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是中國最為常見的一種樹木之一,由於其風姿綽約、細長飄搖,具有了豐富的審美價值。在中國古詩詞中,詠楊柳的數量十分龐大,並具有了相對固定的抒情蘊含,如離別、傷春、閒愁、鄉愁、愛情等。而小編則是簡單講述一下楊柳在古代的運用以及其社會價值。正是因為楊柳擁有廣泛的社會價值,才能夠被廣泛的種植,也因此逐漸成為了人們常常所見,所寫等一種植被。
一,楊柳在古代的綠化、美觀價值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楊柳的美學價值是華人有目共睹的。楊柳的纖弱妙曼、飄棉蕩絮給予人一種陰柔美和傷感美。楊柳從初春發芽,逐漸成陰,要一直到晚秋才會出現蕭條的景象。而蕭條的楊柳依然是人們審美所關注的,古詩詞中常常有“衰柳”、“敗柳”“枯柳”等意象。古人大規模的種植楊柳不僅僅是因為其美觀,還和其生命力有關。楊柳是一種可以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可以生根發芽的樹木,《戰國策》有曰“夫楊,橫樹之即生,倒樹之即生,折而樹之又生。”楊樹不僅適合在各地種植,其生長的速度也十分快,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成為建築房屋的材料。
正因為楊柳具有了生命力強,生長速度快,審美價值高的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了人們常用的綠化植被之一。從皇宮官府到百姓家門,從市井街道到客舍旅店,往往都是柳樹成蔭。漢朝時期,楊柳開始在宮殿中大規模的種植。《南史》記載益州刺史劉悛向漢武帝獻蜀柳若干,種植於宮苑,其狀若絲縷。漢武帝說“此楊樹風流可愛”。根據《欽定日下舊聞考》記載,唐朝的宮殿前種植這許多花柳,不過到了宋朝以後就沒有終止了。其百姓門前和士大夫莊園種植楊柳的情況更是十分尋常,正如河邊青草一般,有詩曰“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煙柳畫橋
楊柳枝葉繁茂,既可以作為美觀樹木,也可以作為綠化樹木。古代城市街道之上,常常種植楊柳。漢朝長安九市中,其中一個為“柳市”,顧名思義就是種植柳樹市場。陸機《洛陽記》載“洛陽十二門……夾道中榆柳以蔭行人。”蕭繹的《洛陽道》寫到:“洛陽開大道,城北達城西。青槐隨幔拂,綠柳愛風低。”可見,長安和洛陽這樣的大都市也多種植有楊柳。宋朝以後,楊柳作為道路綠化植被而種植更加常見。《東京夢華錄》載:“新城每百步設馬面戰棚……城裡牙道,各植榆柳成陰。”除了開封之外,地方的許多城市也大量種植柳樹,如宋初的彭州辛仲甫“課民栽柳”,使得柳蔭行路;宋仁宗時,李璋在城州西關修路,夾道植柳,人指為‘李公柳;在四川堂安有官府種植的三千棵柳樹,成為“三千官柳”,陸游在《雨夜懷唐安》中寫道“歸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憶蜀州。”
楊柳常常代表者離別愁緒,這和楊柳在驛站、客舍的大量種植有關。從秦朝開始,中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驛站體系。驛站分佈於道路兩邊,“十里一亭,五里一郵”,負責接待官差和旅客。在這些驛站、長亭、客舍、都門附近種植有大量的柳樹。如《弘治嚴州府志》記載:“朱瞪知府事富春驛,舊路夾植以柳,相望數里。”李昌祺的《柳》描寫了驛站附近多柳的情況:“含煙嫋霧自青青,愛近官橋與驛亭。”因此,人們在驛站送別之時,抬頭低頭,都是柳樹,柳樹也成為了人們傷離別的一個符號。在離別之時,人們常常“折柳贈別”,在唐代就有灞橋折柳贈別的風俗。劉禹錫有《楊柳枝》九首,其中一首寫道“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離別”,可見柳樹早已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
長亭送別
另外,在古代的墓地也會大量種植柳樹,根據《春秋緯》的記載,天子的墓地種植松樹,諸侯的墓地種植柏樹,大夫的墓地種植欒,士的墓地種植槐樹,而庶的墓地種植楊柳。柳樹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其樹枝可以不斷再生,因此人們種植柳樹也祈求靈魂再生。漢魏時期的古詩常有墓地楊柳的描述,如《古詩十九首》有“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人們甚至認為種植柳樹可以達到驅鬼的作用,《齊民要術》說“正月旦,取楊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這種行為也逐漸演化成為了一種風俗。
二,防洪護堤的作用
楊柳喜歡生長於水邊,適合在江河堤壩上大量種植。而楊柳的根系發達,具有保持水土,鞏固堤壩的作用。因此,古人常常在堤壩上種植楊柳,成為了防洪工程的一部分。在堤壩上種植柳樹,中國早就出現了,如晉朝的盛弘之就有記載“緣城堤邊,悉植細柳”。
中國古代,堤壩之柳最有名的莫過於“隋堤柳”。隋朝時,楊廣開鑿大運河,並在開通濟渠和廣濟渠御道和堤壩上遍植柳樹,長達一千三百餘里,人們將之稱為“隋堤柳”。楊廣修建大運河耗盡民力,最終成為了隋朝滅亡的重要因素。因而,其隋堤柳也就有了亡國的蘊意。白居易的《隋堤柳》一詩寫道:“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二百年來汴河路,沙草和煙朝復暮。后王何以鑑前王?請看隋堤亡國樹。”不過長期以來,大運河成為了人們出行的重要通道,其間發生的離別故事也是數不勝數。隋堤柳也稱為離別的符號,周邦彥的《蘭陵王·柳》寫道:“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京杭運河
除了隋堤柳之外,宋朝的汴河柳也十分有名。由於開封(汴梁)地勢較低,黃河懸於上,因此飽受黃河氾濫之苦。北宋定都汴梁後,就在汴河之上大規模種植柳樹,以達到防洪護堤的目的。明代李夢陽曾在詩中寫道:“汴河柳,嫋嫋拂也長,雪花風起春飛揚”。宋朝種植柳樹固堤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如當時山西汾河容易氾濫,該地百姓多次受難。此後陳堯佐在這裡修建堤壩,“植柳數萬本,作柳溪,民賴其利”。南宋初,從淮安(楚州)到高郵的運河堤壩上,“載柳十餘萬株,數年後堤岸亦牢,其木亦可備修補之用”。
清明上河圖
到了明清時期,植柳護堤的經驗更加豐富,形成了一些列的理論。如明嘉靖年間的水利專家劉天和,發明了防洪固堤的植柳六法,即臥柳、低柳、編柳、深柳、漫柳、高柳六種植柳法。清代河道總督靳輔在《栽植柳株》中總結到:“凡沿河柳……其根株足以護堤身,枝條足以供卷掃,清陰足以蔭縴夫。”可謂一舉三得。而明清時期修建的柳堤也最有名的為萬柳堤,位於安康。康熙時期,在其居民的“避水之路”上大規模種植柳樹,故名萬柳。
三,柳樹的邊防價值
柳樹不僅適合在江南水鄉生長,也可以在塞北大漠生存。在古代邊塞詩中,常常有楊柳形象的出現,如李約的《從軍行》有“營柳和煙暮,關榆帶雪春”,李益的《臨滹沱見蕃使列名》有:“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馬多”。漢武帝時期,音樂家辛延年根據胡曲製成了樂府名曲《折楊柳》,此後“折楊柳”也成為了邊塞詩中的思鄉符號。如王之渙有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也有名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邊關種植柳樹,卻有很高的邊防價值。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長驅直入,修建長城必然又是勞民傷財,如果大規模種植樹木,則可以對成為阻擋胡馬南下的一道屏障。《甘肅通志》中有十分精彩的論述:
今西北之地,平原千里,寇騎得以長驅,若使溝法盡舉,則田野之間皆金湯之險,而田間植以榆柳棗慄,既資民用,又可以設伏而避敵。
在古代,人們常常在陝北一帶種植榆樹以抵禦遊牧民族南下,因此該地有了“榆林”的名稱。不過到了後來,人們發現了柳樹更好,於是就大規模種植柳樹,以至於後來柳樹規模遠遠超過了榆樹。元代文學家周伯琦曾說榆林“昔人多種榆,今人惟種柳。堅脆雖不同,氣盡同一朽。此地名榆林,自漢相傳舊。但見柳青青,夾路忘炎晝。”
榆林
清朝時期,就有著名的柳條邊。清朝前期為了阻止關內移民深入東北,且防止番外蒙古入侵,於是在東北邊緣修浚邊壕,沿壕植柳,謂之柳條邊。《柳邊紀略》雲:“柳邊者,插柳條為邊,猶古之種榆為塞而以之名”。柳條邊的修建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用時四十三年。在外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之後,柳條邊失去了其軍事價值,但是依然成為清朝阻礙“闖關東”的堡壘。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允許內地居民移民東北,柳條邊的設定也廢除了。
清朝後期,左宗棠帥軍收復新疆。在進軍的過程中,左宗棠命令軍隊從潼關一路種植柳樹到玉門關,形成“連綿數千裡,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人稱“左公柳”。楊昌浚有詩曰:“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左宗棠種植柳樹有四個目的,一是鞏固路基,二是防風固沙,三是限戎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涼。可惜,後來這些柳樹大多被砍伐毀滅,所剩無幾了。
左宗棠
柳樹在古代的價值並非僅僅是以上的幾點而已,如還可以用於取火,所謂“春取榆柳之火”;用於編制籮筐籬笆;當做木材,製造傢俱等。古人將柳樹的品質和價值總結為“八德”,“一不擇地而生,二易殖易長,三先春而青,四深冬始瘁,五質直可取,六堅韌可制,七穗葉可療治,八歲可刈條枝以薪”,因此柳樹成為了人們所重視的木材。柳樹作為一種極為平凡的樹木,卻有堅強的生命力,婀娜多姿的外表美,眾多的社會價值,如何不讓人喜愛呢?
楊柳是中國最為常見的一種樹木之一,由於其風姿綽約、細長飄搖,具有了豐富的審美價值。在中國古詩詞中,詠楊柳的數量十分龐大,並具有了相對固定的抒情蘊含,如離別、傷春、閒愁、鄉愁、愛情等。而小編則是簡單講述一下楊柳在古代的運用以及其社會價值。正是因為楊柳擁有廣泛的社會價值,才能夠被廣泛的種植,也因此逐漸成為了人們常常所見,所寫等一種植被。
一,楊柳在古代的綠化、美觀價值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楊柳的美學價值是華人有目共睹的。楊柳的纖弱妙曼、飄棉蕩絮給予人一種陰柔美和傷感美。楊柳從初春發芽,逐漸成陰,要一直到晚秋才會出現蕭條的景象。而蕭條的楊柳依然是人們審美所關注的,古詩詞中常常有“衰柳”、“敗柳”“枯柳”等意象。古人大規模的種植楊柳不僅僅是因為其美觀,還和其生命力有關。楊柳是一種可以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可以生根發芽的樹木,《戰國策》有曰“夫楊,橫樹之即生,倒樹之即生,折而樹之又生。”楊樹不僅適合在各地種植,其生長的速度也十分快,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成為建築房屋的材料。
正因為楊柳具有了生命力強,生長速度快,審美價值高的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了人們常用的綠化植被之一。從皇宮官府到百姓家門,從市井街道到客舍旅店,往往都是柳樹成蔭。漢朝時期,楊柳開始在宮殿中大規模的種植。《南史》記載益州刺史劉悛向漢武帝獻蜀柳若干,種植於宮苑,其狀若絲縷。漢武帝說“此楊樹風流可愛”。根據《欽定日下舊聞考》記載,唐朝的宮殿前種植這許多花柳,不過到了宋朝以後就沒有終止了。其百姓門前和士大夫莊園種植楊柳的情況更是十分尋常,正如河邊青草一般,有詩曰“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煙柳畫橋
楊柳枝葉繁茂,既可以作為美觀樹木,也可以作為綠化樹木。古代城市街道之上,常常種植楊柳。漢朝長安九市中,其中一個為“柳市”,顧名思義就是種植柳樹市場。陸機《洛陽記》載“洛陽十二門……夾道中榆柳以蔭行人。”蕭繹的《洛陽道》寫到:“洛陽開大道,城北達城西。青槐隨幔拂,綠柳愛風低。”可見,長安和洛陽這樣的大都市也多種植有楊柳。宋朝以後,楊柳作為道路綠化植被而種植更加常見。《東京夢華錄》載:“新城每百步設馬面戰棚……城裡牙道,各植榆柳成陰。”除了開封之外,地方的許多城市也大量種植柳樹,如宋初的彭州辛仲甫“課民栽柳”,使得柳蔭行路;宋仁宗時,李璋在城州西關修路,夾道植柳,人指為‘李公柳;在四川堂安有官府種植的三千棵柳樹,成為“三千官柳”,陸游在《雨夜懷唐安》中寫道“歸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憶蜀州。”
楊柳常常代表者離別愁緒,這和楊柳在驛站、客舍的大量種植有關。從秦朝開始,中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驛站體系。驛站分佈於道路兩邊,“十里一亭,五里一郵”,負責接待官差和旅客。在這些驛站、長亭、客舍、都門附近種植有大量的柳樹。如《弘治嚴州府志》記載:“朱瞪知府事富春驛,舊路夾植以柳,相望數里。”李昌祺的《柳》描寫了驛站附近多柳的情況:“含煙嫋霧自青青,愛近官橋與驛亭。”因此,人們在驛站送別之時,抬頭低頭,都是柳樹,柳樹也成為了人們傷離別的一個符號。在離別之時,人們常常“折柳贈別”,在唐代就有灞橋折柳贈別的風俗。劉禹錫有《楊柳枝》九首,其中一首寫道“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離別”,可見柳樹早已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
長亭送別
另外,在古代的墓地也會大量種植柳樹,根據《春秋緯》的記載,天子的墓地種植松樹,諸侯的墓地種植柏樹,大夫的墓地種植欒,士的墓地種植槐樹,而庶的墓地種植楊柳。柳樹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其樹枝可以不斷再生,因此人們種植柳樹也祈求靈魂再生。漢魏時期的古詩常有墓地楊柳的描述,如《古詩十九首》有“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人們甚至認為種植柳樹可以達到驅鬼的作用,《齊民要術》說“正月旦,取楊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這種行為也逐漸演化成為了一種風俗。
二,防洪護堤的作用
楊柳喜歡生長於水邊,適合在江河堤壩上大量種植。而楊柳的根系發達,具有保持水土,鞏固堤壩的作用。因此,古人常常在堤壩上種植楊柳,成為了防洪工程的一部分。在堤壩上種植柳樹,中國早就出現了,如晉朝的盛弘之就有記載“緣城堤邊,悉植細柳”。
中國古代,堤壩之柳最有名的莫過於“隋堤柳”。隋朝時,楊廣開鑿大運河,並在開通濟渠和廣濟渠御道和堤壩上遍植柳樹,長達一千三百餘里,人們將之稱為“隋堤柳”。楊廣修建大運河耗盡民力,最終成為了隋朝滅亡的重要因素。因而,其隋堤柳也就有了亡國的蘊意。白居易的《隋堤柳》一詩寫道:“隋堤柳,歲久年深盡衰朽……二百年來汴河路,沙草和煙朝復暮。后王何以鑑前王?請看隋堤亡國樹。”不過長期以來,大運河成為了人們出行的重要通道,其間發生的離別故事也是數不勝數。隋堤柳也稱為離別的符號,周邦彥的《蘭陵王·柳》寫道:“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京杭運河
除了隋堤柳之外,宋朝的汴河柳也十分有名。由於開封(汴梁)地勢較低,黃河懸於上,因此飽受黃河氾濫之苦。北宋定都汴梁後,就在汴河之上大規模種植柳樹,以達到防洪護堤的目的。明代李夢陽曾在詩中寫道:“汴河柳,嫋嫋拂也長,雪花風起春飛揚”。宋朝種植柳樹固堤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如當時山西汾河容易氾濫,該地百姓多次受難。此後陳堯佐在這裡修建堤壩,“植柳數萬本,作柳溪,民賴其利”。南宋初,從淮安(楚州)到高郵的運河堤壩上,“載柳十餘萬株,數年後堤岸亦牢,其木亦可備修補之用”。
清明上河圖
到了明清時期,植柳護堤的經驗更加豐富,形成了一些列的理論。如明嘉靖年間的水利專家劉天和,發明了防洪固堤的植柳六法,即臥柳、低柳、編柳、深柳、漫柳、高柳六種植柳法。清代河道總督靳輔在《栽植柳株》中總結到:“凡沿河柳……其根株足以護堤身,枝條足以供卷掃,清陰足以蔭縴夫。”可謂一舉三得。而明清時期修建的柳堤也最有名的為萬柳堤,位於安康。康熙時期,在其居民的“避水之路”上大規模種植柳樹,故名萬柳。
三,柳樹的邊防價值
柳樹不僅適合在江南水鄉生長,也可以在塞北大漠生存。在古代邊塞詩中,常常有楊柳形象的出現,如李約的《從軍行》有“營柳和煙暮,關榆帶雪春”,李益的《臨滹沱見蕃使列名》有:“漠南春色到滹沱,碧柳青青塞馬多”。漢武帝時期,音樂家辛延年根據胡曲製成了樂府名曲《折楊柳》,此後“折楊柳”也成為了邊塞詩中的思鄉符號。如王之渙有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也有名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邊關種植柳樹,卻有很高的邊防價值。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長驅直入,修建長城必然又是勞民傷財,如果大規模種植樹木,則可以對成為阻擋胡馬南下的一道屏障。《甘肅通志》中有十分精彩的論述:
今西北之地,平原千里,寇騎得以長驅,若使溝法盡舉,則田野之間皆金湯之險,而田間植以榆柳棗慄,既資民用,又可以設伏而避敵。
在古代,人們常常在陝北一帶種植榆樹以抵禦遊牧民族南下,因此該地有了“榆林”的名稱。不過到了後來,人們發現了柳樹更好,於是就大規模種植柳樹,以至於後來柳樹規模遠遠超過了榆樹。元代文學家周伯琦曾說榆林“昔人多種榆,今人惟種柳。堅脆雖不同,氣盡同一朽。此地名榆林,自漢相傳舊。但見柳青青,夾路忘炎晝。”
榆林
清朝時期,就有著名的柳條邊。清朝前期為了阻止關內移民深入東北,且防止番外蒙古入侵,於是在東北邊緣修浚邊壕,沿壕植柳,謂之柳條邊。《柳邊紀略》雲:“柳邊者,插柳條為邊,猶古之種榆為塞而以之名”。柳條邊的修建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用時四十三年。在外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之後,柳條邊失去了其軍事價值,但是依然成為清朝阻礙“闖關東”的堡壘。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允許內地居民移民東北,柳條邊的設定也廢除了。
清朝後期,左宗棠帥軍收復新疆。在進軍的過程中,左宗棠命令軍隊從潼關一路種植柳樹到玉門關,形成“連綿數千裡,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人稱“左公柳”。楊昌浚有詩曰:“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左宗棠種植柳樹有四個目的,一是鞏固路基,二是防風固沙,三是限戎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涼。可惜,後來這些柳樹大多被砍伐毀滅,所剩無幾了。
左宗棠
柳樹在古代的價值並非僅僅是以上的幾點而已,如還可以用於取火,所謂“春取榆柳之火”;用於編制籮筐籬笆;當做木材,製造傢俱等。古人將柳樹的品質和價值總結為“八德”,“一不擇地而生,二易殖易長,三先春而青,四深冬始瘁,五質直可取,六堅韌可制,七穗葉可療治,八歲可刈條枝以薪”,因此柳樹成為了人們所重視的木材。柳樹作為一種極為平凡的樹木,卻有堅強的生命力,婀娜多姿的外表美,眾多的社會價值,如何不讓人喜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