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能與狂言
-
2 # 侃你咋滴
古代城池基本是被城牆包圍著的,農民都住在城外,種植的土地也在城外,城內沒有可以大面積種植的土地,況且種植糧食的週期很長,怕是糧食沒出來,人都餓死了
-
3 # 談藝中國史
前言稍長
古代大規模戰爭的殘酷性來自於它無盡的消耗,消耗儲備,消耗人口,消耗意志,最終獲勝者往往也是疲憊不堪,幾近強弩之末。
有許多朋友在讀史書時常常會看到很多類似這樣的情形,一座固守的城池最終因為彈盡糧絕,不得不投降,有些守城軍民雖然堅持固守待援,最終也因為食物耗盡,發生啃樹皮,嚼草根甚至是人相食的慘烈情景。
於是,許多歷史迷們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守城者不在城內種糧食呢?將城市打造成一個源源不斷提供食物的大糧倉,那還會怕敵人的長期圍困嗎?
這樣的設想看似十分合理,但我們幾乎沒有發現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出現過這樣的城市,那麼,問題出在哪了?是古人智慧不夠,抑或是我們的想法太過天真了呢?我們不妨來算一算帳,看看在城裡中糧食究竟可行不可行。
城池守軍人數與糧食供給計算《墨子·備城門》中記載的守城軍丁人數配置是這樣的,城牆每間隔1.84米安排正規軍一人,徵召的民夫每個2.3米安排一人。運輸軍事器械,後勤保障等人員的比例為1:2也就是說,2個軍丁安排一個後勤保障。
我們以唐代長安城為例,來計算一下守長安城最少需要多少人吧。古長安城周長35.56公里,即35560米,按墨子的守城演算法來統計,單單依憑城牆進行正面對抗的守城軍丁人數,正規軍19775人,徵召守城民夫15460人。後勤人數按1:2計算,還至少需配置17617人。總人數已達到52852人。
按每人每天至少供應1斤稻米為基準,每天則需要提供給守城部隊的糧食總量高達52852斤,約26.4噸。
古代耕地單位面積產糧計算為了使得文章的說服性更強一點,我用清代康熙年間太湖一帶糧食生產水平來進行計算。據《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第7冊,檔案出版社,1985年,338、455、468、1229頁。中的資料進行統計得出,太湖一帶一年兩熟的稻田,每畝年產稻穀5.3石,約合297斤。需要注意的是,這還只是稻穀,如果加工成糧米,每畝淨產糧將不到200斤。
那麼,依據上文所得出的守城士兵每日需要消耗26.4噸的食物來計算,需要多少畝的耕地面積來保證呢?我們只需要做簡單的乘除法就可以得出結果,是的,維持5萬多士兵一天口糧,至少需要264畝耕地一年的產出。為了保證城內不斷糧食,我們至少需要365個264畝來供應食物,那這個面積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需要耕地96360畝,約合64239357平方米,即64平方公里。64平方公里究竟有多大呢?我們來對比一下吧,唐代長安城的面積約為80平方公里,現在的故宮博物院總面積才0.72平方公里。64平方公里相當於是把上海的黃浦區,普陀區的面積加在一起了。
我們還忽視了一個因素,那就是產糧是需要勞動力的,還有生產軍械,基本生活所需物品的相關從業人員也是要有的,還有牛馬牲口的給養更是不能少的,所以,為了保證這些人畜在被圍困期間有基本的食物保障,整個長安城的80平方公里城市面積都要開闢成為耕地,而且還不太夠。
那麼,問題來了!長安城為了保證在被圍期間有充足的糧食供給,需要把城牆內裡的所有建築物拆除,連人都要住在田裡頭,皇帝和大臣則特殊照顧一下,就住在城樓裡面吧。
那麼,古代是不是真有這麼浪漫的皇帝和大臣呢?用高昂的城牆造價去建設維護一片光潔溜溜的水稻田呢?這樣的城市還有什麼意義呢?這簡直就是一個高階的農業生態園而不是提供行政,經濟,軍事等諸多功能的樞紐了。
為此,在城池裡頭開闢耕地以提供給守軍食物的方法是很不靠譜的,記得有個成語叫削足適履,用在這裡也應該不為過分吧。
當然,也是有些特例的,四川的釣魚城就採取了邊守邊耕的城池防守策略,但那時因為釣魚城幾面環水,形成了天然的保護屏障,守軍可以在城牆外面,長江內側進行產糧,但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不是每個城市都具備的。
結語看來,在古代城池裡頭種糧食是一件十分不靠譜的事情。如果真要這麼去做,城市的規模將是空前的,而這樣的城池,其實我們現在依然還能看到,那就是長城。但長城因為過於長,防守的難度也很大,有人說,長城只是一條線,北方遊牧民族和南方農耕民族相安無事時,這條線就存在並約束著彼此,而一旦雙方開戰,它僅僅只是一條線而已。
-
4 # 歷史風暴
就地種糧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咱得看看到底有多少地才能養得起城池裡面的人。
古代糧食的畝產並不高,一畝地也就一兩百斤,光吃糧食沒有肉、沒有油的話,一畝地糧食的單產僅夠維持一個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如果在進行作戰任務,那麼糧食的需求就加倍了。
所以,一畝地糧食頂多也就能夠保證一個人的基本生存。一公頃是15畝,100公頃是一平方公里,也就是說一平方公里的糧食產量只能維持1500人的基本生存。
咱們就打個比方,一座城市有1.5萬守軍,1.5萬老百姓。守軍因為需要作戰,每個人每年要消耗2畝地糧食,老百姓不需要作戰也得需要1畝地糧食。那麼1.5萬守軍就需要20平方公里的耕地來供應糧食。1.5萬老百姓需要10平方公里的耕地來供應糧食。
也就是說,這座城市至少需要30平方公里的面積,才能保證守軍和老百姓有足夠的糧食。加上城中的其他建築,比如兵營、糧倉、軍械庫、民居、道路等基本設施,這座城市的面積就得30多平方公里了。
那麼,30多平方公里面積城市是什麼概念呢。中國歷史上還真有一座面積這麼大的城市。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漢朝的首都長安城就是一座面積為36平方公里的城市。這座城市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只有西方歷史上著名的大帝國羅馬首都羅馬城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當時問題來了,這座巨大的城市用1.5萬士兵是無論如何守不住的,這座城市,東城牆長5940米,南牆長6250米,西牆長4550米,北牆長5950米,城牆周長為22690米,如果在城牆上每隔1米立一個人,需要22690人。可見,1.5萬人連城牆的基本防護都做不到,更不要說輪換了。
而1.5萬人可以鎮守的城市,有多大呢?
如果想保衛住這座城市,與敵軍來一場長期的攻防戰,那麼城池的面積不能太大,這樣就能使1.5萬士兵有足夠的輪換能力。估計,只有山海關那麼大的城市可以滿足條件。
山海關屬於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距離秦皇島大約15公里,是萬里長城的東方起點。這座城市有著完備的防禦體系,城高14米,城牆周長4000米。顯然,這樣的一座小城只能提供軍民的基本生活功能,如果在城裡種糧食,物產只是杯水車薪,養個幾百人還行,剩下的只能捱餓了。
不僅種糧食不現實,很多大城市在打仗的時候,不需要圍困太長時間就會出現糧草不濟的情況。實際上在古代,很多城市在打仗的時候很容易鬧糧荒,所以一旦陷入長期攻防戰,就會有大量百姓餓死。
這是因為,大城市人口眾多,每天消耗的糧食是驚人的,城中的米鋪、糧店為了保證利潤週轉也非常快,根本沒多少存糧。
而官方的糧倉不會全部設在城中,很多都在城外,當城市被圍困後,糧倉的糧食也就沒了。
明朝歷史上著名的北京保衛戰就曾經面臨了這樣的問題,說實話當時也先對北京城只圍困不攻擊,就這麼耗著,對於謙是一個很大考驗。
土木堡之戰後,明軍人心惶惶,不僅無兵還無糧,這時候于謙想到了一個解決的好辦法。
當時北京城的糧倉在通州地區,因為這裡是運河的重要碼頭,運往北京的糧食大多在這裡卸船。而南方北上的勤王的軍隊順運河北上也大多在這裡登陸,于謙命令士兵上岸後去糧倉自行取糧,一舉兩得,軍隊來了,他們的糧食也順道帶來了。這才保證了戰爭期間士兵不會受到缺糧的困擾,也維持住了士兵的戰鬥熱情。
以上!
回覆列表
很簡單,沒有地。
中國古代的城市其實規模並不大,除了少數巨型城市如長安、洛陽、南京等,規模都很有限。所以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說法。這裡的城其實是指內城,有的有有的沒有,基本上都是一些官員士紳和行政機構安排在這裡,而郭大約就是城牆周圍的區域,推測主要是工匠、商人等生活工作的區域。而負責耕種的農民基本上都在城外的鄉村裡,戰爭開始的時候,大量的農民都會聚集到附近的城市裡去躲避敵方軍隊的攻擊,城市的人口瞬間會增加到原來人口的幾倍,而城市規模就那麼多,還要考慮原本駐紮在城外的軍營裡的己方士兵要進駐,能把這些人安排的住下就不錯了,哪裡還有多出來的地種糧食啊!
而且中國古代的城市選址有的時候並不一定是在平坦的平原地區,比如西北來說,許多城市的原址都在河流衝擊出的“河川”區域,為了保證耕地面積,城市只能委屈一點建在相對空曠的山腳區域,那就更沒法種糧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