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離月牙

    這個還真沒想過,劇情到了這裡,金光瑤坦承了所有的事情,也不再藏著掖著心裡的過往悲傷和憤恨絕望,與人物而言這個角色更加豐富生動立體了起來,他不光狠厲算無遺策,不只用盡一切手段只求權勢在握,曾幾何時他也是依偎著母親,眉目朗朗的少年,對父親的渴望與仰慕換來的只是羞辱和傷害,他的心理慢慢扭曲,選擇了錯誤的一條路,從此再也回不來頭……聶懷桑,其實他也曾毫不猶豫的護在聶懷桑的前面,只是長兄如父,終是血脈相連,況且聶大即便已死感應到弟弟有危險霸下還是破棺而出殺了那人,像網友說的那樣,為了這樣的哥哥報仇又有什麼問題嗎?

    只是,十幾年的籌謀,聶懷桑連思思都能找出來,想來對金光瑤的過往也是知曉的,他撿起金光瑤的帽子時手上終於還是粘了他的血,內心深處,聶懷桑對金光瑤並不是全無感情的,所以網上才會說,他大仇得報卻輸了全世界吧!

    因此,個人覺得,這個劇情應該是豐富金光瑤這個人物形象的同時,彰顯出聶懷桑對金光瑤之死心底終是有所觸動的,聶懷桑大約是希望金光瑤能與母親團聚,來世平平安安,順遂一生,所以劇裡雖然沒有交代他挖走了金光瑤母親的屍骨是怎麼處理的,但想來他是不會那般絕情的,因此之後的歲月寄情山水,看不厭的四時山川,聶懷桑還是當初那個聶懷桑!

    這也是阿令成功的一個原因,它不會只專注於主角的愛恨情仇,而是盡力豐富每一條線,讓每個人都有來處有去處,才有了我們看到的蕩氣迴腸的阿令!

  • 2 # 土豆三劍俠

    這問題真的要好好想一下,其實寓意很深.. 第一次刷的時候就覺得好奇怪,什麼會剪在一起?再刷一次,個人覺得金光瑤有可恨之處,也是可悲之人. 他母親雖然是娼妓,但是是知書達理之人, 她教誨阿瑤如何為人處事. 可是一切卻在她魂歸之後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只能怪她遇人不淑. 金光瑤本心不怪,但世上人心難測. 正如他自己說的“無冤無仇就會相安無事嗎?” 他也是被逼出來的. 他對聶導也是有愧疚之心,所以他一直對他也是像親弟弟一樣的喜愛. 聶導的廝親兄之仇必報是可以理解的. 最後那拍帽子那一幕,代表了我仇已報,你的冤跟怨已解. 你還是我的義兄....安息吧

  • 3 # 娛你有瓜

    《陳情令》播完已經有段時間了,但熱度依然久久不減,一句“煮一壺生死悲歡祭少年郎”,讓多少人感到慷慨激昂,熱血激盪。然而在這些鮮衣怒馬的少年郎之中,卻有一個“反派”人物,讓人愛恨交織,哀其不幸。

    這個人就是金光瑤。

    劇中有一個畫面,讓人感慨頗深:年幼的金光瑤與母親從街上走過時,母親蹲下身子幫他戴正了帽子,並且叮囑他:君子,正衣冠,帽子不能戴歪了。

    小小的金光瑤笑著點頭,從此以後更是將母親的這句教誨謹記在心,甚至一直到死,他的帽子也不曾歪過。

    他被親生父親踹下金陵臺之時,站起身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衣服;被大哥聶明玦推下金麟臺的時候,臉上古井無波,隱忍卑微地從地上爬起之後,抬起手慢慢地整理了一下的帽子;觀音廟轟然坍塌,那個曾經為了“仙門世家子弟”而八面玲瓏一輩子的少年郎已然屍骨無存,只剩下那一頂從不曾戴歪了的帽子,著實叫人可悲可嘆。

    “君子,正衣冠”這句話本是出自孔子《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君子,要衣冠整齊,目不斜視,這樣會使人見了就能產生敬畏之心,不怒而自威。

    衣冠對於人們的意義,並不僅僅是防寒遮體的一個物品,也是個人品性和品味的一種體現,與此同時,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冠文化,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

    冠之源

    我們不能簡單的將冠理解成帽子,冠和帽,其實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

    在中國古代,巾、帽、冠同屬於首服,也叫作頭衣。但是巾、帽、冠的作用各有不同,扎巾是為了便利,戴帽是為了禦寒,而戴冠是為了裝飾。這裡的冠,是一種頭上裝飾的總稱,在起到裝飾作用的同時,還表示著此人的官職、身份與禮儀。上到帝王官吏,下到布衣平民,文至文人學士,武至將帥武士,大都會配之以冠。

    古人最早是從模仿自然界中鳥獸的頭型而改制成冠的,鳥獸鬚鬍改成纓,用簪貫插在發上,使其穩固,然後再用纓裝飾之。

    早在上古時期,戴冠就已經是貴族的一種體現了,夏商時期,關於禮冠的制度便十分講究,只不過那個時候的冠,形式相對簡單,大多是帽箍式的,與常見的束髮器基本別無二致。

    到了周朝,冠發展成冕和弁這兩種形式,其中,冕的基本形制是冠上加一塊木笄,前端綴有數串小圓玉,稱之為旒。然後在髮髻之上並橫插一支玉笄,笄的兩端繫著硃紅絲帶,稱之為旒。冕是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的身份體現,區別大多在於旒的數量上,天下最尊貴的袞冕是十二旒,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而等級最低的大夫玄冕僅二旒,《淮南子·主術訓》中有云:“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這種形式被後面的歷朝歷代一直沿用,在莊重的大典之中用作正式禮服。正如王維在《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中的那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其實這種形式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曾見過,帝王頭戴冠冕,珠簾懸垂與眼前,晃來晃去,非常影響視線,那麼,這個“旒”的設計究竟有何意義呢?

    對此,看過東方朔先生的解釋之後,深以為然:“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帝王頭上這一頂冠冕,晃來晃去,叮噹作響,為了什麼呢?“蔽明”和“充耳”罷了。正應了中國的中庸之道,不必事事過於計較。

    除了冕,弁也是一種官帽,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詩.衛風.淇奧》就有這樣的描述:“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形容的就是寶石美玉鑲嵌於帽上,如星般閃爍的樣子。

    冠之類

    冠的種類隨著文化的發展,也是演變出五花八門的形式,種類繁多。其中,最常見的是小冠,也稱束髻冠,這種冠多為皮製,形狀像一個小手,束在頭頂之上。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人“男子二十,冠而字”,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行冠禮儀,這之後便意味著已經成年,可以取字了,這種看起來是“繁文縟節”的一種文化,其實是文化繁榮、文明發達的一種體現,同一時期,在相對落後的地區,便不會有這麼多的禮儀,所以古時中原地區才有“冠帶之國”的稱呼。

    這種冠類似於一種便裝,是正束在髮髻之上的,一開始是在家裡便裝的時候佩戴的,後來逐漸用於朝禮賓客。

    除此之外,還有法冠,是執法官佩戴的,這種冠還有個名字叫做獬豸冠,那是因為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羊,它有著判斷是非曲直的能力,正與“執法者”的性質不謀而合。

    同樣是根據動物得名的還有武冠,這種冠又稱為鶡冠,是武官武將所戴的,鶡是鴟屬鳥類,性格勇猛好鬥,至死方休,所以在冠頂插上鶡的羽毛,來表示武將之英勇。

    冠在各朝各代被天子和官員運用地十分廣泛,譬如唐朝時期,天子的冠飾就十分豐富,除了常見的爵弁之外,還有通天冠和翼善冠等形式,而皇太子的冠飾也有袞冕、玄冕及三梁冠、遠遊冠、進德冠、皮弁等諸多種類。

    明朝在從元的手中重新奪取政權之後,對於漢人的禮儀和習俗十分重視,重新整頓和制定了服飾制度,那時候官吏的朝服與公服不再分文武,都戴的是貂蟬籠巾與戴梁冠,以冠上樑數辨別品級。

    到了清朝,官服中的禮冠則變得名目繁多了,典禮的、常用的、出行的,甚至連下雨時都有專門的冠。而清朝的冠飾中,有一種我們在很多影視作品中耳熟能詳的東西——頂戴花翎。這裡的花翎,極為貴重,它是清朝官服中的一種附件,即冠上向後垂拖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也稱“孔雀翎”。

    冠之正

    金光瑤母親對其正衣冠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國古人對於君子禮儀的一種敬重,也是對於自我格物正己的一種督促。

    對於“正衣冠”的重視,歷史上也是有諸多記載的,據《禮記》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可見,這禮義的第一課,便是“正衣冠”。

    正所謂,先正衣冠,而後明事理。

    一個人的良好修養,最先被人看到的便是衣冠,衣冠無需華貴雍容,不用繁複花哨,其關鍵就是這一個“正”字,服飾整齊,體態端正,言辭得體,於己是修養,於人是尊重。

    子路死前說或這樣一句話:“君子死,而冠不免。”這和我們現在的一句調侃之語“頭可斷,髮型不能亂”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是子路的迂腐嗎?非也,性情剛直,好勇尚武的子路,卻在臨死前這麼注重冠的一細節,那是因為冠是其身份和信仰的象徵,即便在激烈的戰鬥中,子路卻依然可以從容結纓正冠,雖死,卻不可辱。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冠,不僅是文化與文明的象徵,更是個人風采及修養的直接體現,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君子正衣冠,其實指的不僅僅是儀容儀表上的一種表象,更多的是在道德和思想層面之上的端正,古時很多君子的言行禮儀,正是我們如今“正衣冠”的那面銅鏡,以人為鏡,以史為鏡,行的端做得正。衣冠正,是孝、悌、忠、順的德行的初始,如此是“冠者,禮之始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國之間界碑誰出錢,兩國界碑有一定距離,哪麼問題又來了,假如中間有稀有物礦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