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5
回覆列表
  • 1 # 東窗醉客

    孔孟一道也,沒有太大的不同點,若說稍有不同,也是時代的差異,人們的需求略微有別,必境戰國之初與春秋之末相差百來年,若強說我認為只有一句話,孔子尚仁而孟子尚義。而仁義又不可單分,細說仁義,只有讓學者們寫長篇論文或可說清。

  • 2 # 昭烈名臣

    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國非常偉大的思想家,而且都是被放作聖人的。

    我們通常都是說,孔孟思想,可見我們通常都把孔子和孟子看做是一家思想的,孔子和孟子在很多地方確實非常像,而且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是儒家的開創者,孟子是儒家的己大成者,他們兩個對早期儒家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畢竟孔子和孟子所述的時代,相差了有幾百年,他們兩個的思想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論述孔子和孟子,到底有什麼不同。

    文質彬彬的孔子和脾氣火爆的孟子。如果有機會見到這兩位先哲的話,那麼孔子一定是文質彬彬的說話和吃的,孟子一定是脾氣火爆的那種型別,形成這兩點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人的時代大背景不同,孔子的時代屬於春秋時代,雖然在孔子眼裡已經是禮樂崩壞,禮樂征伐出於諸侯之手了,但是當時的社會背景還算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大家還都比較遵守禮樂的規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孔子的講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那個時候的人功利心也沒有那麼強,大家悠哉悠哉的過生活,孔子也悠哉悠哉的,教授學生一些生存的技能。這些從兩個人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讀孔子的文章總是有那種不急不慢的感,是孔子總是擺出一副慢慢的和你講道理的姿勢,但是如果你讀孟子的文章就完全是另一種感覺了,孟子的文章經常有那種非常多的排比句,非常多的感嘆句非常縝密的思維和非常具有進攻性的語言,之所以孟子會這樣做,是因為孟子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是戰國時期了,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兼併已經非常嚴重了,所以孟子用的口氣就非常的嚴重。

    當時辯論的話,各個流派都在主張自己的學說,所以自己的主張一定要嚴密,而且還要和各個學說之間來回的辯論,所以孟子的文章讀起來就比較有氣勢,孟子是一個至少在氣勢上壓倒對手的人。

    第二的話,主要從他們兩個人的主張來看,簡單的說孔子主張仁,孟子主張義。

    當然這兩個觀點在現在看來並沒有什麼大的不同,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兩種主張都是針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所提出來的,孔子主張的人主要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角度來出發,孔子一直希望恢復周朝那種以人倫關係為核心的宗法紐帶,希望恢復到封建制的那種天子統帥大夫,大大富統帥家臣,家臣管好自己的小家庭這麼一種模式。

    但是周朝過了幾百年之後,這種模式慢慢的就不起作用了,孔子那個時代已經出現了,越崩壞的苗頭,孔子提倡的人,也是希望從這個領域方面,來進一步的強化人們對州里的認識。但是時代的車輪不可阻擋,孔子提出的主張終究也沒有成功,但是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潮也是中國的教育先行者,所以孔子就算是自己的主張沒有得到實現,那麼孔子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

    而且後來儒家被尊為官學之後,孔子也被封作了聖人,孟子的話主要是講究一個意思,孟子從人的四心出發,論述了每個人都有4種最基本的感情狀態,分別是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而這4種最基本的感情狀態,而又會萌發出許多思想。所以孟子主張的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孔子人的發展,當然這方面的文章非常多,這裡不是專業化的論述。整體來講孔孟之間的差距還是不曉得,因為他們兩個所處的時代背景不一樣。

    第三的話,他們兩個的人生際遇也是很不一樣的。孔子周遊列國,一生都在碰壁,晚年才回到自己的家鄉來教書,所以從人生軌跡來說孔子是一生坎坷,沒有施展自己報復的機會。孟子的話情況會比孔子稍微好一點,也是到處去找學,待遇可能會比孔子好一些,因為那個時代,每個國家都渴望人才渴望去讓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孟子也帶的有大批的學生。從人生經歷這一塊孔子和孟子差不多,但是孟子的經歷相比孔子的那種快要被餓死,或者被人當做強盜差點被打死,這種情況在孟子那裡是沒有發生的,所以就人生的生存質量而言,孟子要比孔子好一些。

    總之,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國非常偉大的哲學家,也是開創了儒學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後世用孔孟並稱就充分說明了兩個人的成就,中國的聖人本來就不多,孔子被封為聖人,孟子被封為亞聖,這本身就是對兩個人成就的巨大肯定。

  • 3 # 亦有所思

    孔子是一個慈悲的老人,面對春秋亂世,他老人家是真心想尋找一個解決的辦法,並且為之去努力,去奮鬥。

    孟子是一個勢利的酸人,他想要的不是解決人間疾苦,而是當大官,然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以及治世理念。

    孔子有政治抱負,

    孟子有政治野心。

    孔子雖然酸腐,但本質上是一個可愛的人。

    孟子看似天真,但本質上是一個虛偽的人!

    孔子很牛,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說穿了利用手下這些人,當個君主都綽綽有約。

    孟子似乎只有隨眾,每天駕著大車,在各個國家間不停的忽悠,忽悠能有什麼結果?

    甭管後世人對儒家裡的政治主張如何抨擊和諷刺,但沒有人否認,《論語》中關於學習,關於讀書,關於修身類的觀點並沒有錯。而論語的目標很廣,有百姓,有學子,有士人,有君主。

    可是到了孟子那裡,全變成了政治訴求,針對的只有一個人,君主!其政治投機性可見一斑。

    不同的是,孔子還知道立規矩,聚民心,最後惹起了齊國的擔憂,最終用美人計把孔子氣走。而孟子似乎除了落不到實處更落不到好處的“仁”以外,什麼實質性的意見都拿不出來。

    孔子的主張至少還可以落實一部分,執行一部分,而孟子的主張若是落地,相當於找死,相當於自取滅亡。

    因此,所有的君主對孟子都是高高掛起,輕輕放下。好吃好喝地招待一番,然後端茶送客。

    與善於自嘲的孔子相比,孟子總是自我感覺良好,他瞧不起公孫衍和張儀,可是他們兩個人卻可以讓國家富足而強大。

    可是孟子呢?把仁當做強大,有了仁,哪怕手無寸鐵,也可以輕鬆碾壓全部武裝的大秦鐵騎!

    仁者無敵?

    仁者無生!

  • 4 # 好玩的國學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有個頭腦遲鈍的弟子叫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愛人”。人如何踐行“仁”的思想?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要用禮來規範和約束自己的思想,符合禮的就去做,不符合禮的就不去做。在孔子那裡,“仁”更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德規範,這種規範叫“忠恕之道”。

    “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像人字的結構是一撇一捺互相支撐一樣,我們要想成就自己,先要成就別人。

    “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想要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也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這是推己及人換位思考的思想。孔子的這兩句話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也應該成為現在人與人距離越來越近,而心越來越遠的冷漠時代的人倫準則。孟子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了高度概括,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認為孔子的“仁學”就是關於做人的學問,人踐行了“仁”,這就是道。

    孟子將孔子“仁者愛人”的思想進行了系統完善。他把“仁學”上升為國家治理原則,提出了“仁政”的政治思想。孟子認為,君主如果能夠把“仁者愛人”的思想引入頂層設計中,實行“仁政”,將“仁者無敵”,最終可以一統天下實現“王道”。

    孔子是個心慈面善溫情脈脈的人,在中國思想史上,他可能是第一個發現並高揚人的價值的思想家。孔子家裡的馬廄失火,他第一個問有沒有人受傷,這種關心人生命價值的思想,在把人當成動物的奴隸社會,非常難能可貴。孔子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痛罵第一個用俑殉葬的人斷子絕孫。當然,用俑來代替活人來殉葬的做法,是一種進步,不過,孔子認為即便用土俑、木俑來殉葬,內心深處還是隱含著對生命價值的漠視,所以,一向文質彬彬的孔子,也會破口大罵。

    孟子則把孔子“重民”的思想推向高峰。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百姓最為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穀神其次,國君為輕”,百姓才是天下的主體和國家的根本,國君無足輕重。國君不行仁義殘暴百姓,百姓可以換掉國君,甚至是殺掉。這種思想,簡直石破天驚無比大膽,搞得千年以後的明太祖朱元璋還心有餘悸,他曾經恨恨地說,要是這老頭子還在,早就拉出去砍了。

    人性是善還是惡,一直是思想史上爭論不休的問題。孔子並沒有對人性善惡做出界定,他說“性相近,習相遠”,認為人性相近的,後天的環境即“習”可以改變人的本性。而孟子是中國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性善論”並進行系統論證的思想家。孟子認為人和禽獸之間的區別就是道德,而人天生就具有四種向善的“萌芽”,分別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它們就像四肢一樣,天然存在於內心。有了這四種心就是人,沒有就是禽獸;人如果能夠地守護好四心,就能成就道德;不好好守護四心,就可能成為壞人,就是“自暴自棄”,用孟子的話說就是“自賊”。孟子的“性善論”對中華民族懲惡揚善、積極向善文化心理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仙過海中的八仙人物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