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哥哨位

    兔哥回答;印度這款武器首先繼承並發展了印度在武器製造領域的傳統,時期長的特點。當時立項時很先進,但等到三四十年後就落後了,“阿卡什”防空導彈從1983年立項開始,直到2017年終於打下來一款印度自己特製的,經過放大反射訊號特徵的飛機,獲得了巨大成功。“阿卡什”導彈1983年立項時,印度非常重視,這是該國第一款世界先進水平的遠端導彈,因此改變了一款武器最少用時三十年才能造出個“半成品的”武器製造傳統。經過印度軍工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終於在十幾年後造了出來,經測試,這款長7.5米,粗400毫米的大型防空導彈射程達到了驚人的23~27公里遠?而此時別的國家比它小近一半,細一半的防空導彈也都達到了這個射程。印度不服氣的脾氣來了,改,於是又投入巨資改進,隨後的的測試中終於達到了60公里的射程。但並沒有量產,而是繼續改進,改進的目的主要是這款導彈太靈敏了。如果面對太陽方向的目前標發射時,它一般不會搭理目標,而是對太陽更感興趣,喜歡打太陽。只到2017年,經過對目標飛機加裝特製的大訊號源,導彈總算是打目標了。

    但新問題又來了,印度陸軍根本就不要,你不要總該有個理由吧?陸軍給出了拒絕的理由,太大太重了。說實話,印度陸軍並沒有瞎說,從車載的照片就能看出來,這款導彈個頭非常大,按照這樣的個頭,射程最少也應該在80公里以上才行。俄羅斯的S-300防空導彈和阿卡什長度都是7.5米,只是彈經比印度多50毫米(450毫米)射程卻高達135公里。另外,阿卡什採用了裸彈佈置,這麼一款中射程的導彈採用裸彈顯然是落後了,目標,儲存發射筒式的防空導彈才是主流。即便於存放,又具備比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同時也節省了保養程式;

    印度陸軍的第二個理由,太貴了,我們用不起。按照印度有關機構給出的結論,這款導彈的價格和世界同類武器比要至少高出70%。第三個原因是射程,同一款導彈在不改變整體結構的情況下從20多公里的最大射程一下提高到了60公里,這個技術可以說是飛躍式的。就憑印度的技術?印度陸軍不信。但製造商的理由也很充分,經過幾十次的實驗,最大射程有到60公里的例子出現。當然這只是最大射程,並不是有效射程,據說有效殺傷距離遠低於這個數值。印度陸軍2015年曾列裝了兩個連,但隨後又變卦了,不要了,騙人的。但據說雖然印度陸軍不喜歡,卻有可能賣給別人,據印度媒體報道,越南對印度這款阿卡什導彈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簽署了意向書,估計越南是喝高了,對一款並沒有真正定型的武器感興趣,當然,醒了以後買不買還兩說著,必竟越南不是傻子。

    目前,阿卡什導彈的前途非常令人擔憂,很可能和阿瓊坦克,光輝戰鬥機,印度那艘還泡在水裡的中國產航母一樣,成為另一個半成品。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理由,印度的國際環境優越,完全可以從國際上買到比這款導彈強很多的導彈,而印度又天生喜歡洋貨。印度好高騖遠的作事風格看來短時間是造不出一款中國產武器了。

  • 2 # 第一哨兵

    一、導彈研製週期長耗時長。這款導彈在1983年批准的研製,完成40次試驗,2009年3月得到首批16套“阿卡什”防空導彈系統。耗資111.2億盧比,善於抗擊60公里半徑範圍內的來襲空中目標。

    二、打擊空襲戰機可以,想打導彈困難。“阿卡什”導彈射程沒有問題,射速最大隻有3馬赫,現在的導彈基本都大於3馬赫,想攔截導彈,阿三做夢去吧。

    三、側面看出印度阿三的軍工製造不咋樣。用了將近30年的時間研製這款導彈,到了如今30年過去了,空襲兵器發展多麼的快,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可以說印度阿三造了一套過時產品。印度到處宣揚說是自主軍工製造,不可否認對軍工企業鍛鍊很大,但可看出阿三哥的自主研製能力還不行。

    四、這款導彈適合該地區軍事實際。畢竟南亞地區各國的空軍實力並不是很強,新型空襲兵器和導彈也並不多,印度的這款導彈足夠滿足防空任務需求。

    總之,單純論這款導彈,它的效能穩定,滿足該地區防空任務需求。

  • 3 # 兔波波

    目前印度不要說自行研製的裝備,就是仿製的也沒有一樣成功的。印度從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以色列、德國、南韓、土耳其、巴西等國都有進口合適武器,但是目前還沒有仿製成功一種,為什麼?

    印度由於基礎工業不行,自主研發能力太差,所以研製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紙面資料不錯,要麼幾十年研發不出來或者研發成功就已經落伍了,要麼就一直停留在PPT階段,最後不了了之,外購了事!

  • 4 # 軍武最前哨

    印度阿卡什防空導彈的研發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1983年),那時候的印度裝備了一批產自蘇聯的薩姆-6防空導彈,隨即便以該型導彈為基礎開始了阿卡什的研發工作;但最終成品的效能如何?一個事實或許就可以解釋:印度軍方寧願進口也不願採購阿卡什。

    作為一款“山寨”薩姆-6的短程地對空導彈,阿卡什相比前者還是進行了相應的改進,比如在履帶式底盤外增加輪式底盤、更換印度自主生產的雷達、裝備效能的更出色的發動機等等。

    但在實際射程上,阿卡什卻並不比薩姆-6出色多少!根據印度軍方此前試射的資料顯示,阿卡什的最大射程仍然為25千米左右;而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自阿卡什導彈開始研發至今已逾三十多年,可近幾年仍處於試射階段。

    更為有趣的是,印度研發機構對於阿卡什導彈“短程地對空”的定位其實並非初衷,而是在理想射程(遠端)無法達標後被迫降級為短程。客觀而言,印度這種退而求其次的精神確實是難得的樂觀主義。

    在實際使用中,阿卡什導彈擁有一套包括車輛、雷達在內的龐大且笨重的系統,這也直接導致阿卡什在實戰中的機動效能較差,進而也會影響它的防空效能;另一方面,阿卡什的短程定位多少有些將錯就錯的意味,如此不嚴謹的態度也從側面映射出了效能上的不確定性。

    不過就在去年後半年,一直排斥阿卡什的印度軍方竟然接收了約兩個營的該型導彈,而這種改變卻是打著“支援印度中國產”旗號的強迫性手段,並不代表著印度軍方已經認可阿卡什。

  • 5 # 卡俄

    印度的阿卡什導彈,是從1983年開始研發的,和其他印度的著名武器一樣,比如印度空軍的光輝戰鬥機,陸軍的阿瓊坦克,都一樣花費三十年時間才研發出來。“阿卡什”採用與SA-6薩姆六一樣的氣動佈局,長約5.8米,重約0.7噸,固體衝壓發動機使得導彈飛速約3馬赫,使用過載15g,最大射程可以達到35公里,最大射高18公里,使用傾斜發射架承載發射。阿卡什”防空系統中的“拉賈德拉”相控陣跟蹤火控火控雷達。陣面上號稱集成了5000個T/R單元,作用距離60公里,可同時跟蹤64個空中目標和攻擊其中4個最具威脅目標。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來,這個導彈比起六十年代的薩母六也高明的有限。就是射程多了十公里,薩姆六是二十五公里,阿卡什三十五公里,雷達換了相控陣的。不過導彈還是那樣,用的衝壓發動機,速度不快,就三馬赫,這些資料都很落後了。這個導彈機動力15g,戰鬥機飛一個七g機動就可以甩了他,更不要說有超機動力的四代和五代飛機了,現代防空導彈,沒有個三十的機動力怎麼打飛機?基本上這樣的導彈在阿卡什開始研發的八十年代就落後了。俄羅斯七十年代研發的薩姆十一,就放棄了速度不高的衝壓動力,改用火箭發動機,速度高了,體積小了。美國的標準一導彈,八十年代的,火箭發動機,射程四十公里,這些都是同代又同類的導彈,更不要說中國在俄羅斯薩姆十一基礎開發的紅十六,射程七十公里。可以說,這個是古董武器,印度給配上現代雷達就拿出來騙人。戰鬥力?看印度陸軍願意要不?

  • 6 # 魂舞大漠

    2018年,印度正式宣佈下馬,如同其同武器專案一樣,“阿卡什”終於沒有擺脫下馬的命運。2016年就正式下馬了一次,莫迪要開啟“印度製造”,只能硬著頭皮,咬牙又堅持了二年,有意思的是,有些人不明就裡,居然在網上鼓譟著在此次衝巴衝突中發現了大作用,2012年陸軍採購了那麼一點,經過驗證,能用者不到30%,30%啊,印度,請不要裝聾。

    ●越南不怕。要買一點,這二年沒錢了,經濟發展增速減緩,此前幾年搞了不少俄製武器,畢竟因為索價太高,購買數量有限。手中沒錢自然要低調,這才於2015年看上了印度導彈,這真是困急來個熱枕頭,三哥高興地說,可以考慮轉讓技術嘛,結果呢?印度的導彈比世上任何人的都貴,越南哪來的錢呀,於是說了一說,也就拉倒了。價格根本搞不成。“阿卡什”第一次找了一家賣主,還是沒有賣出去。

    ●陸軍不願要。不是僅僅價格,對比西方數款近程防空系統,隨便買一點,就比“阿卡什”要強得多。因是2018年開啟招標,正式宣判了“阿卡什”的死刑。也許引進他國系統後,改頭換面,可以帖上印度製造的商標,現在陸軍看中的是瑞典BAMSE,車好,可在複雜地形下機動,彈頭,基本不用人力來操作。只是根本印度拖沓的傳統,10年以內進不來,說是要買,非要等得花兒都謝了。

    ●姥姥不疼。搞了幾十年,仿自蘇聯薩姆-6,因技術明顯陳舊過時,技術指標一改再改,改得誰也沒信心,2012年政府嚴命之下,不得已裝備一點。從此便不再問津。此彈類似中國的凱山,屬於野戰防空的那種,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仿,中間又數次引進以色列技術,給其制導,東拉西湊沒有用,就不是一個套上的車,怎麼配套?搞得最終自己失去信心,連自己都沒臉搞下去,所以下馬也自在情理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藍刀鋒各外號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