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去的那些事兒

    “鄰居老大爺重病住院不醒人事,兒女們卻在為醫療費誰出的多少爭吵不休”。看到這個話題感覺心痛、氣憤、還有悲涼!

    母親艱辛的負重十月,才有了我們的哇哇墜地。吮吸著母親的乳汁,我們睜開了看到這個世界的第一眼。

    從第一口飯,第一口水,第一次蹣跚學步,第一次哇哇學語,每一分每一秒,無不是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起來的。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高中甚至大學,我們用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省吃儉用和辛勞所得。娶媳婦買房買車,又有哪一次沒有父母的傾囊相助!

    我們病倒床頭,最焦急和精心照料的還是父母!他們恨不能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我們的健康。我們每一次的成功,歡呼雀躍的更是父母!因為我們是他們驕傲和生命的延續!

    父愛母愛的偉大和寬厚,無私和包容,在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能夠超越和替代。

    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訪談,訪談物件是各階層的父母。第一個內容是:如果你得了重病,你願意拿出多少錢續命?有的回答一百萬,有的回答十萬,有的回答一萬甚至有的直言放棄!為什麼呢?所有父母的答案都高度一致:只能在經濟承受範圍之內,不能拖累兒女。

    第二個內容改為:如果兒女得了重病,你願意拿出多少錢為他(她)續命?所有父母的答案是:沒有數額,哪怕賣房賣地、砸鍋賣鐵、賣腎賣血、甚至上街乞討也要救兒女的命!!

    看到這裡我哭了,我想所有看過的人無不動容落淚!這就是我們的父母!這就是我們日漸蒼老,即使滿頭白髮,卻依然用生命呵護我們的老爸老媽!

    而我們某些人做了些什麼呢?置重病在床不醒人事的老父親於不顧!為了醫療費誰出的多少爭吵不休!!不覺得汗顏嗎?不覺得卑劣嗎?不覺得無地自容嗎?百善孝為先,用力拍拍自己的良心吧!

    這就是我的看法,最後祝:全天下父母,無病無災!幸福長壽!

  • 2 # 南宮蕭浪

    這種事興許在當今社會,也不是什麼怪事兒,爹孃含辛茹苦養兒女,當一把年紀需要人照料的時候,卻發現子女眼裡根本沒有以孝為本,而是滿眼都是錢錢,用金錢去衡量所謂的責任,其實這是一種令人可恥的悲哀。

    白眼狼群體,其實應該說在近幾年來越發氾濫,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養活子女的沒有以前那麼辛苦了,其實付出的成本和代價相比從前翻了很多倍。父母好不容易養活兒女長大,世界上最無私的父母之愛給予了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捨吃不捨得花,一切都是為了子女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不難排除是一部分過度的溺愛,滋生了某些人已長大成人,心卻“紙醉金迷”一個個冰冷如霜,連對自己最該孝敬的爹孃,都沒有一丁點感恩之心,不是先想著怎樣為老人治病,卻考慮誰出多少錢,誰應該付出多少,可見,一個個令人嗤之以鼻的靈魂軀殼。

    針對這類事情,其實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減少這種“沒良心”悲劇繼續發生,首先可以,透過法律立法,逐步加大規範子女養老問題,雖然“清官難斷家務事”還是能起到一定效果的。另外,可以從小教育還是要有孝心,懂得感恩,從小讓她體會到父母為養活他長大付出了多少,有多苦,有多累,讓他親自去體驗,比如讓孩子多做家務,多勞動,參與其中,否則想透過長大了,翅膀硬了,加上物質化的狂熱追求,一個個失去良知的人,想拉他回頭是岸基本不可能的。

  • 3 # 憨逗笨母

    老人生病住院,眾多兒女只知道為醫療費用爭吵不休,卻對老人不聞不問,類似這樣的情況已經見怪不怪,太普遍了。兒女孝順,一個就夠,如果不孝順,再多都沒用。

    我一直有個疑問,兒女多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若是都孝順,那老人自然是泡在蜜罐裡。但若兒女中但凡有一個不孝順的,只怕兒女之間互相拼來拼去,憑什麼你就可以逍遙自在,我卻要勞心勞力,不孝順反而還佔便宜了。得,這一來,想孝順的兒女也不孝順了,免得吃力不討好。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兒女多了,不孝順的也一樣會多,反正還有別的兄弟姐妹,我就不孝順了,你能拿我怎樣?你孝順,你去出錢出力,跟我有啥關係,若是再有個臉皮厚的,對孝順的兒女指指點點,說他們這兒做得不好,那兒做得不好,不做事話還多,那可真是要了命了,其他兒女想管都不好管,萬一老人家有個不好,那個不孝子會說是你的責任。若是兒女都不想管,一旦吵起來,那就更熱鬧了,他說你是女兒好照顧,她說你是兒子該你管,然後還會扯到陳芝麻爛穀子的陳年舊事,你佔了父母多少便宜,你拿了父母多少財產,都想站在道德制高點把對方踩下去,那時哪裡顧得上對方是流著相同血液的同胞手足,就像宿年仇人一樣分外眼紅,恨不得咬死對方,老人的病還沒治,已經兄弟反目,姐妹成仇了。

    有人說,這都是“窮”鬧的,若是兒女經濟條件都很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實際情況卻啪啪打臉。有錢的認為窮不是理由,都是兒女應該出一樣多,沒錢的想越有錢越摳門,良心都被狗吃了。反正一說到錢,大家都翻臉不認人,有幾萬出國旅遊,卻不願意拿幾千給父母治個病,這樣的兒女,再多又有什麼用。

    天道迴圈,報應不爽,大家都有老去的時候,都有躺在病床上需兒女照顧的時候,箇中滋味,各自體會吧!

  • 4 # 吳勝10

    鄰居老大爺重病住院不醒人事,兒女們為了醫療費用誰出多少爭吵不休,我看了這種事我就來氣。

    老人正在不醒人事,應該抓緊時間搶救老人的生命為主要,而是在討論誰出多少醫療費用爭吵不休,我就問問,還是老父親的生命重要還是錢重要?每個人只有一個父親,如果死了,你是永遠看不見他,錢沒了可以再掙,這麼最簡單的道理,難道你們都不懂嗎?有錢的兒女可以先把醫療費用墊上,讓醫生抓緊時間搶救你的老父親生命,搶救過來的時候,你們回家了,再把花了多少醫療費用平均分配一下不就行了嗎?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事呀!你們小的時候,父親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們拉扯長大,你們也摸摸你自己的心口想想,你們的良心跑哪去了?叫狗吃了,把你們撫養這麼大有什麼用?

    我再來舉個例子來說吧!我的朋友,他的父母生了二個兒子,一個閨女,三個孩子都長大了,後來都成了家,像這樣父母該享福了,可是他的母親沒有那個命,三個孩子辦完事之後。沒過一年就生病去世了,就剩下老父親一個人了 ,他老父親不願意和兒子生活在一起,自己就單住單吃,兩個兒子每月給他糧食和錢。

    有一天他的老父親,站在板凳上,在大衣櫃上面找東西,她的腳站在板凳上站偏了,不小心摔倒了,正好碰著小夥子路過,小夥子聽到屋裡有摔倒的聲音,慌忙進去一看,大爺摔倒了,小夥子趕忙去叫他的兒子,他的兒子過來,就打120把他父親送到醫院,送到醫院之後,醫生就叫他趕緊交醫療費用,可是他兩個兒子就站在那裡,商量怎麼個出醫療費用。醫生就說了,你們還在商量什麼?救你老父親命最重要,你老父親現在正在生死存亡的地步,再這樣等下去,你的老父親命可能就要危險了。

    後來他的閨女趕過來了,就問哥哥,怎麼回事呀?父親在家找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我們倆正在商量怎麼個出錢。我的倆個哥哥呀!你們還在商量什麼呀?誰個有錢都可以墊上呀?他的妹妹就去問醫生我父親病咋樣?你就是他閨女啊!是的,那倆個是你哥哥吧!是的,我叫他倆個去交醫療費用,他們倆個在那裡無動於衷。你的父親現在正在生死線上。趕緊去交醫療費,後來她的閨女就去把醫療費交上了,經過醫生再三的搶救也沒有搶救過來。醫生就說了,你們時間拖的太長了。

    後來他的妹妹就罵他兩個哥哥。你們兩個是怎麼想的?在這緊要關頭,你們還商量個什麼?應該有一個挺身而出把費用交上去的,父親也不會死的。你們倆個有啥用,這下好了,你們的錢保住了,但是父親的生命沒了。以後你再想見到父親,也見不上了,永遠永遠都見不上了。你就把你的錢當你爹吧!父親的喪事我也不問了,你們倆個願意怎麼辦就怎麼辦去吧。

    人說養兒防老,看到這個事情就知道了吧?他這倆個兒子就是個畜牲,良心都讓狗吃了,晚上睡覺的時候摸摸心口,想一想對的起你自己的父親。

  • 5 # 王洵785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事兒。

    那一年,快年底了,媽媽突然發生了腦溢血,送到我們當地的小醫院,醫院說他們治不了,要趕緊轉到大醫院,大醫院離家50多公里,需要人去陪護,我們弟兄姊妹比較多,大家都搶著要去,我們因為工作的原因,他們沒有讓我們去,其他的兄弟姊妹中,一下去了五個,這其中有姐姐、嫂子、姐夫等人,經過醫院的緊急搶救、治療,和兄弟姐妹的細心照顧,一個月後,媽媽出院了。出院那天,家裡又去了五個。醫生開玩笑的,虧得我們醫院比較大,要不給你一家人擠滿了。

    回到家,街坊鄰居都來看望媽媽,對媽媽說:你老人家好福氣,生病了,有這麼多的子女照顧你,伺候你,你家的兒女沒得說!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作為兒女。老人生病了,正確的做法是:有錢的出錢,有時間的出時間。先把病看好最重要,至於醫藥費,我認為經濟條件好一點先墊上,事後其他人願意平攤就平攤,不願意平攤的,算是你對父母盡的孝心,有的時候,某個人做的很好會感染其他人,也會自覺地加入到盡孝心的行列。千萬不能爭吵不休,對病人的病情不利,同時也會讓社會上人笑話。對你本人及家庭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朋友們,你們認同我的觀點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次寶寶的奶瓶真的好難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