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裝進揹包的希塔格
-
2 # 書卷詩意時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非此事要躬行。
此句告訴我們一個淺顯且深刻的人生道理。從書本上或電視劇中得到的知識終歸淺薄,未理解其要義和真諦,要真正理能這深刻道理,必須親自去到生活實檢中得來。
在當今資訊化、多媒體和自媒體時代,有很多理論工作者未深入到基層,就用自身所瞭解的不確切的資訊,寫一些所謂的"心靈雞湯",因沒在實踐中得到檢驗,有些做法在現實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們對學習來的好多人生經驗或道理,要有鑑別真偽的能力!且我們所學得的很多經驗和道理,必須用實踐來檢驗,且要在工作、生活實踐中進行靈活的運用,更不能死搬硬套,照本喧科。
人的一生複雜坎坷,既不是"空中樓閣",也不憑臆想,而是要透過腳踏實地,不懈努力奮鬥去實現。不是你努力了、奮鬥了就必須有所回報或成功,但我們若不努力,即或機會來了也不會青睞你。因此不論你生活是順境和逆境,總要擺正位子,放正心態,少計較,多溝通和融入,用極積的態度去迎接你的人生,用一顆善心和善行去影響你家人和身邊的人,營造極積向上的人生。你的人生會變得更加美好!
贈人玖瑰,手留餘香!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3 # 九月丁香
人之所以覺得自己過不好這一生,是因為對金錢物質的追求過於執著。如果你滿足於現狀,沒有過多的要求,過著平淡如水的日子,不受任何金錢,名利的誘惑,怎麼會過不好呢?曾有布袋和尚,總喜歡背一布袋,裡面裝著很多無謂的東西。有一日,主持對其說,如果放下你的布袋,該是何其自在。布袋和尚聞言後把布袋從背上放下來,瞬間感覺非常輕鬆自在。布袋和尚感悟了,人之所以生活不好,是因為放不下很多身外之物,比如金錢名利。至於為人處世,與人為善,不忘初心,其他一切隨緣便好。
-
4 # 晶晶亮的沙子
在別人的感情裡流自己的淚
1
我很好奇,每天晚上你會選擇聽著情感類的節目,邊傷著心嘆著氣睡覺?
還是選擇聽著《紅樓夢》《資治通鑑》《王陽明》等這些上學時聽到就會犯困的節目進入夢鄉?
毋庸置疑,我選擇後者!
初聽,我會被音訊中的男低音抓住耳朵,會被內容揪緊心臟,會設身處地假象主人公的感傷。
後來,聽的多了,每天都在講著感情之事,今天戀愛明天失戀,今天分手明天和好,今天想念明天忘卻。在情感的衚衕裡來回溜達散步,邁著固定的四方步,講述著人類最本能的情感事。
每天聽一回,就像是在揭一回自己的傷疤,在別人的情感故事裡,流著自己感情的淚。
2
像是一個偷窺者,偷窺到了他人傷心難過、不堪回首的情事,卻發現在偷窺的同時,自己的情事也出現在腦海裡;想悄悄退回原處不動聲色,卻發現在退回去的瞬間,自己的淚水隨著他人的情事一起留下。
沒聽幾天我就潰敗而逃,在每天網友的情事訴說下狼狽溜掉。
總覺得自己像是進入了一個情感角,一個吐槽加雞湯的牆角,每天都會有大批的人挨著班排著隊,站在那個小小的角落裡,或是激昂或是低語,或是後悔或是不甘,就這樣面對著打在自己臉上的聚光燈,白白亮亮得將自己的內心秘密公開,紅紅豔豔地在聚光燈下舔血療傷。
都說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許是雞蛋,也許是別的什麼東西,總之是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具有實體的實物。
同樣,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兩段感情,世上有多少多少的人,那世上的感情之事就會N倍於多少多少的人。
誰都覺得自己是世上最慘最可憐兒的主兒,將自己的故事講述出來無非就是想得到大家的安慰和鼓勵,也許想要找到同盟者,相互對著掬一把心疼自己的淚。
我不喜歡唏噓別人的感情故事,情感之事是人的必需品,卻沒必要如空氣一樣每時每刻提醒存在著。
情感之事就像是自己的貼身內衣,可以樣式落伍顏色陳舊,可以有補丁有汙漬,但無論如何能夠貼著自己的身子帶來安全感,能夠遮住不該讓外人看到的,能夠儲存住最基本的那一點自尊。
如果讓自己將外套除掉,只穿著貼身內衣站在人前,哪怕內衣款式再時尚,顏色再鮮亮,包裹再嚴實,人們也會羞澀臉紅,甚至有點無地自容。
我不是明星,沒有那樣的勇氣公開直面自己的情感!
我只是路人,誰的情感都可以寫成一本書,我的書只寫給自己看!
3
枕邊放著欲哭未哭的聲音,講述天涯海角不認識網友的情事,嘆一口同情的氣,掬一把自己的淚,將現實的美好和充實的當下湮滅在繞樑三日而不絕的傷感裡,我總覺得不上算。
情的重要性不用說誰都知道,可每天將在別人的感情世界裡虐上自己一回,那每天要產生多少毒素,攢起來能殺死多少頭牛呀?!
曬著太陽喝著茶,看會書畫會畫,寫寫心情散散步,誰要去想什麼情情愛愛,把自己打點好,何必要在別人的感情世界裡做一名看客?
感情會受傷,放到哪兒都是傷!
誰能給療傷?什麼方式能療傷?
只有自己!
無關旁人!
-END-
作者簡介:晶晶亮,典型的獅子座女,做不了一飛沖天的鷹,就做粒踏實接地氣的沙,默默閃著微光!
-
5 # 海闊天空鄭日飛
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下來的《易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這裡的陽指天,陰指地,道就是天地相交,產生萬物的規律。
天地大人身,人體小宇宙,人也是陰陽統一的結合體,《黃帝內經》中有:知天道,法陰陽,合術數,務快其心;曉五運,通六氣,析天時,自得為功。講的就是人效法天地,陰陽平衡才能盡終天年,度百歲而去。這就說明道就是規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還有哲學中講的“本體”與“用體”,“本體”是人的內部因素即心理功能,“用體”是人的外部因素即作用行動,行動要與心理協調統一。
人的感受是透過心來體現的,人的行動是由神經系統支配的。行動是外因,感受是內因,只有內因、外因統一平衡,人才正常。
現代人受西方影響,只注重行為的外擴,不注重內在的統一,只懂分,不懂合,這就是新聞媒體提倡“天人合一”理念的原因。
人這一生從入世就要處事,世俗的人情世故需要學習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而當下,隨著科技網路的快速發展,所需的處事道理趕不上人們對物質與精神追求的步伐,因此人們感受到迷茫、彷徨。這就是我們的心理出現了問題。這就得我們向內求,一方面要加強我們的技能,一方面減少我們的慾望。
在社會群體中,人與人的關係不外乎平等、互利、生存、發展四個方面。要建立一個人與人平等的關係,這就需要有一個強大的內心原則性,但人性的弱點多貪又多欲,這就必須使我們決定價值取向的心,修行養性,少貪少欲。
所以學習再多的處事道理如果與人的追求不成正比時,內心往往不安,因此我們就要練就一種強大的內能以保我們的身心陰陽平衡,這樣我們才會平安一生。
-
6 # 若水隨風w
人的一生都是尋找自己的過程,從小父母親的教育就是好好讀書,努力學習。時常還給講一些做人和為人處事的道理。在學校學習知識一直到步入社會,都不間歇的沒有停止過學習,也實踐見識到了許多道理和經驗。要說每一個人都經過了這麼多,特別清楚自己嗎?都特別瞭解自己嗎?為啥還“懂得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卻還是感覺會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在我們迷茫失措的時候,我們往往沒有了希望與信心。因為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具體碰到的事和物,不是所學到的道理有時候能遇到或處理的。而且誰死搬硬套都去按照道理去實踐了?人都是在發現中學會總結自己。不要“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週而復始的。只有靠自己才能把握一切吧!
不管我們學了多少為人處事的道理,運用指導到我們過不好的一生裡。總讓人感覺能跟自己過得好不好聯絡起來,還能影響到一生。這有點太冠冕堂皇了吧?這也許是一種錯誤的思想或指導吧?這往往是丟掉了對未來希望與信心了吧?
人要靠自己踏踏實實,努力學習,吸取為人處事的道理和經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給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奮鬥目標,腳踏實際努力去實現。這樣成功,也就會離你不會太遠了。
回覆列表
我要對提問者說兩點:
一是心靈雞湯喝的再多不消化都沒有用。所謂的學習,不在於你記住了多少,而在於觸發了你的思考。
所謂讀書有三到,謂:眼到,口到,心到。人生就是一部都不要的好書,生活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人生是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我們的每一次經歷都是寶貴的財富,他使我們成長,使我們強大。人生的道理就蘊藏在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所以我們要學會總結學會反思,不斷進行自我修正。也只有這樣,我們學到的經驗道理才能為我所用成我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力量。
二是人生過的好與不好又如何界定呢?何謂好?何謂不好?一段還沒有開始的生活,就已經被自己在潛意識裡定型。
好與不好,幸與不幸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好的心態決定了你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電影《無問西東》告訴我們:不忘初心,方能始終,心之所向,無問西東。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青春、初心和選擇。人生在尋尋覓覓中度過,迷茫、疑惑、進退兩難,這些情緒左右著我們。只有當我們追求真實的時候,心裡會覺得安穩平和。只有當我們真正經歷過,失去過過擁有過之後,才能真正知道好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