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光磊2021

    查了一些資料,供您參考:

    G3自動步槍是聯邦德國(歷史上簡稱:西德)研製裝備的一種自動步槍。1957年成為聯邦德國軍隊制式步槍。是一種利用滾柱閉鎖原理的槍機。

    G3步槍採用的滾柱閉鎖槍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的路德維希·福爾格里姆勒(LudwigVorgrimler)發明了一種利用滾柱閉鎖原理的槍機。他所在從事突擊步槍研製工作的工程師小組受命用研製一種突擊步槍,他們於1944年設計了一種名為MKB GERAT 06的槍械。這種武器雖然是類似於MG42的滾柱閉鎖,但卻是導氣式原理。

    毛瑟兵工廠的設計師繼續這項研製工作,並研製了一種半剛性的滾柱閉鎖槍機,1943年他們製造了一支槍,試驗成功後德國陸軍在1944年訂購了30支樣槍。零件剛生產完,戰爭就結束了。毛瑟兵工廠的一些僱員被拘留在荷蘭並被英國命令組裝這些武器,於是就產生了第一支用滾柱閉鎖槍機的突擊步槍“Stg45”。Stg45的半剛性滾柱閉鎖槍機就是G3步槍的槍機的雛形。

    1950年滾柱閉鎖槍機的發明者路德維希·福爾格里姆勒幾經周折地到西班牙,加入西班牙特種材料技術研究中心(CETME),參加了一個研製新槍的專家組。很快在西班牙得到信任,而且還批准了由他負責設計的新槍方案。新的步槍很快就製造出來,並取名為賽特邁(CETME)步槍。1952年,原型槍引起了美國軍方的關注,美軍軍事代表團還特意表示可以到美國免費試驗新槍。1954年,CETME步槍改為發射7.62mm NATO標準槍彈。此時,聯邦德國正需要新槍裝備部隊。1956年,與西班牙政府簽訂合同,修改並訂購首批500支的CETME步槍,條件是由H&K公司(德國黑克勒和科赫有限公司)生產。而路德維希·福爾格里姆勒也隨CETME步槍回到了聯邦德國。1957年初試驗結束。同年聯邦德國決定裝備該槍,1958年與西班牙達成特許生產的協議,並將生產任務交給H&K公司。H&K公司根據軍隊試驗提出的改進意見,對賽特邁步槍進行了改進,改進後的步槍被命名為G3。

    1959年,G3步槍正式裝備聯邦德國部隊。此後,為適應不同國家或不同部門的使用要求,形成了三種型號:固定槍托的G3A3、伸縮槍托的G3A4和帶瞄準鏡的G3A3ZF(ZF是德文望遠鏡“Zielfernroh”的縮寫)。

    從1959年開始,世界上共有80多個國家購買了G3步槍,其中有10多個國家獲得特許生產權。雖然在1970、80年代後,世界上出現換裝小口徑步槍的潮流,但仍有40多個國家在使用G3。H&K公司在G3步槍的基礎上,在很短的時間,透過區域性的變換就迅速地擴展出包括衝鋒槍、輕機槍、狙擊步槍在內的多種變形槍,使G3系統成為世界上變形槍較多的槍械。H&K公司也成為世界上一流的槍械廠家。

    由於G3尺寸過大,槍身沉重,對人高馬大的歐洲人和非洲人來說,情況會好一點,對身材較小的亞洲人來說,這個就不合適啦,所以G3、FAL在亞洲範圍內使用的不多,M14因為越戰的原因要多一些。

    關於是否適合叢林適用,首先,M14強調過去軍用步槍的設計思想——精度高和射程遠,自服役後便在叢林作戰中大量使用。由於該槍槍身比較笨重,單兵攜帶彈藥量有限,並且存在與FN FAL步槍同樣的不足,就是彈藥威力過大,導致全自動射擊時散佈面太大,難以控制精度,在叢林環境中不如蘇聯/俄羅斯AK-47突擊步槍。G3步槍有很高的精度,缺點是射速慢和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大。叢林作戰距離相對較近,需要自動連發進行火力壓制,而G3由於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較大,並不是太適合在叢林使用。

  • 2 # 園哥YL

    個人覺得,如果從作戰角度來看,g3還是一款很棒的單兵自動武器。很多人總把它當做跟ak47做對比的武器。我倒是覺得它作為BAR的替代品還是很棒的。而且在後坐力方面,g3a3的結構並不是m14那種槍托,後坐力相對要可控的多。

    再有一點關於7.62*51mmNATO彈。越南叢林近距離戰鬥讓小口徑彈藥風靡,但阿富汗的山地又把全威力彈藥的遠距離射擊的優秀彈道提現出來。沒有完美的彈藥與槍械,只有最合適那個戰鬥場景的。

  • 3 # 瘋狗的輕武

    看著誰比吧,但作為自動步槍而言,G3不適合。其中主要的鍋就是它打的是7.62NATO全威力步槍彈

    就這麼說吧,不管是G3、FAL還是M14之類的,這些打全威力步槍彈的自動武器本身就有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的優點。然並卵的是叢林裡邊地形複雜,枝葉繁茂,你壓根觀察不了太遠,而且子彈射出之後也容易被樹幹擋住,即便沒有樹幹,哪怕是擦過枝葉,也會發生輕微的彈道偏移,因此長處完全發揮不出來。

    但全威力步槍彈的固有缺點,比如比較重,在叢林中會無限放大體力消耗。後坐力大,在叢林戰經常發生的遭遇戰中面面對中間威力彈或者小口徑彈優秀的可控性時非常吃虧。

    (下邊兩個動圖分別是G3全自動和同門小口徑師妹HK53全自動,可控性一目瞭然)

    不過G3本來就不是主要為了叢林戰設計的,你就想當時西德的假想敵是誰?不就是東邊的兄弟和毛子麼,G3這種用全威力彈的步槍打叢林不行,開啟闊平原還是能發揮優勢的。

    再者,德華人自己在二戰裡用過中間威力彈(7.92x33短彈),肯定理解短彈的好處。但沒辦法~ 二戰之後被肢解,軍工就更被美國爸爸盯著,只能用當時北約的7.62x51制式步槍彈才能苟活的樣子。

    所以~ G3、包括打7.62NATO的其他步槍本身的假想敵也就是在歐洲平原和毛子剛。因此設計時就沒把叢林戰考慮太多,因此在叢林中,地形的因素會無限降低它的優勢,放大它的劣勢,所以不適合。

  • 4 # 資訊所長

    德國G3步槍是聯邦德國在二戰後研製的一款制式步槍,大量裝備聯邦德國部隊,世界經典步槍之一!前後一共裝備了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至今還有國家裝備,這也讓G3步槍的研製公司,德國H&K公司成為世界知名的槍支公司。

    對於這麼有名的步槍,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德國G3步槍適合叢林戰嗎?

    環境分析

    任何步槍在正式服役之前,肯定是需要經過各種嚴格的測試,除了槍支本身的硬體效能之外,還需要在各種環境下進行測試。比如說沙漠環境和雨天環境等,這裡面當然也是包括了叢林環境!不過也是需要考慮到實際的使用環境,就比如說非洲的國家,在研製武器的時候,就更偏重於沙漠環境下的使用。

    所以聯邦德國也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研製G3步槍的,而且聯邦德國肯定還結合了二戰時期槍支的使用情況,因為這款槍支研製的時間距離二戰結束也沒有多久,二戰槍支的使用經驗可以借用!二戰時期,德國和前蘇聯在主要就是在城市和平原進行作戰,其中城市作戰主要靠的還是射速快和尺寸短小的衝鋒槍,步槍不適合巷戰。

    所以聯邦德國就需要考慮的是平原情況下的作戰,但是這裡的平原根本就不是我們簡單理解的草原,平原指的是地勢平坦,但是也有很多的叢林,叢林作戰基本上就和巷戰一樣,都是障礙物,阻擋了視線,所以從這裡來看,G3不適合叢林作戰。

    槍支本身分析

    前面考慮更多的還是使用環境,接下來就需要從槍支本身的情況。首先就是外形長度了,前期型號整個步槍長度超過了一米,這還不包括增加刺刀,否則更長。這對於在叢林作戰幾乎就是致命的,因為叢林環境複雜,士兵攜帶一米多長的步槍,行動起來非常的不方便。對比前蘇聯的AK47自動步槍的長度,長度只有870毫米,它就非常的適合叢林作戰!

    然後就是G3自動步槍使用的槍彈了,使用的是7.62×51毫米的NATO槍彈,這是一種大威力步槍彈,也就代表它適合遠距離作戰,甚至有人在G3上面加上光學瞄準鏡,都可以作為狙擊步槍使用了。

    而在叢林作戰當中,由於樹木草木的影響,作戰距離非常近,這種適合遠距離作戰的步槍肯定是不適合的,近戰發揮不了作用。

    所以綜合考慮,我覺得德國G3不適合叢林作戰。

  • 5 # 紅色手電筒

    G3和美國的M14一樣都是發射7.62大威力步槍彈的自動步槍,全槍重約4.7千克,全長1025毫米,槍管長450毫米,比M-14稍微短一點,但是由於還是使用7.62全威力步槍彈,所以戰鬥射速不是很高,不過射擊精度還不錯。

    G3有伸縮槍托和固定槍托兩種。

    G-3使用的國家很多,象巴基斯坦還購買了生產許可證進行生產。

    G-3在巴基斯坦主要是克什米爾的山地部隊使用,在高原地區,G-3充分發揮了射擊精度高有效射程遠的優勢,其實每一種武器都有適用的場合,在高原作戰由於後勤保障困難,射擊精度高節省子彈的武器比較受歡迎,象中國的56半自動也是在對印反擊戰中打出了自己的良好聲譽,而到了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卻由於射速慢而被撤裝。

    對於G3來說,名聲還不錯主要是它的運氣好,沒有遇到一場越南戰爭,在越南的叢林中由於是交戰距離近,幾乎是見面就相互潑子彈的節奏,這種情況下7.62全威力步槍彈威力大、精度高的優勢無從發揮,而後座力大、連發不容易控制的弱點卻暴露無疑,M14就是被這事毀了名聲,直到阿富汗戰爭,才挽回來一些名聲。G-3要是去了越南也是一樣的下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鹵代烴是強電解質嗎比如氯代乙酸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