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毛仟語

    人們的主要需求來自於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兩大類。

    電影的核心功能從原來的藝術性,現在轉移成了面向大眾和市場的娛樂性,但是,真正喜歡電影的人,還是以藝術類為核心。娛樂電影的魅力在於放鬆和娛樂,藝術電影的魅力在於“造夢”,使觀感和現實保持一定的距離,產生一種似真似幻的現象,有一定的療傷和安慰靈魂的作用。電影同樣有放鬆心情的作用,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雖然電影是藝術形式,但藝術終究來源於生活。透過看電影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經歷。

    電影還能給你更開闊的眼界,讓你更多的用腦思考,而不是單純的追求視覺刺激。電影的意義就如同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意義在於生活本身,電影的意義在於電影本身。電影裡的哲學,比書本更有趣,比生活更明瞭。電影讓人類延長了近三倍的壽命,它讓人明白了許多窮盡一生都無法明白的道理。用不同角度看待人生,接受你終究平凡的現實,卻永不放棄追求理想,心地善良,熱愛生命,享受當下。也許,明白了這些,你就領悟了人生的真諦。可以激發人最大的想象力和自己達不到的生活體驗。安平覺得小時候在電影上第一次看到大海,那種感覺是很不一樣的。電影幫助我們瞭解山外山,天外天。透過導演的引領,觀眾能夠有多方面的生活體驗,這是電影能夠給予觀眾的最大禮物。相比之下,我們也能說也只有電影這門藝術能夠給出如此真實以及接近生活的體驗。

    而電影可以讓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不同型別自己喜歡的作品,從而滿足現實當中不能實現的“夢”!這是一般行業所不具備的特性,這也是電影業一直長盛不衰走在各行業前列的原因。

  • 2 # 所幸久伴

    【現象級】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高速增長,影片產量和票房收入不斷創下新高。然而,在產業規模迅速擴張的同時,也出現了以票房為中心、創作膚淺化的現象。一面是烈火烹油的規模日增,一面卻是被資本捂得過熱,泡沫頻生。在電影被資本架上發展快車道的同時,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股澎湃的浪潮?而要從“電影大國”邁入“電影強國”,高速成長背景下中國電影產業的整體格局,面對著當下的種種危機與可能性,又應進行怎樣的再造與變革?

    票房至上的“生機”與“躁動”

    如果用兩個詞來概括當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態勢,“生機”與“燥動”最為恰切。過去十年,中國電影產業狂飆突進,快速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成就是激發了市場活力。

    最直觀的印象就是票房紀錄被不斷重新整理。2010年,中國電影全年總票房突破百億元,到了2016年,這一紀錄不到兩個月就被打破。隨著中外合作進入新階段,中國影企還開啟了面向國際市場的重要舉措。2015年,萬達跨國併購了美國的傳奇影業和澳洲院線運營商Hoyts集團100%的股權;同年,樂視影業與好萊塢達成12部電影專案的合作;博納影業和華誼兄弟的國際合作成果也相繼顯現。

    與此同時,跨界導演和青年導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老一代香港導演也在北上發展中呈現出新的變化。凡此種種,無不在烘托著中國電影“一片向好”的繁榮氛圍。與繁榮相伴的卻是中國電影產業過度依賴“外生性”增長的現實——“躁動”始終與“生機”如影隨形。

    2016年,快鹿集團主導的《葉問3》採用所謂“網際網路+金融+電影”運營方式,將長期以來業界存在的“偷票房”“買票房”等行為推向極致,並最終因被曝光而破產。隨著中國電影票房不斷增長,期待“爆款”電影成為一種普遍心態。原本反映觀影需求的票房,淪為投機者手中翻雲覆雨的工具,發行方與院線甚至聯手製造高票房假象,以此推高股票等證券產品的價格,進而在資本市場攫取巨大利益。

    以未來的票房收益為擔保,將電影籌備過程所需要的資金,做成標準化的理財或信託產品,向市場散戶發起融資,被業內總結為“票房證券化”。與之相應的“明星證券化”則更具中國特色——影視公司搶著給明星送股份,藉此實現與知名編劇、導演、演員長期的利益捆綁,為登陸資本市場籌集砝碼。迄今為止,一半以上的一線影視明星陸續成為上市影視公司的股東,堪稱業界一大“怪現狀”。

    不僅如此,唯利是圖的資本市場也催生出了消費性流行文化大行其道的大環境,大批流行文化IP被搬上銀幕,顏值明星架空演技派、“二次元化”的架空和幼稚傾向凸顯、粉絲經濟和話題營銷成為“核心競爭力”,都是當今電影市場劍走偏鋒的種種徵象。

    產業結構求新的阻力與困局

    過去十多年的時間中,市場復甦是電影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因此,能夠直觀顯示產業變化、市場份額變化的指標——票房,就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對此,國家從政策層面給予肯定和支援,在補貼和獎勵制度上,票房收入也成為經常性的門檻。

    然而近年來,票房的弊端日益凸顯。已經有研究者指出,“唯票房論”的一刀切政策,無助於合理調整電影產業的發展結構,更可能導致“一些小成本電影會在這樣的政策下,繼續萎縮,甚至退出市場”。

    為迴應這樣的呼聲,2015年9月,《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重新修訂頒佈,新的調整包括:一、將電影專項資金返還地方的資金比例,從原來的四成提高到六成;二、提高票房獎勵門檻;三、在激勵方向上,提出加強對影片內容創作的扶持,將“文化特色、藝術創新影片的發行和放映”納入專項資金補貼範圍之內。

    這次調整被不少人解讀為“藝術片或將得到補貼”,但究竟如何實施卻面臨挑戰。一方面,由於長期以來國家電影政策對票房的高度重視,輿論慣性已然形成,自身意識的更新還需時日。另一方面,什麼樣的電影才算“有文化特色、藝術創新的影片”,標準如何界定?如何更好地發揮專項資金的激勵作用?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釐清的問題。

    在電影產業結構方面,變革的阻力同樣巨大。資本逐利的本性需要尋找安全、穩定或者收益巨大的盈利模式。而中國電影產業單一的結構,決定了票房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貢獻率高達82.5%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的“唯票房論”幾乎別無選擇。相比於電視收入、家庭娛樂和交通服務佔據大部分收入的好萊塢電影產業,這構成了中國的特殊國情。

    而要在產業結構上模仿好萊塢模式也並不容易。首先,中國的電影和電視管理歷史上分屬不同的管理體系,先天具有行業壁壘;其次,中國電影市場相關版權保護制度不完備,限制了電影從院線之外的其他渠道獲得更多收入;此外,網際網路點播服務仍在摸索期,網路影片收費觀看的習慣還沒有建立起來,點播收益尚不足以支撐市場結構的變革。

    當然,在企業層面的多元化探索並不是沒有。華誼近年來提出“去電影化”發展戰略,樂視影業“五屏聯動”的樂視生態的打造,都是積極變革的創舉。但與此同時,相關企業也面臨著產業同行夾擊、政策監管風險等巨大的風險。總之,求新之路依然充滿變數。

    內生動力的尋求與突圍

    2016年6月13日,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第三場重量級論壇,打出了“中國票房即將超越美國 成為老大還差幾件事”的論題。相比於如此浮誇、腫脹的題目,反而是嘉賓李安的幾句話讓華人感到醍醐灌頂。

    “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第一個要規避的陷阱就是‘搶錢陷阱’,這個陷阱會導致很多人不斷製造重複的東西。對於幼苗工業會揠苗助長,可能會泡沫化。”溫和卻切中肯綮的建言,提醒中國電影人:當下最重要的,是找到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電影的內生動力源於良性的產業佈局和穩定的觀眾群。由此,孕育良性多元的整體文化氛圍就是當務之急。以美國電影產業為例。好萊塢六大影視集團中,五家有廣播電視子公司,既涵蓋了嚴肅專業的新聞節目,也有豐富的文化教育節目、高品格的藝術欣賞和大眾化的娛樂節目,各自保有獨立的發展空間。保持文化多樣性,始終是美國政府文化政策的核心。

    與美國傳媒業生態不同,中國電視業為國有,不能直接照搬美國的模式,但其透過輿論引導和持續的觀眾培育,形成電影良性發展的經驗可資借鑑。前不久,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百鳥朝鳳》所引發的輿論熱潮,以及票房呈現的戲劇性反轉,就證明了社會關注與文化氛圍的決定性影響。

    一方面是輿論文化導向的陣地不能丟失,一方面則應從觀眾需求出發,分類開發運營,佈局多元化產品。比如,迪士尼公司包括十大電影分公司,每一家都各有側重,如華特迪士尼電影公司主要製作真人電影;漫威電影公司面向男性觀眾;皮克斯動畫公司面向女性觀眾;迪士尼自然電影公司則為自然電影獨立製片人提供優秀的平臺。

    “服務於今天的消費者,你必須一隻手做今天觀眾所需要的事情,另一隻手去做明天的觀眾所需要的事情。”迪士尼Quattroporte羅伯特·艾格曾如是說。由此可見,當下中國電影人最需要做的,還是更新創作理念和營銷觀念。尤其對於創意貧乏、粗放經營、缺乏內容培育體系和營銷渠道的國內藝術電影,更是如此。

    高速發展的中國電影產業,每天都在進步,不斷高漲的票房不是洪水猛獸,而是預示了生機和希望。中國電影已成為全球電影發展的重要引擎,但與電影產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才剛剛起步,還需要建立與更廣大觀眾結合的電影工業。隨著從業者與觀眾的成長,產業的格局有待再造與完善,慢慢形成自己的電影語法和遊戲規則。中國電影產業的未來,的確任重道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杏樹怎樣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