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石打假
-
2 # 影視文娛藝苑
澄泥硯,與端硯、歙硯、洮硯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硯”,主要產于山西省新絳縣,是四大名硯中唯一泥硯。2008年,澄泥硯製作技藝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絳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汾河經此西流,帶來大量富含多種金屬礦物質的泥沙沉積成床,得天獨厚的澄泥資源,為澄泥硯的製作創造了條件,尤其為澄泥硯“窯變”為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檀香紫等自然色彩創造了條件。
唐宋時期澄泥硯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完整的製作工序。按照史書記載,絳州澄泥硯的製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宋代的《賈氏談錄》和《文房四譜》中對澄泥硯的製作方法均有記載。古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後,用絹袋盛之,口繫繩再拋入河中,繼續受水沖洗,如此二三年之後,絹袋中的泥越來越細,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然後“令其幹,人黃丹團和搜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乾,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再用黑蠟、米醋相摻蒸多次。如此繁複的工序,使硯臺堅如鐵石。
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澄泥硯的製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了。主要工序為:將採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濾出極為細緻的澄泥,經過澄泥過濾、絹袋壓濾、陳泥、揉泥、製坯、陰房晾乾、雕刻、砂磨、入窯燒製、出窯、成品水磨等工序,製成一方硯需一年半的時間。
澄泥硯以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堅耐磨,觀若碧玉,撫若童肌,儲墨不涸,積墨不腐,厲寒不冰,呵氣可研,不傷筆,不損毫,倍受歷代帝王、文人雅士所推崇,唐宋皆為貢品。武則天、蘇東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鍾,並著文記之;乾隆皇帝讚譽:撫如石,呵生津。其功效可與石硯媲美,此硯中一絕。
澄泥硯以“硃砂紅、鱔魚黃、蟹殼青、豆綠砂、檀香紫、為上乘顏色,尤以硃砂紅、鱔魚黃最為名貴。澄泥硯的硯體形有圓、橢圓、半圓、正方、長方、隨意形的。雕式有號、耳瓶、二龜坐浪、海獸哮月、八怪鬥水、仿古石渠閣瓦等立體硯。平面雕刻有山水人物、草樹花卉、走獸飛禽;又有犀牛望月、台山白塔、嫦娥奔月等。
-
3 # 小孩er你別走
絳州汾河灣的泥質幹強度偏高、手感滑膩、無砂、可塑性高、韌性強。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為什麼絳州澄泥硯能以唯一的非石質硯躋身中國四大名硯之中。硯,它的實用功能是磨墨,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細膩滋潤容易發墨,並且墨汁細勻而無雜質。在同樣的硬度下,由於澄泥硯是用泥土燒製,研磨後硯面的光滑度肯定會遜於石硯,同時卻增加了澄泥硯的滑動摩擦係數,也就是說,澄泥硯比同等硬度的石硯發墨程度要好。陶的燒成溫度在900℃-1000℃左右,瓷的燒成溫度在1300℃以上,而絳州澄泥硯的燒成溫度正是介乎於兩者之間。製陶工藝是澄泥工藝的先導,它的發展孕育創造了澄泥工藝,製陶工藝昇華的結果,是瓷器的出現。澄泥工藝是獨立發展的結果,歷史上的澄泥硯、紫砂器的問世證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更顯示了它的價值,它是介於陶與瓷中間的另一路產品,歸類於炻器。但澄泥硯又具有研磨工具這一特殊性,燒製時的技術要求就高了許多;控制溫度是把握質量的關鍵之一:燒製時的溫度過高就會瓷化,墨在硯上打滑,發墨功力差,不可取;若燒製時火候不夠,就會燒成陶質,硬度差,磨墨時泥磨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燒工藝是製作澄泥硯最為複雜的一個環節,澄泥硯的顏色、硬度、瑩潤程度等都與此密切相關。藺氏父子正是在這一關鍵環節的研製上取得了突破,燒製出了色彩絢麗、造型生動的鱔魚黃、綠豆砂、玫瑰紫、硃砂紅等各種品相的澄泥硯。 絳州澄泥硯的製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首先,將採掘來的河泥放置在一個絹制的籮中過濾,(古法制硯,是將一種特製的雙層絹袋吊掛於汾河中,河水中裹帶的泥沙流入絹袋中,經第一層絹袋過濾後,沉入第二層絹袋的細泥即是澄泥。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濾出的極為細緻的泥土就是制硯的原料——澄泥。澄泥硯之名也由此而來。再將濾製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時間,歷經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澄泥硯“取之於水而成之於火”。這使我聯想到中國道教的煉丹術:水中取泥譬若生藥,火中成硯終似結丹。在遵循古法的同時又獨出機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予以創新,在煉泥這個工序上,購置了機械裝置,以電為動力替代了原來的手工操作;這樣做的結果是既加強硯的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硯在燒製時不會產生任何氣泡和微小的裂紋。密度是決定硯質是否堅實、是否發墨的主要條件;一般澄泥硯的密度在1.4-1.6左右,絳州澄泥硯運用現代工藝使它的密度提高到了2.0-2.2左右,已接近了花崗石的密度。絳州澄泥硯研製所燒製的仿古石硯,不論在重量上、視覺上、手感上都與石質無異,達到幾可亂真的程度。 在造型藝術上,澄泥硯也別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圖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樣,色澤典雅秀麗,顯得極為古樸大方。現在澄泥硯已發展出近百種造型,種類繁多。 澄泥硯屬陶類,它的前身是古代的陶硯。可能古人受秦漢間磚、瓦當生產的啟示,結合陶硯再精工製作,遂步昇華為澄泥硯。澄泥硯的形成約在晉唐之間而略早於端、歙。
-
4 # 我是米叔
澄泥硯的製作工藝 , 澄泥硯由於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因此澄泥硯質地細膩,猶如嬰兒面板一般,而且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滋潤勝水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因此前人多有讚譽。製陶工藝是澄泥工藝的先導,它的發展孕育創造了澄泥工藝,製陶工藝昇華的結果,是瓷器的出現。澄泥工藝是獨立發展的結果,歷史上的澄泥硯、紫砂器的問世證明了它的存在,直至今日仍有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更顯示了它的價值,它是介於陶與瓷中間的另一路產品,歸類於炻器。但澄泥硯又具有研磨工具這一特殊性,燒製時的技術要求就高了許多;控制溫度是把握質量的關鍵之一:燒製時的溫度過高就會瓷化,墨在硯上打滑,發墨功力差,不可取;若燒製時火候不夠,就會燒成陶質,硬度差,磨墨時泥磨俱下,更不可取。所以,煅燒工藝是製作澄泥硯最為複雜的一個環節,澄泥硯的顏色、硬度。
回覆列表
澄泥硯創於漢,鼎於唐,迄今已逾2000餘年,與後起之端硯,歙硯,洮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澄泥硯是其中唯一以人工澄煉之泥燒製而成的陶硯,也是唯一不以產地命名的硯臺。它風韻典雅,窯變奇幻,巧奪天工,雅俗共賞。歷代文人學士奉為案上珍品,蘇東坡、米芾、朱元璋均有所鍾,著文記之。清乾隆皇帝在磨試了內務府收藏的澄泥硯後,親感其妙,讚譽:“撫如石,呵生津”。並稱:這是用沉澱了幾千年水漬泥做的澄泥硯,不滲墨,研得下墨快,能去掉墨中的松油,寫字入木三分。
正宗澄泥硯是經過取土製漿、濾泥、澄泥、製坯、晾坯、磨製、雕刻、燒製、蠟煮、拋光等十餘道大工序完成。特點:看似碧玉,瑩耀生輝;撫如童肌,細潤柔滑;叩之有金石之聲,鏘鏘悅耳;用則膩而不滑,發墨而不損毫;貯水不涸,歷冰不寒;有桔子紅、玫瑰紫、鱔魚黃、蟹殼青、墨玉黑、斑鳩灰等。這些色澤全是在燒製過程中的自然窯變形成。
澄泥硯的燒製過程第一步取泥:取泥之法除以水澄泥外,還有“羅土製法”,即籮篩細土取泥法。(我們採用羅土製法)
第二步整泥:整泥的過程頗為複雜,先把泥料用篩子過濾,再把泥料置於袋中掛於窯洞“澄”,這是一種特殊的過濾手段。過濾後的泥料,捻一捻,如紅薯澱粉一樣滑溜。然後是“和泥”。“和泥”與“和麵”是一個道理,要把所有的泥團都擺弄得像麵糰一樣,不能硬也不能軟。待到把泥料擺弄得有“筋”又有“肉”的時候,就等於為泥料注入靈魂了。
第三大步製坯、晾坯、磨製、雕刻:澄泥硯一般是在泥半乾時雕制,泥的狀態要“軟”得可用竹刀雕刻,同時泥還要“硬”得不塌形。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燒製:只要沒有出窯,經過無數次擺弄的泥料,仍然是泥,不是硯,所以燒製的過程很重要的。“燒製” 爐溫須在900攝氏度至1200攝氏度。因為溫度的高低、泥材成分的不同、窯爐容量的大小、煤炭熱值的高低以及裝窯的疏與密、燒製期間的天氣狀況等,都與硯的成品率和成色好壞有關係。溫度低無法行成硯要的硬度,過高容易瓷化,這樣硯根本無法發墨。這種燒製技巧有形也無形,是難以把握的。澄泥硯的製作工序非常複雜和嚴謹,整個“生產系統”是脆弱的:泥料選不好,握不成團,是鬆散的;泥料“澄”不好,沒有水性,製作出來的硯臺就不溫潤,就不會“呵氣生津”;泥料“澄”好了,如果“和泥”的工夫沒有下到位,那麼泥料通體的柔韌度就不均勻,某一部位就會在高溫中變形;泥料整好了,但如果雕刻壞了,那麼也就廢了。還有,就是一切準備工作都很順利,但入窯後火候不到或者遇到特別惡劣的天氣,出窯時硯臺的成品率很低或者全部報廢了,就被稱為“壞窯”。澄泥硯的燒製是產生窯變的,這個窯變和燒製瓷器中的窯變一樣,也是在高溫的燒製中,礦物質產生變化而形成的,澄泥硯的窯變是無意為之的,其色澤雖可以在裝窯位置和火候的控制等方法來達到人們想要的效果。但燒製過程中,因上面所講到的火候和氣候等多種外在因素,致使一方好的窯變澄泥硯非常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