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甘6027
-
2 # 打板圈
獨角獸的定義是成立時間不久高速成長的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10億美元也就60多億人民幣的市值,我找了最新上市的二十多個股票,超過60億市值的股票多的是。完全不用擔心A股市場能否容納它們。
曾經的中石油、工商銀行等公司,市值體量不知是獨角獸的多少倍,A股市場照樣能承受。
鼓勵獨角獸來A股上市,代表著對科技創新的支援,代表著產業經濟政策的發展方向再次回到了科技創新。只要有政策支援,更不用擔心A股市場能否容納。
-
3 # 不動如山兮8848
這真不是事,大不了價格低些,就像中石油,國有大銀行等盤子都很大。關鍵是能否保持業績的持續增長。當然,必須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不能颳風,不能一呼啦大批上市,必領考慮韭菜們的荷包,只有股民持續盈利了,市場才能長久。
-
4 # HSJ雜談
最近一個月A股颳起了獨角獸風,這裡包括360的迴歸,富士康火速過會和寧德時代的上市,證券會對雲計算、人工智慧、生物科技、高階製造的獨角獸企業得即報即審,這些讓獨角獸概念股短期內大幅上漲。
去年12月,全球富豪榜創始人胡潤就釋出了一篇《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的報告。榜單在大中華範圍內收錄共計120家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總計超3萬億人民幣,如果這些都上市市場肯定承受不了,所以獨角獸企業的上市肯定也不會一窩蜂的全上市,肯定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017年,滬深兩市共新增438家上市公司,佔全球新增上市公司數量的30%,其中全年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省區是廣東省,達到了驚人的98家,IPO總融資金額達2000多億元。如果按照一年2500億的融資額計算,3年融資7500億元,那麼前120家獨角獸企業只能上市四分之一,也就是30家企業。
下圖是創業家&i黑馬出品的中國2018年獨角獸前100名。
-
5 # 西格瑪的化學
千萬不要小看大A股的市場力量,A股不怕獨角獸公司太多,只怕太少,從我個人角度來考慮,我認為是缺少優秀的獨角獸公司,要是哪家獨角獸公司上A股,絕對滿額打新,因為好東西不怕多。再說,A股打新還是穩贏的。
已經有新聞報道,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有100家,估值超過20億美元的獨角獸不到50家。放在A股,其實都是小公司。目前A股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有1676家,大約佔全市一半。超過20億美元的公司有800多家,佔全市大約四分之一。10億美元公司和20億美元公司姑且假設融資25%的股權增加。也就是每家融資15-30億元,特大型獨角獸公司也是屈指可數,特大型獨角獸公司新增股份一般為10%,市場完全能夠容下。看看農行一家計劃定增1000億。可見市場巨大。
-
6 # 建林459
a股的水深,容得下獨角獸的,在大的規模也不是問題,如果你知道2017年上了多少家公司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要小心的事,現在上的獨角獸一上市就把利潤空間做死了,開盤就向下走,估值明顯太高。如果上的都這樣,就沒有什麼用了。
-
7 # 奇點財經78050741264
謝謝邀請。這位朋友是在擔心A股大規模的融資,會對股市有壓力吧?確實在海外上市的獨角獸都是規模大、市值大,會給大盤帶來一些心理上的壓力。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對大盤並沒有實際上的影響,指數該漲還會漲,該跌還是跌。大家還記得2006年工商銀行上市的事吧,在上市前市場也是一片擔心、害怕。但實際上是股市繼續上漲至2008年,還有一次是2007中石油上市時也是同樣的結果。因此我個人的看法是一年迴歸一家獨角獸,是無法改變大盤趨勢的。如果超過二家就很難判斷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監管層開始會小心、謹慎的,會根據市場的反應、承受能力來推進的,不會突然或同時大規模的迴歸A股,這一點敬請放心。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8 # 有福自然來
由於獨角獸的企業規模在壯大,前幾日參股獨角獸概念全面暴漲,這裡面受益最大的是佳都科技。炒參股概念如果不是前期埋伏就算了,等到市場很熱,預期很一致的時候就很難掙錢了。
又針對“獨角獸”企業迴歸A股開啟綠色通道,但是把關非常嚴格,接下來對資產10億美金的100家左右,20億美金的不超過50家,分批推進A股。
目前,全球獨角獸企業主要分佈於22個國家,美國和中國佔比最大。獨角獸的未來前景看好,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金融、文化娛樂、汽車交通以及醫療等行業,而且,金融行業的估值遠高於其他行業。但是,此次更多的智慧製造業、文化娛樂、醫療領域的獨角獸企業有望首先進入A股市場。不過未來的三年時間能容下幾家獨角獸在A股上市就無從得知,根據分析可以自己推斷。
-
9 # 知本圈
我們可以看看最近兩年裡,一些熱門獨角獸公司的命運。光A股肯定不行的,上市地點要放到全球,A股、港交所、紐交所、納斯達克等,才能容得下。光A股每年有幾家就夠了。
關鍵是有長期成長空間、可持續性比較大的獨角獸,不容易發現。有些獨角獸只有幾年風光。後面業務可能出問題,這個不好識別。
“NM知本產融服務區”有一個詳細的分析:
我們來看看之前那些上榜的獨角獸,都有怎樣的命運?
拼多多以6倍增長晉升“超級獨角獸”,估值700億,這家公司剛剛上市,選擇了納斯達克市場,總市值已經超過270億美元,輕鬆碾壓之前的估值。
小米在榜單上的估值是3000億,不過後來香港上市後,一週大漲26%,市值最高殺到了4800億港元,同樣比之前的估值高了不少。
餓了麼被收購前的估值大概是600億,後來以95億美元給了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估值也算名符其實。畢竟後面有阿里巴巴的資源支援,不出意外的話,想必不會走下坡路。
摩拜單車登上獨角獸榜單時,估值一般是30億美元,今年4月份的時候,美團花了27億美元收購,跟之前的估值存在3億美元的差距。
招聘行業的獨角獸獵聘網,之前D輪融資後,估值10億美元,剛剛達標,6月底赴港上市,即使跌破了發行價,市值也有130多億元,比之前的估值漂亮許多。
二手車商優信搶先上市,經歷7年慘烈競爭,這一步走得相當給力。不過,之前它的估值傳聞50億美元,早在2017年融資5.1億美元后,估值36億美元。
但登陸納斯達克後,總市值一度從27億美元縮水到22億美元,跟之前的估值相比,差距還很大。
寧德時代一直被視為電池領域的大獨角獸,早先的估值是1300億,7月份上市,成了國內動力電池第一股,總市值一度漲到1609億元,大幅碾壓老牌新能源汽車明星股比亞迪。
後來又突破2000億元,接著卻曝出上半年利潤大降的訊息,遭遇跌停,市值又回落到1652億。無論如何,比之前的估值還是多了300多億。
有人將平安好醫生視為富二代,作為分拆自平安集團的公司,從起步開始就發展迅速。
2015年,APP剛上線13個月,A輪融到了5億美元,當時的估值就到了30億美元。到香港上市前,還拿到了軟銀願景的4億美元。
它的業務資源跟平安集團關聯不少,截止2017年9月30日,該公司有558名企業客戶,而前五大客戶是平安壽險、平安產險、平安銀行、平安健康險及平安惠普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它們都是平安的附屬公司或緊密聯絡人。
從業務來看,平安好醫生已涉足家庭醫生、消費型醫療、健康產品商城、健康管理與互動等板塊,2017年營收約18.7億元,但依然是虧損,3年虧了20億。
不過憑藉使用者資源、平安本身的影響力,外加上增速可觀的營收,它的市值還是比較堅挺,上市當天市值600億港元,目前市值在535億港元。
曾經,線上教育企業樸新教育的估值一度到了60億元,今年6月份紐交所上市,上市前三日,暴漲40%,到達35美元頂端。之後又跌到19美元,股價起伏較大。目前市值在17億美元左右,還是遠超了之前做獨角獸時的估值。
獨角獸企業快速衰敗的案例並不少見,從近幾年全球的資料看,獨角獸企業消失的速度與成長的速度一樣,幾乎都是相當快的。
獲得過7輪融資、身價一度高達30億美元的凡客誠品,在經歷庫存積壓、供應鏈斷裂、客戶口碑下滑等風波後,直到現在也沒有扭轉局面。
曾經拿到養車O2O領域第一,員工多達1400人,估值上了6億美元的博湃養車,C輪融資失敗,資金鍊斷裂清盤。Jawbone以運動手環切入,被視為可穿戴裝置的鼻祖,高峰時間估值30億美元,不過幾年時間,裁員、關分公司、停止生產線。
有的獨角獸企業上市後,市值反而迅速縮水,樂視是典型的代表,2015年時最高市值曾達到1526億元,現在不過120億,不僅官司纏身,更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質疑,公司營收也陷入跌跌不休的困境。
回覆列表
獨角獸企業能有多大?能有多少啊?大A股容不下,這是個偽命題。現A股中大市值股多著呢,象中石油,中石化,幾大行,萬科等什麼的,市值千億萬億好多股。區區幾個大獨角獸股,能在大A股冒幾朵水花啥。就怕水太深,最後都抿然眾人啊!象曾經的獨角獸樂視大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