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頭盔哥講歷史

    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偉大的農民愛國運動,先有帝國主義的侵略,再有義和團運動發生,那種認為義和團運動導致八國聯軍侵華的觀點是錯誤的,義和團運動偉大的貢獻在於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鬥爭力量,顯示了中華民族勃勃的生氣,使帝國主義國家認識到認識到,華人民是不可征服的,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從此列強的侵華方針由瓜分中國改為扶植代理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義和團運動是一場農民運動,也得有很多侷限性,其中之一就是盲目排外,農民容易將感性經驗外推,由恨洋教到仇恨一切外洋事物,出現了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挑鐵路把線砍,旋而破壞大輪船等笑話;二就是扶清,容易爭取官兵的支援,但是容易喪失對清政府的警惕,後來義和團就是在前線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被清政府給出賣了,在背後捅了一刀;第三,義和團運動的同時,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了戊戌變法運動,但是兩者並沒有實現有機的結合,或者是聯合,出現了各自為戰的現象,結果由於各自有自己的侷限性,也沒有實現對社會的根本改造。義和團運動對後世的影響莫過於,是更多的人看清了清政府的本質,所以在庚子之後,同情反清革命人士的人越來越多了。

  • 2 # 沒用的首領

    義和團運動發生在十九世紀末,是由農民階級領導的運動,起初是反對清政府統治,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遭到鎮壓,隨著局勢的變化,列強的入侵,義和團開始支援清政府抵抗西方列強,口號也改為“扶清滅洋”。

    客觀評價

    不足:

    一、對帝國主義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存在著籠統的排外主義錯誤。

    二、認識不到帝國主義聯合中國封建地主階級以壓迫華人民的實質,蒙受封建統治的欺騙。

    三、農民階級的侷限性,義和團運動還存留者迷信、落後的傾向。

    積極方面: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反映了華人民不畏強暴,敢於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對後面的影響:鼓舞了後面華人民反抗壓迫提供了精神動力,辛亥革命領導者孫中山後來說到,義和團“用大刀、肉體和聯軍相搏,雖然被聯軍打死了幾萬人,傷亡枕藉,還是前仆後繼,其勇銳之氣殊不可擋,真是令人驚奇佩服。所以經過那場血戰之後,外華人才知道中國還有民族思想,這種民族思想是不可消滅的”。

  • 3 # 風華

    義和團就是愚氓瞎胡鬧。打著愛國的旗號,幹各種倒行逆施的事情,專門禍害華人。

    為以後的愚氓暴亂、胡作非為樹立了榜樣

  • 4 # 瓷都公安

    義和團組織,由農民階層領導,在封建社會,農民多屬下層的勞苦階層,對社會的利益分配的極度不勻,特別是滿清對漢人的歧視和高壓,使得農民不得不反抗,他們秘密結社,起初是以“反清復明”為口號,後來國家的格局發生變化,世界列強想要瓜分中國,清政府就同義和團協商一致對付列強。但是清政府閉關鎖國多年,在軍隊上的投資和發展遠不及德、英、法等國,但老百姓的對於外敵一致抵抗,認知上是統一的,所以口號也改為“扶清滅洋”。

    評價:任何農民運動都有他存在的歷史價值,因為階級利益分佈的極不均勻,使得老百姓不得不起來造反,才有生存的希望,所以滿清政府滅亡後,老百姓對帝王的仇恨仍然沒有消退,就像袁世凱 稱帝也是被後人唾罵的。

    農民運動雖然有他的侷限性,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哪裡有壓迫哪裡有反抗。

    義和團運動最後雖然失敗,但清政府的滅亡也是遲早的事情,它只是個導火索,它同時也警告華人“落後,就會被捱打,被世界的列強凌辱”,所以中華民族經過百年忍辱負重,老百姓終於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 5 # 流浪成海顧爛泥

    戊戌維新變法失敗後,“逆黨”康有為受英人保護,梁啟超被日人保護。慈禧本想以光緒病危為藉口,想廢掉光緒另立幼主,卻被各國公使介紹的為光緒看病的法國醫生,把光緒根本沒病的訊息傳了出去。並且這個節骨眼兒上,江蘇糧道又報告一個傳聞,說英華人要派兵來北京,逼慈禧交權,讓光緒親政。讓慈禧感覺到洋人處處和好做對,對洋人的仇視到了一個頂點。

    這是當時朝廷的大氣候。

    而當時在民間,外國神父和教士中間確實也有敗類,加上有些華人利用洋人欺壓百姓,民間仇視洋人的心理便在義和團這個半宗教色彩的幫會組織中表現出來了,義和團乃打起“滅洋”的旗號,後來為了獲取朝廷的支援,又在前面加上“扶清”二字。

    這是民間的小氣候。

    慈禧和守舊派想利用義和團來“滅洋”,義和團得到朝廷支援而迅速膨脹壯大,除了燒教堂,殺教士、教民,還拆鐵路和電線。更於1900年4月中旬殺直隸總督榮祿派往保定鐵路彈壓的武官楊嗣同,5月20日京城內義和團民殺死日本公使館的書記官。

    洋人主張歸政光緒觸到了慈禧的底線,加上有“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撐腰,圍在身邊的守舊派官員的鼓動,慈禧竟然同時對下餘國宣戰,5月23日下午,派許景澄通知各國使臣,限24小時內出京。

    如何評價義各團運動,這是近代史上一大難題,爭議太大。

    在此只談一點個人看法,義和團運動與史上歷次民間運動或說是起義有相同點,比如裝神弄鬼、行為暴力、易被利用等特徵;不同點是隻反洋人,不反朝廷。本質上是中國古老社會在面對西方勢力衝擊時產生的反抗力。這種反抗力又被慈禧所利用,對內以打擊革新派,對外打擊支援光緒帝的洋人。

    義和團的濫殺為各國軍隊入侵提供了直接藉口(當然,你也可以說即使沒這個藉口也會找其它藉口,但結果就是你做了這個藉口),並且其所作所為,不便於認為是有多大進步意義。但留給後世很多思考,比如不要妄圖用什麼“符水”去抵擋槍炮,也不要僅憑一腔意氣當嘴炮去“愛國”。還是要踏踏實實地做事情,講規則,尊重客觀規律。

  • 6 # 逛一逛3

    義和團運動,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近代中國以農民為主體的群眾性自發的反帝愛國運動……

    原名義和拳,本是在山東、河南、直隸一帶,帶有宗教化的民間秘密結社組織。最初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出則為拳,入則為民。主要成員是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

    伴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要求對外資本輸出,經濟上瓜分世界……

    甲午戰爭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強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民族危機加深,尤其是山東地區外國教會勢力猖獗,各地反教會鬥爭發展,加之華北山東地區旱災,民怨沸騰……

    1899年,山東平原縣的義和拳,在朱紅燈率領下,舉行武裝起義,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矛頭指向帝國主義列強,鬥爭也由秘密轉向公開,義和團運動興起了。……

    清朝政府對義和團運動的政策,是剿滅——安撫——剿滅……由於義和團運動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特別是發展迅速。清朝政府不得不默許其合法地位,主要目的是控制和利用義和團。

    1900年春,義和團進入京津等地區,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達於高潮。

    1900年6月,英法美、德意奧(奧匈帝國)、日俄,組成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清朝政府對列強宣戰,義和團和愛國清軍共同抗擊八國聯軍,譜寫了武裝抵抗外來侵略的愛國篇章。……

    八國聯軍侵華的根本目的是:直接瓜分中國,直接目的是:鎮壓義和團運動,體現了帝國主義時代分割世界和瓜分中國的本質要求。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和清朝政府鎮壓不力只不過是八國聯軍侵華的藉口而已。……

    八國聯軍很快攻佔天津和北京,慈禧太后出逃途中,下令清軍剿滅義和團,再次借師助剿,借八國聯軍剿滅義和團。

    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了。

    1901年,列強(11國,加上比荷西)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朝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義和團運動,是近代中國以農民為主體的群眾性自發地反帝愛國運動!其最大的歷史功績在於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的迷夢,也動搖了清王朝的統治,引發新的革新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愛國主義的光輝一頁。

    義和團運動,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核心和唯一目的是“滅洋”,具有強烈的愛國性質,反映了當時帝國主義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便於號召民眾開展反帝鬥爭,也便於藉助愛國清軍進行反帝鬥爭。

    但是,“扶清滅洋”的口號並不科學!“扶清”,說明義和團對清朝政府的反動本質認識不清。“滅洋”,又帶有籠統、盲目排外的性質,即野蠻排外,無法將西方列強的殖民侵略和西方的工業文明相區分。反映了農民階級的階級侷限性。

    同時,義和團運動帶有“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指揮等……

    義和團運動,彰顯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傳統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近代的仁人義士為救亡圖存進行不懈努力!告誡我們不僅要有濃烈的愛國熱忱,更要有愛國的本領,給後人留下了深刻地啟迪!

  • 7 # 哈哈欠為你違逆

    在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期間,華人民以其不畏強暴、敢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打擊和教訓了帝國主義者,使它們不敢為所欲為地瓜分中國。正是包括義和團在內的中華民族為反抗侵略所進行的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的戰鬥,才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和滅亡中國的圖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裡的小夥也能娶都市裡的美女博士。你怎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