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諾的白開水1
-
2 # 3歲以上體能和技能
家長少囉嗦孩子,多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怎麼處理事情,給他報個興趣班,讓他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
-
3 # 手機使用者木子lxy
習慣非常重要,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人的習慣尤為重要,家長是孩子的榜樣,您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引領著孩子成長。
孩子的行為舉動,有著與家長密不可分的關係,這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想改變孩子,就先從孩子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抓起,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期間也離不開,家長的耐心指導。
想要改變孩子的習慣行為,家長必須與孩子共同努力,才能做到更好。
-
4 # 思維魔方
孩子上初一了,總是丟三落四,怎麼辦?
孩子丟三落四,不要急,也許是好事!
一、孩子進入中學後丟三落四,要具體分析:
1、孩子分配的事情太多,導致丟三落四;
課堂學業太多,剛入初中的孩子,對管理繁重的學科作業還不習慣,可能會有丟三落四的現象,這時家長需要當好協助的角色,並應用合適的方法、工具來改善孩子的不好習慣。
2、孩子太專注某些事情,導致丟三落四;
初中後,孩子的學科增加到8-10門,有些學科對它們有很大的吸引力,或者有些學科壓力太大,花費時間比較多,因此忘記或沒有時間來做其他事情。如果是專注於某學科要給予鼓勵,但是也要善意提醒——不要偏科。
3、家長和老師——沒給予爭取指導方法;
學生丟三落四,有時不關孩子的事情,是家長或老師安排的事情太多,而且雜亂無序,並且動不動就調整內容,導致孩子無所適從。因此家長與老師,要反思日常分配的學業任務,同時反思自己是否給出讓學生不在於丟三落四的方法、措施了。
4、孩子沒有聽懂學會家長教師教的方法;
家長、教師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總是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迫切希望孩子能夠早點領悟家長、教師的苦心。但是教育是一個過程,過於的急於求成,無異於拔苗助長,引起學生的反感,甚至抵制。因此,要對教學效果、學業落實等進行驗證。要與學生商量著學業按時完成的方式方法,必要時給予各種精神與物質的獎勵。
我家孩子本學期就是初一(7年級),起初也是丟三落四,書本忘記、文具丟掉、作業忘記做等等五花八門的搞笑事情,但是後來我用積分管理他的行為後,凡是他做成的都給予積分獎勵,每天積分肯定他的行為,而且積分可以兌換他喜歡的遊戲、書籍、零售、玩樂等。現在都不用提醒他,都可以順路的管理好他自己了!因為他記得那些積分專案。
二、孩子生活、學習規律的培養方法
1、佈置任務要解釋清楚;
家長與教師給孩子佈置任務時,要考慮孩子的時間、精力,以及其他學科的安排,合理規劃他們的時間,不用盲目的佈置任務。另外要給予按時完成的方法、獎勵、應變措施等等。
2、佈置任務有他人監督;
佈置的任務學校與家長最好雙方都要擔任其監督角色,不能完全丟給家庭監督,教師也要對丟三落四現象重複的學生重點協助。多鼓勵多肯定,一般會很快就有改觀。
3、佈置任務有登記記錄;
家長、學校佈置學業任務時,最好有個作業登記表,可以讓家長、教師進行檢查確認,讓學生自己可以自查,家長可以監督查。孩子堅持這樣記錄習慣後,丟三落四現象就會越來越少了。
4、任務異常要及時跟進;
家長、教師對個別孩子的丟三落四的現象要及時與孩子溝通,分析原因,尤其是從家長、教師自身查詢原因,不能責怪孩子。發現異常的丟三落四現象後,給予協助,幫孩子走上正軌。這裡可以藉助前面的3條要求重複進行確認是否做到位了。
三、孩子記性培養,要逐步改善
孩子記性培養,不要急於求成,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要客觀分析。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做的更好一些的。反覆提醒,不要責怪孩子,要多從家長、教師身上發現問題。多協助孩子來養成好的習慣。
1、先從學科作業管理
2、再從學習活動管理
3、再從生活活動管理
四、孩子記性差,可能是好事現在孩子的壓力比較大,記性差時,同時也把一些煩惱壓力,也忘記了,這樣也是好事,有時這種記性差,是孩子專注於某些興趣領域,而有所忽略,我們要多家引導鼓勵。再加上家長與教師對孩子記性的協助,可以看到孩子成長得自主性、獨立性越來越好了。
以上改善建議,僅供參考!
-
5 # 燭之光jy
第一,強迫法。比如:有的孩子放學後回家寫作業,有時要寫到很晚,寫完馬上就上床睡覺了,結果第二天起床後急急忙忙吃口飯就要上學去,一看書包還沒裝好,這時家長幫著一起忙,到學校後才發現不是書落家了,就是要帶來今天用的東西落家了。馬上打電話讓家長送。這個時候千萬別送,要麼自己回家取,要麼自己想別的辦法。等孩子回家後再學習時,告訴他學完習後,要把書包拾掇好,該裝的該帶的不要落下,否則後果自負,幾次下來,孩子落書的毛病就會改好。千萬不要家長代勞,你代勞他就會總忘。
第二,學會把東西放回原位,這是非常關鍵的養成教育,比如:進屋換鞋時,要主動把換下來的鞋放在原來的位置,脫下來的衣服要放在指定的地方,使用完的工具要放回工具箱,時間一長孩子就會養成有序的生活習慣了。
試一試這兩種方法,保證你的孩子會很快養成有序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養成後,就不會丟三落四了。
-
6 # 禾沐全息心理
在我的諮詢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家長朋友吐槽孩子總是馬虎、丟三落四、做事情沒有長性等等內容。當遇到這樣的吐槽的時候,我都會先問家長一句:“你確認是’總‘嗎?”
估計是周圍的老師、朋友或家人針對這樣的吐槽,都是在強調這是行為習慣的問題,需要及時修正,否則就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等等諸如此類的迴應。
而我所問的問題,是大家從來沒有迴應過,家長也沒有想過的內容。
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會愣一下,但是馬上就會說:“就算不是‘總’,也差不多啦!”
我都會強調說:“那是不是我可以理解為,大多數的時候孩子是這樣的狀態,只有少數或者是極個別的情況下才不會呢?”
看到這裡估計有些朋友會覺得有點兒糊塗,孩子這個問題這麼明顯,還有什麼可質疑的呢?直接就想辦法讓孩子改了不就得了嘛?搞清楚孩子是不是一直都這樣有什麼意義呢?
(°ロ°٥)
不光有意義,而且是意義重大!
(ง๑ •̀_•́)ง
如果一個孩子某些的行為習慣長時間無法被糾正,這隻能說明修正習慣給他帶來的收益不足以推動他去改正這種習慣。
╮(╯_╰)╭
這裡我們需要強調一點,收益不一定是獲取,有些時候不損失也算是收益。
比如孩子如果不丟三落四了,就不會丟東西,這種不損失就是一種收益。
而事實上,這種收益無法推動他去修正自己的行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我們採用怎樣的方法教育孩子,制定怎樣的解決方案,因為缺乏足夠的內驅力,都難以奏效。
這種情況下,孩子大多數的時候都是“耳進右耳出”的狀態。說的時候“點頭稱是”,做的時候“我行我素”。
因為著急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而且這種行為習慣的後果以及改變之後的收益,對於孩子來講基本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最後就讓家長不得已給孩子貼上了“馬虎、丟三落四”的標籤,還用“總”這樣的狀態來形容孩子的行為模式。
=͟͟͞͞( •̀д•́)
所以你看,一個內驅力對於問題的解決有著多麼重大的意義!
可是如果我們找到哪些事情,孩子做到了“不丟三落四、不馬虎”,那我們就可以去分析一下這些事情,為什麼不需要我們做什麼,孩子就可以輕鬆的做到我們想要他改正的樣子了。
就像有些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專注力有問題,無法安下心來學習,甚至覺得孩子是不是應該吃些什麼藥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都會問家長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嗎?比如看動畫片,玩遊戲的時候也無法專注嗎?”
如果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孩子是可以專注的,那說明孩子的能力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在某些事情上無法做到而已。
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去研究動畫片和遊戲為什麼吸引孩子,學習為什麼讓孩子迴避,並嘗試把這種能力平移就可以了。而不是簡單的按照我們的主觀想象,給孩子制定一個看起來很好的解決方案。
對於這個丟三落四的問題,原理也是一樣的。
當然,如何能夠分析清楚孩子背後的動力,以及如何平移這種能力,就不是簡單的靠著靠著打幾個字就能說得清楚了。這需要細緻的溝通,才能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就像我在很多的課程裡面強調的那樣,辨證施治,對症下藥,對於親子溝通來講,具有非常大的價值和意義,
(◔⊖◔)つ
-
7 # 大貓說心理
買塊白班,或,找張白紙,把每天出門必帶的物品,寫在上邊。
貼在門口,每天出門前,對著清單,進行檢查。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意強化,會有所改進的。時間長短,根據你孩子的實際情況而定。
也可以讓孩子練習下冥想,不用多,每天15分鐘就夠,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
-
8 # 餘生路漫漫
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如果是學習用的東西,沒有帶可以讓老師適當的批評也許比家長說好多遍管用,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從現在開始家長可以慢慢培養,每天詢問需要的東西有沒有帶,幫著孩子養成晚上回家先整理再學習的習慣,慢慢來
-
9 # 靜靜48499
這樣可以為孩子準備好一個便利貼,把要做的事情,要帶的東西,要買的東西,自己的學習計劃等記錄下來,沒做完或者完成一項任務就畫如去一張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習慣。
同樣的錯誤重複犯,是因為他做錯了一次,家長或老師沒有提醒他,也沒有告訴他這是不可以的。又一次犯了同樣的錯誤,老師和家長還是置之不理,他就認為這是正確的,我可以這樣做。
剛上初中,也要有一個適應的階段,只不過有的孩子適應快,有的適應慢。
對待孩子的錯誤家長應該要有耐心。
-
10 # 貝塔數學
你好,我是一名有八年一線教學經驗的初中老師,你說到的孩子的問題不僅在生活上出現,在學習上也經常會出現,我們不妨從學習方面來剖析這個問題。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常常是做錯的題總在重複犯錯,甚至有些學校有些家長會要求孩子做錯題本,收效甚微,發現考試錯的還是那些以前錯過的,這讓許多家長和老師都非常犯愁。
那要解決這個疑問,我們首先了解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時候我們不知道開水有多燙的時候,我們可能會伸手去碰,但當你被燙了之後下一次你一定不會再伸手去碰。為什麼,因為你被燙痛了,所以你會在腦袋中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冒熱氣的水不要輕易碰。我們想一想,讓你產生警覺的訊號是“開水”本身嗎?不是,是你因為被燙到之後產生的痛感讓你加深了印象,而這個印象的表現即是冒熱氣的水,這是你可以看到的,而“開水”這個概念你是看不見的,你能看見的是冒熱氣的水。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我們需要有“痛感”,二我們需要找到讓你產生“痛感”的原因,三我們需要歸納總結出讓你可能會遭遇這種“痛感”的表象訊號——它的作用是下次當你再次遇到會透過你的感官神經傳輸訊號回你的大腦,從而控制其對應的抵抗行為。
所以,作業、試卷中出現的錯題,導致考試分數低,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痛感”,但這種“痛感”遠低於手被燙帶來的痛感,所以我們需要透過改錯題、做錯題本等一系列的行為加深自己對這種“痛感”的印象。如果這個環節僅僅停留在完成任務,那麼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同時如果止步於這個環節,那麼我們的第二、第三環節也就更談不上了。所以錯題本做完了之後,還需要思考自己為什麼這道題會做錯,錯在審題不仔細、符號判斷出錯、謄寫出錯等等,一定要原因具體。最後,我們需要思考總結,在題幹中那個資訊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以後讀到這個資訊,我們就需要注意它就是我的易錯點,從而才能避開錯誤。
相信從學習上的細節改變,孩子在生活上也會受益一生。
-
11 # 輔導作業的老母親
孩子上初一了,還總是丟三落四,那麼據此可以推斷出,他的後面總是有人在替他操著心,擔著責。沒有人真正要求他去為自己的事情負責,也沒有人教會他要負責,怎樣負責。
審視下父母,是不是總有一個人,替孩子承擔了本屬於他自己的責任,卻沒有教會他要自己為自己負責。是不是總有一個人在後面提醒他、嘮叨他,嫌棄他、抱怨他的同時又替他把該準備的準備好,該帶的東西帶好。
每一個不負責任的孩子後面,總會有一個替他買單的大人,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總有人善後,我為什麼要負責——這就是孩子的心理。
同時,孩子也會透過這樣的行為,引起父母的關注,讓父母為著自己團團轉,達到“支使”父母的目的。
-
12 # 小兒推拿清江潤城店
第一,看是遺傳爹媽誰的不操心了,呵呵。
第二,從小自理生活能力家長培養到位了嗎?
第三,平時有沒有正確對待孩子這個毛病,不要吼,越吼越記不住。氣場和磁場會影響孩子的判斷力。自我信任度。
第四,是不是學習壓力過大了?心理壓力大?
總的來說,好好溝通吧。平時可以讓孩子幫忙提醒家長一些事,讓孩子參與,如果孩子做到提醒家長,並給於適當的誇獎,讓孩子有存在感。有積極性
-
13 # 面向孩子
我們反覆強調孩子的學習,是需要講求週期的!小學階段,是需要注重孩子的習慣和態度的,中學階段,是需要注重孩子學習的品質和質量的,很顯然,這是小學階段這方面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在初中階段,問題依然在延續。
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都是父母行為、態度的某種投射!(這句話,因看到各種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我說過很多遍,也還會繼續重複,這樣的重複,本就是現在孩子問題,在家長的認識上不足的一個永無休止的問題)父母的行為,父母的態度,往往都是家長自己的無意識狀態下的忽視,而孩子天生的本能,就是在悄無聲息中進行學習模仿的。
解決孩子這樣的問題第一步:就是父母要自律了,把各種散漫的狀態收拾起來,無論孩子在不在身邊,都要對自己進行嚴格要求。 第二步:讓孩子重視問題!不能引起認知上的重視,都會造成行為上的散漫。孩子在一個未知領域犯錯,本就是其人生中所缺失的課堂,如果孩子反覆的重複犯錯,那是孩子完全沒有走心、沒有上心的體現。這是孩子責任素養嚴重缺失的表現。孩子的成長,家長們重視的,往往是一些顯性的認知培養——知識學習,因為要應付考試,而與考試無關的學習,就沒有那麼重視了。
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長,當年因考試的那些內容,有多少是在決定著你的人生?這話我不想說的太絕對,但真正決定我們人生的,都是知識學習、認知培養以外的個人素養問題,這也是一塊嚴重缺失養護的人生土壤!生命的智慧、人生的幸福感,絕不是因為你輸入的知識越多,你的人生才真的成功,而是因為人生裡的個人素養的養成,才成就這個人的優秀和卓越。
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牢記這樣的素養的培養:孩子無條件的責任感、真實的正直、本色的謙遜、與人相處的技能、真誠的溝通,自我情緒的控制、高度的協同合作。這七條素養,在我看來,無比的重要,雖然無法決定您孩子的升學、考試,但它完全可以決定孩子的生命品質和生命的厚度。將家庭教育的視野放大,你將看到孩子成長的關鍵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在一些瑣碎的問題上糾纏,人在問題上反覆糾纏被困擾,同時也是新問題的產生。
黃河的不同河段,河水的流向,總沒有辦法與教科書上說的一致,可能是由南向北,也可能是自東向西在流淌著,當把視野尺度放大之後,河水不變的依然是自西向東在流向著。
回覆列表
你可以經常提醒,東西給整理好,告訴他別亂了,這是關注大目標的孩子。性格改變很難,長大會好點,如果成績很好其實不必擔憂一些小事。愛因斯坦經常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