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91181

    其實這個時間段還有革命性的步槍作為試驗品出現的,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列裝首先是因為趕上兩次世界大戰,交戰國幾乎沒有相應的財力去採購即使有也是小規模,其次就算能大規模列裝國家也不會採用試驗品,因為試驗品意味著不成熟與不可靠,強行列裝可能會導致什麼後果誰也說不清(比如現在的無殼步槍彈),最後新事物的接受是需要時間的,19世紀末到二戰這段時間正好是人們接受變革的時間段,二戰之後蘇聯的AK與北約的自動步槍就很快列裝了

  • 2 # 宋健在濟州

    兩種原因。

    一種是技術問題。

    一種是沒必要。

    子彈射出來是依靠火藥的爆炸將彈頭彈射出來,要想改進步槍的效能無異乎是增加子彈的初速度以及增加瞄具,改進槍管。

    瞄具比如紅外線,夜視儀什麼的需要高科技的支援,改進槍管以及增加子彈的初速度每時每刻都在研究。

    但是這樣真的有必要嗎?步槍的戰鬥力極致也就那麼點,現在追求的是資訊化、單兵綜合化,國家更多的是在投入大量的經費去研製高科技國防武器,就像俄羅斯依靠導彈技術以及核武器就可以橫行世界,而放棄大量裝備AN94這一款好步槍。

  • 3 # 使用者名稱495

    這是有很多原因,比如說各國在軍事上開始注重空軍和海軍,陸軍方面開始出現很多兵種用於各個方面,比如有工程兵、通迅兵、坦克兵等,都可以在戰場上增加對敵人的打擊和對自己的損失;除此之外在加上各國在一段和平時期發展經濟,誰也不敢開第一槍,所以沒有改進

  • 4 # 瘋狗的輕武

    別說19世紀末到二戰了,即使是到現代,槍械都沒有很大的進步。19世紀末那會基本的槍械突破點都已經和現代差不多了,比如膛線、後膛裝填,自動裝填,金屬定裝彈藥,彈匣或者彈鏈供彈(彈匣真有了 英國佬的李-梅特福德Lee-Metford)等等

    這一個多世紀輕武器的改進無非幾點

    一、都是在如何將自動原理應用到更小更輕的武器上,比如19世紀末的兩種自動武器-馬克沁機槍和勃朗寧的土豆挖掘機-M1895。前者是退管式,後者是氣動式。連步槍都有哦,誰認識下面這個

    二、19世紀末雖然基本認了步槍子彈口徑都在7-8mm左右,但是裝藥太大,動不動就是能打500-800米。而且那會光學瞄具效能感人....不過也怪不得當時,從排隊槍斃年代出來的歐洲軍隊還脫離不開排隊槍斃打的遠打的準佔才是王道的原理(其實現在很多人也這麼覺得)。到了一戰那會塹壕戰其實也差不多,大家互挖坑,然後蹲坑隔個上千米對射,也需要打的遠。但到了機械化之後,步槍就不需要你打那麼遠了。因為從二戰到現代,步兵輕武器交火距離幾乎都是400米以內。

    所以二戰時候很多步槍就縮短了槍管(比如98K),也研發了很多裝藥不那麼大的子彈(比如M1卡賓),甚至是中間威力步槍彈(比如STG44)。但這些撐死了算是個創意,算不上創新。下圖是德棍的7.92x57標準毛瑟彈和7.92x33短彈(用於STG44)

    三、冶金工藝,新材料工藝,降低成本,減輕重量,提高舒適性。這個不用多講了,以前一堆的鑄造或者削切,費工費時的,等衝壓技術出來之後造槍又便宜又快。

    工程塑膠,樹脂之類的現代玩意也取代了重的要死還容易吸水的木頭,輕便的同時也更便宜(木頭加工比塑膠麻煩)

    四、不管有沒有皮軌,反正槍的各種配件是五花八門了...這也只能算是個改進

    好了我只能想到那麼多了,個人感覺槍械的科技樹是差不多被鎖死了,最多玩點小改進,尤其是子彈在沒有什麼重大突破的情況下,輕武器估計也就這樣了。

  • 5 # 黑眼歷史觀

    彈藥決定槍械。

    每次槍械技術的突破都來自於彈藥的突破。

    ①火藥的出現,才會有火銃的出現。②前裝槍到後裝槍是紙殼定裝彈的出現。③再後來的金屬定裝黑火藥步槍彈而導致栓動步槍的出現。④無煙火藥彈的誕生是機槍、衝鋒槍、半自動步槍等速射武器出現的基礎。⑤中間型威力彈的誕生是突擊步槍出現的基礎【中間型威力彈和小口徑彈藥的思路差不多,以較少裝藥量來減小連續射擊的後坐力】。

    以提問者的時間區間來說,也就是1886年第一款使用無煙火藥彈的步槍,到二戰中後期才出現彈藥技術的關鍵性轉折點——中間型威力彈的誕生。

    也就是從1886年到1942年,沒有重大的彈藥技術突破,所以槍械技術也沒有什麼重大進展。就像突擊步槍誕生到現在也沒有什麼重大的槍械技術發展。

  • 6 # 使用者95105125723

    首先,這是由步槍的作戰使命決定的。熱兵器時代,步槍作為陸軍基本武器,司職遠距離精準射擊,具有適用範圍廣、裝備數量多的特點,要求經濟實惠、經久耐用。所以定型後,除非有大的缺陷,一般會使用很長時間。

    其次,各國更關注高精尖武器裝備的研製和改進。步槍作戰效能有效,各種海陸空大殺器層出不窮,各國迫不及待地大力發展。步槍的地位進一步下滑,給予的經費投入較少。

    再則,步槍也向更加專業化發展。隨著材料工藝的改進和作戰分工的細化,各類突擊步槍和狙擊步槍不斷出現、精彩紛呈。相信步槍這株老樹定會開出新花。

  • 7 # 使用者5770541302

    首先說戰術,19世紀早期還是以線列步兵戰術為主,而在這樣的戰術中,由於步槍本身效能不足,必須透過齊射才能保障必要的殺傷力,因此誰的步槍打得更遠,打得更準也就更加佔據優勢。比如克里米亞戰爭中,俄軍裝備的老式步槍就無法抗衡英軍裝備的米尼步槍,其裝備的裡治步槍射程不足,完全被英軍火力壓制了,還沒夠到英軍就已經被英軍攻擊了幾次了。

    而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成品子彈開始出現,技術的進步也讓線列步兵戰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當時過依然痴迷於遠距離射擊,因此當時的步槍彈裝藥都很多,長度很長,比如德國7.92X57毫米彈,美國.30-06步槍彈等,射擊距離遠,基本能夠一發斃命。同時,像日本,由於資源不足,十分看重這種手動步槍,認為其射擊精度高,能夠很好的節約子彈,因此沒有發展除了必要的機槍之外的別的步兵自動武器。

    而當時很多國家已經發現了這種老式步槍火力不足的問題了,但是基於現有槍彈設計出的自動武器後坐力太大,彈藥消耗難以補充(士兵攜彈量有限)等問題,不適合單兵使用,而由於一戰之後到二戰之間各國的包括經濟、國力等問題,各國也沒有研發新步槍(當然,不少國家也有試驗性質的一些新步槍,但是最終都沒能大量使用,依然沒有替代一戰中的主力步槍),而二戰中也僅有美國裝備了半自動步槍,但是使用的依然是.30-06步槍彈,可以不恰當的說是M1903步槍的加強版。

    而在二戰中,德華人的MP44使用的新式彈藥讓很多國家眼前一亮,開始使用這種能夠滿足一般交戰距離的新彈藥,並開始研製使用新彈藥的自動步槍,再加上後來的小口徑彈藥等,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 8 # 東周列國8

    一次大戰後,步槍機械和結構原理已經非常成熟了,火藥研製基本穩定該動不大。特別是毛瑟兄弟研製的1898式步槍幾乎把步槍設計到玩美,達到極致,從該槍延伸出許多名槍如德國標準步槍,1903春田步槍,三八式步槍等,必經這是戰爭中研製的步槍,適應性很強,俄國的莫辛納幹步槍也參考了毛瑟槍,不過是毛瑟的早期作品1874式。二戰的步槍設計與結構原理也有所改進,但大的方面沒變。實際上二戰後,到現在手槍,機槍,大炮的設計構造原理也沒有怎麼改變。如1911式勃朗寧手槍,德國M42機槍有些國家還在使用。特別是加特林機槍,是現在某方面不可缺少的,現在的步槍只是在材料,工藝,和人工適應得到了改進。一些高精度步槍仍採用原設計原理和結構,只是製作工藝有很大提高。也許以後鐳射槍,電磁槍和電子槍(例如澳洲的金屬風暴)會改變我們的戰爭模式。

  • 9 # 輕兵器愛好者

    在19世紀末到二戰結束這段時間內,步槍的變化一直在發生,只是很多人沒有發現。促使步槍發生變化的因素是戰場環境的變化,據統計,在1914年之前的六十年間,輕武器所造成的傷亡佔到了全部傷亡的90%。但是隨著高爆炸藥,導火索,以及速射炮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火炮漸漸成了戰場上的主角。

    圖注:1880-1900年間的交火距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輕武器就開始了變革。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就進行了很多半自動武器的研究,旨在增強步槍的火力。在一戰中法國的Mle 1917半自動步槍裝備了大約8萬5000支。還出現了中間威力步槍彈的研究,也就是利貝羅勒1918。Mle 1917半自動步槍的改進版Mle 1918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因為戰爭的結束,很多先進都沒有資金繼續研發。

    圖注:在過去的150年間法國單兵武器的射程及射速演變

    那些遭受一戰摧殘的歐洲國家的錢都拿去重建了,有錢也會拿去搞威力更大的重武器,根本沒錢發展先進的步槍。反倒是有兩個國家在間戰時期進行了半自動步槍的測試和裝備。一個是一戰中發了橫財的美國,另一個是大搞生產的蘇聯。這兩個國家研發出了二戰期間最成功的兩種版半自動步槍。

    美國在二戰中裝備了全面裝備了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蘇聯由於一些原因沒能大量裝備SVT-40,但是其效能卻不錯。而且在間戰到二戰這段時間內,自動步槍,突擊步槍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以至於在二戰後各國都迅速從栓動步槍過度到了自動步槍或半自動步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明感覺射手是喜歡自己的,現在怎麼不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