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術與設計知識大全
-
2 # 陝西藝娃
我覺得就古代藝術的發展史而言,它的萌芽期無疑是最重要的階段,主要包括原始石器時代、陶器、青銅器和原始音樂舞蹈文化等。決定了它以後的發展情況。中國古代藝術的萌芽時期。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因此,中國藝術的誕生時間也位於世界前列。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人們的主要勞動工具是打製的石器,從事採集和狩獵活動。我們的祖先在打製石器過程中逐步培養起造型技能,逐漸萌發出藝術審美觀念。從距今約一萬年前開始,中國的古代社會進人新石器時代,當時的主要勞動工具是造型規整的磨製石器。在工藝領域的突出成就則是發明了陶器,這是原始先民在最初的社會分工後所創造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化形式,它標誌著古代藝術創造的開始。在新石器時代的許多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陶窯的遺址。陶窯中的陶器有各種型別,有彩陶、黑陶、灰陶、紅陶,其中尤以彩陶最能反映古代藝術的基本風貌。
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是彩陶的發祥地。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生活在這裡的先民們用手捏製陶坯,然後進行磨光處理,再畫上彩色的圖案花紋,燒成後陶底呈橙紅色,顯出深紅、黑色、紫色的美麗花紋,這就形成了彩陶。彩陶最發達的時期,一般認為是“仰韶文化”時期。仰韶彩陶質地細膩,造型凝重渾厚,文化和美學內涵極為豐富。譬如西安半坡的仰韶彩陶中,魚圖案紋樣已非常生動,有靜息、回泳、跳躍等多種姿態。屬於仰韶彩陶文化的還有河南鄭州大河村的陽鳥紋飾,這是一種把太陽和變體鳥紋組合在一起的紋飾。因為在古代神話中,太陽和鳥是合為一體的。彩陶是新石器時代的藝術瑰寶,它的造型和紋飾廣泛取材於自然和初民的生活,其圖飾設計和陶器形體非常和諧,能夠比較自覺地運用形式美的法則。美飾的重點是陶器的顯著部位,對色彩的運用已達到較高的水平。紋飾的題材除狩獵和農業生產外,還包括巫術和初民的娛樂活動,是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審美活動的真實寫照。
原始社會先民的藝術審美萌芽除了體現在陶器製作外,也還體現在原始樂舞上。原始樂舞和彩陶一樣屬於原始藝術的範疇,它是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社會分工尚不明確、先人的精神沉浸在幻想和神話時的產物。在中國古代原始樂舞是音樂、舞蹈、詩歌的原始綜合形態,其社會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本身萌芽於生產勞動,用以調節勞動的動作與節奏,並以樂舞的形式傳授狩獵或種植技藝,具有一定的認知意義。與此同時它也是人類自身生產、自娛身心、傳達感情和強健體魄的活動方式。先民的最初藝術審美意識就在這些社會活動中逐步發展起來,並使其物態形式得到不斷髮展。如果說彩陶從造型、色彩、圖案等美術功能上開啟了藝術審美意識,那麼原始樂舞則透過思想情感交流而與語言、音樂一起成為古人藝術審美活動的最初形式。
原始樂舞和原始形態的音樂是結合在一起的。除鼓聲、敲擊聲外,主要是有節奏的呼號。當語言尚處於“期期艾艾”之際是不可能有長句歌辭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曾記載有《彈歌》一首:“斷竹、續竹,飛土、逐害。”這八個字概括了先民砍伐竹料,彎成彈弓,發射彈丸,獵取禽獸的全過程。其詞天然質樸,簡潔明快,富於節奏感。隨著原始形態的“鼓”的發明,又把樂舞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鼓的出現可遠溯至舊石器時代。最早的鼓可能是狩獵工具,又是樂器。在新石器時代還發明瞭石磐、陶壎、骨哨、陶哨等樂器。這些樂器的發明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樂舞的藝術內涵。
我們的先民在漫長的原始社會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到了氏族社會後期,樂舞從即興抒情發展到具有初步穩定的形式,音樂從節奏、呼號到具有簡單的旋律和唱詞,道具服裝從純自然形態到象徵性裝飾的出現。這一切都說明在原始樂舞的發展過程中,古代藝術與審美意識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和發展。
從公元前21世紀建立的夏代開始,經商代到西周,屬奴隸制社會。由於銅器和鐵器的相繼發明及推廣使用,也由於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各種手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因此,為禮教服務的青銅藝術,在當時的各類藝術中.佔有了突出的地位。一尊尊、一件件色彩斑斕、紋飾精美、造型雄渾的青銅器,凝聚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和審美意識,代表了奴隸制時代藝術審美文化的總特徵。所以這一時代又有青銅時代之稱。這一以青銅藝術為代表的時代是中國古代藝術與審美髮展之萌芽時期的又一個重要表徵。
青銅器是鑄造而成的。鑄造青銅器的範型是陶製的,根據不同的器形而鑄成:先畫好紋飾,凡凹人的陰部用刀剔刻,凸出的部分以陶泥塑好後枯上。因此青銅器的範是由多塊組合而成的。在陶範中注人青銅液後,待冷卻凝固就拆除陶範,然後再整形修琢,使其完美。整個工藝過程比較複雜。特別是鑄造一些大型器件時,往往要分段畫紋飾、剔刻、泥塑再鑄造,然後再組合。由此可見,在整個青銅器製造過程中,已將造型、繪畫、紋飾、雕刻等融合一體。就像彩陶是原始社會文化藝術的主要載體一樣,青銅器也是奴隸制時代的文化藝術的主要載體。
青銅器種類繁多,主要有禮器、用器、樂器、兵器等,其中尤以禮器、用器為大宗。禮器是商、周奴隸主貴族在祭祀、征伐、朝聘、宴飲、始冠、喪葬等禮儀時所使用,因而稱為“禮器”。禮器是青銅器中的重器,它往往代表著貴族的身份和等級,是奴隸制社會中國家權力的象徵,按照禮制形成的“列鼎”一組共有九、七、五、三共四級,“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士三。”用器和禮器有時是相互通用的,譬如鼎就可以充當炊煮器,也是一種食器。青銅樂器主要有鍾、鐸、徵等。兵器有斧、戈、矛、刀、劍等,從而形成了古代奴隸制時代的青銅藝術系列。
除了青銅藝術成就外,這一時期在音樂藝術方面則有了以“八音”、“五聲”和“十二律”為代表的成就。與此同時,甲骨文、金文的出現則意味著書法藝術有了古樸的發端。這一切都表徵著中國古代藝術離全面誕生已為時不遠了。
-
3 # 使用者267906383617355
藝術史首先要分中國藝術史與西方藝術史兩大方面:西方藝術史大至分為,古羅馬時期與古西臘時期,這裡不做細說明。
中國藝術史在唐代以前就非常繁榮,唐代是中國藝術史形成頂盛時代,並形成鮮明風格時期,直至清早期都可稱之為中國古代藝術史。
-
4 # 早稻張
西方古代藝術史,應該是從希臘藝術發展史衍生開始的,並有四個發展時期。
中國古代藝術唐宋為鼎盛,尤其是宋徽宗的書法瘦金體至今為之感嘆
回覆列表
第一編
中國古代美術史
第一章
原始時期美術
1.美術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2.新石器時代美術發展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3.名詞解釋:
黑陶
彩陶
巖畫
4.作品分析:
人面魚紋彩陶盆
鸛魚石斧紋彩陶缸
紅山文化玉龍
舞蹈紋
彩陶盆
第二章
先秦時期美術
1.為什麼夏、商、周時代被稱為青銅時代?
2.論述《人物龍鳳帛畫》、《人物御龍帛畫》的時代、主題和藝術特色。
3.戰國青銅器的裝飾風格特色是什麼?
4.什麼是甲骨文和金文?
5.作品分析:
司母戊鼎
立鶴方壺
人物龍鳳帛畫
人物御龍帛畫
第三章
秦漢時期美術
1. 說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創作年代、主題思想、藝術風格及歷史意義。
2. 簡要說明秦兵馬俑出土地點、規模、創作主題思想、藝術成就及歷史價值。
3.何謂畫像石、畫像磚?它們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分析其內容和藝術成就。
5.簡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帛畫的內容和藝術表現。
6.秦漢時代有哪些重要的陶塑和銅雕作品?
7.秦漢書法發展中的書風演變過程及重要碑刻。
8.作品分析
武氏祠畫像石
馬踏匈奴
長信宮燈
說唱俑
馬踏飛燕
張遷碑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美術
1.魏晉南北朝的美術較之漢代有哪些重大發展?
2.王羲之的書法風格及其歷史貢獻是什麼?
3.魏晉南北朝有哪些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分別對其進行簡要介紹。
4.試述顧愷之的時代,生平,重要的傳世繪畫作品以及在理論方面的貢獻。
6.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興起的原因?
7.宗炳《畫山水序》對山水畫提出了哪些重要見解。
8.簡要介紹十六國至北朝中國三大石窟藝術的題材、內容和藝術成就。
9.簡述陵墓雕塑的演變、發展、特徵及代表作品。
10.作品分析:
女史箴圖
洛神賦圖
七賢圖磚畫
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美術
1.結合歷史背景,說明唐代美術發展的特徵。
2.舉出唐代有有影響的人物畫家和作品,按照不同歷史階段試作簡要論述。
3.唐代鞍馬畫的代表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