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富春惡水

    銷售量與銷售額是一對辯證關係,銷售額必有銷售量來支撐,銷售量必須用單價結算而合算成銷售額。但在這個關係中還隱含了一種更大的關係,其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銷量與銷額會對企業的經營能力產生不同的影響。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可以產能的發展儘量去從數量上滿足市場需求,但是這種產能的擴充套件就是長期不能滿足市場的胃口,或者有幾樣滿足市場需求了,但還有大批商品還處於計劃供應狀態。這種在理論上以發展生產力的指導,在實踐上以發展產量去滿足市場需求的經濟,存在如下一些問題:首先在計劃狀態下,產能開發的投入不足。其次是企業的技改與創新無積極性。三是無法引導和提高消費需求。四是以產能產量去滿足市場的形式其對企業經營能力的提升影響微弱。當然還存在體制機制的問題。繁此種種,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實際上也是在賣方市場條件下,可以各種各樣的產品生產量來反吷的生產能力,用以反映的企業經營能力,其發展是緩慢的。

    在計劃經濟時代,企業的經營能力可以用產量來取代,但到了買方市場,企業的經營能力就不能用產量來取代,更多的是用銷售額來計算。在這裡,以產量去滿足市場後,返回的收益,對企業的發展影響微弱。而以價值計量的從市場返回的收益對企業提升再生產能力影響更巨,或許我們忽視了貨幣不僅具有等價交換的能力,更具有刺激經濟的激勵作用。

    從銷售量到銷售額的思考,可以聯想到另一種情況,即在創造價值中,勞動時間與勞動質量的關係,從銷售量到銷售額可以聯絡到銷售利潤率的問題,從勞動時‘間與勞動質量可聯絡到勞動的效率問題,但這些問題都是普通問題,這裡要涉及探討的核心問題是:到底是勞動時間創造了價值,還是勞動效率創造了價值?我當然認為是勞動效率創造了價值。

    在賣方市場,當以產量計量替代價值計量的前題是市場供不應求,產量能有一個表面上看來無限的發展空間,在這種情況下,勞動也更多的表現為重複的機械勞動,在這種情況下,用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來定義創造價值具有客現性。

    但在買方市場,當勞動從生產勞動轉化為經營勞動後,社會創造的價值也從以體力勞動為主轉化到以腦力勞動為主,此時再以勞動時間創造價值就直得商榷。在同一勞動時間內,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創造的價值是不一樣的,用腦子的創造力則更為強大得多。

    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當在賣方市場用勞動時間定義有其客觀的正確性,到了買方市場就變得不切合實際了,不過就象由產量計量換算成價值計量一樣,將抽象勞動定義為勞功效率則更為符合買方市場的實際。勞動效率一般定義為勞動時間乘以單位勞動時間的效率。但在實踐中存在不平衡性,腦力勞動有時侯,比如在創新中不顯示等時效率,故不強調勞動效率的定義,即不強調單位時間乘以單位時間勞動效率,只強調一個寬泛的勞動效率。

    對於抽象勞動的定義,以及這個定義創造的價值的理解,我們可以作更深入的探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想e49開機就這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