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萌萌小笑笑

    顧侯爺恐怕不止是被氣死這麼簡單。

    昨天的《知否》劇情中,顧老侯爺吐了一口老血,然後就一命嗚呼了。顧廷燁從此家破人亡,徹底沒了父母,還被趕出顧家,差點一無所有。雖說這一口血是吐在了顧廷燁身上,但這死因總是看起來沒那麼簡單,難道真是因為顧廷燁護著朱曼娘氣死了老侯爺?準確的說,顧廷燁只是氣到了老侯爺,不至於氣死。侯爺致死的原因有三個,分別是自己身體的宿疾,顧二郎讓他動了氣還有小秦氏的不懷好意。顧二郎因為跟餘家的婚事沒談攏,惹得老爹生氣只是個引子,那兩個才是更可怕的死因。

    這集中有一個情節,很值得推敲。在老爹吐血後,顧廷燁馬上衝出去找小秦氏,小秦氏囑咐一番之後,轉身對身邊最親近的嬤嬤說今日恐怕是要出大事了。這句話就耐人尋味了,老侯爺是吐血,這生病是肯定的,病的不輕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能夠上大事級別的肯定是生死這樣的事。小秦氏怎麼知道老侯爺就要死在今天了呢?她又不是有什麼能預知未來的特異功能,唯一的可能就是,她早就知道侯爺一旦出現吐血的症狀就是馬上要歸西了。

    那麼小秦氏又是怎麼知道這個症狀意味著死亡呢?有兩個途徑可以為小秦氏提供這種資訊,第一個可能就是老侯爺素來身體就有某種疾病,而這種疾病一旦吐血就會危及生命。這一點從家裡備著湯藥和郎中,和小秦氏情急之下還知道讓顧廷燁去找哪位郎中這兩點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還有一種可能,比較暗黑一點。小秦氏有可能在老侯爺平日的飲食中做了手腳,比如下個慢性毒之類的。老侯爺毒發的時候就會吐血而死,小秦氏早就知道最後的結果,這才有了前面的神機妙算。

    小秦氏其實根本不希望侯爺能夠得救繼續存活。家裡的郎中再多,也沒有太醫院的太醫醫術好。她明明吩咐了顧廷燁去找太醫來,卻故意攔住顧二爺不讓他進門。這等於一件雙鵰——既讓顧廷燁坐實了不管老爹的罪名,又讓老侯爺無法在搶救的最佳時期得到醫治,讓他再無生還的可能。這招連環計用的夠歹毒,真是個蛇蠍心腸的毒婦。

    劇中雖然找不到小秦氏給顧侯爺下毒的證據,但不想讓侯爺再活過來的事情她可是做了不少。顧家大兒子體弱多病,指不定哪天就死在了父親前面,三兒子年紀尚小,承襲爵位也輪不到他。如果不把最有可能繼承爵位的顧廷燁擠走,小秦氏自己的兒子和外甥都可能要跟官位無緣了。正是這份權利的誘惑,才讓小秦氏寧願選擇守寡也想讓顧侯爺先走一步。這樣爵位就順理成章的握在了自己人的手中,從此她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娶到這樣的填房,顧老侯爺也是夠倒黴的。

    白蓮做到這個段位,直接連親夫的命都能不要,可謂直接晉級成了大黑蓮。最後小秦氏再上演了一場哭夫大戲,依靠過硬的演技和神速的翻臉,把所有髒水都潑到了顧廷燁身上。可憐的顧二叔恐怕此刻能跟你比肩的只有冤死的竇娥了。

  • 2 # 愛赫本的紀梵希

    《知否》這部劇逐漸的開始燒腦,終於到了明蘭的感情線,也第一次認識到了朱曼娘,這位綠茶婊的威力,劇中故老侯爺去世這件事情,細思極恐,他到底是不是被顧延燁氣死的呢?

    顧老侯爺和小秦氏還有顧延燁一起去餘家提親的過程當中,顧延燁在外室問題上和他父親產生了嚴重的分歧,由於父親的年老體邁氣到了吐血,但也不至於急火攻心直接氣死。而且在顧老爺吐血之前小秦氏就預料到今天可能會有大事情發生,所以說這也可能是小秦氏的計策,並且還是連環計,一環扣一環。她先是和於家大娘子兩個人迅速達成共識,表象上都是說為了孩子的婚姻,為了孩子的幸福,而操碎了心的母親樣子,背地裡卻是另有算盤。她可謂是戲精,能夠這麼長時間潛伏在顧府當中,並且表現出白蓮花的形象。而且小秦氏讓顧延燁去請大夫,而且指明要請御醫,這樣路途遙遠,耽誤看病時間,第二她也有更多的時間呆在顧老侯爺的身旁,也有更多下手的時間。所以顧延燁這個背鍋俠身份妥妥的,就被坐實了。

    由於小秦氏深深的瞭解顧延燁的性格,他不屑於這種宅院的爭鬥,所以他被迫離開了顧家。這裡只剩下小秦氏的隻手遮天了。終於翻身農奴做地主,相信此時秦氏的感覺也是美上天了。

  • 3 # 羽熙看劇

    現如今熱播的《知否》劇中有三大家族,分別是盛家、齊家和顧家,三大家族有個共同點就是三大家主身邊都有一個心機婊夫人,我們在劇中看到的顧老爺的去世是被二兒子顧廷燁氣死的,但實則顧廷燁也是被矇在鼓裡的受害人,而他的繼母小秦氏就是劇中王者級別的反派!

    小秦氏是顧老侯爺的第三房妻子,顧廷燁的生母在懷第二胎的時候因為聽到小秦氏對顧老侯爺的大兒子說的那些挑撥離間的話導致動了胎氣,就不幸在生產中去世了,隨後顧老侯爺就娶了小秦氏來填房。一直以來顧廷燁都以為整個家裡,小秦氏是對自己最好的人,卻不知道小秦氏是表面賢妻良母,背地裡卻蛇蠍心腸,三番五次都想置顧廷燁與死地。同時小秦氏還故意慣著顧廷燁,看見顧廷燁不學無術,包養外室,心裡真的是樂開花。

    由於顧廷燁的無知與愚蠢,包養了外室,嚴重影響了顧家的名聲,顧父在對顧廷燁一頓打罵之後就不幸吐血身亡,這時,小秦氏的狐狸尾巴也終於露出來了,她先是以請太醫為由特意支開顧廷燁,而後一直阻攔顧廷燁見老侯爺最後一面,導致顧老侯爺遺憾離世,經過這些事情,顧廷燁才看清了小秦氏的真面目。

    等明蘭嫁入顧府,顧廷燁改邪歸正,小秦氏再次作妖,屢屢都被明蘭發現,最後夫婦聯手竟意外得知小秦氏一直都在給老侯爺下藥,是她把顧父親親自毒死,還誣衊到自己的頭上,最終小秦氏獲得了應有的懲罰,下場很慘!

    所以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 4 # 影視口碑榜

    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迎來第一個小高潮,馮紹峰飾演的顧廷燁為了外室曼娘將父親活活氣死,在繼母和大哥的聯手努力下終於被趕出顧家,十分悽慘。不過大家也不必過於悲觀,顧二爺不會因此朝不保夕,從外公那繼承的家業足讓他衣食無憂,在常嬤嬤的提點下他還識破了“綠茶婊”曼孃的真面目,讓人看得酣暢淋漓。

    不過如果你以為這段只是插曲,可小看了編劇的用心,顧廷燁和盛家二公子在林子裡的那段對話,實則道出了父子相處的真諦。

    《知否》的故事背景發生在宋朝,而宋朝正是理學的抬頭之機,程朱理學的基本觀點之一是“存天理,滅人慾”,在人間體現為“三綱五常”,而嫡庶尊卑更是為朝廷立法宗旨。在這樣的大背景,顧家嫡出的二公子顧廷燁從小開始就處處和父親作對,還流連煙花柳巷鬧得聲名狼藉,以至於門當戶對人家都不願將姑娘許配給他。如果不是仗著有外公的那份遺產,估計他早被顧父收拾得妥妥帖帖了。

    但正是這份或許包含著歉疚的容忍與縱容,也幾乎害了顧廷燁。他滿腹經綸卻因家產之爭讓親哥哥告到了官家那裡,從此斷送了科考前程。為給外室和兩個孩子尋得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他求娶餘家姑娘也被曼娘兩度攪黃了,還因此氣得父親吐血身亡,被繼母和大哥聯手趕出家門。好在心細的常嬤嬤發現了蛛絲馬跡,讓顧廷燁看透了曼孃的本質,並狠心將她趕出門去。

    但無論如何,父親被自己活活氣死,都是難以接受的。於是顧廷燁被狼狽掃地出門,和盛二哥在樹林裡敘話,黯然道出了內心的真實所想,原來因為覺得父親偏心和害死了其生母他才一直這麼彆扭。但血濃於水,“每次見到他都想讓他多看我一眼 哪怕對我笑一笑 但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

    那個科考放榜後到主考官家中送禮賠小心問緣由的人是他,那個為了兒子的終身幸福寧願折身到餘家求親的人也是他,看著兒子屢屢犯錯,揮動鞭子打人的人也是他。關心則亂,如果不愛這個兒子,他又何苦做這樣的努力和費心?更多時候顧父是被“父親”這樣一個身份禁錮住了,不願放下架子跟兒子好好溝通,這才導致了悲劇。盛二哥的那句“䍐篳”道出了真相。

    其實仔細想想,即使放到現在顧父和顧廷燁這對父子之間的矛盾糾葛也不算少見。記得有人曾調侃說,這世界上做很多工作前都需要培訓和考試來把關,但唯獨做父母不需要。很多人還沒完全長大和做好準備時就已經為人父母,然而心理建設的不完全讓父子、母子、夫妻之間的關係都不那麼融洽。

    尤其父子之間更容易起衝突,倒不是因為別的,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燻到下,有陽剛之氣的男子多習慣隱忍和承受,習慣了在外廝殺謀生,真正回到家中要用柔情的一面和妻子、兒女相對時,很多人都沒做好身份轉化的心理準備。於是,大多數傳統的父親形象習慣繃著臉來嚴厲斥責,一如《知否》裡的顧父,一言不合就提鞭子抽人,希望棍棒下能出孝子。

    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逐漸長大的孩子自我意識覺醒,自然不願意承受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於是顧廷燁忍痛不求饒,這樣就更激起了顧父的戰鬥力,戰火愈燒愈烈,不論最後鹿死誰手,都沒有贏家,父子關係的崩壞對家庭而言都是毀滅性的。

    劉墉的那篇《及時死去的父親》曾經打動過很多人,文中論述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激發他們的潛能,到了一定階段父親該放手將屬於孩子的地盤交給孩子,讓孩子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做衡量,用自己的方式成功與失敗,不必再有“明顯的干涉”。

    把這段話套到《知否》的這段劇情來看也有很多現實意義。正如古代君王到了壯年之後都會提前立儲,並著手培養和鍛鍊接班人,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父太強有時未必是好事,做一個開明和善於理解與溝通的好爸爸有時候可能效果更好。但同時,為人子女也應該儘可能理解含辛茹苦的父母,達到雙向共贏,只有雙方都願意努力,才可能有更和諧的家庭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季的《嚮往的生活》在湘西錄製,有說到落花洞女,說的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