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觀史以明智
-
2 # 子屠龍
震撼,死囚都是誠信漢子,唐朝精神文明有水準!公元632年(貞觀六年),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過年,相約明年秋後問斬,結果第二年死囚按約來赴死。
說真的,第一印象是死囚太牛,個個是好樣,然後才輪到李世民。那麼,我對李世民的看法也是頗有好感,不虧是“唐宗宋祖”之一,幹事就是有魄力,就能讓重刑犯感恩踐諾。
這件事情當中,雙方不僅體現出高道德性,而且都很開心。死囚回家重溫親情,100分滿意;李世民看治下死囚都這麼棒,也是100分滿意。於是,聖旨下:朕,大赦各位,你們可以回家了!
普通人讀故事,大概就如我一樣,覺得這真是歷史上“好人好事”典範。但是,有人不這麼認為,說我太膚淺。
大體是2類:唱高調的人出來說,貞觀天下大治,太宗皇帝德仁皆備,為萬世之楷模。陰謀論的人跳出來,李世民玄武門殺兄屠弟,急需要名聲,此事純屬要名聲。
這種爭吵,從唐朝以來就沒斷過,我只想說1個客觀事實:390個待死的囚犯,他們畢竟是活了下來,沒有被砍頭。
當年李世民的想法到底如何?現在已經沒人知道,或許就是他的善念所致,也或許是他的名聲需求,總之他釋放出390名死囚。
這種結局都是皆大歡喜,生命畢竟不是被踐踏的螞蟻,讓390人重新獲得新生的機會,豈非善莫大焉?看這390人的表現,本性並不怎麼惡,即便有也是極少數。
-
3 # 看遍山川
這事據說發生在貞觀六年,唐太宗釋放大理寺近四百死刑犯,並和他們約定來年秋收之後再回來集合,到了第二年秋後,這些人一個不少都回來了,唐太宗十分感動,把所有人都赦免了。
這不是一個孤立事件,早在貞觀初年,唐太宗就連續兩次釋放宮女三千多人,並說明既為了節約費用又讓宮女各自婚配順從人的性情。對於當事人來講,上述兩件事是唐太宗精彩演繹的人生悲喜劇,展現了“天可漢”大唐皇帝充滿氣魄的自信,留下了“怨女三千出後宮,四百死囚來歸獄”的貞觀佳話。
類似事情還很多,其本質是貞觀君臣執行“貞觀路線”的表現,以仁政施行教化,以德政感化老百姓,按現代語言講就是“以民為本”。
李淵武德年間時修訂的法律,主要是依據隋末的嚴峻刑法,唐太宗繼位後在法律制定層面就主張廢除肉刑,取消多數死刑改為流放,以懷柔的仁政代替嚴酷的苛政。作為一千多年之前的封建帝王能夠接這樣受理性對待皇權,認可以人為本的治國道理,是相當不容易的 。
唐太宗之所以能夠成就千古傳頌的貞觀之治,其根本就是尊重人性,珍惜普通人的生命。當然貞觀君臣還沒有現代人的人權觀念,但是他們的民本思想來自親身體會隋末亂世的酷政帶來的弊端,來自他們的現實感受。這種理念和氣度可以說在當時是前無古人,甚至在封建年代也後無來者。
-
4 # 歷史雲頂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更是一位有才能的統治者,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皇子一夜之間變成一個皇帝,在他上位期間,他虛心採納官員們給的建議,減少戰爭,休養生息,實現了國泰民安的好局面。他曾做了一件事讓後人讚賞,放390多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問斬,為何無1人逃跑?
公元617年,李世民看到百姓們民不聊生,戰亂四起,於是他煽動父親李淵反隋,李世民當時的勢力仍然不夠大,他需要藉助李淵來完成大業,李淵答應李世民,如果成功之後,將會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是李淵在獲得權利之後,立馬改立李建成為太子,這讓李世民失望至極,僅有的一絲親情觀念也隨之消滅殆盡。
李世民在看到李淵上位之後,國家仍然是民不聊生的狀態,本就心懷大志的他更加堅定了內心的想法,將一切血肉親情丟之腦後,終於在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了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9月4日,李淵不得不禪位給李世民,從此李世民開始開展他的宏圖霸業。
李世民是一個聰明的帝王,對內,他實行嚴格的制度來約束朝中大臣的行為,防止特立獨行,對外,他倡導節約,大力發展農耕,慢慢增強國力,養精蓄銳以此來更好的對抗外來侵略。在他上位期間,有不少人因為各種罪名被抓起來了,監獄裡的囚犯越來越多。有一次李世民突然心血來潮,想要親自審問這些犯人,看到犯人們衣衫襤褸,滿臉憂愁的樣子,李世民突發奇想,將這390名囚犯全部放回去探親,不過這些人必須在秋後準時趕回來,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到了秋後,300多人,1人不少的全部回來了,李世民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些人為什麼沒有趁機逃跑,寧願回去赴死,其實是有原因的。第一,唐朝的刑罰較重,就算跑出去了,萬一被抓到,只會死得更痛苦。第二,中國古代傳統的觀念,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這些人都是有家人的,如若他們逃走了,家人將會受累。第三,李世民的做法已經觸動了他們心底最深處,放他們回去已經是很大的恩賜了,假若他們還想要的更多,無異於雞蛋砸石頭。這也就是300多人全部回來的原因。李世民看到這些人都信守諾言,願意再次給他們1次生還的機會,此事一出,轟動全城。
李世民自小生在富貴人家,雖說不愁吃穿,但是兄弟們之間的勾心鬥角是很常見的,親人之間的感情是永遠無法割捨的,他抓住了這些犯人的把柄和軟肋,一舉擊破他們內心最痛的那根弦,不得不說李世民是很聰明的。一方面體現出了他的“仁政”,讓百姓們知道他是個明君,另外一方面,讓朝廷內外的官員們看到他治國的手段。李世民能夠成功坐上皇位並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
5 # 唐代丹藥
李世民釋囚,在歷史上也有爭論的,一方認為此事虛假,往李世民的臉上貼金,歌詠昇平,粉飾太平。另一方則覺得此事,並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的簡單,並不僅是李世民為了彰顯懷柔之心,弘揚教化之功。
事實上,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在他手中呈現貞觀之治的盛世,採取這樣有巨大政治風險的冒險來粉飾天平,是沒有必要的。
李世民的孫子唐中宗李顯當政時期,在一次賞燈會上,下令宮女可以出宮賞燈,宮女因此一下逃掉了一半,李顯顧忌皇家的顏面,只得聽之任之。
而李世民釋囚舉動,只是反映出了李世民的一條治國理念,以人為本。
早在貞觀二年,李世民得知罪犯在受到杖刑的時候,受刑的部位多是背部,李世民經過諮詢,並親自查驗針灸銅人,印證了這一說法,遂下令凡杖刑不得擊打罪犯背部,改成了臀部下肢。這一做法,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所以,在貞觀前期李世民的確稱得上仁君,聖君。
關於這次釋囚事件,我們先設想一下,如果囚犯都跑了或者有幾個膽子大的跑了,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作為一國之君的李世民如何收場?
到時帝王和帝國的臉面肯定如何洗也洗不乾淨了,本想露臉一下,卻被一群囚徒玩弄了!落個千秋笑柄!
當時,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謀杜斷”還未曾離世,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由此這個天大的責任就轉到了一個部門,具有執行功能的尚書省。
尚書省,下轄六部,首當其衝的肯定是刑部,次之民部(也就是後來的戶部),再次自然是兵部。
釋囚期間有個閃失,不光一巴掌打在了李世民的臉上,還打在了各部的頭頭腦腦臉上,連帶全身也是少不了捱上一頓。
換句話說,死囚探親,衍變成為了檢測中央機構的執政能力和執行能力。
退一步講,如果僅是關於尚書省的話,由尚書省出面協調中書、門下兩省發個文,責令兵部執行就可以了,派些府兵一路“護送”即可解決。
問題是,萬一其中有人生病或餓死,或因逃跑受傷、被殺,此事傳出來,傳到李世民的耳中,就不是什麼美差或值得誇耀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違背了李世民教化感化百姓的初衷,是李世民深惡痛絕的。
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如此。便又演化出更多的問題。
釋放囚犯之始,先是涉及到了教化和善後處理的問題。
再往下推,則是囚犯全部安全到達目的地,囚犯的家族會不會動了父子之情,夫妻之義,或者是族中長者動了惻隱之心,那又會涉及到地方政府部門輕易不願觸及的宗族問題。
最為讓人膽寒的是,囚犯到了家中,因為各種家庭問題一氣之下,尋了短見,這個責任該誰來承擔。其家小的生存問題也被帶了出來,牽涉到了丁戶的事情,則又隱隱牽扯上了唐朝初期施行的租庸調的國策問題。
所以,李世民有些心浮氣躁或者說是心血來潮之舉,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僅是為了彰顯李世民自己的治國能力。
事後,李世民有驚無險或者大出他意料之中的是囚犯一個不少的全部趕回赴死,震驚之餘,轉成了感動,釋放了囚徒。
如果釋囚事件的發起者換成了均田制近百年後的唐中宗李顯時期,就會出現恩賜宮女出宮賞燈少了一半,這一令人尷尬的場面。
回覆列表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作秀,明眼人一看就懂。幾百個死囚都能是視死如歸的勇士麼,那歷史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貪生怕死之徒以及投降派了。
這就是雙方配合好,演的一出雙簧,李世民這樣,不僅能展現自己的文治武功,還能提現自己的仁德教化,可謂頗費功夫。死囚們本來是死路一條,這下不用死了,誰不會配合,那是真的自己找死。
這是真的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掩耳盜鈴,李世民也是個臉皮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