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華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蹟的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處於旅遊經濟的需要,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明言北方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掠。在戰國時代,有20多個諸侯國修築過長城。當時築城有“互防”和“拒胡”兩類。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南韓、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後者如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的“限戎馬之足”的長城。
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為基礎,築長城,以防齊、魏。因所築長城,位於南部,史稱為“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雲中、雁門、代郡。”趙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臨河),沿陰山山脈,東至代郡(今河北省張北南)。
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東西走向,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東至密州琅琊臺入海,全長500餘公里。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
楚長城。《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但關於楚長城是否存在,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
魏長城。為了防禦強秦的進攻,鞏固河西之地和保衛國都大梁,魏先後修築了魏河西長城(史稱“濱洛長城”)和魏河南長城(史稱“卷之長城”)。
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
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北韓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物件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南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湘西古長城,是2000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長城構築
構築法則
長城的構築,以“因地形,據險制塞”為基本法則。“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禦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與構築方法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末,持續了兩千餘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期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在山地,則開山取石壘牆;在黃土地帶,則取土夯築;在沙漠,則用蘆葦或柳條,加以層層鋪沙修築。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窯燒製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長城形制與體系
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臺、烽燧三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臺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和城牆三部份。
關隘
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于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著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甕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城門:城門是進出關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過樑,後來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稱為“券門”。門洞內裝有巨大的包鐵木門,門外側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城樓:城門上方築有城樓,是重要的觀察所、指揮所和戰鬥據點。城樓為三層以下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建築。
烽燧
長城體系中設定有大量烽燧(烽火臺)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
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臺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定的烽火臺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臺與王朝中央聯絡,還有一組烽火臺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絡。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定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路。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定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築扎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佈防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的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華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蹟的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處於旅遊經濟的需要,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中國修建長城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明言北方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掠。在戰國時代,有20多個諸侯國修築過長城。當時築城有“互防”和“拒胡”兩類。前者如楚國、齊國、燕國、魏國、南韓、趙國、秦國等,為了互相防禦在各自的邊境修築長城,《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後者如秦、趙、燕三國為了防止北方的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的侵襲,在與之毗鄰的北方修築的“限戎馬之足”的長城。
秦長城。秦昭王時,秦國修築了北部長城。秦國北部長城西起臨洮郡,經隴西郡、北地郡、上郡三郡的邊境,東至黃河。
趙長城。趙國先後築有兩道長城,分為趙北長城和趙南長城。趙肅侯十七年(公元前333年)以漳水、滏水(今滏陽河)的堤防為基礎,築長城,以防齊、魏。因所築長城,位於南部,史稱為“趙南長城”。《史記·趙世家》中記載:“ 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於內蒙古雲中、雁門、代郡一帶築長城,以防匈奴。因位於趙境的北部,史稱“趙北長城”。《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⑩,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11),至高闕為塞(12)。而置雲中、雁門、代郡。”趙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臨河),沿陰山山脈,東至代郡(今河北省張北南)。
齊長城。齊長城建於公元前五世紀,在今山東境內,東西走向,西起平陰,經泰山北麓,東至密州琅琊臺入海,全長500餘公里。齊長城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中國長城史上地位十分重要。
燕長城。燕國北部長城,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
楚長城。《漢書·地理志》記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曰方城。”。但關於楚長城是否存在,目前學術界尚存爭議。
魏長城。為了防禦強秦的進攻,鞏固河西之地和保衛國都大梁,魏先後修築了魏河西長城(史稱“濱洛長城”)和魏河南長城(史稱“卷之長城”)。
中山國長城。古中山國長城始建於公元前369年,《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成侯六年,中山國築長城”。
秦代長城
嬴政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線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北韓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築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到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的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徵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徵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物件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隋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明代長城
到了明朝,從洪武至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南長城
南長城位於中國湘黔邊界,又稱湘西古長城,是2000年4月才被“發現”的苗族疆防。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北起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全長190公里。
長城構築
構築法則
長城的構築,以“因地形,據險制塞”為基本法則。“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禦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建築材料與構築方法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末,持續了兩千餘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期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在山地,則開山取石壘牆;在黃土地帶,則取土夯築;在沙漠,則用蘆葦或柳條,加以層層鋪沙修築。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窯燒製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長城形制與體系
長城從來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牆,而是由大量建築組成的嚴密體系。越到後期,長城體系就越完善、越嚴密,整體防禦能力不斷增強。長城體系主要由關隘、城牆與樓臺、烽燧三部分組成,此外還包括其他附屬設施。城牆與樓臺又可以分為城門、城樓和城牆三部份。
關隘
在出入長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設有關隘駐守。關隘一般建在狹窄的通道上,如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處。由於關隘于軍事的重要意義,此處的長城有著更為堅固、完善的防禦體系。關隘一般由關口的方形或多邊形城牆、城門、城門樓、甕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城門:城門是進出關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過樑,後來改用磚或石塊砌成拱券形的門洞,稱為“券門”。門洞內裝有巨大的包鐵木門,門外側用巨釘嵌鑲,門內側裝有門閂及鎖環,有的還裝有機關。
城樓:城門上方築有城樓,是重要的觀察所、指揮所和戰鬥據點。城樓為三層以下的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建築。
烽燧
長城體系中設定有大量烽燧(烽火臺)作為情報傳遞系統。根據歷史文獻、出土漢
和實地考察可知,烽燧數量眾多且一直延伸到長城以外很遠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為四組:設在大漠深處的烽火臺是發出警訊的最前線,沿長城兩側設定的烽火臺向沿線傳遞情報,由長城通往京師的系列烽火臺與王朝中央聯絡,還有一組烽火臺與長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駐軍聯絡。按明朝制度,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
長城體系除了作為情報傳遞系統的烽燧以外,還建立了以城障等設施構成的縱深防禦配置。秦漢時各種設施得到完善,並且在長城內外設定了屯戍城作為屯駐重兵之所,而且向縱深發展,形成網路。在城牆、城堡的外側,還有特意設定的障礙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長城一帶,廣植榆樹以阻擋匈奴騎兵,人稱榆關。北齊時在長城內側設戍,險要之處置州鎮,築扎軍隊,形成前沿的線狀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