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佛山劉生663

    1,文明延續時間較長,從公元前3900年內伽達文化一期(前王朝史)到完全伊斯蘭化,文字斷絕(最後一篇象形文字銘文寫於公元394年),語言斷絕,信仰斷絕。該文明持續了四千多年。

    2,政治上分分合合,信仰始終如一。歷經第一,第二,第三中間期和希臘化,直到成為羅馬的一個省,古埃及還是那茬人,在希臘化時期,古埃及人依然保持了其多神的宗教信仰,開放的信仰態度,國王稱法老,直到羅馬帝國時期。(至前30年)

    3,文字始終在進化,但是沒有斷,一直撐到了394年,羅馬帝國分裂前一年為止,象形文字依然有人在寫,持續了近4000年,可見其堅韌。

    古埃及聖書字有多種"字型",聖書體,草書體,僧侶體。其文字是包含了表音,表意等多種結構。

    P.S.從某種意義上講,聖書字很像漢字。舉個例子,比如“種”這個字,“禾”表示禾苗,表意,“中”表音。古埃及的寫法類似於"zhng禾",左右結構拼音文字,最右側為表意符號。但他們不寫母音"o"(這也是文字死了就活不過來的重要原因)。

    4,我不懂古埃及的經濟,但我知道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在亞歐非的十字路口上,而且他們也不是後來的車匪路霸,商業貿易差不到哪兒去,我就不瞎說了。

    5,農業灌溉能力,他們很早就掌握了尼羅河的執行規律,透過觀察天狼星與太陽同一天升起的週期,制定了曆法,農業快速發展。

    6,古埃及的政治生態中有四個時期很值得注意:

    第一個就是共治制度,新老法老同時在位,以避免法老被暗殺(這似乎成了高階黑,哎,就這麼說吧)

    第二個就是女法老哈特舍普蘇特,她是古埃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法老,統治古埃及21年。

    第三個是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我個人理解為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下的一次政治體制改革(對阿蒙神的信仰轉變為對阿吞神的信仰,剝奪祭司的權力)

    第四個是新王國晚期時的"三權分立"體制,由於法老的中央集權衰落,軍隊,祭司逐漸不受控制而產生的新的體制。

    對比中國:神權政治(商)、中央集權(秦)、女皇統治(唐)、共治(乾隆)等,古埃及很像原始社會版的中國。

    7、中王國時期文學極為繁榮。特洛伊木馬,巢狀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型別文學在古埃及時期都能找到範本。

    詩歌、愛情詩、長篇故事大量出現,包括《辛努海的故事》、《兩兄弟的故事》、《遇難水手的故事》、《能言善辯的農夫的故事》等等。 是西方文學母題的發源地,包括《聖經》、《荷馬史詩》、《ODYSSEY》、《一千零一夜》等等。

    ——摘自答主的古埃及歷史公開課筆記

    8、圖特摩斯四世的改革,這一招張騫玩過,但是在更早的埃及就已經開始這麼玩了。

    他在政治和外交上,一反過去統治者在自己佔領的土地上立勝利石碑後立即返國的做法,他要求對自己王國俯首稱臣的國家要以法老兒子的身份進行統治。他派遣大臣到國外自己佔領的各地,監管、 參與當地的統治。 他將當地的王子帶回埃及的宮廷,和自己的王子一起接受教育,學習埃及的語言文化, 將其埃及化。

    9、“遠航”貿易,去索馬利亞(蓬特),帶回來了動物,香料,還首次移植了異國的植物。

    10、他們在原始社會時候就發明了香水。

    我沒提金字塔、介紹多神信仰、喪葬文化、軍事能力、財富。這些我認為都是浮雲。我認為以上這些才是文明的歷史,是古埃及留給後世人類的偉大遺產。

    他們怎麼看怎麼是原始文明,還沒怎麼玩兒開就掛了。但是他們趟出來了一條文明之路,雖然沒能堅持下去,卻證明了有些招可行,而其他同時代的和以後的文明也會各自獨立的或相互學習的,走出一條更長久的路。

    一個文明存在的意義除了生存還有什麼?

    “證明自己的偉大。”這是我的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關於日本的歷史冷知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