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滻灞書房
-
2 # 長城說歷史
漢初劉邦的分封,是這樣想的,按照謀士功績,武將功績,家屬功績這樣分封的。
一:謀士功績
韓信、張良、蕭何被稱為漢初三傑,這裡面當中蕭何被封的權位最高,有人說謀士中張良比較蕭何功績高,為何蕭何被封的權位高。
蕭何從起初就跟著劉邦,給劉邦出謀劃策,處理大小事務。劉邦給張良封賞的時候,張良只要了一個小縣城,有會說張良比較傻,可是最後張良得到保全。
陳平在謀士中,也是非常厲害的一個人物,有好多次救過劉邦,他的功績也比較大,可是這個人比較低調,也是一個明智的人。
所以劉邦比較重視謀士,分封的時候謀士在前面。
二:武將功績
我們說到武將,那要提起韓信,被稱為軍事天才,可是韓信這個人有點自大,劉邦雖然比較看重他,劉邦對他也有所防備。
劉邦給韓信分封的權位,都沒有讓韓信滿意,造成最後韓信逼著劉邦給他封王,這樣造成劉邦對韓信更加防備。
曹參分封也沒有蕭何權位高,因此曹參還對蕭何有意見。
劉邦的想法也是根據每個人功績和人性去分封,劉邦也會留一手的。
三:家屬功績
說到家屬,作為帝王,分封家屬是最難的時候,都要一碗水端平,要顧著老臣,又要顧著功臣,還要顧著家屬。
劉邦在分封家屬的時候很果斷,都是功績第一位,而後是親戚關係。
樊噲是劉邦的妹夫,但是分封的時候,也沒有分封多大的權位。大家都是樊噲最後還被劉邦殺了。
這就是劉邦,有點讓人找摸不透。
綜上所述:劉邦對分封的想法,謀士賢才第一,凡是成功的帝王,都是謀士賢才比較重要。我們也要學習謀士賢才的智慧,進而才能適應社會。
文:長城
-
3 # 塗話春秋
秦朝到漢朝初期,是中國由分封制轉向郡縣制的一個過渡調整時期,漢初分封制的產生,既是為了當時爭奪天下的需要,同時也考慮到了戰後的國力恢復與鞏固等問題,總之在我看來,有以下兩點是最為主要的原因。
首先,戰況所迫,分封異姓七王;楚漢相爭時期,劉邦實力較弱,為了戰爭的勝利,他被迫建立了兩等爵位制度,以戰功進行爵位分封。韓信和彭越的例子,就能很明顯看出劉邦當時是多麼的不情願意。
韓信被封齊王,是自己寫信給劉邦要做齊王,劉邦為了顧全大局才答應的;彭越在劉邦垓下之戰時,第一時間並沒有聽從劉邦的徵調,加上當時劉邦又在區域性戰爭吃了敗仗,劉邦不得已才用封王作為條件換取彭越出兵,這才有了最後的勝利。
因為劉邦的不情願,所以建國之後不久,韓信等六個異姓王,被劉邦很爽快的殺掉了,只留下了一個最弱小的長沙王吳芮。
其次,拱衛劉氏江山,大封劉姓諸王;劉邦認為;秦國國運短促的主要原因是諸侯王國群起而攻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姓的諸侯王國來幫助秦國,進行維穩鎮壓,所以他想讓同姓諸侯拱衛劉氏江山。
另外劉邦用一首《 大風歌》表達了他的心聲。“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詩歌的創作背景是在公元前196年,也就是劉邦戰勝淮南王英布後,回到故鄉沛縣創作的。其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一句,被很多人理解為劉邦在求賢,但筆者更願意理解為“哪裡有一位猛士願意幫助我鎮守四方呢?”,這裡面透出的是一種對異姓的無奈、失望和不信任,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達到守四方的目的,劉姓諸王就產生了。
劉邦的一生一共分封了九個同姓王候,加上異姓長沙王吳芮,一共是十大諸侯王國。隨著諸侯王國的逐漸強大,中央政府就感覺到了很大的危險,兩者的矛盾逐漸被激化,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了……
-
4 # 鑑史馬後炮
漢初的分封有滅秦時的分封和滅異姓諸候王時的分封,也叫異姓分封和同姓分封。這兩種分封前者是封建反動的結果,後者則是對前者的前車之鑑的思考結果,是秦末分封的演變過程,這個過程的最終目的是回到郡縣制的軌道上來。只是劉邦的人生太短暫,從沛縣起義到剿滅異姓諸王到他去世,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195年,只是短短的九年。可謂既是個奇蹟也是個無奈。有生之年未能完成徹底統一的郡縣制,在他人生最後幾年歲月裡採用另一種相對可靠的同姓分封來結束異姓分封的局面。從漢初的版圖可以發現,漢朝廷下轄十五個郡,同姓諸候王共轄三十九個郡的局面看,郡縣制度依然存在,劉邦並不主張分封的,而是主張秦始皇時期的中央集權之下的郡縣制統一局面。
滅秦後的分封,嚴格的說滅秦後的各起義首領並不存在分封一說,因為當時各起義軍中並非項羽所統領的,項羽只是各起義首領中的一路而已。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到,“諸候之相王”,何謂“相王”?就是彼此承認為王,既然是彼此間互相尊稱為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開會討論”的公議或共識,就不存在周代天子對諸候“封地”的意義。從《史記》中記載來看,受封的人可歸納為:一是六國之後;二是亡秦有功的人,兩大類。同時以空名尊楚懷王為義帝,實力最強大的一方項羽則自稱西楚霸王。
事實上秦末各諸候“分封”的意義就如同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家分晉一樣。彼此之間相互承認自己的地位而已,但是種局面和做法如同模仿東周時期齊桓公稱霸時的情形,天子擁虛名,實權在霸主,以霸主制約諸候。秦末的諸候分封事實像三家分晉,想法卻是春秋霸主時期。真是不倫不類。
歷史遺留問題,當時的劉邦作為亡秦有功類首領,被擠到偏遠的巴蜀也不足為奇。因為當時論實力,他不是最強的,論出身自然不能和六國遺貴相併論。楚漢之爭實則聯軍滅楚而非漢軍滅楚。滅項羽後各諸候共尊劉邦為皇帝,其實劉邦做了個空名皇帝,並沒有能像秦朝皇帝的職權,有了前車之鑑的義帝無實權被殺和秦始皇權力過於集中死而分土,就不難明白劉邦為什麼在剿滅異姓王后不直接將封地劃歸朝廷,而是分封給同姓的王。劉邦原意就是採取了同姓諸候分封制度,其本意是以天子為中心,讓諸候王作為王室的藩屬和輔助,拱衛天子。漢王朝的天下,除了天子還有各同姓諸候王,如此一來中央一旦出現秦二世和趙高這樣的昏君和讒臣,各諸候可以清君側拱衛漢王朝,不至於重蹈亡秦的覆轍。
另則,同姓分封還方止了漢初兩股不容忽視的勢力,那就是外戚勢力和功臣勢力。外戚勢力以呂后為代表,以樊噲為實力;功臣勢力則以丞相陳平為代表,以太尉周勃為實力。漢初,自劉邦死後,宗室、外戚和功臣三股勢力在相互鬥爭和制衡著。先是外戚勢力上臺,打壓宗室勢力和功臣勢力,後是功臣勢力壓制外戚勢力的蔓延,宗室勢力又為帝位爭奪,直到代王劉恆為文帝誅滅謀反的濟北王,漢初宗、外戚和功臣這場宮斗大戲才結束。
然而封建分封的遺害還在繼續著,直到漢景帝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分封遺害才得根治,這時離秦末分封的時間整整過去了56年。漢武帝時期,分封早已有名無實,俺俺一息,隨著一道“推恩令”的發出,封建分封在漢王朝才徹底灰飛煙滅。
回覆列表
漢高祖打敗項羽以後,取得了天下,沒有完全繼承秦朝的郡縣制,而是一定程度參照了周朝的分封制。其主要的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
1、形勢使然。滅秦戰爭,是全國各地蜂擁而起,六國後裔各顯神通,最後經過相互吞併、聯合,形成了幾個大的勢力集團。項羽一時成為了天下共主,但是同時也把自己置於眾矢之的,然後劉邦帶領著自己的嫡系隊伍、聯合其他勢力(如韓信、英布、彭越等)擊敗了項羽,自己稱帝開國了。面對加盟來的韓信、英布、彭越等勢力,劉邦是不能徹底消化的,只好參照周朝的分封制,將這三個人封為異姓諸侯王。先穩住他們,再徐圖對策。
2、宗室單薄。劉邦是平民皇帝,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在取得天下後,面對居心叵測的異姓王和強悍的功臣集團,劉氏皇族倒成了最薄弱的勢力。因此,劉邦在誅滅三個異姓王后,開始大肆分封劉姓王,將三分之二的國土分封給了劉姓皇族成員,形成了強大的宗室集團,磐石之宗,確保劉姓的天下。
3、歷史的借鑑。雖然秦朝的郡縣制,是行政效率極高的中央集權體系,皇帝的權威非常高,但是卻二世而亡,前後十五年。周朝的分封制雖然效率低下,皇權不張,且天下紛爭數百年,但卻能垂成八百多年。因此,鑑於歷史的經驗,劉邦進行了郡縣和分封相結合的體制。
總之,漢初的分封制,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權宜之舉,隨後引發的七國之亂,就是分封制徹底破產的標誌,經過景帝、武帝的接力,終於形成了中央集權的郡縣體制,雖然此時封國在一定範圍內存在,但是再也沒有了當年的諸侯王的權勢,郡國之內一如郡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