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馬情1
-
2 # 歷史中簡堂言史君
張廷玉曆任尚書、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級別漢臣。說實話呢,你要說他是高階秘書也並不不妥。只不過漢臣裡面能做到死後追諡“文和”並配享太廟,又以文臣之位封侯的僅此一位,連挽晚清江山於即倒的曾國藩都無這份殊榮。
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宗廟。清朝時的太廟除供奉大清歷朝帝后外,前殿西廡還列有歷朝功臣的牌位。這些能夠享受皇帝每年一次的祭祀。
顯然僅僅憑高階秘書顯然是不夠享此殊榮,那麼50餘年的清朝清朝仕途都有哪些建樹讓其達到如此高度。康熙三十九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張廷玉授 翰林院檢討。開始擔任《親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 南書房。
康熙年間張廷玉已然嶄露頭角,雖“久持講握,簡任機密” ,但還未進入權力最核心,更多是擔任《親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和充纂修《省方盛典》副Quattroporte官以及充經筵講官。
康熙晚年政治腐敗,任禮部侍郎的張廷玉堅決摒除請託行賄之風,並嚴懲了奸胥滑吏並頂住各方壓力嚴懲了吏部舞文弄法的蠧吏“張老虎”,被時人成為“伏虎侍郎”。
“為政以得人為要,不得其人,雖食法美意,徒美觀聽,於民無濟也。”雍正對其即位有功親信所說。雍正即位以後,對於頗為才幹的張廷玉又是自己恩師張英之子的張廷玉即委以重任。命張廷玉兼學士銜,協同翰林院掌院學士阿克敦等辦理大事典禮翰墨,供几筵祭告文字,輔佐他籌劃軍國大政的主要助手。
☆奏章制度與軍機處
雍正年間的密摺專奏制度也是出於張廷玉之手,完善了清朝的奏章制度。
雍正七年雍正創立軍機處,初設時一切制度都由張廷玉製定,且制定軍機處廷寄辦法,創廷寄之法,既保證了中央政令的嚴格貫徹,速度又較前加快,從而提高了清朝政府的行政效率。
“廷玉定規制:諸臣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閣擬旨;要事用折,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親御硃筆批發作為史上最勤奮皇帝手下的核心大臣的張廷玉兢兢業業,勤奮踏實,辦事效率高且又忠於職守,辦事公正無私,不敢一事疏忽,忠心為主。雍正在位13年但凡機要都過張廷玉之手,足見其受寵程度。張廷玉本人對自己的準確定位,性格又謹慎穩重,嚴守機密,忠君為國,成就其地位。
上諭曰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廷玉言宋明配享諸臣亦有乞休得請者且七十懸車古今通義上乃許廷玉致仕,命待來春冰泮,舟行歸裡。——《清史稿-張廷玉傳》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危,臨終前,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遺詔他日以張廷玉配享太廟。
乾隆年間三請告老還鄉,但這檔子事一怪張廷玉倚老賣老,二呢也確實怪乾隆,人家都快八十了還不放人家退休。乾隆早年還以:“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 宣諭慰留。到乾隆十五年乾脆就直接剝奪了張廷玉一切榮譽。以至於乾隆二十年張廷玉在家中鬱鬱而終,時年八十有四。
總結:說張廷玉是康雍乾三朝的高階秘書並不為過。但其建樹還是頗多,政治上奏章制度的完善與軍機制度的創立都與其有關,同時為穩定社會制度,安定流民,寬限賦稅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整頓刑律 奏改濫禁,改濫引律例之弊,引領了雍正一朝吏治清明的潮流。
學術上的成就,因其掌管翰林院多年,歷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聖祖實錄》副Quattroporte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玉牒》Quattroporte官。最主要就是主持編修了《明史》,可以說千古留名。
-
3 # 達摩說
從本質上說,自康熙朝設立南書房,到雍正朝設立軍機處以後,清朝的大臣無論官做得再高再大,也不過是皇帝意志的延續。
康熙朝設立南書房,將權力中樞從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中分離並獨立出來,入值南書房成為接觸機務的標誌。到雍正年間,又設立了軍機處,並形成定製。軍機處透過廷寄和地方上的總督、巡撫達成聯絡,而督撫亦可秘奏,直接繞開內閣和六部直達軍機處。軍機大臣協助皇帝處理機務,但也只是協助而已,他們沒有決策權,只是秉承皇帝意志的辦事員而已。
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說張廷玉是皇帝的高階秘書,這個是沒問題的。
但張廷玉對清朝政治制度的奠定是有很大貢獻的,尤其是軍機處的設定,其基本制度均是由張廷玉籌劃和擬定。可以說,軍機處適應了當時君主專制逐漸加強的大勢,又提高了行政的效率和機密性,是符合時代需要的。軍機處從雍正年間一直延續到宣統年間,能夠擁有如此長久的生命力,張廷玉功不可沒。
而且張廷玉自康熙年間便入值南書房,侍奉聖祖爺凡二十餘年,無論康熙在京,還是出巡各地,均奉旨跟隨;在雍正年間,則更為雍正帝看重,不僅入值軍機,典掌軍機,還同時兼理吏部、戶部等要職,夙興夜寐,鞠躬盡瘁,堪稱一代賢相。
所以,說張廷玉沒有太多建樹,這個是不準確的。
-
4 # 歷史每日說
作為清朝唯一的享配太廟的漢人,肯定是給當朝者作出傑出貢獻的,如果沒有建樹,沒有能力,怎麼可能得到皇帝的重視。那麼享配太廟是個什麼意思呢?太廟是皇帝祭祖的地方,作為臣子能共享太廟可以說是最高的榮譽。
張廷玉何許人也?說起張廷玉可能也有人不記得,不過軍機處應該都知道吧。沒錯,這個就是張廷玉給想出來的。而軍機處的設定將皇權更加的集中,所以雍正非常喜歡他。當雍正駕崩之前,就告訴乾隆,張廷玉死後可以共享太廟。這也足以證明雍正對他的重視。影視劇中清朝第一貪官和珅也做過軍機處大臣。
說起張廷玉的背景也不小,父親是大學士張英,大學士算是跟現在中央顧問處顧問委員類似。所以張廷玉從小就算得上是一個官二代了。從小耳濡目染父親官場上的彎彎繞繞,也深知官場上的明哲保身。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張廷玉考中進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
(影視劇中的張廷玉)
深受重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帝駕崩,雍正即位。經過奪嫡艱苦激烈的奮爭,深覺皇位來之不易,為了實現自己奪得皇位的夙願,大力扶植和培養自己的勢力。由於父親是雍正的恩師,所以張廷玉很快就被雍正重用。
張廷玉在《澄懷主人自訂年譜》中記述雍正相對他賦予厚望。一是他學問優長,“氣度端凝、應對明晰”。應當說,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其主要制度都是張廷玉所籌劃的。正是大學士必須進軍機處才得以確認。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臨終前,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遺詔他日以張廷玉配享太廟。這個時候他到達了職業生涯的頂峰。
(故宮軍機處內景)
職業生涯後半段的悲哀乾隆即位之初,還需要依靠四個顧命大臣維持政局的穩定。這個時候乾隆非常尊敬張廷玉。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顧命大臣就剩下了張廷玉,這個時候也是他命運的轉折點。封建社會普遍的一種現象就是怕功高震主,如果激流勇退或許還能安度晚年。所以張廷玉向乾隆上書說,自己身體不好了,不能再勝任職位來辭官回鄉。可是乾隆一聽,就不樂意了。你張廷玉是我皇阿瑪遺詔都要說放進太廟的,你這時候撂挑子不敢,這不是打我臉嗎,於是駁回了張廷玉的請求。
張廷玉一聽急了,你不讓我解甲歸田,那這個太廟我死了之後還可以去吧,乾隆說我回遵照雍正爺的意思的。張廷玉怕乾隆反悔,就逼著乾隆這下書面的東西,將來當成證據。乾隆最終也是寫了,但是這個時候心裡就有想法了,所以可想而知,撤回了張廷玉共享太廟的詔令。直到張廷玉死於家中,此時或許乾隆皇帝已經平息了怒氣,而且到底是先皇遺詔,最終還是讓張廷玉命配享太廟。只是,死了的張廷玉也不知道了。所以也不得不說是他的一種悲哀吧。
不管怎麼說,歷史上的張廷玉對於清朝來說是大功臣。三朝為官,而且官也越做越大,這本身就說他的能力是非常強的。
張廷玉的主要功績在於主修《明史》,建立與完善軍事和奏章制度。特別是軍機處的設立,讓清朝頭疼的權利分散徹底都歸於皇帝一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廷玉非常成功,對清朝的根基牢固起到非常大的益處! -
5 # 沒事鬧著玩
大哥,軍機首輔,配享太廟。這都是張廷玉活著的時候雍正給他的。位高權重,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這種人在皇帝面前沒有建樹就已經是最大的建樹了!有個詞叫捧殺,皇帝可能為了想廢黜誰從而破格提拔你,讓你成為眾矢之的。達到目的之後,你就成了棄子,要不要都無所謂了。所以“思退”張廷玉在雍正朝做的很好。可惜人老了就糊塗了,活生生被乾隆給玩死了最後自己也沒能平安著陸。就跟現在打老虎一樣,別以為退下來了就圓滿了,不追究了,該拍還得拍死你!
回覆列表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雍正是大刀闊斧推行改革的皇帝,張廷玉居然能夠成為康雍的近臣,還能夠封侯,成為政壇的一棵常青樹,這說明張廷玉不是白給的,官職和榮譽不是靠溜鬚拍馬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