12)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三月二十五日封關帝“壯繆義勇武安王”

    (13)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加封關帝“英濟王”

    (14)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封關帝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代宮廷開始祭拜關帝,有文字記載每年五月十三與九月十三關公廟會與祭拜的定日

    宋寧宗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封關平“威顯”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復原封“漢壽亭侯”

    (15)元文宗天曆元年(公元1328年)關帝封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16)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福建東三島東三關帝廟始建

    (17)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改稱“漢前將軍壽亭侯”明令建成南京雞鳴山關帝廟

    (18)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建荊州關帝廟

    (19)明憲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湖北當陽建廟

    (20)明憲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封“崇寧義勇武安王”

    (21)明武宗德四年(公元1509年)賜當陽陵廟曰“忠武”

    (22)明世宗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正洪武二十七年封號之誤為“漢前將軍漢壽亭侯”

    (23)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欽差司禮太監黃錦等重修當陽關帝墓廟

    (24)明神宗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崇封關帝為“協天大帝”。

    (25)明神宗萬曆十八個(公元1509年)加封關帝“協天護國忠義大帝”,御賜“顯佑”

    (26)明神宗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建洛陽關林廟

    (27)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洛陽關林坊成,神宗賜名曰“義烈”

    (28)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命欽差司禮太監李恩捧到十二旒(古代冕冠前後懸垂的玉串)珍珠冠—素玉帶—蟠龍袍—黃牌一面書徽號十有門字到北京正陽關廟恭訖建醮三曰,頒行天下,文武慶賀

    (29)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

    ①敕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並將關帝定為武廟的主神,與崇祀孔子文廟並列為文武二聖

    ②封關帝夫人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封關帝長子關平為竭忠王,關帝次子關興為顯忠王,關帝部將周倉為威靈惠勇公

    (30)清順治五年(公元1647年)崇封關帝“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31)清世祖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四月禮部准奏奉敕封關帝“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而稱武聖,關王冢改稱關林(洛陽關林)

    (32)清聖祖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尊關帝為“夫子”與孔夫子並稱

    (33)清聖祖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敕封洛陽關帝冢“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林”

    (34)清聖祖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建許昌霸陵橋關帝廟(當年聖祖保護皇嫂千里尋兄,離開許昌,曹操率眾贈袍錢行的地方)

    (35)清聖祖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敕命關帝第五十六代嫡派後裔洛陽守陵奉祀生關尉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負責祭祀,承祀林墓”

    (36)清世宗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敕命天下省直郡邑皆立關帝廟,賜春秋大祭外加延祭,並用太牢。(敕封山西關夫子)

    追封關帝祖輩三代公爵:曾祖為光昭公、祖為裕昌公、父為成忠公,而且規定在關帝祖輩4牌位上“漢書爵號,不著名氏”

    (37)清世宗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在洛陽關林,當陽關陵,解州關帝廟,各設世襲五經博士一人

    (38)清世宗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追封關帝稱“武聖”,解州關帝廟稱“武廟”,洛陽關帝陵稱“關林”,與文聖孔夫子享同等祭祀禮儀

    (39)清高宗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禮部欽奉聖旨避對關帝之諱

    (40)清高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皇帝巡幸中州,親竭洛陽關林,御製祭文,賜匾聯匾書“聲靈於鑠”聯書“翌(輔助)”漢表神功龍門並峻,扶綱伸浩氣伊水岡流”皇太后親謁關林,賜香馨槌

    (41)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奉旨賜關帝龍袍一領,玉帶一圍,銅圭一件,敬獻洛陽關林

    (42)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欽奉諭旨改諡曰“神勇”

    (43)清高宗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三月初三奉旨加諡“靈佑”稱“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44)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七月二十六內閣奉上喻改諡“忠義”

    (45)清高宗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皇帝面諭軍機大臣,關聖大帝神牌書寫“敕封”二字,殊非敬神之道,嗣後俱改繕“供奉”二字,頒行天下並抄錄

    (46)清仁宗嘉慶十九年(公元1814年)奉旨加封“仁勇”

    (47)清宣宗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正月十三日奉旨加封“威顯”,聖帝封號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48)清文宗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奉旨加封“護國”

    (49)清文宗鹹三年(公元1853年)奉旨加封“保民”

    (50)清文宗咸豐五年(公元1857年)九月十六日奉旨加封“綏靖”。(下旨大帝改為“帝君”)

    (51)清穆宗同治五年(公元1867年)稱天下關帝廟為“武廟”

    (52)清穆宗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奉旨加封“翊贊”

    (53)清德宗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奉旨加封“宣德”,至次對聖帝的加封長達二十六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54)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光緒皇帝、慈禧太后蒞洛陽關林瞻禮拈香,光緒帝題匾:光照日月。慈禧太后題匾:威揚六合、氣壯嵩高。完成了對關帝最後加封:

    三教盡皈依 正直聰明 以似日懸天上

    九州隆享祀 英靈昭格 神如水在地中

    民國四年(公元19115年)三月二十五日大總統批令遵行稱關壯繆侯,並奉為軍神。關帝史略稱:民人信仰關帝,奉為國內的正神“軍人信仰關帝,就是軍中的軍神,做軍人的模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知道所謂“人能養玉,玉能養人”究竟有什麼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