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E一HAI

    我想題主應該是很孝順父母的,因為他/她在探討如何向父母報恩。我想借用一篇散文、一首詩和一支歌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一、關於父愛。關於父愛的文藝作品不少,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可能就是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了。文章敘述的是他離開南京到北京求學,他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腦海裡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攀上爬下時的背影。類似的“背影”是否在您腦海裡浮現過?儘管並非每一位父親的形象都“如山”,但是在我們的心中確實是“父愛如山”的。

    二關於母愛。我想在眾多的作品中,讓我們心中慢慢升起對母親的愛意和敬意的,莫過於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人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用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來表現詩人深沉的內心情感——獲得綿綿無盡的母愛。

    找點空閒 找點時間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

    這支歌既是父母飽含熱淚的呼喚,也是常年奔波在外的兒女掛在心頭的期盼。它提醒忙碌的兒女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記爸爸媽媽,要多回家看看常常守著“空巢”的老人。

    實際上,無論我們怎麼做,都無法報答生養我們的父母的恩情,願天下父母能夠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 2 # 雲行天下逍遙客

    雙親健在,遠離父母,結合自我談談看法!

    看到這個題目,我還真有點不知所措,不知從何說起,如何說起。詩經•小雅•寥莪中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母是我們一生的老師,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給了我們幸福歡樂……更給了我們無私的愛。父母是我們最忠實的朋友,無論你遇到什麼坎坷,無論他們距離你多遠,他們的心都始終和我們在一起,陪我們度過重重難關。父母是最無私的奉獻者,大愛無疆,他們對我們從不索要回報。

    養子方知父母恩,對於報答父母,空談無益,唯有實實在在地多為父母做一分是一分。幾十年來,我因為一直在外上學、工作,遠離了父母,平時真沒有考慮如何報答他們。閒下來時總覺得愧對他們,常常自責不已。還好找了個通情達理的好媳婦,她在孝敬父母問題上做得很好,一直伴我在報恩父母路上前行!在此對媳婦說一聲,謝謝!對於感恩父母,我記得有位禪師說的不無道理,要財供養、力供養、法供養。前兩點講得很好,對於法供養我有不同意見,我們不一定非要父母去篤信佛法,最起碼讓他們精神愉悅還是應該的,如且叫做精神供養更合適吧!

    財力供養。並不是要你超出承受能力,為父母提供多麼優厚的物質條件。老小孩,老小孩,父母年紀大了,有時更像孩子,平時多去看看他們,順便帶點小禮品,買點小東西,有時一袋應時水裡、一盒糕點或者幾斤青菜,都會使他們十分高興。愉悅其心,也算是一種報恩吧。

    人力供養。時光流逝,父母都會一絲絲地老去,七老八十了,有的可能連自理都困難。久病床前無孝子,有的人怕麻煩,索性就把老人送去了養老、託老機構。我想報恩父母,如果有條件還是在家裡自己伺候。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連動物都能報恩於父母,我們作為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對自己的至親父母,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報答和贍養呢?精神供養。父母年紀大了,雖然沒有太大的煩惱與恐懼,但心裡還是得有一種精神寄託。父母身邊的親朋故友相繼離去,即使健在的也大多行動困難,生活中少了交流傾訴的物件,如果老伴離去成了孤寡老人,更是十分寂寞。這時就更需我們常回家看看,常聽他們嘮叨嘮叨家長裡短。即使脫不開身回不去,也要經常打打電話、聊聊天,多與父母溝通溝通、交流交流,這也算對父母的一種報恩吧。

    朋友們,請不要空留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和感嘆。在父母生前不盡孝報恩,如果父母真的不在了,你即使像古人哪樣“丁憂三年”,完全按照國學經典《弟子規》中那樣“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 酒肉絕”又有何用呢?如果父母健在,那麼請珍惜這難得的機會,立即行動起來,善待自己的父母,報答父母的恩情吧!

    個人之見,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 3 # 木木1400062

    因為生活條件一般,來廣東打工二十幾年了,當初我出來時父母五十歲,轉眼父母親七十多了。父親十年前做了心臟搭橋手術,這幾年斷斷續續因心臟問題住了幾次院,母親倒是精神好,身體康健,沒有大病。

    每年只有過年才回老家,父親現在用上了柺杖,步履蹣跚,母親身材更瘦,白髮蒼蒼。與父母親面前講話,很是小心,父親現在脾氣越來見長,常摔杯丟碗,醫生交待,父親血壓高又心臟不好,有什麼事儘量忍讓。母親一輩子低調做人,遇到事都朝小輩想,不輕易麻煩人,我們在外打電話問候父母,老人家常是報喜不報愁。

    子女孝順,夫妻團結,老人家不煩心,也是對父母親的孝順。工作上對國家作出貢獻,讓父母面子上光彩,讓隔舍鄰居親朋講父母教子有方,對老人家來說,也是開心暢快的大事。我們未能常伴父母身旁很是內疚,常在錢物上有所表示,老人家生活無憂。父母親認為子女們有自己的生活,有壓力,也會體補一些給我們,父母認為做長輩的體諒子女,也是一種家庭和諧,家庭傳承的風尚。

    感恩父母要時刻心中有父母親的存在,父母老了,身邊需子女的多陪伴,多找父母聊聊天,說自己曾經碰到過有趣的事。教育自己的子女,要身體力行,有個帶頭的作用。只有在平淡生活中才顯得真愛。

  • 4 # 會理真實再現

    [快樂關羊]回答這個問題。

    如何才是真正的“報得父母親恩"?

    人人都是父母生養長大的,父母是大恩人,作父母的不會思念很大的回報,父母的恩情是報答不完的,題主問如何才是真正的“報得父母親恩”?我的父母已雙雙進入仙堂,我認為報父母恩這個問題人所處的環境,家境,以及各個時代背景等不相同,理解和實際及要求也就不相同。我的父母那一代,他們需要的報答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幫助,生病了能關注,住院了能夠守護,逢年過節能回去看望,作為這點不高的要求,我們做兒女的都儘量做到了,母親73歲、父親84歲離開了我們,我們覺得恩報少了而感到遺撼。

    而我們這一代時代不同了,期望也就不一樣,我們夫妻作為經濟方面有退休養老金不需要更多幫助。只是要求兒子只要平時有電話問候;過年和重要的節日來看看團聚一下;有病有痛時能問候、如住院能守護一下;平時好好地工作,不要讓家裡父母擔心;兩口子和氣齊心,不給家中添麻煩事情讓父母安心,這些就是報得我們父母親恩情了,我們就滿足了。

    報答父母恩,家庭不相同,期望不一樣,根據實際情況盡心盡力地去做吧!

  • 5 # 現實很殘酷888

    首先,你要對得起自己,父母把自己養大為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希望我們將來可以過上好的生活,如果連自己都放棄了,還何談報答他們,我覺得報答父母的方式有:

    一:當自己長大了,要經常給父母報喜不報憂,父母都喜歡聽到我們很好而不是出事。

    二:有時間了多陪陪他們,他們老了總會感覺孤獨,多讓他們高高興興。

    三:經常給他們買點小禮物,儘管他們會說亂花錢,但心裡還是挺高興的。

  • 6 # 萍水相逢zhanglanping

    如何才是真正的,報得父母親恩。我來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和想法吧。不讓自己的父母生氣,幫大人做點家務,長大後成家立業不讓自己的父母操心,有機會的話常回家看看,父母有病時在床前儘儘孝,常帶父母玩玩,讓他們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我從上中學起從沒讓我的母親起早給我做過飯,都是自己做飯那時我們姐弟五個,我和弟弟上中學,都是我做飯給弟弟和我吃,自己的父母拉扯我們不容易,自己能做的事,從不讓母親操心,我們都成家立業了,實指望好好的孝敬父母,沒想到父母早早的離我們而去。還沒報父母恩呢他們就這樣走了。我奉勸親們,天下沒有無不是的父母,父母在常回家看看,以免留下遺憾,父母在少叫大人操心也算報答父母恩了。

  • 7 # 橘子樹瞭解一下

    1.經濟獨立、贍養父母。這是作為兒女最基本的、必須做到的原則。父母傾其所有,讓我們長大成人,唯一的期待就是我們能成為有一技之長、能幸福生活下去的人。為了這個願望的實現,他們幾乎傾其所有:薪資、耐心、關愛、憂慮、歲月,還有愛。我們永遠也還不完的就是父母的愛。能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一種責任。愛是我們一生的課程。

    2.給予父母精神上的關愛,讓他們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報答父母的恩情不應當僅僅從經濟上體現。哪怕工作再忙也要多陪陪父母、哪怕生活壓力再大也要常常和父母聊天多笑笑。父母最大的快樂就是看見自己的孩子開心,作為子女的最大的開心也應該是看見自己的爸爸媽媽快樂。

    3.在新媒體高度發展的今天,帶父母適應這個時代。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智慧手機、膝上型電腦、影片、微信......各種各樣的時代產物讓父母覺得眼花繚亂。我們應該帶父母熟悉微信、熟悉電腦、熟悉這個時代。透過語音通話、影片通話和父母隨時隨地的交流,感受生活的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燒尾叉骨的正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