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華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事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裡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家是菜園,我是菜苗,陪伴了我十二年的家風則是甘露p雨滴。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著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爺爺當年的經歷,並告誡我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我自從懂得了家風、家規、家訓,就無時無刻不謹記著,約束自己。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中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我是一個調皮、愛動的孩子。從小時候,每次上幼兒園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在幼兒園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爸爸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我想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現在,我已經步入小學中年級了,我已逐漸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爸爸、媽媽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由此可見,家風、家訓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家的家訓綜合起來便是八個字:孝順、誠信、勤儉、惜時。
“百善孝為先”我家的家訓最重要的就是孝順。從一年級起,媽媽就對我說:“從今以後,你長大了,就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我那時還小,不能理解媽媽的意思,還以為是媽媽自己懶,不想幹活才以此為藉口,直到後來才明白媽媽這是在教育我。
在我家,誠信也是極其重要的。爸爸時常對我說:“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每個人都必須要講誠信,否則就不能算一個合格的人。”爸爸媽媽對我的教育不只是把道理教給我,而是以身作則。就拿幾年前的那件事來說吧,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獨自一人去離家不遠的市場買桃子,回家時突然發現賣桃子的阿姨多找給我了十元錢,我正不知如何是好,爸爸走了過來,柔聲對我說:“怎麼了?”我如實說了事情原委。爸爸一聽急了,忙問我攤位在哪,說話間已穿好衣服,留下一句“我去還錢”就衝出了家門。等爸爸回來時,已是滿頭大汗,我問爸爸為什麼非要現在去,爸爸笑了笑,說:“做人要講誠信,既然已經發現多找了錢,就要馬上還回去。”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勤儉,也是我家的家訓之一。媽媽常常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不可以有攀比的心理,這是不對的,你要懂得父母掙錢的不容易。
惜時,是我家的另一條家訓。時間是寶貴的,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因為熟知這個道理,我們就更應該遵守這條家訓。
正因為有了這些多彩的家風,才使我們平凡的家,變的富有朝氣和活力。我愛我多彩的家,愛我家多彩的家風!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我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跟鄰居要友好,尊敬同學、或有殘疾的人,見到長輩要先問聲好,長輩走了要對長輩說“再見。”早上見到老師就說:“老師早上好。”放學了,出了學校門口要對老師說“老師再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互相尊重同學,比如:“不罵同學、不打同學。我每天洗臉都放半盆水,所以我家的家風又加了一條”勤儉節約“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比如:回家吃飯,吃完飯就寫作業,寫完作業才有娛樂時間。星期六星期日放假了,星期五晚上做作業,能寫多少寫多少。路上撿到貴重物品要上交,比如:錢包、鑰匙、手機。我是壩上人,我不愛吃甜食,但每一次媽媽做甜的食品時,我都裝作很喜歡的樣子。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懂得孝順,我每天總是從心裡默默的背這兩句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都已經在他家呆了五、六個小時了,下午回到家裡,媽媽問我:“為什麼回來這麼晚?”我說到朋友家去玩了,因此,我們家的家風又多了一條“守時”。每天都按時到校,按時回家,不能再回家的路上玩。必須每天準時回家。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教育我好東西不能自己吃,要和大家一起吃。比如說: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了,不能自己吃,要大家都嘗一嘗,因此我們家的家風又多了一條:“吃飯時先讓長輩吃”,回到家吃完飯就寫作業,寫完作業在複習一下今天所學的知識,又加了一條:“按時完成作業”。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規。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華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事孝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裡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篇二:家風家訓】家是菜園,我是菜苗,陪伴了我十二年的家風則是甘露p雨滴。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著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爺爺當年的經歷,並告誡我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我自從懂得了家風、家規、家訓,就無時無刻不謹記著,約束自己。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篇三:家風家訓作文】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中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我是一個調皮、愛動的孩子。從小時候,每次上幼兒園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跟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在幼兒園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爸爸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爸爸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類拔萃。我想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現在,我已經步入小學中年級了,我已逐漸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爸爸、媽媽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篇四:家風家訓】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由此可見,家風、家訓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家的家訓綜合起來便是八個字:孝順、誠信、勤儉、惜時。
“百善孝為先”我家的家訓最重要的就是孝順。從一年級起,媽媽就對我說:“從今以後,你長大了,就要幫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我那時還小,不能理解媽媽的意思,還以為是媽媽自己懶,不想幹活才以此為藉口,直到後來才明白媽媽這是在教育我。
在我家,誠信也是極其重要的。爸爸時常對我說:“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每個人都必須要講誠信,否則就不能算一個合格的人。”爸爸媽媽對我的教育不只是把道理教給我,而是以身作則。就拿幾年前的那件事來說吧,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獨自一人去離家不遠的市場買桃子,回家時突然發現賣桃子的阿姨多找給我了十元錢,我正不知如何是好,爸爸走了過來,柔聲對我說:“怎麼了?”我如實說了事情原委。爸爸一聽急了,忙問我攤位在哪,說話間已穿好衣服,留下一句“我去還錢”就衝出了家門。等爸爸回來時,已是滿頭大汗,我問爸爸為什麼非要現在去,爸爸笑了笑,說:“做人要講誠信,既然已經發現多找了錢,就要馬上還回去。”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勤儉,也是我家的家訓之一。媽媽常常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不可以有攀比的心理,這是不對的,你要懂得父母掙錢的不容易。
惜時,是我家的另一條家訓。時間是寶貴的,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因為熟知這個道理,我們就更應該遵守這條家訓。
正因為有了這些多彩的家風,才使我們平凡的家,變的富有朝氣和活力。我愛我多彩的家,愛我家多彩的家風!
【篇五:家風家訓】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我們是一個大家庭,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我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跟鄰居要友好,尊敬同學、或有殘疾的人,見到長輩要先問聲好,長輩走了要對長輩說“再見。”早上見到老師就說:“老師早上好。”放學了,出了學校門口要對老師說“老師再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互相尊重同學,比如:“不罵同學、不打同學。我每天洗臉都放半盆水,所以我家的家風又加了一條”勤儉節約“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比如:回家吃飯,吃完飯就寫作業,寫完作業才有娛樂時間。星期六星期日放假了,星期五晚上做作業,能寫多少寫多少。路上撿到貴重物品要上交,比如:錢包、鑰匙、手機。我是壩上人,我不愛吃甜食,但每一次媽媽做甜的食品時,我都裝作很喜歡的樣子。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懂得孝順,我每天總是從心裡默默的背這兩句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都已經在他家呆了五、六個小時了,下午回到家裡,媽媽問我:“為什麼回來這麼晚?”我說到朋友家去玩了,因此,我們家的家風又多了一條“守時”。每天都按時到校,按時回家,不能再回家的路上玩。必須每天準時回家。在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教育我好東西不能自己吃,要和大家一起吃。比如說: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了,不能自己吃,要大家都嘗一嘗,因此我們家的家風又多了一條:“吃飯時先讓長輩吃”,回到家吃完飯就寫作業,寫完作業在複習一下今天所學的知識,又加了一條:“按時完成作業”。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