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勵志名人語錄

    我是華人民大學的,我想頂級大學都差不多吧,後來我用這種方法,培養了幾個重點大學的學生:

    父母的文化程度對子女的影響是有優勢的,前面我們說的少年班的學生70%來自教師和幹部家庭就足以證明了。在此,對那些自身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教育危機的確是讓人感到十分遺憾。做父母的一定要注重瞭解自己應該教育孩子什麼,切不可以為自己學歷高就自認為教育不會出紕漏,也不可因為自己文化不高就喪失了教育子女的信心和努力。我們一定要堅信,我們一定要教給孩子足夠的良知和正直,給孩子足夠的信念和希望,不僅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孩子,更需要透過我們的溝通去讓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有這些對孩子來說就足夠了,孩子也一定能從中深受啟發,走好自己的人生路。而這些生命教育與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

    (1)家庭狀況會比較複雜,有農村出身,家裡父母並沒有幫上太多的,也有和父母工作繁忙,自己努力求學的,也有父母是高知的。有父母“放養”孩子的,也有父母。不知道你說的“家庭教育”是指學習方面的教育,還是指教養,但肯定具有複雜性。

    (2)不過平均而言,北大清華學生的家庭教育在我感覺應該處於平均水準以上,按相對比例來說,父母是知識分子或教育水平高的人確實比較多,家庭也重視教育,並且教養較好(我幾乎沒聽過北大清華的同學或者他們的父母罵人、打架,當然也可能是在北大清華的環境裡,有教養不好的也會被同化吧),父母通常也比較尊重孩子。

  • 2 # 非常道理

    家庭須有如下環境及孩子應有的素質:

    1.家長寬容,知書達禮,家庭氛圍好。

    2.尊重孩子的選擇,遵循孩子成長規律。

    3.培養孩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時間觀念強,學習效率高。

    4.孩子探索能力強,獨立思考能力強,有主見,有自己獨特學習方法。

    5.做事堅持,不怕苦累,能反思自己不足,並有自我糾錯能力。

    6.有廣泛的學習興趣,有自己喜歡的愛好。

  • 3 # 佛系老田覺醒記

    北大清華的孩子一定不是逼著寫作業的,都是發自內心的愛學習有學習動力的,他從學習這件事情當中獲得了滿足感成就感。

    反觀現在中國的家庭教育,有幾個家庭能做到呢?

    我的感受也是,我不會教育孩子,我只會做好自己影響她。

  • 4 # 守車寶寶

    但是我培養了以進清華、北大和港大為夢想的孩子;

    呵呵!

    自從孩子有了一個夢想,我教育孩子變得很輕鬆了;

    不用每天盯著(安排/囑咐)孩子完成作業;

    每天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作業做的工工整整,很多題目,我早就不能判斷錯誤,但從孩子的字跡、認真度,從容度可以看出孩子對知識的掌握還是可以的。

    我不用每天催促孩子早起、早睡;

    6:30孩子準時起床,不推延1分鐘;每晚10:30睡覺,從不貪玩;

    不用阻止孩子不玩手機、迷戀電視劇;

    孩子用手機只有兩種情況,作業做玩了(不會超過15分鐘);做手機作業;

    綜藝節目,不管多過癮,不管她多麼喜歡這個明星,作業不做完,不看;要休息了,不看!

    ...;

    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港大;我不真的不是那麼在乎了;

    考上了,為之擺酒慶祝;

    沒考上嘛,也許孩子會有點失落,我也會鼓勵他,支援她,也擺酒慶祝。

    呵呵,我是這麼想的。

  • 5 # 修行筆記

    曾經接觸過家裡 出過北大、清華的家庭,總體感覺這樣的家庭環境比較得祥和,家庭秩序是穩定的。往往是一個大的家庭,孩子的父母對長輩孝敬,能夠妥善的處理家庭矛盾。

    家庭的關係民主,孩子在家中有一定的話語權。父母的關係較為融洽,沒有說哪一方比較強勢,在家裡說一不二,都能夠適時的做出讓步。對待孩子方面,沒有那麼多的指令和指責。就是一件在父母開來一件事情,父母明明知道應該怎麼做,並且這樣做一定會做好。這種情況,父母也不會自作主張,而是要詢問孩子,讓孩子自己拿主意,這樣孩子就會逐漸的形成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自覺自立自理的能力就逐漸的培養起來了。我問過這些孩子的家長,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他們說,孩子自立了,他們學習的時候自學的能力就有了,走到高中之後,主要的是靠孩子自學的。

    我曾經問過一些家長,孩子這樣優秀,你對他有過什麼刻意的教育呀?他說,平時工作很忙,沒有什麼刻意的教育。就是在孩子上小學四年前,每天晚上孩子睡覺之前都會陪著他讀一會書。其實這一點做得挺好的,把孩子的閱讀的習慣培養起來了。閱讀的樂趣一旦形成,一扇向外求知的大門就打開了,他的視野、眼界、格局各方面都會提升。因為教師課堂上的知識是太有限了,現在很多孩子和家長總是把視線侷限於學校,侷限於課堂,可是,課堂的知識是僵化的,要想學活了,要有的大的視野,就連高考命題都是著眼於時代,著眼於社會的發展趨勢的。盤活學校知識,盤活課堂課本知識,唯有閱讀的習慣。

    再就是,這些孩子你往往在家中是看不到他們寫作業的。現在家庭作業這麼多,竟然在家中看不到寫作業,只看到在家裡玩或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原因有兩個,其一,學習效率很高,學起來專注程度高,能在嘈雜的外部環境中剝離出來,做得快。其二,利於碎片時間做重要的事,不要開不起碎片時間,在別人發呆猶豫是玩一會還是學一會的時候,他們往往已經進入了學習狀態,作業完成了大部分。

    這只是瞭解到的一點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的點滴情況,不是全部,但可以有所思考。

  • 6 # 唐映紅

    先說說考上北大清華的孩子是怎樣的孩子。

    不用說,能考上北大清華的孩子必定是出類拔萃的資優孩子。用指標來衡量,都應該是智商140以上的孩子。

    從統計學角度,智商140以上的天才,大概占人群0.5%的比例。以每年1000萬考生參加高考計(其實不止),智商140以上的至少有5萬人。作為中國最頂尖的高校,北大、清華、復旦、浙大、南大(南京大學)每年錄取人數不超過5萬人,也就是說智商低於140,很難考上北大清華。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學校教育的學業成績與學生智商高度正相關。什麼意思?影響高考成績最大的因素是學生智商水平!那麼,既然智商影響最大,那麼其他因素,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學生人格特質(如焦慮質的學生壓力一大就容易掉鏈子),家庭教育因素恐怕最多排第三,學校教育無論如何都遠遠比家庭教育影響更大。

    好了,家庭教育對學生能不能考取北大、清華的影響有限,而且很有限。可以這麼理解,學生考取北大、清華,與家庭教育關係不大。也可以這麼來理解,只要是正常家庭,父母正面教導,沒有異常或極端的情形,那麼只要孩子智商超過140,就有可能考取北大、清華;只要孩子智商超過160(人群分佈比例大約0.04%,1000萬人有4000人),考取北大、清華如探囊取物,

    舉個例子,四川嶽池縣考生張非,四次參加高考,考取2次清華、1次北大、1次復旦,被稱為“考霸”。因為行為習慣不好,嗜好遊戲,考取一次被退學一次,回鄉復讀半年再考。要說他的家庭,這就是普通的四川農村家庭,家庭教育乏善可陳。

    習慣養成不好,當然只能歸咎家庭教育的養成教育失敗。但絲毫不妨礙張非考取北大清華。憑什麼?憑他的智商在160以上,探囊取物。

    張非是個例麼?NO!

    北大心理健康中心的徐凱文博士對北大新生的心理普查,超過三成的北大新生厭學,超過四成的北大新生喪失掉生活的意義,甚至感到生無可戀。

    如果家庭教育教出厭學、厭世的孩子,沒有生命的活力,沒有生活的熱情,試問天下父母有誰願意教育出這樣的孩子?問題是,超過四成北大新生就是這樣的孩子!

    再舉個例子。高中畢業自中國最好高中,華中師範大學附屬第一中學,保送北大的柳智宇。他曾透過層層選拔入選中國中學生奧賽隊,並且不負眾望,連續兩屆獲得金牌,其中第二次還是滿分金牌。柳智宇的父親柳超美是華師附一中物理教師,曾培養出多名物理奧賽金牌學生。這樣的家庭教育應該令人稱羨吧?!

    可是,柳智宇入讀北大,厭學,厭世,身體痛苦,精神萎靡,以致沉溺佛經。畢業後放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以居士身份到京郊龍泉寺入住,並在不久後落髮為僧,法號賢宇。

    試問天下有多少父母,願意培養出棄世出家,遁入空門的孩子?而且他還是天才,天資絕頂聰穎。

    柳智宇只是偶然的個例麼?NO!

    比柳智宇還要聰穎的付雲皓,高中畢業自清華附中。他曾兩次代表中國中學生參加國際數學奧賽,蟬聯滿分金牌,歷史上只有兩人取得如此佳績。他也一樣保送北大,可是一入北大就嚴重厭學。厭學到多嚴重?第一學期到《軍事理論》課就掛了,全年級唯一掛科的學生。後來因掛科太多被勸退。

    試問天下父母,您願自己的孩子鬱鬱寡歡,自暴自棄嗎?哪怕他是天才,保送北大。

    好了,說到這裡,還會羨慕考入北大、清華孩子的家庭教育嗎?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跟著別人家孩子的父母學樣,而是不懷偏見地發現自己孩子,瞭解它的天資稟賦、性向特質;無條件悅納自己的孩子,因勢利導、不遺餘力地支援他,引導和幫助他成長為最好的他自己,而不是隔壁老王家孩子的翻版。

  • 7 # 蛩嗚齋主

    我們有些所謂專家老是強調家庭教育,這或許是他們極少數官宦書香門第的經驗之談,而對廣大的老百姓家庭用不上。估且不提現在孩子叛不叛逆,就是你家長鄭莊其事地對孩子進行教育都覺得假,張不開說違心話的嘴。咋辦?不說,就做,就用你的好言行好舉止好教養去影響帶動孩子,其它就仨字,天養人!北大和清華教出的人能比天養出的人更接地氣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王贏政兒子扶蘇的母親是什麼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