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邊境行者X飛翠中國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諡文成。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寧波餘姚市)人。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統軍征戰。 陽明學,通常又稱作王學、心學,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號“陽明子”,人稱王陽明)發展的儒家理學。元代至明初以來流行的程頤朱熹一派的理學強調格物以窮理,王陽明則繼承宋代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王陽明的主張為其學生繼承發揚,並以講會的形式傳播到民間,成為“陽明學派”,亦稱“姚江學派”,這種“心即是理”看法的發展,也影響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對於情慾的正面主張和看法。因心即理,故人慾與天理不再如朱子學所認為的那樣對立,而是可以正面接受的,這種主張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贄。

    陽明學也傳播至日本列島,在日本發展形成日本的陽明學。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

    “致良知” :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並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

    “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學界對四句教的理解眾說紛紜,歷來就有爭議。

  • 2 # 長征五號

    致良知

    致良知就是在你的心頭裡安裝一部良知的雷達,每天無時不刻的預警掃描,把心裡頭的任何一絲虛妄和雜念都偵搜出來,並堅決摒除,比如說有想偷懶、佔小便宜的念頭,或者予人有虛等等,要時時刻刻有利他的念頭。

    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便是未知,知和行是兩個概念,比如說,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但是就是不戒菸,這就叫知而不行,便是未知,只有知道的和行動一致,才叫知行合一。

  • 3 # 草原平頭二哥

    王陽明不熟,也沒翻閱很多資料去理解。對這句話的理解應該古往今來已經有很多人也都揣摩解釋過了

    同時任何人都沒法完完全全理解王陽明說這句話的心境,因為我們不是他,只能憑藉自己的價值觀和個人認知座標體系結合王陽明先生留傳後世的隻言片語給予解釋。

    “知行合一,以致良知”很明顯的邏輯關係,做到知行合一,就能達到良知或者說獲得很多良知的境界。接下來就得一步一步解釋關鍵詞。

    知行合一的“知”,可理解為明白某一道理,知曉內心,或者頓悟某些東西。“行”就是實際行動,踐行,“合一”強調的是一致性,而非同時性。“良知”人所不慮而知,是為良知。不需要考慮的事情,你就已經知道了,可以說是一種思想本能

    世間很多人內心被自己的慾望情緒所矇蔽,眼界被一些事物表象所遮擋。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看不到自己的內心。當你看到了自己的心,明白了道理。就應該言行以此為標準,保持表裡如一,這樣你所獲得的“知”才是真正完滿的知。當你不斷的明白道理,並且踐行它,這樣你的思想本能就多了,自然就會明辨是非,處事得當。

    王陽明以此反對“先知後行”的學說,但我個人是支援先知後行的,從辨證邏輯思維出發,你的“知”並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中國文化總是矛盾的,道理也是矛盾的。合適的“知”用在合適的“行”上才是正確做法,所以要先思後行,先思考這套理論在當下情境是否合適,何時可行。除非你心合乎道或者徹底的做一個出世者,沒有幾人能實現。並不是說唯心主義錯了,而是芸芸眾生我們的境界不夠,唯物主義比較實用。

  • 4 # 九四四四四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先生在被貶至貴州龍場,在惡劣的生活環境和生死一線之間提出的學說。“知行合一”主要是針對當時流行的“先知後行”的思想提出,先生認為如果事事講求先知後行,就很容易產生過分強調“知”而忽略“行”的結果。而且“知”本身是無窮盡的,如此一來可能一生都在追求“知”而完全忽視了“行”。

    為了改變當時這種盛行的“先知後行”,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認為從“知”和“行”本身的意義出發,他們就該是合一的。比如“孝”這個概念, 一個人就算知道了很多關於“孝”的道理,但是不去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那麼他就不能算是“知”。同樣的,很多知識只有當你去踐行的時候,才能算是真正的“知”,這與現在我們說的“實踐出真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關於“知行合一”先生還說,這兩者不僅僅是合一的,而且“知”與“行”,在實際生活中是以一種完整的過程體現出來的,“知”為起始,“行”為完成,兩者是一個完整的系統。

    中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受到先生“知行合一”學說影響改名“行知”,並且提出了“教學合一”理論。

    致良知:

    “致良知”的提出是在王陽明平定朱宸濠叛亂之後(非常經典的以少勝多戰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在於朝廷一干小人和皇帝朱厚照不斷周旋、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是其思想上的一次偉大飛躍,標誌著先生獨特哲學思想體系的完成,,這不僅是個人思想的一次飛躍,是整個東方哲學史甚至世界哲學史上的一次飛躍。

    關於“致良知”主要可以分為兩點,一是“致”,二是“良知”,先生對於“良知”的解讀又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方面。第一“良知”是永遠存在的,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不論善惡,他的“良知”也是一直存在的。第二“良知”本身知道他的存在,這個說法比較玄乎,先生在一次與學生的問答中曾駒過一個例子,好比人睡覺的時候會被叫醒,就說明了“良知”是一直“醒著的”。第三是說“良知”本身不僅一直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還會監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良知”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也就是說不管你做什麼,“良知”都會判斷出這個行為的對錯,而真正的問題在於人們往往對“良知”做出的判斷視而不見。這裡其實如果不遵從“良知”,就又符合先生所說的“知行不合一”,只是“知”到了這個階段已經不再是“知識”,而是指“良知”了。

    說完了“良知”,就要再說“致良知”,先生的“致良知”在我的理解中包含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良知”本身是存在的,但是很容易被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掩蓋起來,就像一面鏡子蒙上了灰塵,這就要求我們擦去灰塵,去讓“良知”顯現出來。這個說法很像六祖慧能的師兄神秀那首“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輕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個使“良知”顯現出來的“致良知”過程可以稱之為“自覺”。而第二層意思可以說是“知行合一”的進一步闡釋,當我們意識到“良知”的存在時,就要把“良知”推行到各事各物中去,讓“良知”引導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樣就可以做到心境平和,不去追求個人的私心私慾,不被自身的慾望所束縛,從而真正達到一種“聖人境界”。

    小結:

    可能有人對“致良知”的最後說道“聖人之道”有疑問,但實際上陽明先生一生都在尋求“聖人之道”,他的學說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達成讓人成聖的目的,先生認為“人人皆可成聖”。

    關於先生的這兩個學說還有很深層次的東西可以探討,遠不是筆者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想來即使先生再世沒有十天半月也不能盡述其中奧妙。這裡筆者只是就自己所見所學先生之學的粗淺見解發表一些看法,希望對題主有些幫助,更是拋磚引玉之舉。

  • 5 # yuping461

    知行合一的知指致良知,就是用良知去感化人,喚醒人內在的良心從而去做好的事,我認為知行合一換個理解方式,可理解為教化人們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方法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如何讓多肉法師服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