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03456661757

    她”的產生是在新文化運動後期,其創造者是劉半農。劉半農在其1917年翻譯的英國戲劇《琴魂》中,試用了自己創造的新字“她”,引來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輿論爭論十分激烈。隨後,劉半農撰寫學術論文《“她”字問題》,並將文章寄回上海發表,結束了漢語中第三人稱男女表達混亂的現象,豐富發展了漢語言文字。

  • 2 # 飄零的葉子de

    她”是現代漢語裡常用的一個人稱代詞,專指第三者的女性,中國古代已有這個字,讀作jiě。只是到了20世紀20年代女權運動的興起,才出現了tā這個音。

    當時這個”她“字屬於生僻字,故劉半農以為自己創造了”她“字,其實不然!

    近代以前,中國本無區分男、女和第三人稱單數代詞的傳統。幾千年來,似乎無人覺得有作此區分的必要。但隨著白話文運動的興起,西方語言特別是英語的東漸,這一問題就逐漸出現和凸顯出來。

    在古文裡,作賓語的第三人稱用“之”字表示。後來白話文興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稱代詞,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五四運動”前後,有的文學作品也用“伊”字來指女性,如魯迅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中國新文化運動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詩人和語言學家劉半農在北大任教時,第一個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稱女性。一時轟動全國。這種現象一出現,就遭到封建保守勢力的攻擊和反對,但卻很快得到人民群眾的承認、稱讚,並被廣泛使用,各種字典也都收錄了這個字(因為其本身屬生僻字,所以小字典原沒有收錄。),此事在當時文化界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漢語中沒有字與英語“She”相對譯,因此最初翻譯“She“時,常譯成“他女”、“那女的”。由於“她”是常用詞,往往造成成篇累牘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讀起來都感覺十分別扭。後來人們又借用吳方言中的“伊”來專門代表女性第三人稱單數,並在晚清和“五四”前後成為一種趨勢。像魯迅、周作人等現代作家的作品中,就慣用“伊”字來專指女性。

    早在1917年,劉半農就提出了用“她”字以對應“She”的建議,不過,在1920年以前,他雖有此非正式的提議,卻並沒有發表文章明確闡述有關見解。倒是周作人於1918年8月5日出版的《新青年》上撰文,提及了劉半農的這個建議:“中國第三人稱代名詞沒有性的分別,狠覺不便。半農創造‘她’ 字和 ‘他’ 字並用。”但周作人以“印刷所裡沒有,新鑄許多也為難”等理由認為此事還需從長計議,而周本人也仍然樂於使用已經習用的“伊”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瑪麗蓮夢露與蘇聯的赫魯曉夫共進午餐,為什麼2年後就香消玉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