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寶寶“硬碰硬”
寶寶唱反調有時真是氣得爸媽牙癢癢,但是家長不要輕易對寶寶動氣,採取疏導、繞道的方式來緩解激烈的對抗。比如寶寶不肯去洗澡,媽媽若嚴厲威脅“你去不去洗!”寶寶肯定say no,但如果媽媽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裡玩小鴨子還是小水槍?”想必寶寶會更願意選擇。
爸媽在向寶寶提出要求時,不要把指令重複兩次以上。如果寶寶在指令重複以次後還是不願聽話,爸媽可以把寶寶轉移到別處,分散寶寶注意力,同時對寶寶“冷處理”,寶寶受到這個“小懲戒”下次便不敢再隨便挑戰爸媽的權威了!這是教育寶寶遵守紀律的有效方法。
用遊戲發展幼兒的愛心
在這個階段,媽媽可以多和寶寶交流雙方的情緒與感受,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認知和情緒。媽媽還可以透過情景遊戲,讓寶寶透過不同的場景、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讓他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另外,媽媽也可以鼓勵寶寶多主動關心他人,比如叫寶寶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問候一下他們身體健康;在公園看到別的小朋友摔倒了,鼓勵寶寶上前去扶起人家關心問候一下。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多創設這樣的機會,培養寶寶的愛心。如果寶寶能夠主動去關心幫助他人,媽媽一定要及時稱讚他“很棒”“很乖”哦!
給孩子選擇權,讓他自己來
家長在這階段把握好管教的“度”,化解孩子的“反抗”,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反抗期,並找到和孩子和諧相處的良好方式。家長在給孩子提要求時,也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家長不妨在提要求時,給他2-3個選擇,比如明天穿紅色衣服還是藍色衣服,這既給了寶寶當家作主的感覺,又避免了寶寶隨心所欲地做決定。
如果寶寶堅持要自己穿衣吃飯,那就讓他自己來吧!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他表現得手忙腳亂,甚至弄壞東西,但是父母給點耐心教導他,讓他循序漸進,寶寶就能不斷地學習進步哦!
引導幼兒換位思考
在家的時候,爸媽可以適當“當一回孩子”。寶寶在吃雪糕,媽媽可以說“寶寶可以讓我吃一點嗎?”讓孩子有機會發揮小愛心。如果寶寶下次積極主動地餵你吃他最愛的餅乾,媽媽在欣然接受的同時還要對寶寶的這種主動分享行為多加鼓勵讚許哦!
不要跟寶寶“硬碰硬”
寶寶唱反調有時真是氣得爸媽牙癢癢,但是家長不要輕易對寶寶動氣,採取疏導、繞道的方式來緩解激烈的對抗。比如寶寶不肯去洗澡,媽媽若嚴厲威脅“你去不去洗!”寶寶肯定say no,但如果媽媽換個說法“你想在澡盆裡玩小鴨子還是小水槍?”想必寶寶會更願意選擇。
爸媽在向寶寶提出要求時,不要把指令重複兩次以上。如果寶寶在指令重複以次後還是不願聽話,爸媽可以把寶寶轉移到別處,分散寶寶注意力,同時對寶寶“冷處理”,寶寶受到這個“小懲戒”下次便不敢再隨便挑戰爸媽的權威了!這是教育寶寶遵守紀律的有效方法。
用遊戲發展幼兒的愛心
在這個階段,媽媽可以多和寶寶交流雙方的情緒與感受,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認知和情緒。媽媽還可以透過情景遊戲,讓寶寶透過不同的場景、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讓他站在別人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進而體會他人的感受。
另外,媽媽也可以鼓勵寶寶多主動關心他人,比如叫寶寶打電話給爺爺奶奶問候一下他們身體健康;在公園看到別的小朋友摔倒了,鼓勵寶寶上前去扶起人家關心問候一下。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多創設這樣的機會,培養寶寶的愛心。如果寶寶能夠主動去關心幫助他人,媽媽一定要及時稱讚他“很棒”“很乖”哦!
給孩子選擇權,讓他自己來
家長在這階段把握好管教的“度”,化解孩子的“反抗”,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反抗期,並找到和孩子和諧相處的良好方式。家長在給孩子提要求時,也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家長不妨在提要求時,給他2-3個選擇,比如明天穿紅色衣服還是藍色衣服,這既給了寶寶當家作主的感覺,又避免了寶寶隨心所欲地做決定。
如果寶寶堅持要自己穿衣吃飯,那就讓他自己來吧!儘管在這個過程中他表現得手忙腳亂,甚至弄壞東西,但是父母給點耐心教導他,讓他循序漸進,寶寶就能不斷地學習進步哦!
引導幼兒換位思考
在家的時候,爸媽可以適當“當一回孩子”。寶寶在吃雪糕,媽媽可以說“寶寶可以讓我吃一點嗎?”讓孩子有機會發揮小愛心。如果寶寶下次積極主動地餵你吃他最愛的餅乾,媽媽在欣然接受的同時還要對寶寶的這種主動分享行為多加鼓勵讚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