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老2019

    明朝內閣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諮政機構,此後權力逐漸增大,後形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

    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地位日益受尊崇。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然而,雖然首席內閣大學士(或稱內閣首輔)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

    簡而言之:內閣制度肇始於建文帝,確立於成祖朝,永樂中期以後,內閣職權漸重,兼管六部尚書,成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決策機構。後經宣宗、仁宗、英宗等幾代皇帝的發展,內閣制度逐漸完善,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代表,萬曆早期是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張居正的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

  • 2 # 瀛史拾貝

    文官又不是鐵板一塊,屁股決定腦袋,不同的地域,科考年份,師生傳承,聯姻關係,利益勾連等,都會讓科舉出身的文官士大夫們拉幫結派,黨同伐異。沒有皇權的制止,黨爭早就鬧翻天了。看看李氏北韓,黨爭了幾百年,一派勝利後馬上分化成更小的派系, 再互相爭權奪利。

  • 3 # 閒話讀史

    俗話說得好,“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說的就是讀書人在造反這項風險極高的事上沒有什麼建樹。這當然也是根據中國的歷史得出的經驗。

    明朝的時候,文官和皇帝經常性的開撕,而且皇帝的氣焰還真的在某些時候被文官們集體打壓了下去,似乎真的有可能出現所謂的“文官治國”,皇帝真正意義上“垂拱而治”當個擺設的可能性,然而,事實如何?明朝真的可能出現文官當政的類似“君主立憲”的政體嗎?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絕不可能。

    明朝的文官系統掌權除了下面具體政策執行者外,主要就是內閣。

    所以就用內閣來分析一下。

    1、內閣制不是宰相制。

    很多人對於明朝的文官制度看得太高了,實際上,明朝文官的權力相比較以前的歷朝歷代是退化了的。

    明太祖有感於宰相的權勢太大,直接廢掉了中書省和宰相,還把這種制度定為了絕對不可更改的祖制。

    雖然權力是集中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巨量政務也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最終的結果就是形成了內閣制。

    對於內閣制,明朝也是做出了種種限制。

    首先,內閣的大學士們品階都相當低。

    正五品的品階在某些時候也使得他們的權力受到限制,並且在進行某些政務處理時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其次,理論上來說,這些內閣的大學士們在任何政務上都沒有最終的決定權。

    大學士們只是個顧問的身份,僅僅能夠“票擬批答”,隨時準備應付皇帝的諮詢。

    當然,某些時候,他們也能夠透過對皇帝施加影響來達到目的,但是主動權在皇帝手裡。

    第三,內閣的集體負責制使得權力進一步分散。

    內閣中雖然有首輔、次輔的區別,有些時候,首輔的權力甚至類似於以前的宰相,但是絕大部分時間,大學士們是共享權力的。

    2、明代宦官集團的出現是為了限制內閣。

    實際上,內閣這種集體負責制是足以處理好政務的,但是這就不符合明朝皇帝喜歡把權力抓在手中的性格。

    所以一整套區別於外朝廷的“內朝廷”出現了。明代的宦官機構號稱“二十四衙門”,基本上就是一個小朝廷的雛形。

    而且為了讓宦官們真正能夠抗衡內閣,還給了司禮監“批紅”的權力。

    《明史·職官志》中記載:“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

    什麼叫擬票,也就是內閣的大學士們以皇帝的名義批閱奏章,並且商量出一個批答,“用小票摸書貼於奏章上,隨同封進”,這就是擬票。

    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內閣等同於相權的原因。

    然而,後面還有一個步驟,那就是皇帝如果同意內閣提交的擬票,就親自或者口述給司禮太監用硃筆標示,這就是“批紅”。

    真正的決定權在於“批紅”。如果皇帝充分信任某個司禮太監,那麼,他就會掌握整個帝國。

    當然,實際上司禮監裡的太監們在“批紅”這件事上也有權力的分配和鬥爭。

    《續文獻通考》中就提到了明孝宗時的內閣大學士對於這一整套流程的講述,或者該說抱怨?

    “朝廷有命令,必傳之太監,太監傳之管文書官,管文書官方傳至臣。內閣有陳說,必達之管文書官,管文書官達之太監,太監乃達於御前。”3、明初就設立的錦衣衛是皇權又一道保障。

    錦衣衛是皇帝的親衛軍,既是一支護衛皇城的軍隊,也是一支監察機構。

    明初時對功臣的大清洗,錦衣衛就立下了功勞。比如藍玉案就是由錦衣衛指揮蔣揭嚮明太祖揭發的。

    錦衣衛就是明朝皇帝手中的一隻虎視眈眈的惡犬,後來,為了平衡這隻有些時候失去控制且權力過大的惡犬,又另外設定了由親信太監控制的東廠、西廠和內廠。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明朝的政治架構都在於權力的分散和制衡,務必使得任何一方的勢力都不足以動搖皇權。一旦某個機構有權勢過大沖擊到皇權的苗頭,就會立刻“建立”一個機構——往往還是直接複製——來制衡。

    所以,如果明朝的內閣大學士或首輔,想要掌握真正的政務決定權,那就必須獲得太監們的合作。

    例如張居正之所以大權在握,完全是因為得到了司禮監大太監馮保的相助。

    但是張居正僅僅是明朝的一個特例,並不具有普遍意義,另外,即便是張居正,也並沒有完全掌握整個朝廷,對於錦衣衛和“內朝廷”,他並沒有多大的控制和影響能力。

    明朝人對於內閣制的看法非常客觀,《明史·李賢傳》中就說到:

    “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

    這裡面的“一二權勢稍重者”說的就是張居正和嚴嵩,後來這兩個人也沒逃過皇權的秋後算賬。

    另外,我們還沒有算上一直與文官不對盤的武將們的影響。

    一旦文官們真的有這種舉動,我相信下面的藩王以及武將就會舉起“清君側”的大旗,到時候,就是天下大亂了。

  • 4 # 最後的騎兵90

    從上古時代的禪讓制到家天下,由‘王’或者‘皇帝’為首組成金字塔式統治結構。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透過授權文官協助自己管理國家,由於權利的分散,必然引起同皇權的鬥爭,明朝正是皇權發展的巔峰。

    一、明朝皇權和內閣權利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處置了胡惟庸的專權跋扈,乾脆廢除延續千年的丞相制,事無鉅細皆有一人裁決,另外設定錦衣衛監視文武百官,維護自身權利。

    不是所有後繼之君能像朱元璋一樣,燕王朱棣經過靖難戰役奪權成功,本人又經常出征在外,就從文官中挑選幾位作為智囊,為自己出謀劃策和本人不在京師時暫時協助太子監國。

    這就是內閣的開端,內閣的權利還非常小,僅僅是作為皇帝的顧問,提供建議,隨著後繼之君當中有幾位不務正業,內閣權利相應增加。

    比如皇帝下詔必須經過內閣審批,內閣有權拒絕皇帝聖旨,皇帝不高興或者強勢點直接換掉內閣首輔,如崇禎帝短短十幾年就換了十幾位內閣首輔,或者全部拉出去大板伺候,如嘉靖帝。

    二、如果皇帝不問政事,由內閣統治會怎麼樣?

    皇權大於內閣,假如皇帝放權而有內閣管理,明朝要不向上,延續至今;要不向下,提前內亂亡國。

    (1)向上,君主內閣制

    皇帝僅作為明朝象徵,當然不能完全放權,內閣遇到重大或無法達成一致的國事,應當由皇帝出面裁決。

    還要有獨立的監察機構,不能受制於內閣;合理完善的的提拔制度,因為內閣首輔是關鍵崗位,必須有剛正清廉之人擔任;兵權更不能由內閣掌握。

    假如內閣上下能夠精誠團結,合理完善的制度,明朝還是可以延續至今。

    (2)向下,內亂亡國

    內閣畢竟是代表少數人利益,以儒學為主的統治依據,內閣一旦真正掌權,要比歷史上有些權臣篡位、架空皇帝更加容易些。

    封建時代人治遠超法治,何況這些人怎麼會讓其他人來分享權利,這群人必然會想盡辦法為自己謀利。

    內閣如果出現紛爭,皇帝又無權處置,或者是武將參與內閣爭鬥,明朝不可避免出現內戰,甚至亡國。

    明朝把君主專政發揮到極致,所以在明末才會出現文官賣國,武將拼死抵抗,內閣掌權,倘若時間允許,明朝真可能走向君主內閣制,可能性最大的還是因內閣造成的內亂。

  • 5 # 神天天無聊

    又不是沒有這樣過……

    實際上明朝的根本問題是皇權不是出自世族

    文官集團說白了就是世族的代表

    皇帝建立錦衣衛東廠都是為了打壓世族

    世族勢大的時候皇帝的聖旨出不了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2歲半,選擇兒童感冒藥時要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