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風文化小棧

    國風認為: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紅樓一開始,史湘雲是和林黛玉最好的!一來了基本都跑到林黛玉那住,吃在一起,睡在一起!但是慢慢的兩個人的為人處事,行事風格,以及思想修為出現了偏差!這一點在32回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含恥辱情烈死金釧中,史湘雲背後先讚譽寶釵一番,然後又諷刺黛玉一番。應在這之前,湘雲和黛玉之間,就應有了一些說不出的嫌隙。然後馬上就指出了,這嫌隙的原因。

    興隆街的大爺來了,要會見寶玉!對此寶玉很厭煩。湘雲卻勸著寶玉遂於世俗:“還是這個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願讀書去考舉人進士的,也該常常的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也好將來應酬世務,日後也有個朋友。沒見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裡攪些什麼!”寶玉聽了大覺逆耳,道:“姑娘請別的姊妹屋裡坐坐,我這裡仔細髒了你知經濟學問的。”襲人道:“雲姑娘,快別說這話!上回也是寶姑娘曾說過一回,他也不管人臉上過得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這裡寶姑娘的話也沒說完,見他走了,登時羞得臉通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得怎麼樣呢。提起這些話來,真真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她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誰知這一個反倒同她生分了。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她,你得賠多少不是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她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襲人和湘雲都點頭笑道:“這原是混帳話。”

    這一段應該充分明確指明瞭湘雲同黛玉生份反同寶釵親近的原因了!因為這一時期,湘雲和寶釵成了志同道合真正的知己!自然願意和寶釵更加親近,而對黛玉敬而遠之了!

  • 2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首先對題目的說法表示不大認可,書中湘雲確實有相當一段時間很喜歡選寶釵,不喜歡林黛玉,但是說湘雲和黛玉從小一起長大,我卻沒有這個印象。

    在書中,黛玉進入賈府之後不久,寶釵就來了,而湘雲在此期間一直沒有出現。湘雲第一次出現,已經是書中第二十回,已經是外來的訪客,而不是實際居住在賈府中了。當然,從談話中看出,湘雲和黛玉、寶釵都很熟,尤其跟寶玉很親暱,由此可以推測,湘雲有可能是在黛玉還沒有進入賈府的時候,就先在賈府住了一段時間,是寶玉最初的青梅竹馬。黛玉、寶釵進府時間差不多,湘雲當時可能已經離開賈府了。就算沒有離開,那也應該算和黛玉、寶釵“一起長大”,而不單單是和黛玉一起。

    事實上,從書中第三十二回湘雲和襲人的談話就可以看出,湘雲真正“一起長大”的只有寶玉,真正要好的是襲人。她確實是在黛玉進府之前就離開過賈府。

    史湘雲笑道:“你還說呢。那會子咱們那麼好。後來我們太太沒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麼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來了,你就不象先待我了。”

    襲人本來是服侍賈母的,賈母派去服侍寶玉。黛玉進府的時候,襲人已經是寶玉身邊的丫環了。而湘雲竟不知道此事,可見湘雲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賈府。在她離開的時候,襲人還是賈母的丫環,而且和湘雲很要好。

    總之,湘雲對黛玉的熟悉不會比對寶釵熟悉更多,所以她親近寶釵,並不算對小時情誼的背叛。相反,她的趣味還可以算是一直沒變。襲人顯然更喜歡寶釵而不是黛玉,那麼,小時候和襲人要好的湘雲,長大了跟襲人一樣更喜歡寶釵而不是黛玉,也很正常啊。

    除此之外,湘雲不喜歡黛玉,也有這樣的一些原因:

    1.湘雲年紀小,天然地喜歡被人照顧的感覺。在這方面,年紀比較大的寶釵至少在表面上做得比黛玉好。湘雲感受到寶釵的“溫暖”,心裡的天平自然傾向寶釵。

    寶釵善做門面工夫,湘雲年紀大不會辨別。寶釵對她溫言呵護,讓她住進蘅蕪苑,以大姐姐身份“教”她為人處事,這些都會讓湘雲心生感激。比如詩社活動輪到湘雲作東,寶釵出主意替她提供螃蟹,具體地幫湘雲解決了問題,湘雲當然覺得寶釵處事周到,對他又好,值得學習和依賴。

    2.湘雲的脾性在表面上和黛玉的脾性差距較大,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然會覺得黛玉比較生疏,難以親近。

    湘雲個性豪爽,但是不夠細心,黛玉卻是心細如髮的人。在瞭解不夠深入的情況下,湘雲很容易對黛玉產生誤解,覺得黛玉這種人不爽快,脾性刻薄。有了偏見,湘雲自然就不願意親近黛玉,也就更沒機會真正瞭解黛玉。

    當然,後來隨著寶釵搬出大觀園,逐漸長大的湘雲開始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到黛玉才是實心實在的人,從而又轉向和黛玉親厚,那是後話了。

    3.湘雲潛意識裡的嫉妒心理作祟,使她不喜歡比她更讓寶玉上心的黛玉。

    襲人和湘雲有過一段對話,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批評寶玉的乖僻、不肯上進,又說寶玉對黛玉言聽計從,如果是寶釵勸他,他不顧禮儀拔腿就走,換了是黛玉勸他,他該低聲下氣向黛玉賠罪了。結果寶玉一句話懟回去,說林黛玉從來不說那樣的“混賬話”。

    所謂的“混賬話”,顯然是寶釵、湘雲、襲人三個人都認可的道理,所以這三個人關係比較好。黛玉不認可這一套,所以她和寶玉是靈魂知己,寶玉也是因此才和黛玉最親近。

    但湘雲未必懂得其中的道理。她只知道,小時候寶玉哥哥和她很好,現在一顆心卻全跑到林黛玉那兒去了。湘雲對黛玉有意見,關鍵不在於黛玉的價值觀和她不一致,而在於黛玉在寶玉心中的分量超過了她。本來湘雲已經訂婚,不應該也不合適吃這種醋,但是小女孩就是這樣,小時候最好的玩伴現在心向別人,自己心裡還是有些酸溜溜的。

    湘雲對黛玉的不滿,很少是當著黛玉的面表達的,而是當著寶玉的面含沙射影地譏諷他對黛玉的低聲下氣。表面上是看不慣黛玉耍小姐脾氣,折磨她的寶玉哥哥,實際上是看不慣寶玉哥哥對黛玉“卑躬屈膝”的態度,說穿了就是嫉妒黛玉在寶玉心中的地位而已。

  • 3 # 有雪片片57321

    不只是史湘雲,這是自從寶釵來到榮國府後,賈家上下人等的共同表現,似乎都會覺得寶釵更加懂事,聰慧大方,行事得體,就連那些小丫頭也多數喜歡和寶釵一處玩耍。而公認的是黛玉愛耍小性,而且為人清高自許,目無下塵,黛玉甚至為此多有不平之意。

    有句俗話叫作:咬人的狗不叫,話雖糙些,用在寶釵與黛玉之間卻正合適。黛玉是一個崇尚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人,所以見到落花便會流淚,這並非是她故意做作,也不是閒來無事的發矯情,而是出於她的真心,她的《葬花吟》一字一句都是在祭奠逝去的美好,所以黛玉是一個天真爛漫,多愁善感的良善之人。我們經常看到的黛玉愛發脾氣,行動愛惱人,而且言語刻薄,嘴裡不會饒人的。可是,除了這些表面的些許不和諧,可見過黛玉像襲人,寶釵,王熙鳳一樣地耍心機,玩手段去暗害過人?從來都沒有,所以黛玉不過是剛剛來到榮國府時年紀還小,不太會為人處世,由於自身條件優越,難免自負一些,所以在外人看來就不太好融入。隨著年紀的長大,後來的黛玉說話行事也是十分圓融隨和,只是她還是天生的多疑多心也是難改的了。

    而寶釵則是一個標準的封建大家族的名媛淑女,她城府高深,處事圓滑,深謀遠慮,賢惠通達。她與她的母親薛姨媽和姨母王夫人是一樣的女人,追求封建社會的權勢地位,尊貴尊容,善於謀略攻心,左右逢源。有時為達目的,也可以不擇手段,不顧良心,只是一定會千方百計顧全體面就是了。所以我們看到的薛大姑娘會在滴翠亭金蟬脫殼的同時順便推了林黛玉一把;而金釧之死,她又冷血無情地故意以正言勸告王夫人不要傷心,毫無憐憫地以銀錢來打發人家一條人命,這做法和他那個打死人命再賠補銀兩的哥哥薛蟠如出一轍,而薛蟠還只是糊塗無知,她就純粹是心知肚明地腹黑了。

    所以大家會喜歡寶釵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寶釵的狠是狠在佛口蛇心,黛玉的那點小狠純粹是口舌之快,人都是感性的動物,明面的東西就看得見,隱藏的東西就很難猜的出,所以自然會喜歡錶面隨和大度的薛寶釵,而反感尖酸刻薄的林黛玉了。

    那麼史湘雲也不過是和那些感性的人一樣的心理,她由於出身可憐,賈母疼愛她所以常常到榮國府來做客,和黛玉等都是青年姊妹,她的飲食起居在之前都是和黛玉一起的。而史湘雲也是不太喜歡黛玉的性格,她是生性豪爽,氣量寬宏的人,雖然自小父母雙亡,她在叔叔史陵侯家裡也是受盡了委屈,黛玉在賈府尚有賈母護持,而湘雲卻是除了幹受氣什麼都沒有,所以湘雲之命薄比之黛玉更甚,可是她天生的心大心寬,從來都是嘻嘻哈哈地過日子,也不把這些瑣碎煩惱來折磨自己。那麼如此豪氣的史湘雲自然是看不上多疑小性,愛惱愛哭的林黛玉。

    可是大方得體的薛寶釵是真的合了史湘雲的胃口,寶釵為人豁達,行事從不計較,而且仗義疏財,那價值二十幾兩的螃蟹宴可是她白白地贈與了史湘雲。先不論其心是假是真,寶釵做事先就圓了體面,就算是為了籠絡人心,也需得領人家三分情意。何況寶釵雖然圓滑,有時又下手毒辣,可也不見得就完全泯滅了良心吧!

    所以史湘雲會喜歡寶姐姐,一來是她沒有親眷,而寶釵照拂她無微不至,如此暖意融融,她確實無法抗拒;二來寶釵為人確實比林黛玉更有姐姐的樣子,所以湘雲雖然與林黛玉相識得早,卻不及對寶釵熱心。大概是史湘雲也看不透黛玉與寶釵的實際為人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祥子每章梗概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