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於先生818

    如果只是看一遍《大衛·戈爾的一生》,看懂它的機率不高,甚至不會覺得它是什麼好電影,即使它拿過金熊獎。要看懂這部電影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對拉康哲學思想要能部分領會,領會的深淺決定了對男主角的認知的程度;一是關心死刑的存廢問題並有一定的思考,不關心這一議題的人看這部電影理解起來或許不難,但決不會認為它是一部什麼好電影。這不是一部讓你笑的娛樂大眾的電影,這是一部旨在教育大眾的電影,像《晚安,好運》一樣,它們都是在教育觀眾,讓觀眾變得優秀,“讓世界因此變得美好一點點”。

    從更抽象的角度看,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是在討論人生或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以及為了信念是否值得付出生命兩大主題。關於人生的意義,在影片開頭透過男主角講述拉康哲學間接給予了回答——“拉康哲學的重點就是幻想必須超越現實,因為在幻想成真的那一刻,你就無法再幻想它了。為了繼續幻想,你的慾望必須永遠無法實現。重點不是你所幻想的東西,而是幻想本身。慾望與瘋狂的幻想相輔相成,這正是帕斯卡所謂的,只有在幻想還沒有實現的時候你才是真正快樂的。或者說,小心你幻想的東西,不是因為你會得到它,而是因為一旦得到它,你就無法再幻想它了。拉康給我們的教訓是,活在幻想中是不會快樂的,一個真正的人,應該為了目標和理想而奮鬥。衡量一個人不能看他的慾望實現了多少,而要看他的品格,比如真誠、同情、理性,甚至自我犧牲。因為到頭來,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尊重別人的生命。” 可以說,這段話就是大衛戈爾一生的真實寫照,整部電影也基本上是在用影像來表達這一核心思想。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只是覺得男主角講哲學課講得很精彩,並沒有一下子就想到這段話會是整部電影的思想核心。多看幾遍後,對這一點的認知也就越來越堅定。但從私人角度講我覺得生命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尊重別人的生命,也應當包括創造價值實現自我,讓世界因我而變得美好一點點!

    在透過哲學課定下人生的意義之後整部電影開始圍繞”為了信念是否值得付出生命?”以“廢除死刑”為具體信念與理想來展開。看到最後會被電影所展現出的具體例子所震撼,變得願意接受為了信念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的觀念。或許導演就是希望人們達到這樣的認知。然而在個人觀念層面,我承認信念與理想的價值,願意為它付出代價,但絕對不會達到付出生命的程度。因此對主角的行為,特別是男主角的行為表示欽佩。

    關於死刑存廢問題,女主角的演講很精彩,她說“當你殺了某人,你破壞了他的全家,不僅奪去了他們的愛人,更奪走了他們的人性。你讓他們因為仇恨而變得鐵石心腸,你奪走了他們保持文明與冷靜的能力,你激起了他們的殺戮欲,這是一件殘忍而恐怖的事情。沉迷於仇恨,永遠都是有害無益。傷害已經造成,一旦開始人吃人,就永遠不會滿足。如果讓死刑制度繼續下去,後果只會更糟。到最後,一個文明的社會必須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仇恨讓人們互相殘殺。”但我更喜歡她的是下面這句——“看看這些可憐蟲——苦大力、貧民區的小混混、癮君子、神經病,他們是殺人兇手,誰管他們的死活?惡性迴圈就這麼一直延續,誰在乎?”誰會在乎呢?如何破解呢?有人假設大衛戈爾如果過得很幸福,他是不會以結束生命的形式來完成理想的。但這只是假設而已,或許我們對人性期待過低,容易信奉世上無好人的假設。

    關於死刑與電影本身還有一點疑惑就是他們以結束生命為代價來推動廢除死刑的理想,而他們那個團體的口號是“尊重生命就是尊重所有生命”,這個還是蠻諷刺的。

    電影中那位牛仔一直在聽的歌劇很透露了一些資訊,在他看來,男女主角包括他自身都是在殉道,只是分工不同。他們認為他們的事業是神聖的。

    總而言之,看完幾遍電影后覺得在思想性方面它值得大力推薦,在人生的意義與信念的價值兩方面都促使人思考。一旦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就會彰顯。

  • 2 # 經典收藏一硬漢

    看完這部電影后,有人說很好,也有人說很不好。如果單純從懸疑的角度來說,也許它不算最優秀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部電影非常吸引人。

    生命的結束,到底應該如何判定?生命的看待方式,又到底該是如何?這是看完後給我留下的最深思考,我想,這是沒有肯定的答案,但我至少覺得,在尊重別人生命的同時,尊重自己和身邊人的生命,是更重要的,所以我是一個普通人,而不是大衛那樣的殉道者。

  • 3 # 艾迪娛樂

    拋開電影的邏輯是否合理不講,

    電影所要給觀眾帶來的思考,遠遠不止一個簡單的人是否死亡終了,更多的是讓人對社會現狀的認識。

    大衛·戈爾是一個理想兼信仰的殉道者,自己寶貴的生命就是他的祭獻品,我想這是他基於對人生意義的看法上做出的選擇。

    如果說康斯坦斯選擇死亡,得了白血病是其動因之一的話——她要讓自己的死亡更有價值和意義,大衛的選擇則具有更為純粹的殉道意味。

    從我們觀眾看來,大衛等人的舉動是瘋狂的,但反過來講,缺失了偏執狂熱的人也就很難成為成功的殉道者。沒有任何一種命運是對人的懲罰,只要竭盡全力就應該是幸福的。從這種意義上說,理想的殉道者們也在追尋著自身生存的極致狀態,他們的幸福不在於理想的成功,而在於追尋理想的過程。

    向大衛·戈爾們致敬。我覺得,他的生命並沒有結束。

  • 4 # 春來駕到

    作為觀眾,可以縱觀全貌,超然物外。但對於局中人而言,這部片子以及整個劇情所演繹的陰謀,無疑是成功的。於是,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冤枉是一定存在的。殉道者可以製造冤案來推動死刑的廢除,有心人可以利用死刑製造永遠無解的冤案。

    首先,女大學生的四個字“不擇手段”以及這四個字在之後對戈爾的影響:名譽喪盡、信譽皆無、親人離散、求職無門等遭遇,使戈爾原本殿堂嬌子般單純的學者心態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直接催生了此後和女死黨的串聯,也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其次,不管做什麼都不要輕視細節。即使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件事,只要其間的媒介是自身,那麼,任何自身細節的虧損都有可能影響你正在奮鬥的事業。

    最後一點,道術絕對不可以顛倒秩序。思想可以指導行為,但行為一定不能影響思想。儘管如此,可這一點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到。往往行為會控制大腦,擾亂部署。

    戈爾的悲劇,就是結果註定了起因,行為影響了思想。即便是一個天之嬌子,哲學博士,一樣沒有逃脫自己一手製造的悲劇。究竟是誰套路了誰?戈爾死後,誰還能扛起當地抗議死刑的大旗?

  • 5 # 影塵軒

    該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死囚戈爾指定女記者貝西進行為期三天的採訪,進而揭開大衛戈爾的一生。戈爾是一名大學教授,也是一名主張廢除死刑者,因被學生波琳指控強姦而名譽盡毀、丟掉工作、與妻兒分離,終日酗酒,後被指控姦殺了康斯坦斯而被判死刑,最終於週五下午六點十二分被執行死刑。然而在貝西的採訪和調查下,卻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真相——大衛戈爾姦殺案不過是一起精心策劃的冤案,以大衛戈爾的無辜死亡來揭露死刑存在的弊端,進而為推動死刑的廢除做出貢獻。

    該電影所表達出來的觀念值得深思。大衛戈爾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殉道者,他將自己的生命置放於死刑的屠刀之下,以自己的鮮血向世人宣告死刑所存在的弊端,所造成的後果——即可能吞噬一條無辜的生命。但是,這場“冤案”實際上是“受害者”和“罪犯”以及“幫兇”精心策劃出來的,他們製造出一系列天衣無縫的證據鏈,瞞過了司法機關,瞞過了公眾,將事實掩蓋。因此我認為,要用這起案件作為為廢除死刑增添說服力的一樁“冤案”,顯然有些站不住腳。

    死刑的確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冤案,許多國家都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且死刑的存在沖淡了人道主義觀念,陷入“人殺人”的惡性迴圈;再者,刑罰的目的在於防止犯罪,懲罰並非主要目的,死刑可能扼殺一個人重新做人的可能。但是廢除死刑也有相應的缺點,同樣,死刑的存在亦有其優缺點,每樣事物都存在兩面性,不然關於死刑的存廢也不會爭議了這麼久。

    我認為,不能簡單地爭論哪一個派別是正確的,兩個派別都各有各的根據,背後的理由也相當具有說服力。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觀點,我認為死刑的存廢在全世界不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國情和社會背景、思想文化傳統、法律傳統,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不同的國情來探討死刑的存廢問題。

    至少對於中國,我是支援死刑的。它的存在還是對罪犯存在有一定的威懾力;且“殺人償命”一直是中國古代就有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我認為相當公平,如果說罪責不相當,那又置被害人家屬的感受於何地呢?死刑犯的生命權亦不能成為衡量人權的唯一標準;此外,由國家供養監獄裡無悔改可能的囚犯一輩子亦是對資源的浪費;冤案問題根源不在於死刑,而在於司法體制、司法程式,以廢除死刑來減少冤案根本不具有說服力,難道那些坐了十幾年牢才平反的案件就不算冤案了嗎?難道那些無辜入獄的人所失去的東西就不是無可挽回的嗎?

    死刑的使用應 當非常慎重,司法程式應當完善,對被判死刑的案件應當有多層程式審之再審,要確認證據鏈完整無誤,經得起一切合理懷疑的推敲;此外,基於人道主義觀念,除非犯罪事實極其惡劣,不輕易適用死刑,這也符合大勢所趨;要講究“罪責相當”,避免將惡劣程度不同、性質不同的犯罪都判處死刑,以防止罪犯破罐破摔進一步加害受害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雷霆的威少季後賽的資料和處理球能力,能算得上聯盟前六球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