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二小姐丫
-
2 # 師太的元博士
看到這個問題,粗說幾句。
對古典文學有所涉獵的讀者會發現,文學史上一些才女,大多有著坎坷的情感經歷。不唯題目所說的謝道韞、李清照、張愛玲如此,還有卓文君、蔡文姬、魚玄機、朱淑真、唐婉、柳如是一干人等,多少都有這點意思。不僅情路不順,還常常年壽不永。按照德福相配的原理,這似乎印證了“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綱常禮訓。
“為什麼有才情的女子大多情路坎坷?”這其實是一個偽問題。我們之所以知道她們情路坎坷,除了文人筆下的掌故材料外,主要源於這些才女們的文字。在女子奉行三從四德的古代社會里,女性的情感並不那麼引人眼球、受人關注,故而能夠留下作品的才女們的感情經歷,格外顯得坎坷。所以,問題不在於“才女偏遭情傷”,而是古代女子大多如此。多數時候,她們甚至沒有擁有感情的機會,即便冒出一點半點兒,也在禮教綱常的壓迫下變得麻木,甚至消弭了。
而才女與一般女子最大的不同,便是因為讀書多而“亂了心性”(覺醒),進而不那麼容易麻木,對情感的需求和品位也會提高。雖然,古代的大戶人家也有重視培養女性文化水平的例子,我們書中讀到的那些佳人小姐,公主媚娘,也大都通點詩詞歌賦。但是,從大環境來講,不過是件錦上添花的事兒。
在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主導的古代婚姻下,女子的情感訴求幾乎被無視。是以啟蒙程度越大,需求愈高,現實中碰壁就越多。《紅樓夢》裡的薛寶釵對此就很通透,還勸說林黛玉不要去看那些令人意亂情迷的閒書。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古代舞文弄墨的女子並不都是大家閨秀,還有一批出自煙花柳巷、在流水線上培養出來的女子。這些女子從進入煙花之地開始,就按照琴棋書畫全面發展的模式來培養,說她們是才女完全沒有問題。著名的“秦淮八豔”,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之流,不就是如此麼。
這類才女本就是作為附庸——取悅男人,具體說是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地位的男人而存在的。這一事實,決定了才女們命運的悲劇色彩——她們不僅要千方百計令男人對其情意不移,更要面對年華老去、容顏不再帶來的自信力焦慮。她們唯一有未來的出路,無非是被某個中意她的男人贖了身,琴瑟終老;即便被贖身,多數時候也只能做妾,而妾的身份更是充滿悲劇色彩。杜十孃的故事,《白門新柳記》《板橋雜記》中的“傳主”,哪怕是沈三白筆下“為有力者奪去”的憨園等女子,莫不如此。
上面胡言亂語,或許只是一些大而無當的話。誠然,每位才女都有自己特別的感情經歷,不可以一言以蔽之。但不幸的才女雖然各有各的不幸,悲劇性的命運卻總是相似的。
相比起來,近代以來的才女們,命運比古代的才女要好得多,至少在她們自己看來,多了很多選擇的機會。尤其是具有符號意義的張愛玲與胡蘭成的那些事兒,恐怕不是一句“才女偏遭情傷”能解釋得了的。
記得有人對現代社會“離婚率”居高不下的現象耿耿於懷,每每搬出“九斤老太”的姿態,說些“人心不古”、“以前的婚姻更穩定”之類的話,可謂頂著皇漢帽子,而心懷覬覦的雙標漢吧。
-
3 # 國內ERP專題
只能這麼理解,所有的才女,因為是才女,因此肯定是有才華,有了才華對事物都會有獨立的看法,有自己的內心世界,對情感路上,或擇偶問題上希望對方能讀懂自己,或雙方能心靈感應。
謝道韞、李清照、張愛玲都屬於情路坎坷,但還是有區別的。
謝道韞生於魏晉時期,這個時候門閥盛行時代,男女婚姻自然講究門當戶對,當時能相對的是王謝兩家。舊時王謝堂前燕就是指王謝兩大家族。
所以,謝道韞除了嫁王家,好像別無選擇在當時。嫁給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子王凝之。王凝之也是一個頗有才華的人,十分擅長草書和隸書。與謝家聯姻後,他在仕途上可謂一帆風順。在謝安的舉薦之下,他在十年間從江州刺史做到左將軍、會稽內史,也沒有什麼不良習慣。雖然王凝之他已經當了大官,估計是沒時陪老婆在男女方面不善言辭,道韞就是看不上王凝之這個人,謝道韞回孃家的時候也經常愁眉苦臉。或者謝家能人太多,在謝道韞的眼裡王凝之表現得太不入眼。所以謝道韞算不上情路坎坷,完全是自找的。後來,王凝之還迷上了道學,對她更是視如無睹。使之更為痛苦。再後來發生了孫恩之難。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殺,謝道韞看到老公子女慘死 。
幸虧孫恩之前就聽說過謝道韞,知道她的才名,今日又見她不畏生死,敬佩她是女中豪傑,就放過她和她的外孫,將她們送回了會稽。從此謝道韞寡居會稽,足不出戶只是打理內務,沒事寫寫詩文,過著隱士般的生活。晚年有外孫相伴,算不上情路坎坷。也是王凝之除了寫一手好字外,軍事方面簡直太無能,而被殺。造成謝道韞後半生守寡。
李清照原本有非常幸福的婚姻家庭,8歲,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轉折點在靖康之恥後,金人南下,趙明誠也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沛流離的逃亡生活給予的無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傷痛百般走投無路的絕境。孤獨無依之中,再嫁張汝舟。開始了不幸的婚姻。李清照的不不幸是時局造成的。
而張愛玲卻是自由戀愛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不久後,便與其結婚。然而,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歷,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歷。胡蘭成因追隨汪精衛,抗日戰爭時期出任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因其為汪精衛執筆而被列為著名漢奸。因為張愛玲從小缺少父愛,而喜歡上胡蘭成。離婚後,張愛玲自暴自棄,她所謂的情路坎坷只是外人的想法,這只是張愛玲選擇的生活方式而已。
-
4 # 使用者曉英
三位確是才女,但有才情女子就一定情路坎坷?這個等號請慢點下?
古代女子受教育機會少,所以知道僅有二人,她們的情路,不是自己安排,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謝道韞就是例子,而李清照也是奉父母之令,但她和趙明誠20多年婚姻是十分相配,琴瑟調和,共創金石學,夫唱妻和,有很多詩詞,使人讚不絕口,後人到山東濟南,參觀李清照故居,泉水叮咚,樸面而來陣陣書卷氣,真是不羨鴛鴦只羨仙,這樣情路僅管沒有白頭到老,也是很少的,而張愛玲是民國才女,並非因為是才女而坎坷,而和她的家教,性格,情商低下,又碰到情埸老手→胡蘭成,使她摔入深谷不能自拔,那同時代林徽因,冰心……婚姻也是美滿的。
所以,才女情路並非多坎坷!要靠自己智商,也有點命運安排?
回覆列表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很有才,愛情之路卻走得無比艱辛?讓我們從古至今文人的情感歷程中去探尋事情的真相——
如若你讀過幾本書,會寫幾篇看得順眼的文章,恰好你又單身,那麼,總會有人在心裡嘀咕你:原來是個文學青年啊,活該單身嘍。
但,當你縱觀整個古代史,看那些在亂世中浮沉的才子才女,腹有詩書,卻個個感情受挫。
自古才人多磨難,此恨不關風與月。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1、 精神上的不同步,成為才女真愛難尋的重要原因。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謝道韞嫁給了王曦之之子王凝之。在外人看來,“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謝道韞的婚後生活並不幸福。謝道韞才情出眾,與班昭等人齊。
而王凝之信天師道,每天除了讀書寫字,就是作法貼符,弄得自己像個捉鬼的王半仙。而謝道韞富有才情、天性活潑,倆人沒有共同語言。
現如今,都講究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為什麼啊?因為相愛的兩個人精神上的共同成長太重要了。在精神上不能一起啪啪啪,我有慾望要傾訴,你卻找不到恰當的姿勢來應和,那種感覺該是有多憋屈。
廖一梅說,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於茫茫人海之中,遇見一個懂得你的人,該是有多難得?
因為難得,所以,古往今來,多少才子才女在愛與懂得之間徘徊不前,始終找不到一個兩全其美的伴侶。
看來,對於文學青年來講,要獲得ta的歡心,通向對方的不僅僅是胃,更重要的是靈魂。
2、有才氣,但不善於表達自己,因此,與真愛失之交臂。
有才氣的人,大都把才華用在了腦子和筆桿子上,而口語表達能力勢必會稍顯遜色。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能發出這樣感慨的李清照,在心理上揹負了多麼沉重的包袱。早年喪夫,到後再嫁,這個人卻怎麼也走不到心裡,最終成了同床異夢。
3、 才女內心豐富,異常敏感,成為戀而無果的主要誘因
文學青年大都內心戲太足,往往戀情還沒開始怎麼發展呢,他的內心就已翻江倒海,把自己顛簸的暈頭轉向。
起初見面,胡蘭成侃侃而談,張愛玲靜靜微笑,兩人竟然是相見恨晚。
胡蘭成誇張愛玲的一張照片拍的好看,次日張愛玲在背面題了這樣的字送他: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然而胡蘭成是多情的,在與張愛玲的婚姻中,既有上海的小周,溫州的範秀美以至其他。
兩人的關係始於胡蘭成透名片,止於愛玲一紙短箋,最終附上30萬稿費以安胡蘭成,慰他今後一切安好。
有一種深情叫做我愛你至死不渝,你卻一個人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