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蜜桃姐姐

    當孩子逐漸學會如何將自己的想法變成可理解的聲音時,他肯定會犯錯誤,尤其是當他感到疲倦、激動或心煩意亂時。他的話語可能夾雜著“嗯”和“哦”,或者他會經常重複字詞。他也可能重複一次或兩次。這些失誤是完全正常的。

    偶爾結結巴巴的並不等於真正的口吃。沒有人知道口吃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許多研究者認為兒童大腦中的小毛病可能會影響他講話的時間和節奏。有些人根本沒有語言上的協調能力來清晰地表達。就比例而言,男孩比女孩多四倍。這種情況與智力無關,絕對不是父母或隱藏的心理問題。諸如搬家或去新的幼兒園等壓力事件會使本來口吃的孩子更嚴重,但並不是引起口吃的初始原因。如果已經確定孩子是口吃問題,那麼家長能做什麼呢?

    採取觀望態度

    孩子往往傷心、難受、憤怒、或只是簡單的興奮的時候口吃的話,這種口吃是輕微的,不要急於下定論。年齡也是一個因素,由於許多孩子在學習說話時都經歷了口吃的階段,所以大多數專家建議在孩子3歲左右採取行動。

    獲得專業意見

    如果孩子在三個月到六個月內一直在與口吃作鬥爭,或者他的口吃沒有得到改善,可以和專業醫生談談,最好能找一個語言治療師來給孩子做評估。如果孩子在幼兒園,也可以和他的老師談談,看看孩子在學校裡是怎麼說話的,並尋求老師的幫助。

    在家中實踐治療技術

    無論言語治療師是否建議正式治療,他可以建議一些有效的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其實家長在一天中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幫助孩子放鬆並流暢說話。下面是一些最常用的策略:

    1.當孩子在說某句話中遇到困難時,最好和他保持正常的眼神交流,冷靜地等他說完。不要為他說完話。

    2.用緩慢、輕鬆的語調和他說話。如果家長說話匆忙,孩子可能會趕著跟上。

    3.當孩子微笑時,請保持愉快、放鬆的表情。如果家長看上去很沮喪,孩子會發現這一點,會更加自卑。

    4.避免糾正孩子。相反,家長只需簡單地重複句子,這樣孩子就會知道家長理解了他,並聽到了應該如何正確發音。

    5.每天留出時間和孩子進行愉快的、無壓力的談話。

    6.不要告訴孩子讓他“慢慢說”或“重新開始”。即使家長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也可能會在無意中讓孩子感到緊張和自卑。

    8.鼓勵孩子讓他主動告訴家長他喜歡的故事。

    9.花點時間和孩子一起唱簡單的兒歌和童謠。

  • 2 # 陽光語言矯正師

    有些父母疑問,語言能力強的孩子是不是不會得口吃?

    有孩子很小就在語言方面體現出了很強的能力,比如邏輯清晰,節奏自然,字正腔圓,發音標準等等。而有的孩子卻說話磕磕絆絆,節奏混亂,甚至口吃。那麼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口吃有必然的聯絡麼?

    首先從兒童口吃與成人口吃的區別分析:

    1、幼兒口吃原因

    幼兒口吃是由於思維和語言發育的不平衡,再加上不良的語言習慣,導致肌肉協調性不好,呼吸節奏和語言節律失調。

    幼兒處於語言啟蒙階段時,語言的發展和思維認知的發展不同步是常見現象,這可能會導致表達能力或詞彙量的欠缺,所以在描述某些事物時會出現重複卡殼拖音等口吃現象,實際上是在回憶或梳理思路的過程。

    一般這種口吃現象會隨著語言和思維認知的發展自然消失。這時的口吃只是一種發育過程中的生理現象,也是正常的發育規律。

    2、成人口吃原因:

    據統計,成人口吃多數都是由少兒口吃發展而來的。兒時口吃沒有及時糾正過來,隨著心智的成熟和環境、人際關係的變化,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礙,這種過分在意和擔心,成為心理暗示,干擾了正常的語言節奏,形成習慣後,更加重或者固化了口吃現象。

    兒時心理因素的影響比較突出表現:比如父母的訓斥,同齡人的譏笑、諷刺等,都會帶來心理陰影,心理恐懼影響了語言表達。很多人認為口吃是“學到”的,不無道理,模仿和好奇心也是一種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會形成無法改變的習慣。

    為什麼成人口吃更加頑固?除了成人心理因素難以干預外,由於長時間的口吃習慣,很可能造成喉部聲帶附近肌肉功能的異常,某些口吃對一些固定的音、詞十分敏感,比如首字難發音,或首音難發音。

    成人口吃多由兒童口吃發展而來,那麼如何預防或者順利過渡呢?

    2-4歲的幼兒就會表現出口吃,5-7歲會有少數孩子遺留部分口吃現象。因此在培養孩子語言階段,早早掌握一些預防口吃的常識和方法,有備無患。即使孩子出現了口吃,也可順利引導。幫助孩子順利過渡這個發育時期。

    預防篇:

    1、認知與語言同步發展:幼兒口吃受語言思維認知和語言發展不同步影響,那麼學習語言的方法和環境一定不要呆板,滯後。不要把孩子丟在一邊,讓學習機和玩具教孩子學說話,這種呆板的重複式模仿發音,很快就會讓孩子失去興趣,也不能讓語言形象化,生動化,比如學習機叫孩子爺爺奶奶,可是孩子眼裡沒有參照物,會把學習機當成爺爺奶奶嗎?同理,其他語言階段也是如此,認知是一個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運動與大腦互動的活動,絕不能省事兒,偷懶。

    2、構音功能與語言同步發育:很多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捧在手裡怕碰著,含在嘴裡怕化了,很多父母哺育孩子時,不但要注意營養,還要注意鍛鍊口舌的咀嚼力量,和靈活度,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正確發音。

    3、語言環境與語言發育:幼兒的好奇心理決定了,他們模仿性,更容易受暗示。父母或幼兒的直系親屬,每天的交流和溝通都是孩子的模仿物件,注意,這個模仿絕不是簡單的發音模仿,口氣,語調,節奏,語法等,孩子都會複製貼上到自己的大腦裡。

    引導篇:

    1、如果孩子出現了口吃的現象,父母不要焦急或激動,情緒的變化會傳染。正常對待和平常心是心理引導的前提。很多事實表明,針對性的斥責,強迫性的糾正,都會引起焦慮和負面感受。

    2、口吃既然是生理發育的規律,那就當正常現象,說錯了,卡殼了,不要立即糾正,引導需要時間,不能只爭朝夕,急於改變會讓孩子容易受挫,對信心的打擊,很可能是哄不好的那種!

    3、與孩子講話,注意放慢節奏,在口吃的困難地方,不要打斷,更不要插話,每打斷一次可能是丟失了一次自愈的機會。

    4、語言的形式有很多種,不要只走一條路,唱歌、繞口令等,都是避開口吃節奏的好方法。同時也可以在心理上緩解孩子的負擔。

    最後,希望所有說話磕磕絆絆的寶貝們,在開學季,快樂生活,歡聲笑語!也希望這些辦法能夠幫到那些正在牙牙學語的寶寶們。

  • 3 # 兒科醫生鮑秀蘭

    用一種不緊不慢地方式和孩子交流,在說話過程中可以經常停頓,在孩子說完話後等待幾秒再開始說話。和言語上的批評或建議(如“慢一點”或“慢一點,再來一次”)相比,你自己說話慢一些會更有效。這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建立信心的機會,這會讓他們知道父母享受他們的陪伴。

    減少向孩子提問的次數。與回答大人的提問相比,孩子在表達他們自己想法的時候說話會更流暢。對孩子所說的內容做出迴應,從而讓你的孩子知道你在聽她說話。用面部表情和其他的一些身體語言來告訴孩子你在意的是她說的內容而不是“她說話的方式”。對孩子(特別是那些有口吃的孩子)而言,在交談過程中有一些停頓並且在講話時能夠獲得聽眾的注意會讓他們說話變得更加容易。

    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來和孩子交流幾分鐘。在這期間,你的注意力需要完全的集中在孩子身上。在這段時間裡,讓你的孩子自己選擇她想要做的事。在遊戲中,讓孩子來引導你,讓她來決定自己是否要說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告訴孩子你接受她本來的樣子。無論孩子是否有口吃,你的支援對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

  • 4 # 汪立彬口吃矯正

    兒童口吃相必家長都很著急,但對孩子口吃家長要多加關心與愛護,不能因為口吃而責怪他,不給他新增心理壓力。並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不要打他、罵他,不要取笑他,更不能學他口吃的樣子。打罵、取笑、學他的樣子對孩子來說,只會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產生害怕心理,口吃只會越來越嚴重。正確的態度是對他們的口吃抱無所謂,讓他們有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有無數事實證明,當孩子有一些口吃現象,老師與家長應對他們抱有正確的態度,耐心地讓他們把話講完。在他們話講得流利的時候就鼓勵他們,這樣不少孩子的口吃現象會慢慢地改掉的。

    二,家長對孩子的口吃要抱寬容態度,要無所謂,不要緊緊盯住孩子的口吃。家長或老師如果容納他們的口吃,對他們發生門吃現象抱無所謂態度,孩子自己也就不在乎。自己不在乎,在說話時心理就不緊張。心理不緊張,口吃也就會慢慢地好起來。如果家長或老師對他們的口吃現象緊盯不放的話,他們口吃不但不會好起來,反而會越來越嚴重。

    三,家長對孩子要多些耐心,一旦孩子出現口吃的現象,爸爸媽媽先不要急於指責,不要緊張,當作沒聽見,不要任意打斷或糾正,而應耐心地聽孩子講完。在與孩子會話時,速度應儘量放慢,使用的句子、詞彙力求簡單,要用平靜、溫和、慈祥的口吻,讓孩子沒有任何壓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這句話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