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下百事聊

    你好,柯立芝是美國一戰後的一位著名總統,由於一戰美國透過大量賣軍火而得到一筆橫財。美國國內經濟迅速發展繁榮,他帶領美國在短暫的時間走上了經濟繁榮。但是,這種繁榮具有虛假性,大量的貸款經濟導致美國國內生產過剩,給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埋下了隱患。

  • 2 # hording

    柯立芝是美國政治家和律師,1923年至1929年擔任美國第三十任總統。柯立芝出生於佛蒙特州,作為一個新英格蘭地區的共和黨籍律師,柯立芝的從政道路是典型的美國政治家的從政道路,即一步步的從低階官員走上了總統位置。在成為總統之前,柯立芝曾被擔任過美國馬薩諸塞州州長的職位,在這一職位上,柯立芝因為對1919年波士頓警察罷工的迴應,因其行動果斷,獲得了全國性的關注。

    柯立芝在1919年波士頓警察罷工期間視察民兵

    1920年,柯立芝作為沃倫·哈丁的搭檔,贏得了1920年總統大選,並在1921年宣誓就職副總統。柯立芝是美國第一位受到總統邀請參加內閣會議的副總統。柯立芝私下裡是一個言辭不多的人,所以得到了一個外號叫做“沉默的卡爾”,柯立芝的這一形象深入人心,也給他帶來了很高的聲譽。

    哈丁總統夫婦和柯立芝副總統夫婦

    1923年8月2日,哈丁總統在美國西部的一次巡迴演講中,因心臟病發而意外在舊金山去世。而柯立芝在接到哈丁總統去世的訊息時,正在自己既沒有電也沒有電話的佛蒙特家中。柯立芝是在自己的父親約翰·柯立芝,一位公證人(notary public)和治安法官(justice of the peace)的見證下,在自己家的客廳的煤油燈下於凌晨2:47宣誓就職。柯立芝第二天返回華盛頓,並在哥倫比亞特區最高法院法官阿道夫·霍林(Adolph August Hoehling Jr.)主持下再次宣誓,以免對他的第一次宣誓是否有效的質疑。

    柯立芝內閣成員

    柯立芝成為總統之初,由於他在哈丁政府中的低調,所以美華人根本不瞭解他,認為他可能會在1924年大選中下臺。柯立芝成為總統後,成功的解決了前任哈丁政府時期的政治醜聞,並在1924年解僱了大多數涉嫌醜聞的官員,從而重建了美華人對白宮的信心。1923年12月6日,柯立芝向國會發表講話,表示支援哈丁總統的很多政策,包括正式預算程式和移民限制等政策。

    1924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在1924年大選中,柯立芝成功當選總統。柯立芝政府以小政府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著稱,在他的任內美國經歷了“咆哮的二十年代”,也就是所謂的“柯立芝繁榮”,這使得柯立芝在任期間聲望非常高。在1928年大選中,柯立芝出人意料的拒絕連任,這導致隨著美國陷入大蕭條,美國公眾輿論對柯立芝的不滿越來越大,很多人將1929年的經濟崩潰與柯立芝政府的政策聯絡起來,認為由於柯立芝沒有采取措施阻止股市的瘋狂,才導致最終的經濟崩潰。除此之外,柯立芝擔任總統期間,美國聯邦政府總債務減少了四分之一,柯立芝還簽署了1924年移民法案,這一法案極大限制了移民進入美國。在對外政策方面,雖然不是一個孤立主義者,但柯立芝繼續堅持不加入國際聯盟。另外柯立芝是《白里安-凱洛格公約》,也就是《非戰公約》的積極倡導者。

    柯立芝總統與道威斯副總統

    在卸任總統後,柯立芝於1929年出版了自傳,並在1930年至1931年撰寫了專欄“卡爾文·柯立芝說”。在面對1932年大選即將失敗的情況下,部分共和黨人提出由柯立芝作為總統候選人,但柯立芝明確拒絕了,並堅持支援時任總統的胡佛。1933年1月5日12點45分,柯立芝因心肌梗死而去世,在其去世前不久他曾表態認為自己不再適合時代了。柯立芝被安葬在自己家鄉的佛蒙特州普利茅茨峽口公墓。

    柯立芝總統影片集

    雖然柯立芝的聲譽在里根執政時期有所恢復,但對於柯立芝總統的政策,尤其是國內經濟政策的評估卻存在著很大分歧。支援自由放任政策的人讚揚柯立芝的政策,而主張政府幹預的人則對他的評價卻不高,不過所有人都贊同柯立芝總統對種族平等的支援。

    1924年柯立芝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演講

    柯立芝繁榮,因為這一時期爵士樂的興起,所以在英語世界被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這一時期經濟繁榮,同時美國和西歐,特別是在柏林、芝加哥、倫敦、洛杉磯、紐約、巴黎以及悉尼等主要城市,產生了具有獨特優勢的文化。而在法國,這一時期又被稱為“瘋狂歲月(années folles)”。在這一時期,爵士樂開始興盛,女性的角色開始變化。當然,這一時期,並不是一切都在“咆哮”,第一次世界大戰激發的愛國熱情在這一時期,用沃倫·哈丁的話來說,“恢復了正常狀態”。這一時期汽車、電話、電影、廣播和電器等得到了大規模開發和使用,並進入到了美國的千家萬戶。航空業在這一時期也開始成為了一個行業。這是一個工業和經濟快速增長,消費需求急劇增加的時代,也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發生重大變化的時代。在這一時期,媒體聚焦於明星,特別是體育明星和電影明星。新的富麗堂皇的電影院和巨大的體育場拔地而起。在主要的西方國家,女性獲得了選舉權,這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美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透過前女性選舉權的情況

    被稱為“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社會和文化特徵始於主要的中心大都市,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廣泛傳播。美國確立了世界金融的主導地位。因此,當德國再也不能向英國、法國和其他盟國支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賠償金時,美國提出了以銀行家,也就是後來的美國第三十任副總統查爾斯·道威斯(Charles Gates Dawes )命名的“道威斯計劃”,由華爾街在德國投入巨資,德國再向各國支付賠償。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各國,經濟處於普遍繁榮階段。這一時期的後半期,在德國被稱為“黃金二十年代”。

    柯立芝繁榮的標誌之一:紐約帝國大廈

    “咆哮的二十年代”標誌著與現代性相關的新事物的誕生和對傳統的突破。在“咆哮的二十年代”,透過現代技術,似乎一切都是可行的。新技術,尤其是汽車、動畫和廣播,為大部分人口帶來了“現代性”。正式的裝飾在日常生活和建築中都傾向於實用性。同時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相反,爵士樂和舞蹈也越來越受歡迎。因此,這一時期,也通常被稱為爵士時代。

    柯立芝繁榮的標誌之一:福特T型車

    而作為“柯立芝繁榮”的“咆哮的二十年代”,在經濟上最顯著的特徵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廣泛繁榮。之所以會有這種所謂的柯立芝繁榮,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為了恢復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破壞,而導致的建築業的蓬勃發展。還有就是北美、西歐,以及其他例如澳洲這樣的發達國家汽車和電器等消費品的快速增長。

    咆哮的二十年代的標誌之一:動畫人物菲利克斯貓(Felix the Cat)

    美國經濟成功的從戰時經濟轉變為和平時期經濟,併為歐洲提供貸款,推動了歐洲經濟的繁榮。美國在十九世紀後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並按照人均標準在這一時期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美國的產業以大規模生產為基礎,其社會適應消費主義。相比之下,歐洲經濟在戰後重新調整更加困難,並且直到1924年才開始快速發展。

    咆哮的二十年代的標誌之一:著名舞蹈演員約瑟芬·貝克表演當時美國的流行舞蹈“查爾斯頓”

    由於大工業生產,很多新產品和新技術開始進入到千家萬戶,中產階級也能夠享受新產品和新技術帶來的便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汽車是一種奢飾品,而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大規模生產使得汽車在美國和加拿大變得司空見慣。除此之外,廣播和電影帶來了革命性的娛樂方式,著名的動畫人物,米老鼠就是在這一時期被創造出來的。另外,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也帶來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北美地區的公路里程得以快速增長。而電器的使用又使得北美電網快速發展。大工業生產,帶來了快速的城市化。美國1920年人口普查顯示更多的美華人開始生活在城市地區而非小城鎮或農村地區。經濟的繁榮與社會的勃勃生機,帶來的是幾乎所有部門、所有領域的繁榮,甚至連黑社會都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代拉斯維加斯的出現,與這一時期美國黑手黨的活躍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1920年至1940年美國GDP的變化

    1929年華爾街的崩潰結束了“咆哮的二十年代”。在美國股市崩潰前,由於經濟的長期繁榮和社會的勃勃生機,這給人以一種牛市將會永遠持續下去錯覺。結果在1929年10月29日,也就是所謂的黑色星期二,華爾街的股票暴跌,從而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美國在整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陷入了大蕭條時代,“柯立芝繁榮”結束。

    1929年金融危機時聚集在華爾街的人群

  • 3 # 歷史君歸去來兮

    “有所作為,多作為”是各國民眾對他們領導人的普遍要求。^0^

    但其實還有另一種模式,一個領導人可以透過儘可能少作為來實現道家所倡導的“無為而治”,其中一位就是美國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他在美國第29任總統沃倫·哈丁在任上突然逝世後接任,從他1923年上任到 1929 年卸任的那段時間,柯立芝踐行了一種簡單有力的哲學:不作為。

    今天曆史君帶你回顧這位被遺忘的盛世總統、美國曆史上最為低調的總統。≥▽≤

    柯立芝被美國稱之為“偉大的節制者”,這種領導風格符合他本人的性格特點。柯立芝惜字如金,他因此得了個綽號:“沉默的卡爾”。^0^

    由於他不聲不響,這位美國第30任總統受到了不少的誹謗。當時華盛頓大名鼎鼎的社交名媛艾麗斯·朗沃思說,柯立芝看起來總是一副苦瓜臉。

    柯立芝確實與愛麗絲的父親西奧多·羅斯福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在十五年前擔任過總統。柯立芝對比起幾年後上任的另一位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是截然不同。

    年輕時英俊瀟灑的柯立芝

    柯立芝1872年7月4日出生於佛蒙特州鄉村,他體現了他的先輩們的淳樸美德。柯立芝勤奮、冷靜、謹慎。他同樣也無所畏懼。他當了一輩子的美國公僕,從市議員一直做到了馬賽諸塞州州長。他建立起政治聲望是在 1919 年對抗波士頓警察部門罷工。

    柯立芝對罷工者們說,“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沒有權利不顧公共安全去罷工。”

    之後,柯立芝政府解僱了他們所有人,從頭建一個新的警察部門。這讓他成了當時的美國英雄——一個有骨氣的政客。≥▽≤

    這位節制者把這份骨氣帶進了白宮,取得了“作為者”渴望的那種成果。尤其是經濟成果。常年低於5%的失業率。低稅率。高工資。少罷工。新的大眾科技——A 型車、貝爾電話、收音機。

    而其中最難得的,非縮減的聯邦預算莫屬。如果你只想記住一個關於柯立芝總統任期的事實,那就這個吧:柯立芝留下的聯邦預算比他要得多。^0^

    那麼柯立芝是怎麼做到的呢?首先,他自己拒絕採取不必要的行動。其次,他要求國會有同樣的紀律,這個對於當時的美國總統所擁有的權力來說難以做到。

    在20世紀20年代初,進步主義運動正如火如荼,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進步派總想要做點什麼。≥▽≤

    進步派的計劃包括增加農業補助,鼓勵工會,增加稅收,以及將鐵路和公用事業等重要行業國有化。柯立芝阻擋了進步派,從而阻擋了他們擴大政府;他兩次否決農業補貼,儘管他自己就來自佛蒙特州農村地區。

    柯立芝同情農民,但幫助他們不是政府的職能。

    柯立芝特別善用口袋否決,即總統乾脆不讓一份法案退回美國國會從而否決它的能力。“消滅壞法案更為重要”,他說,“相比透過好法案來說。”^0^

    柯立芝所認可的立法要滿足同樣的極簡主義目的:約束政府。與其財政部長安德魯·梅隆一起,柯立芝將最高稅率降至 25%。他們的目標是縮減公共部門,以便私營部門能夠擴張。這個政策起作用了。

    當時的美國民眾都喜歡柯立芝的節儉。在 1924 年大選,進步黨贏得了17%的選票,但柯立芝贏得的票數比民主黨和進步黨加起來還多。

    柯立芝和他的夫人在演講

    由此每一個人,包括他所在的共和黨,都認為柯立芝肯定會在 1928 年參選連任,但他拒絕了。就像喬治·華盛頓,他認為這個國家需要換一個領袖。^0^

    沒錯,柯立芝也有可批評之處。儘管他試圖避免,但柯立芝最終簽署了一些他本不情願的法案。而且,這位總統顯露了錯誤的保護主義傾向,也從沒給出過一個完備的經濟政策。

    一些人認為柯立芝要對股市崩盤以及他卸任後長達十年的經濟大危機負責。果真如此嗎?≥▽≤

    這是謬誤,不能把經濟大危機歸罪於柯立芝。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拖得這麼久不是因為卡爾文·柯立芝做得太少,而是因為他的繼任者們做得太多。

    諷刺的是,一個如此個性謙虛的人主政了所謂的咆哮的美國20世紀的20年代。

    矛盾就在於此:柯立芝吝嗇卻贏得了豐收,他的執政時期也被稱之為“柯立芝繁榮”。這也證明了道家所推崇的“無為而治”的價值。你怎麼看呢?^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節家中擺一盆什麼樣的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