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醛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有哪些?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1mg/m3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0.5mg/m3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0.6mg/m3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再高可引起噁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氣體,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兩側不對稱感覺障礙和排汗過剩以及視力障礙,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導致面板乾燥皸裂,濃度較高時,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面板具有強烈刺激性,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產生毒害。
八十年代初,人們開始研究甲醛與腫瘤之間的關係,其致癌性在動物實驗中又被證實。但是否為人類的致癌劑,目前國內外對比仍然沒有得出肯定的結論,有報告說可能與鼻咽癌有一定的聯絡。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MOSH)已將甲醛列為人體可疑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工作組曾對甲醛規定了它對嗅覺、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潛在致癌力的閾值,並指出當甲醛的室內環境濃度超標百分之10時,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一般認為苯毒性的產生是透過代謝產物所致,也就是說苯須先透過代謝才能對生命體產生危害。苯可以在肝臟和骨髓中進行代謝,而骨髓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進入體內可在造血組織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謝產物。長期接觸苯可引起骨髓與遺傳損害,血象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發生白血病。曾經有人對低濃度苯接觸工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外周血白細胞數雖在正常值範圍之內,但非常顯著低於對照組,經常性苯接觸工人淋巴細胞微核率分佈高於非苯接觸組,且制苯車間觀察人群的淋巴細胞微核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隨作業環境苯濃度的增高,白細胞數有降低趨勢,淋巴細胞微核率有增加的趨勢。這些均證明低濃度苯對作業人群的健康有損害,尤其要注意對人體遺傳物質的損傷作用。吸入4000ppm以上的苯短時間除有黏膜及肺刺激性外,中樞神經亦有抑制作用,同時會伴有頭痛、欲嘔、步態不穩、昏迷、抽痙及心律不整。吸入14000ppm以上的苯會立即死亡。
3、甲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甲苯進入體內以後約有百分之48在體內被代謝,經肝臟、腦、肺和腎最後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危害,自願者實驗證明當血液中甲苯濃度達到1250mg/m3時,接觸者的短期記憶能力、注意力永續性以及感覺運動速度均顯著降低。
4、二甲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二甲苯包括鄰位、間位和對位三種異構體,以間位比例最大,可達百分之60~70,對位含量最低。二甲苯可經呼吸道、面板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有部分經呼吸道排出,吸收的二甲苯在體內分佈以脂肪組織和腎上腺中最多,後依次為骨髓、腦、血液、腎和肝。工業用二甲苯三種異構體的毒性略有差異,均屬低毒類。據報告,三名工人吸入濃度為43.1g/m3的二甲苯,18.5小時後一名死亡,屍檢可見肺淤血和腦出血,另兩名工人喪失知覺達19~24小時,伴有記憶喪失和腎功能改變。此外,吸入高濃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慾喪失、噁心、嘔吐和腹痛,有時可引起肝腎可逆性損傷。同時二甲苯也是一種麻醉劑,長期接觸可使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5、室內環境中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按毒理學分類,氨屬於低毒類化合物。氨是無色氣體,當環境空氣中氨達到一定濃度時,才有強烈的刺激氣味。人對氨的嗅閾值為0.5~1.0mg/m3。氨是一種鹼性物質,進入人體後可以吸收組織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進入肺泡後易和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頭暈、噁心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肺水腫或呼吸窘迫綜合症,同時發生呼吸道刺激症狀。美國製造化學師協會規定,允許工作人員在低於100ppm的氨濃度下工作8小時。
6、室內環境中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
二氧化硫作用的靶細胞主要是上呼吸道,因為它易溶於水形成亞硫酸刺激眼和鼻粘膜,具有腐蝕性,二氧化硫在組織液中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很快會溶解消失在上呼吸道,很少進入深部氣道,因此只有深度呼吸或二氧化硫吸附在塵粒表面上時才有可能進入肺部。
長期接觸二氧化硫的人一方面刺激上呼吸道引起支氣管平滑肌反射性收縮,呼吸阻力增加,呼吸功能衰落,另一方面刺激和損失粘膜,使粘膜分泌增多變稠,纖毛運動受阻,免疫功能減弱,導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誘發不同程度的炎症,如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等。此外長期接觸二氧化硫對大腦皮質機能產生不良影響,使大腦勞動能力下降,不利於兒童智力發育。
7、室內環境中氮氧化物的危害有哪些?
氮氧化物難溶於水,故對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較小,而易於侵入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和肺泡,當時可無明顯症狀或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咽部不適、乾乾咳等。常經6~7小時潛伏期後出現遲發性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此外,氮氧化物還可對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產生危害作用。
8、室內環境中臭氧的危害有哪些?
臭氧具有強氧化性,相對於一般的紫外線消毒而言,臭氧具有很強的殺菌效果,有研究表明臭氧可在5分鐘內殺死百分之99以上的殺死繁殖體,同時臭氧也起到除臭的目的,許多室內空氣清淨機以臭氧的強氧化性為原理,將空氣中的有機物氧化,以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
但是,臭氧的強氧化性對人體健康卻有危害作用。一般認為臭氧吸入體內後,能迅速轉化為活性很強的自由基-超氧基(O2-),主要使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從而造成細胞損傷。
臭氧可使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脂質過氧化過程中花生四烯酸增多,進而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變,志願者研究表明接觸0.09ppm臭氧2小時後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顯著下降,濃度達0.15ppm時,百分之80以上的人感到眼和鼻粘膜刺激,百分之100出現頭疼和胸部不適。由於臭氧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損傷終末細支氣管上皮纖毛,從而削弱了上呼吸道的防禦功能,因此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臭氧還易於繼發上呼吸道感染。臭氧濃度在2ppm時,短時間接觸即可出現呼吸道刺激症狀、咳嗽、頭疼。
9、室內環境中一氧化碳的危害有哪些?
一氧化碳的中毒機理是:它進入肺泡後很快會和血紅蛋白(Hb)產生很強的親合力,使血紅蛋白形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阻止氧和血紅蛋白的結合。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親合力要比與氧的親合力大200~300倍,同時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卻比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升高,血紅蛋白向機體組織運載氧的功能就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對供氧不足最為敏感的中樞神經(大腦)和心肌功能,造成組織缺氧,從而使人產生中毒症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後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毒起病急、潛伏期短。輕、中度中毒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昏、心悸、噁心、嘔吐、四肢乏力、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續時間短,經脫離現場進行搶救,可較快甦醒、一般無明顯併發症。重度中毒者意識障礙程度達深昏迷狀態,往往出現牙關緊閉、強直性全身痙攣、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併發腦水腫、肺水腫、嚴重的心肌損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面板水泡或成片的面板紅腫、肌肉腫脹壞死、肝、腎損害等。
室內空氣二氧化碳在百分之0.07以下時屬於清潔空氣,人體感覺良好,當濃度在百分之0.07~0.1時屬於普通空氣,個別敏感者會感覺有不良氣味,在百分之0.1~0.15時屬於臨界空氣,室內空氣的其它症狀開始惡化,人體開始感覺不適,達到百分之0.15~0.2時屬於清度汙染,超過百分之0.2屬於嚴重汙染,在百分之0.3~0.4的人呼吸加深,出現頭疼、耳鳴、血壓增加等症狀當達到百分之0.8以上時就會引起死亡。
1、甲醛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有哪些?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1mg/m3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0.5mg/m3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0.6mg/m3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再高可引起噁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氣體,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兩側不對稱感覺障礙和排汗過剩以及視力障礙,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導致面板乾燥皸裂,濃度較高時,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面板具有強烈刺激性,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產生毒害。
八十年代初,人們開始研究甲醛與腫瘤之間的關係,其致癌性在動物實驗中又被證實。但是否為人類的致癌劑,目前國內外對比仍然沒有得出肯定的結論,有報告說可能與鼻咽癌有一定的聯絡。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MOSH)已將甲醛列為人體可疑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工作組曾對甲醛規定了它對嗅覺、眼睛刺激和呼吸道刺激潛在致癌力的閾值,並指出當甲醛的室內環境濃度超標百分之10時,就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一般認為苯毒性的產生是透過代謝產物所致,也就是說苯須先透過代謝才能對生命體產生危害。苯可以在肝臟和骨髓中進行代謝,而骨髓是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形成部位,故苯進入體內可在造血組織本身形成具有血液毒性的代謝產物。長期接觸苯可引起骨髓與遺傳損害,血象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與再生障礙性貧血,甚至發生白血病。曾經有人對低濃度苯接觸工人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外周血白細胞數雖在正常值範圍之內,但非常顯著低於對照組,經常性苯接觸工人淋巴細胞微核率分佈高於非苯接觸組,且制苯車間觀察人群的淋巴細胞微核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隨作業環境苯濃度的增高,白細胞數有降低趨勢,淋巴細胞微核率有增加的趨勢。這些均證明低濃度苯對作業人群的健康有損害,尤其要注意對人體遺傳物質的損傷作用。吸入4000ppm以上的苯短時間除有黏膜及肺刺激性外,中樞神經亦有抑制作用,同時會伴有頭痛、欲嘔、步態不穩、昏迷、抽痙及心律不整。吸入14000ppm以上的苯會立即死亡。
3、甲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甲苯進入體內以後約有百分之48在體內被代謝,經肝臟、腦、肺和腎最後排出體外,在這個過程中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危害,自願者實驗證明當血液中甲苯濃度達到1250mg/m3時,接觸者的短期記憶能力、注意力永續性以及感覺運動速度均顯著降低。
4、二甲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二甲苯包括鄰位、間位和對位三種異構體,以間位比例最大,可達百分之60~70,對位含量最低。二甲苯可經呼吸道、面板及消化道吸收,其蒸氣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有部分經呼吸道排出,吸收的二甲苯在體內分佈以脂肪組織和腎上腺中最多,後依次為骨髓、腦、血液、腎和肝。工業用二甲苯三種異構體的毒性略有差異,均屬低毒類。據報告,三名工人吸入濃度為43.1g/m3的二甲苯,18.5小時後一名死亡,屍檢可見肺淤血和腦出血,另兩名工人喪失知覺達19~24小時,伴有記憶喪失和腎功能改變。此外,吸入高濃度的二甲苯可使食慾喪失、噁心、嘔吐和腹痛,有時可引起肝腎可逆性損傷。同時二甲苯也是一種麻醉劑,長期接觸可使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5、室內環境中氨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按毒理學分類,氨屬於低毒類化合物。氨是無色氣體,當環境空氣中氨達到一定濃度時,才有強烈的刺激氣味。人對氨的嗅閾值為0.5~1.0mg/m3。氨是一種鹼性物質,進入人體後可以吸收組織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進入肺泡後易和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短期內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頭暈、噁心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肺水腫或呼吸窘迫綜合症,同時發生呼吸道刺激症狀。美國製造化學師協會規定,允許工作人員在低於100ppm的氨濃度下工作8小時。
6、室內環境中二氧化硫的危害有哪些?
二氧化硫作用的靶細胞主要是上呼吸道,因為它易溶於水形成亞硫酸刺激眼和鼻粘膜,具有腐蝕性,二氧化硫在組織液中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吸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很快會溶解消失在上呼吸道,很少進入深部氣道,因此只有深度呼吸或二氧化硫吸附在塵粒表面上時才有可能進入肺部。
長期接觸二氧化硫的人一方面刺激上呼吸道引起支氣管平滑肌反射性收縮,呼吸阻力增加,呼吸功能衰落,另一方面刺激和損失粘膜,使粘膜分泌增多變稠,纖毛運動受阻,免疫功能減弱,導致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誘發不同程度的炎症,如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等。此外長期接觸二氧化硫對大腦皮質機能產生不良影響,使大腦勞動能力下降,不利於兒童智力發育。
7、室內環境中氮氧化物的危害有哪些?
氮氧化物難溶於水,故對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較小,而易於侵入呼吸道深部細支氣管和肺泡,當時可無明顯症狀或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咽部不適、乾乾咳等。常經6~7小時潛伏期後出現遲發性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此外,氮氧化物還可對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產生危害作用。
8、室內環境中臭氧的危害有哪些?
臭氧具有強氧化性,相對於一般的紫外線消毒而言,臭氧具有很強的殺菌效果,有研究表明臭氧可在5分鐘內殺死百分之99以上的殺死繁殖體,同時臭氧也起到除臭的目的,許多室內空氣清淨機以臭氧的強氧化性為原理,將空氣中的有機物氧化,以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
但是,臭氧的強氧化性對人體健康卻有危害作用。一般認為臭氧吸入體內後,能迅速轉化為活性很強的自由基-超氧基(O2-),主要使不飽和脂肪酸氧化,從而造成細胞損傷。
臭氧可使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脂質過氧化過程中花生四烯酸增多,進而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變,志願者研究表明接觸0.09ppm臭氧2小時後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肺活量顯著下降,濃度達0.15ppm時,百分之80以上的人感到眼和鼻粘膜刺激,百分之100出現頭疼和胸部不適。由於臭氧能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損傷終末細支氣管上皮纖毛,從而削弱了上呼吸道的防禦功能,因此長期接觸一定濃度的臭氧還易於繼發上呼吸道感染。臭氧濃度在2ppm時,短時間接觸即可出現呼吸道刺激症狀、咳嗽、頭疼。
9、室內環境中一氧化碳的危害有哪些?
一氧化碳的中毒機理是:它進入肺泡後很快會和血紅蛋白(Hb)產生很強的親合力,使血紅蛋白形成碳氧血紅蛋白(COHb),阻止氧和血紅蛋白的結合。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的親合力要比與氧的親合力大200~300倍,同時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速度卻比氧合血紅蛋白的解離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升高,血紅蛋白向機體組織運載氧的功能就會受到阻礙,進而影響對供氧不足最為敏感的中樞神經(大腦)和心肌功能,造成組織缺氧,從而使人產生中毒症狀。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後引起以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為主的全身性疾病,中毒起病急、潛伏期短。輕、中度中毒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昏、心悸、噁心、嘔吐、四肢乏力、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續時間短,經脫離現場進行搶救,可較快甦醒、一般無明顯併發症。重度中毒者意識障礙程度達深昏迷狀態,往往出現牙關緊閉、強直性全身痙攣、大小便失禁。部分患者可併發腦水腫、肺水腫、嚴重的心肌損害、休克、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面板水泡或成片的面板紅腫、肌肉腫脹壞死、肝、腎損害等。
室內空氣二氧化碳在百分之0.07以下時屬於清潔空氣,人體感覺良好,當濃度在百分之0.07~0.1時屬於普通空氣,個別敏感者會感覺有不良氣味,在百分之0.1~0.15時屬於臨界空氣,室內空氣的其它症狀開始惡化,人體開始感覺不適,達到百分之0.15~0.2時屬於清度汙染,超過百分之0.2屬於嚴重汙染,在百分之0.3~0.4的人呼吸加深,出現頭疼、耳鳴、血壓增加等症狀當達到百分之0.8以上時就會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