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mo鬧兒媽咪
-
2 # 嘟嘟媽媽馬寶寶
謝謝悟空邀請!兩歲的寶寶已經能夠說出幾個詞和自己的名字,認識身體的各部分。會說出2-3個字構成的句子,開始時句子結構簡單,隨著年齡增長,句子結構越來越複雜,字越來越多,表達內容也會越來越豐富。在聽力方面,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並遵循指令,但僅限於簡短的指令。能夠重複說過的字眼,大人讓做什麼能夠照辦。訓練寶寶聽指令,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示範加引導。
父母在訓練寶寶聽指令操作的時候可以透過語言加動作同時進行。讓寶寶明白這一語言的行為動作。如,帶寶寶出門見到鄰居阿姨,要告訴寶寶:這一位是我們熟悉的鄰居阿姨,我們要和阿姨打招呼說“阿姨,您好!”並同時加上打招呼的手勢。寶寶玩玩回家前要和小朋友們說“拜拜!”家長可以邊告訴寶寶要做的事情邊和加手勢和小朋友們說“小朋友們,再見!”
二、多和寶寶溝通交流。
寶寶從出生的時候不會說話,到後來的慢慢學著說話,實際上是寶寶語言能力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平常和寶寶多說話,多給寶寶講故事,唱兒歌,能夠有效的幫助寶寶儲備語言知識。平時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都比較強的家長帶出來的寶寶也會比較活潑開朗,話語比較多,那些平時不怎麼愛說話,沉默寡言的家長帶出來的寶寶也會比較內向,不怎麼和人溝通。平時我們只有多和寶寶溝通交流,寶寶語言能力比較強,才能更好的聽懂我們的指令並實施。
三、學會正確的引導方式。
家長平時要比較有耐心,對於一些指令在生活中可以反反覆覆教導,以便幫助寶寶透過場景更好的加深記憶。平時和寶寶的溝通要放慢語速,一字一句表達清楚。必要時可以加大嘴型,讓寶寶看著我們的嘴型,幫助寶寶理解一些指令的含義。
四、選擇合適的時機。
教導寶寶學習某一知識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將生活的方方面面帶入到寶寶的教育之中。如帶寶寶出去玩的時候,要告訴寶寶帶上水壺喝水。丟垃圾的時候引導寶寶要丟到垃圾桶裡面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寶寶正在對某一事物或者玩具著迷的時候不要急著打斷寶寶,要透過慢慢引導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過來後再教導指令。
對於寶寶的教育我們常常比喻是“牽著蝸牛去旅行”,旅途長遠,但是寶寶走得很慢。寶寶每一個特定時期都有其生長髮育的特點。家長只有瞭解其特點後才能加以慢慢的引導和教育,千萬不要對寶寶的“慢動作”太過著急。更不要因為寶寶學不會或者聽不懂而責罵,這樣反而適得其反,不利於寶寶的成長。將自己和寶寶放在同一高度,轉換角色,你會發現寶寶的成長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很多。
-
3 # 小寧大遠養成記
寶寶兩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做事情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都開始提高,再加上他們開始意識到“我”的力量,遇到事情特別有自己的主意,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主。當父母提出不同意見的時候,他們會反抗,會“不聽話”。其實,這是孩子開始學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孩子學習和發展各種能力的開始。
面對孩子的這種“不聽話”,父母應該如何引導,還能既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又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一、不是命令,而是選擇
直接對寶寶說指令,寶寶會反抗說“不”,如果家長強制寶寶去做某件事情,會使寶寶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寶寶不願意去做,父母就事事順從寶寶的意見,時間久了,就成了溺愛孩子的典範。
所以,在要求寶寶做某些事的時候,可以轉變一下說法,比如說希望寶寶收拾暫時不玩的玩具,你可以這麼說“寶寶是現在把玩具收起來?還是先去喝水,五分鐘之後再來收玩具?”
這樣的說法給了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力,讓他有自己當家作主的感覺,他會更願意配合著完成家長的要求。
二、給孩子制定規則
要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機會,給孩子講述規則的意義,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最好是購買與規則相關的繪本,經常讀給孩子聽,潛移默化之下,孩子就會認為按照規則做某些事是理所當然的。
比如說,繪本書中常常出現“紅燈停、綠燈行”,每次過馬路的時候,我家孩子總是會大聲喊“紅燈停、綠燈行”,看到紅燈,也會很樂意地等著。孩子瞭解到了規則的意義,就會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當然了,要想讓孩子長期堅持遵守這些規則,還需要家長的監督。
制定好規則之後,要給他講清楚,玩過玩具之後怎麼收拾好,吃飯的時候不能離開飯桌,出去玩不能自己亂跑,不能離開父母的實現,見到爸爸媽媽的熟人要打招呼。
三、提前告訴孩子事情的後果
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再進行各種懲罰措施,既不利於親子感情的培養,也會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果能夠事先對孩子的行為擬定一項處罰措施,讓孩子明白如果他沒有遵守和父母的約定,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更聽話,還可以讓他明白不遵守規則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樣做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和孩子說清楚,哪些行為會受到懲罰,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只有明白了家長的期望,孩子才能避免重複犯錯。
四、巧妙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歲的孩子有一個很明顯地特點,就是容易被一些事情所吸引,哪怕他正在哭鬧。所以,當孩子不聽指揮時,可以運用一些方法和技巧來吸引他地注意力。
1、忽略孩子的不良行為
有時候,孩子無意中的不良行為很快就會過去,如果家長逮著不妨反覆強調,孩子就明白這樣能激起家長的關注,就會故意犯這樣的錯誤去激怒家長。
有一次,寶寶啃玩具被我制止了,過一會兒,我去忙別的事情了,就發現寶寶在我面前不停地走來走去,邊啃著那個玩具便用眼神挑釁著我,我就裝著沒看到不理他,過了一會兒,他看我一直沒反應,扔了玩具去玩別的東西去了。
所以,孩子無意中的不良行為,家長忽視就好,就是孩子經常犯的錯誤,也不要去強調,當他再次犯錯的時候,家長可以利用身邊的環境,適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轉移孩子對危險事物的關注
有時候,孩子會對危險的東西感興趣,他本身又沒有能力來判斷這種東西的危險性,這個時候父母大多是想孩子快速離開這種危險的狀況,而這樣的舉動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哭鬧不止,還可能會把自己和孩子置於危險的境地。
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先叫孩子的名字,或者是他喜歡的玩具的名字,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後再巧妙地將他從危險的境地中引離出來。
有一次,孩子拿著兩根長長的螺絲刀,我嚇壞了,想從寶寶手中奪下來,結果寶寶不放手,我倆這樣一拉一拽之中,一個螺絲刀戳進了我的鼻孔,我只聽到”噗呲“一聲響,獻血嘩嘩地從我的鼻孔中流了出來。不止是我嚇懵了,孩子也嚇壞了,不停地念叨“我把媽媽地鼻子弄流血了”。還是應該慶幸,當時被戳到的是我,不是孩子。
後來,寶寶再拿到危險物品,我總是很平靜地和他聊著天,走到他身邊了再告訴他這個東西的危險性,讓他主動把東西交給我,或者是拿另一樣看上去更好玩的東西去和他交換。
2歲的孩子,不管多執拗和不聽話,家長都不能用暴躁的態度去呵斥孩子,更不能動手去打孩子,這時候正確的引導,溫柔而堅定的態度,是培養寶寶擁有良好性格的基礎。
-
4 # 健康生活94
一、自然引導的方法。
“聽指令行事”的練習。家長隨時利用情景,生活中的各種動作,自然的以手勢配合指令孩子做出如下:“坐下”“過來”“把椅子放好”……等等的動作。剛開始要他們聽指令行事,可能需要用手輔助孩子的身體做出動作;或是由家長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重複這一被吩咐的動作,直到孩子會主動執行吩咐為止。每當孩子達到這種程度,我們都要及時給予讚美與獎勵。
二、轉換引導的模仿動作訓練。
是當孩子在玩玩具(或物品)時,家長用心地找出孩子習慣性的玩法後,將孩子的玩具(或物品)拿來,當著孩子的面,用誇大的動作一而再再而三的以孩子的玩法玩這個玩具,儘量引起孩子的注意,把孩子吸引到家長身邊。
回覆列表
關於寶寶指令的訓練,我有下面幾點辦法:
第一☝️,親身示範法,發出一定指令後家長做示範,讓寶寶明白正確的做法,應該怎麼去做。
第二,語言鼓勵法,寶寶如果作出相應的指令,請給孩子點兒反應,讓她知道,她做的很棒,下次再發出就會是正相關,她更願意配合。
第三,情景帶入法,遊戲加強記憶。給孩子講相應的故事情節,比如兔媽媽帶要出去玩了,她希望兔寶寶去收好玩具,這時候你扮演兔媽媽,寶寶演兔寶寶,更願意配合。
第四,指令分解法,兩歲的寶貝認知發展還沒有成熟,發部指令有時對寶寶講太難了,你可以分開,比如:把書練起來,放在書架上。你可以先讓寶寶把書撿起來,等寶寶撿起來以後再發出“放在書架上。
第五,需要注意的細節:根據寶寶的興趣能力進行訓練;感興趣的多多訓練,以前學會的要時常練習;指令清晰,易懂,容易操作;發部指令切記重複多次,講一次兩次就好。重複多了,寶寶更會充耳不聞,選擇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