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認為相比於劉邦,張良哪些能力有所欠缺?
8
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俗話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句話在張良和劉邦的關係也差不多。之所以最後做皇帝的是劉邦,而張良只是個留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張良牛不牛?牛。武廟十哲裡面排行第二的存在,劉邦打天下的頭號謀士。但是,離開了劉邦,張良能得天下嘛?我看懸。

    其實無論是張良,還是後來的諸葛亮、魯肅、劉基等人,他們都是謀臣和股肱,但是他們無法做領袖。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有些人生來就是做領袖的,比如劉邦、劉備、朱元璋;而有些人則只是某一方面的人才,比如張良等人。

    一個團隊乃至一個王朝的領導者,不一定需要有多少專業能力,但是一定要有領導力和捏合力,就是把一個團隊帶起來,讓大家人盡其用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勞心者”。而那些靠著自己的專業技能來吃飯的,則雖然看起來風流絕倫,卻必須依託一個領導才來展現自己的芳華。

    沒有劉邦,張良只能是個破落的南韓貴族;沒有張良,劉邦未必剛得過項羽。兩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2 # 中孚鑑

    劉邦,本是一個泗水亭長,秦朝末年,施行暴政,百姓深受其苦,起義不斷,劉邦也在這時揭竿而起,用蕭何治理後方,有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韓信,同時又有運籌帷幄、計謀過人的張良,經過三年反秦、四年抗楚終稱帝業,建立大漢!

    那為什麼最後是劉邦取得天下,而不是才智超群的張良取得天下呢?

    綜合能力!

    雖然劉邦治理不如蕭何,帶兵不如韓信,計謀不如張良,但是劉邦的綜合能力要高於他們,換句話說,劉邦有王者之氣。劉邦是主,他們是下屬,是劉邦用他們,他們才成就了一番事業!

    劉邦用人的能力要高於張良,一般作為領導的單個方面能力不必高於下屬,但是他的魄力和決策力要強於屬下。

    張良是獻計之人,但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與劉邦!劉邦可以平衡他集團的各種勢力,各個方面都懂,雖然不精,但他會用人!

    張良只精於計謀,別的有所欠缺,能發揮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出謀劃策,被人所用!

    劉邦相對於張良有實力!

    劉邦從芒碭山起義,有了自己的一批忠心的隊伍,這就是他的資本,有了這個就可以招來那些想建功立業的人!

    張良才智過人,但是他只是才智過人,手底下卻沒有一支強大的隊伍!在這種情況下,他想發揮他的才智,也無能無力!

    所以張良就投靠他人來發揮他的才能,而他覺得劉邦是個王者,就依附劉邦,為劉邦出謀劃策,專心做一個謀士!

    張良的侷限性!

    張良雖然計謀過人,但是他的管理能力和帶兵能力卻不強,他所強的就是做個謀士,而他的理想也是做個厲害的謀士!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若是讓張良自己做一支軍隊的統帥,他就要不僅出謀劃策,還要帶兵打仗,還要平衡各種勢力,這是張良所欠缺的。

    同時在大的事情上,他可以提出建議,出謀劃策,但是卻沒有決定的魄力!

    雖然張良也可以找人幫他帶兵,但是那樣張良作為統帥,同時又計謀過人,他就會出謀劃策,就會左右帶兵人的做法!最終也很難成事的!

    於是他就依附於劉邦,專心做個謀士!同時他所學的也是謀士之術,所以他很難做主公的!

    所以最終取得天下的是劉邦,而不是才智超群的張良!

    後來劉邦建立大漢後,張良和韓信、蕭何也被稱為“漢初三傑”,張良被封留候,但是張良好黃老之道,不戀權位,最後在退隱了!

  • 3 # 布衣閒人10

    不少人說劉邦不學無術,此言差矣。劉邦有一句話說:“天下苦秦久矣”。這句話說透了當時天下的形勢,看穿了秦朝必然滅亡的結局。這句話對普通百姓乃至王侯將相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這個卓越見解是劉邦從無字的社會這本大書中學來的,而且學得很深很透,他最後能取得天下,說得益於這本無字大書也不為過,怎麼能說不學無術呢?學問不單在書本里,也在對人、對社會、對時勢的認識和判斷裡。曹雪芹在《紅樓夢》裡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劉邦的這句話,項良、項羽說不出來,簫何、張良、韓信也說不出來。“天下苦秦久矣”,這句話抓住了秦將失其鹿的要害,眼光是何等的洞明、銳利和深邃。劉家老三(邦)豈是尋常之輩?實際上在封建皇帝中,他是最利害的角色之一。

  • 4 # 愛情原來如此3

    劉邦有一句話說:“天下苦秦久矣”。他說透了當時天下的形勢,看穿了秦朝必然滅亡結局,這句話對普通百姓乃至王侯將相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劉邦的這句話,項良、項羽說不出來,簫何、張良、韓信也說不出來。“天下苦秦久矣”,這話抓住了秦將失其鹿的要害,眼光是何等的銳利和深邃。

  • 5 # 久淺一深

    為什麼才智超群的張良只能做為謀臣輔佐看似不學無術的劉邦,而不能自立門戶,逐鹿中原。這個題目問的好。

    拿最近轟轟烈烈的聯想創始人柳傳志來解析,他是聯想創立者,但未曾聽過他對聯想電腦的技術有什麼貢獻。事件出來後,越吵越亂。最後親自出馬發公開信,效果大家都看到了。你讓他把技術水準一般的電腦賣給政企他有的是套路,但你讓他出來公關,只會適得其反。因為他對公關不懂。

    放在劉邦和張良身上來說,張良的長處就是有計謀,但最好的計謀都要人去執行。劉邦那些武將都是跟他一起大碗吃肉,大碗喝酒,說不定未成事前一起泡過妞。那又如何,不拘小節。相處起來融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認定了大王,上刀山下火海,那是不眨眼的。他們活的就是這麼直接和簡單。士為知己者死,就是這麼個道理。你讓張良一個學究,搞技術的人怎麼去號令他們。只有劉邦懂跟定他的這幫哥們,也只有他有那種氣場可以鎮住他們。

    張良工於計謀,劉邦工於心計。這也是好多博士出生的偏偏在沒念過幾本書的老闆手下工作相似的情形。智商能以一當十,那麼情商可以萬人敵。

  • 6 # 鳳凰涅槃18

    劉邦是用人之人,張良是人用之人。說到不學無術是劉邦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一個普通人缺有一顆當皇帝的心,是多麼痛苦一件事。你知道,你在我面前渺小的想一顆沙粒,可你卻人不起我,我卻無言以對。是多麼悲涼嗎?

  • 7 # 蟬大俠

    劉邦絕非不學無術,此人修習的並非一般的術,而是“帝王術”。這是一門集創業學、管理學、心理學、語言學、表演學等諸多學科於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對修習者要求極高,幾千年來,修習成功者寥寥無幾,而劉邦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看,劉邦掌握的本領包括:識人、用人、判斷、決策、調解糾紛、凝聚人心、鼓舞士氣等等。此外,他還做到了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該認慫的時候認慫,關鍵時刻六親不認,大話假話張口就來,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等等厚黑學絕技。

    一句話,此人非常不簡單!用張良的話就是:“沛公殆天授!”

    張良和劉邦不同,得到道家高人黃石公真傳的他,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為“帝王師”。劉邦擅長的那一套,說實在的,有的他真做不了,有的則是他不屑於做的。但在帝王師這個崗位上,張良也是強到沒朋友的那種。

    所謂“帝王師”,乾的是什麼活呢?在我看來,有點類似參謀長、策劃師、高階顧問、執行督導。張良需要告訴劉邦:你的長遠目標是什麼,階段目標又是什麼,為了完成這些目標,有哪些活要幹,該怎麼幹,跟誰結盟,怎麼結,跟誰打仗,怎麼打等等一系列戰略性問題。

    同時,“帝王師”張良還要像老師輔導學生一樣,隨時為劉邦釋疑解惑,所以我們在史書中看到,劉邦對張良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為之奈何?”每當這個時候,張良從未讓劉邦失望,經常是幾句話解決問題,讓劉邦豁然開朗。“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說這話的時候,劉邦應該是真心的。

    我認為劉邦和張良,不存在誰勝出誰的問題,都是求仁得仁而已。他們兩人志同道合,彼此需要,精誠合作,共同開創了大漢江山,都是偉大的創業者!

  • 8 # 大蔥侃侃侃

    張良是南韓的貴族 他的政治立場 先天就決定了 他是為了振興南韓而服務的

    所以 張良一出道就是有領導的人 做得也是復國或者報仇的事 比如行刺秦始皇 無論是找人下手 還是事後逃跑 隱姓埋名 說他沒有資源和路子 我是不信的

    然後 項羽弄死了韓王 相當於變相斷了張良的後路 如果韓王尚在 張良肯定不會輔佐劉邦 而是擔任南韓的宰相 項羽此舉 正式把張良逼到劉邦那去了 並且為了報仇 死心塌地為劉邦出謀劃策 一心一意弄死項羽

    從中也可以看出 張良自身的定位 是個謀士 而謀士是一定要擇主而事的 只不過以前是韓王 後來是漢王 至始至終 張良都不是一個創業者 撐死了是公司的高階參謀 首席戰略顧問

    此外 有一個說法 提到張良並非統帥的合適人選 陳道明版本的“楚漢爭霸”中曾再現過這個情節 這種人 讓他去制定戰略出主意沒問題 但一旦落實到實際指揮作戰中 他並不擅長

    說白了 張良是個謀士 是腦力勞動者 但他先天缺乏領袖的資質和魄力

    劉邦不然 劉邦是天生的領導 領導不需要事必躬親 只需要識人用人就可以 這一點 劉邦是個天才 而且 劉邦骨子裡是個賭徒 敢於玩命 賠得起 輸得起 玩得起 這才吸引到了那麼多沒那麼敢玩命的人跟他一起創業 畢竟 要真是破產清算了 劉某人估計難逃一死 但脅從者還是可以靠專業吃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人患得患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