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義中醫

    “血統繼位制”到“禪讓繼位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一):“禪讓”一詞典籍出處

    《莊子·秋水》:“帝王殊禪,三代殊繼。”

      《孟子·萬章》:“孔子曰:‘唐虞禪,夏後殷周繼,其義一也。’”

      《廣雅·釋詁》:“禪,傳也。”

      《廣韻·線韻》:“禪,禪讓傳受。”

    《史記.帝王本紀》:“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闢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闢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為帝舜。”。

    經文描述帝堯沒有把帝位傳給其子丹朱,而是禪讓給了帝舜,這就說明古代中國社會的確出現過“禪讓”制度。

    (二):“禪讓”制度訓詁考據

    在實行“禪讓”制度之前,即在“三皇時代”(公元前2607年—公元前2338年),實行的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血統繼位制”,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家族中產生。該制度於公元前2338年被廢除。

    “五帝時代”是所謂“公天下”時代,實行“禪讓”制度,即帝王讓位給不同姓的且非血統的人,例如:伊祁姓的堯讓位給姚姓的舜,舜讓位給姒姓的禹。

    (三):“禪讓”制度的質疑

    關於堯、舜、禹之間的“禪讓”故事,早在在戰國時期就有人對“禪讓”一說提出了懷疑。

    《荀子·正論》記載了荀子的疑問:“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韓非子·說疑》記載戰國末的韓非的言論道:“舜逼堯,禹逼舜,湯放桀,武王伐紂,此四王者,人臣弒其君者也。”。不僅否認了“禪讓”之事,還說舜和禹繼承帝位,是“臣弒君”的結果。

    唐代的劉知幾在所著的《史通》中引《汲冢瑣語》說:“舜放堯於平陽”,還說舜是給禹趕到蒼梧而死的。

    司馬貞引《竹書紀年》在其著作《史記正義》中說:“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見也。”。

    (四):上古“禪讓”真實考論

    1:上古中古斷代劃分

    上古又稱“遠古”,指有文字以前的時代。《易》:“上古穴居而野處……上古結繩而治。”《韓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 如與“中古”並提時,一般指秦漢以前,即夏、商、週三代。

    換言之,夏、商、周之前為上古,夏、商、周之後為中古。

    2:上古“禪讓”真實考論

    上古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三皇時代”時期,這一時期是舊石器時代,屬於母系氏族階段,實行“血統繼位制”,沒有禪讓制度。這是因為這一時期是人類從動物群中分離的過程階段,這一時期主要以生存繁衍為核心,故而實行“血統繼位制”,

    第二階段為 “五帝時代”時期,由於遠古時代生產力極為落後,人類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勞動、平均分配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們需要選舉出賢能、公正的人當首領,以帶領大家抵禦外來的侵襲,進行生產勞動和平均分配食物。“三皇時代”時期的“血統繼位制”已經無法適應當時人類的生產生活。於是出現了“公天下”觀念,開始實行“禪讓”制度,由此可知上古時期帝王退位讓賢是真心的。

    由此可知,從“三皇時代”時期“血統繼位制”到“五帝時代”時期“禪讓”制度是可信的,而且帝王禪讓也是真心的。

  • 2 # 俚說

    退位讓賢(禪讓制),在上古時期,是一種公認的選擇繼承人的制度,是一種大家都會自覺遵守的公約習俗和傳統。

    上古時期的“帝王”一詞,與我們現在傳統意義上認知的“封建帝王”這一專有名詞,是有區別的。 那時候的“帝王”更多的是指部落聯盟首領的領袖,如黃帝、帝嚳、堯、舜、禹等。退位讓賢,叫禪讓。

    禪讓制在當時是一種部落聯盟公認的選擇繼承人的制度。禪讓並不是我想讓給誰就讓給誰的。首先應得到部落聯盟大多數部落酋長的一致認可或推薦,然後進行考察。誰最有德行,最得大家 擁戴就選誰。就如堯的兒子丹朱,雖然是堯的兒子,大家照樣不買賬,堯死後:

    “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

    這就是說,大家認可的,還是他們公推的舜,而不是堯的兒子丹朱。舜得以登上天下共主的地位,是大家選擇的結果。

    舜選擇大禹,也是因為大禹有高尚的節操,有公而忘私的精神,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是當時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

    我們華人家天下的思想,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形成。這讓禪讓制有了相當的實踐基礎。我們遠古的初民,純樸、自然、天真。他們自覺的遵守著公約習俗和傳統。退位讓賢,在他們看來,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是真心讓賢。

  • 3 # 讀春秋思無忌

    上古時期帝王退位讓賢是真的。

    1. 先來回顧下幾個帝王禪讓的歷史

    1.1 第一位禪讓的是帝摯

    帝嚳駕崩後,大兒子帝摯繼位。可是九年過去,政績微弱,而唐候卻德行出眾,諸侯競相前來歸附於他。於是,帝摯就親自率領群臣來到唐地,禪位於放勳,就是帝堯。

    1.2 第二位禪讓的是帝堯將帝位授予帝舜

    帝堯年事已高,讓群臣推薦繼承人,有人推薦其子丹朱,堯認為其愚頑不能用;有人推薦共工,堯認為其心術不正;四嶽推薦鯀,帝堯試用9年,未取得成效。

    後來,帝堯再度讓四嶽推薦繼承人。他們推薦了帝顓頊的後人虞舜。帝堯為了考驗他,將連個女兒下嫁於他,從兩個女兒身上來觀察他的德行,也任命他不同的官職,舜幹得都很出色。帝堯十分滿意,於是90歲時,帝堯命虞舜攝政。28年帝堯駕崩,3年喪期結束後,虞舜將帝位讓於帝堯的兒子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南岸。結果諸侯只朝覲舜,於是虞舜只能繼位。

    1.3 第三位是帝舜將帝王授予帝禹

    然後,帝舜在83歲的時候,認為兒子商均沒有才能,不足以繼承大統,於是讓大禹攝政。17年後帝舜駕崩,3年喪期結束,大禹將帝位讓於商均。然而所有的諸侯都心向大禹,於是大禹繼位。

    後來,大禹想把帝位傳於皋陶,皋陶早死,而後又讓益攝政。此兩人均和大禹一起治水。

    帝禹死後,3年喪期結束,益讓位於帝禹的兒子啟,由於益資歷尚欠,而啟賢能,天下諸侯歸之,所以帝啟即位,夏朝開始,禪讓制至此結束。

    其實,帝顓頊傳位於侄子帝嚳,並沒有傳位於兒子窮蟬或鯀。為什麼?那時的帝真正做到了舉賢授能,惟賢是用。

    2. 現代人敢於懷疑一切,越聖賢的事物就越懷疑,網上也因一本今本的《竹書紀年》而推翻《尚書》和《史記》中關於五帝禪讓的歷史。那真正的《竹書紀年》古本又是如何記載的呢?“帝(堯)子丹朱避舜於房陵,舜讓,不克。朱遂封於房,為虞賓。三年,舜即天子之位。”——《古本竹書紀年輯證·帝堯陶唐氏》

    事實上與《尚書》和《史記》完全一致。

    3. 看看上古帝王得到帝位後的生活,陰謀論者可以休矣!

    帝舜南巡守,死於蒼梧之野;帝禹東巡守,崩於會稽山。如秦二世胡亥所言,難道得到江山,就是為住在茅棚裡,吃著粗陋的食物,過著比守門人還辛苦的日子,或者又是成天泡在水裡,連腿上的毛都掉光嗎?

    結語:自己做不到,也不用懷疑別人能否做到。

    伯夷、叔齊為了保住自己的名節而餓死於首陽山,侯嬴為了守住信陵君的秘密而自刎,聶政為了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而不惜犧牲性命。這些古代士人的節操豈是我等現代人敢企及的?

  • 4 # 山野裡吹來的風

    如果說上古時期的話我想是真的,那個時期的人不會爾虞我詐,只想著怎樣才能把這個部落帶好乃至強大,發現了能人一定會讓賢的。

  • 5 # 歷史小白談歷史

    但是這也是和當時所處的環境來決定的。

    上古時期人們的生產技術落後,生活條件惡劣,所以人們抱團取暖一起生產勞作,為了生存就得有一個強大的人來帶領他們,所以就有了推舉的強大的人當首領。有了首領就有了權力的集中。當這代首領不能勝任了就讓給更有才能的人,那時候他們是為了生存與發展。

    到了後來生活更好了,享受的東西更多了,人性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爭權奪利貪圖享受等等,禪讓慢慢就變味了,也就是歷史上的逼宮。

    例如西漢王莽利用自己在朝廷的權勢逼迫孺子嬰讓位於他,從假皇帝當上了真皇帝;

    李世民殺兄逼迫自己的父親把皇位傳位自己,周恭帝柴宗訓禪讓給趙匡胤,這些禪讓都是被動的並且是帶有脅迫性質的,哪怕是父子兄弟也是這樣的。

    禪讓就是統治者為了美化自己的形象來說的,已經脫離了早期的禪讓真諦。權力一旦集中了過後,就增強了人們對權利的渴望,就不再是“天下有德者居之”,所以上古帝王退位讓賢的舉動也許就是後人的美好夢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逢過年,夫妻兩人都會為去誰家過年生氣,要怎麼安排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