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㤫㥁
-
2 # 春雨會來李述義
司馬遷也有他的侷限性,他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過目,不可能親歷親為。還有一些敵國的事情,敵我雙方寫史,肯定是都會寫的對自己有利。又不能一一考證,就可能產生自相矛盾的情況。
-
3 # 聾王異史
白馬盟約,定下來了,可事實打了臉。
殺白馬立盟約《史記》中記載,漢高祖劉邦有一天興起,持劍殺了一匹白馬立了個盟約:"非劉不王,非功不侯,有違此者,天下共誅之",就是說漢室天下,不生劉的不能稱王,沒有功勞的不能稱侯,誰敢違反這個遊戲規則,大家一起殺了他。
可後記載中可以看到,非劉姓的王安然無恙。
事實相反漢高祖當年立了九大王:韓王信、趙王張耳,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閩越王亡諸,燕王盧綰,南越王趙佗。盟約定了,這些王位一個沒動。
就算這九大王是他立盟約前立的,但到了漢惠帝時,惠帝三年又立閩越君搖為東海王,後來呂后又封了諸呂為王,更牛B的是長沙王一直平平穩穩,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
也許就是戲言司馬遷在《史記》記載“白馬盟約”與事實矛盾,聾王猜測“白馬盟約”確實有這麼回事,但劉邦一向不靠譜,流氓習氣非常嚴重,這個盟約只是劉邦喝高了定下來的,後來發現王早就封了,沒有理由去剝奪,如果來硬的,很可能這些王都要造反,於是這事就沒當真,關鍵的時候拿出來唬唬人。這個盟約曾經對呂后立諸呂為王起過扼制作用,但呂后當權後,也就沒有人敢提盟約的事了。
對於“白馬盟約”,大家有何不同看法?
-
4 # 記者倪好《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就記載了一件矛盾的事。
五帝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司馬遷在寫堯的時候說: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闢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堯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過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讓舜代理天子職務,並向上天推薦。堯讓出帝位二十八年後逝世。
可在幾段之後,又寫了舜的事蹟,卻跟堯的記錄不一樣:
"年五十攝行天下子事,年五十八堯崩"舜50歲的時候開始代行天子職務,執政8年後堯就死了。
在同一篇文章中,隔了幾段就寫的不一樣,司馬遷寫書的時候不校對嗎?還是信口開河?
司馬遷寫《史記》可謂一字千金,怎麼可能不校對,而且還是第一篇文章,必定會反覆查勘無數遍,他之所以這麼寫,是因為堯、舜之間確實有問題,可是不方便在書中展開,只能曲筆,留下這麼個線索。
隨著《竹書紀年》的發現,司馬遷曲筆的原因也水落石出了。《竹書紀年》是晉國、魏國史官記載的歷史,晉朝時候在古墓中被發現。在古本《竹書紀年》記載了出人意料的五帝歷史: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也就是說,被後代歌頌的堯舜之間的帝位禪讓交接並不存在,舜是靠武力推翻了堯的統治,所謂“德衰”也只是個藉口。
司馬遷很可能知道堯、舜之間的歷史恐怕不簡單,但不敢寫出來,畢竟當時的人們都願意相信上古帝王禪讓的美德,如果自己貿然寫堯舜之間有貓膩,恐怕《史記》一寫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在輿論中被毀滅。但為了史家的尊嚴,他還是在堯、舜順位,前者死亡的時間上做了手腳,讓有心人自己去揣摩。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
5 # 如是我聞7060
《史記》做為一部里程碑式的史書,自成書以來便是歷代學者所推崇的信史。
詳加研讀就會發現書中有一些人物、事件的描述出現前後相悖的記述。例如:堯的年齡;楚國的傳承;嬴政的身世,等等不一而足。(鑑於篇幅原因就不展開了,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司馬公行文不夠嚴謹嗎?竊以為這正是一個真正的史學家該有的態度。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這件事情我們應該怎樣記錄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說法都記錄下來,以便後來人去考證。
不以個人好惡去選擇性的記錄歷史這才是一個史官該有的德行。
說了這麼多,我還要多說一句,我很贊成馬未都老師的一個觀點:其實歷史往往沒有真相,只是殘存了一個道理!
-
6 # 三觀粉碎機
不怕告訴各位,《史記》裡前後矛盾的故事非常非常多,前後荒唐的記載更是多,根本就不止一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莫過於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比如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清楚得記載著: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也就是說呂不韋在把趙姬獻給子楚的之前,就已經讓趙姬懷孕了,後來趙姬隱瞞了自己有身孕的事情,直到生下了嬴政,子楚於是把趙姬立為夫人。相信哪怕是小學生也知道司馬遷在這裡說的嬴政是呂不韋的親生兒子無疑,然而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卻完全另一番說辭,載:
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司馬遷在本紀中明確秦始皇是子楚的兒子,並且是一年後生的,這更能肯定趙姬並沒有帶著身孕跟子楚(孕婦之後不能受孕和房事,這個男人都知道吧)。
除此之外,《史記》前後矛盾的故事還有《史記·蘇秦張儀列車》、《史記·五帝本紀》和《史記·春申君列傳》等,清代梁玉繩更是撰寫《史記志疑》三十六卷,專挑《史記》相互矛盾的地方進行論述。
那問題來了,作為“二十四紀”之首,為何前後矛盾的地方如此之多呢?
實際上任何史書前後矛盾都是非常之多的,特別是中國“後朝”修“前朝”史的傳統,導致了哪怕是正史,其錯誤之處,甚至刻意抹黑的地方非常多。比如元朝修的《宋史》,清朝修的《明史》,就非常多杜撰的黑點。一般來說後朝修的正史都需要結合前朝的“實錄”,“起居錄”來看,才能判斷出真實的情況。
而這點上,作為漢朝人的司馬遷寫前朝的史書,當然有些也是根據太史公司馬遷自己個人的喜好進行刻意塗抹的,比如司馬遷明顯非常不喜歡秦始皇和秦朝,多處刻意強調其殘暴,甚至到了歪曲歷史的地步。
除去個人喜好以外,由於年代太過久遠的先秦史,夏商周甚至五帝史,本身就是各種神話民間傳說摻和在一起,在那個時代是很難判斷真假的,所以也導致了《史記》的前後矛盾。這都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做到100%準確,對於歷史來說這太不現實了,還是在那個文獻流失嚴重,戰亂頻發的年代。
但是宣告一點,這裡並不是否認《史記》的偉大和太史公的歷史貢獻。公允說,在那個時代閱讀量比司馬遷還多,考證比司馬遷還強的人幾乎沒有了,他能完成這本鉅作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特別還是歷經各種辛苦和磨難。
更直白的換句話說,固然《史記》前後矛盾頗多,但是已經沒有人可以做的比司馬遷更好了,就此。
-
7 # 錢多多讀文史
《史記》這本煌煌鉅作在中國史學上是具有非常高的地位的。
但是這本書它也有很多模糊矛盾的地方,也不是無可辨駁的。
比如說到衛青時,衛青本傳中稱衛子夫是其姊,而《滑稽列傳》中又稱青為“衛後兄也”,到底衛青與衛子夫誰大?我有點糊塗。
更讓我迷惑的,還有秦之子嬰身世。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子嬰是胡亥的侄子:趙高“立二世之兄子子嬰為秦王”。
但在《史記.六國年表》裡,子嬰成了胡亥的哥哥:“趙高反,二世自殺,高立二世之兄子嬰。”
等到了《史記·李斯列傳》裡,子嬰卻又成了秦始皇的弟弟:“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
同樣是趙高自己想當秦王不成,轉立子嬰為王的故事。但子嬰的身份一會兒是胡亥的侄兒,一忽兒又是胡亥他哥,一會兒又是胡亥他叔叔。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是司馬遷弄錯了嗎?
我認為這些矛盾處有司馬遷收集資料的渠道不同的因素,也有《史記》距今年代久遠,傳習疏漏的可能。
《太史公自序》雲:“餘所謂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他的修史原則是“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以“成一家之言”。可見《史記》的記載大都有一定的史料來源,或為文獻記載,或為民間傳聞,史馬遷只是根據其思想原則有選擇地“實錄”而成。來源不一,口徑有異,太史公只是儘量多方呈現。
再者,《史記》距今年代久遠,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傳抄疏漏,版本不一,造成今天的訛傳也未可知。
回覆列表
道理很簡單,是司馬遷未經考證僅摘錄各方相關記載的結果。比如,戰國時期的同一史實,各國的史官可能均有記載,可記載的又不相同,敵對兩國更可能互相矛盾。而司馬遷只是將他們彙總到了史記裡而已。所以以摘錄歷史文獻為主要手段編纂的史書是極不嚴謹的。中國史書大抵都是這一路子,當比較嚴謹的小說看看則已,稍一深究,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