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感覺東西方都處在分裂之中
5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風雲再起

    東方:五胡亂華、西晉滅亡、衣冠南渡!

    自東漢光武帝允許邊民內遷以來,大量遊牧民族遷入內地,到西晉時期,關中和涼州的外族已佔當地人口一半。這些外族被世家大族收為奴隸,外族人口的增加為後來的永嘉之亂埋下了隱患!

    公元316年,長安被匈奴攻佔,西晉滅亡,司馬睿南下建康,建立東晉,中國北方從此開始長達一百多年的大動亂,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相繼在中原建立政權,漢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華夏大地一片哀鴻遍野,大量百姓背井離鄉,衣冠南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人口大遷移,但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南方經濟的發展。

    西方:日耳曼滿族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

    四世紀中葉,匈奴人進入歐洲,打敗了日耳曼人,日耳曼人的一支部族西哥特人進入西羅馬帝國境內避難,受到了羅馬官吏的勒索和壓迫。公元376年他們掀起了反抗羅馬的起義,378年在亞得里亞堡會戰中打敗羅馬軍隊,羅馬皇帝瓦倫斯陣亡。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西哥特王國。

    在蠻族入侵的同時,帝國內部的奴隸和貧民也不斷地爆發起義。公元476年,蠻族將領奧多亞克廢除了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皇帝羅慕洛,輝煌了幾個世紀的西羅馬帝國最終滅亡!

  • 2 # 米南德王問道

    公元4-5世紀,就是古典時代文明徹底崩潰的階段。自從3世紀開始由盛轉衰的古典文明各帝國,紛紛在這個時期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嚴重程度是大部分文明,都會丟掉自己的半壁江山。如果要給這個時代尋找主題,那就是“蠻族入侵”。

    在世界歷史進攻4世紀後,蠻族問題就開始嚴重困擾各大古典文明。雖然大部分都是早就存在的老大難問題,但一直到這個時期才朝著嚴重化的方向發展。羅馬帝國發現萊茵河-多瑙河以北的日耳曼人勢力,越來越強。讓波斯人後來恐懼不已的白匈奴勢力,已經在費爾干納到河中的區域內出現。鮮卑勢力在蒙古高原上瘋狂擴張,殘存的匈奴人則定居河套地區,深深的嵌入了魏晉帝國的北部區域。

    這些事情在那200年裡,最終發展為破壞性的效果。羅馬帝國首先為了應付日益緊張的邊境形式,選擇將帝國一分為二。最終,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勢力逐步侵蝕。當匈人在今天的烏克蘭地區成型,將更多日耳曼人口推向了羅馬境內,西部帝國的淪陷也就不可避免。這一時期,也就被後世很多學者認定為古典時代與中世紀的交匯點。

    經常與羅馬兵戎相見的薩珊波斯,此時也察覺到威脅的與日俱增。雖然他們已經向東控制了巴克特里亞本土,並建立了自己貴族擔任國王的印度-薩珊王國。但可怕的白匈奴人已經在河中等地出現。雙方之後的一系列交戰,讓波斯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是一位國王的性命和大量的歲幣貢金。曾經擴張獲得的北印度與中亞東部領地,就這樣淪陷給新來者。

    在南方的印度,由於貴霜帝國的霸權崩潰,代表本土勢力的笈多王朝興起。儘管軍事實力非常有限,但依靠聯姻、外交和資源數量,笈多人逐步吃掉了眾多上一波蠻族入侵後留下的眾多區域。尤其但白匈奴人再次南下,擁有最大資源的他們,也就成了眾人選擇依附的物件。於是,笈多帝國的名義領地反而比之前更為擴大。這個階段也就被後來的很多學者認為是一個印度本土文明的黃金時代。但傳統印度文明的核心區域,其實還是有一半輪番在波斯或中亞遊牧強權手中。

    當然,蠻族入侵的步伐在遠東也沒有停滯。4-5世紀的時間裡,永嘉之亂和五胡亂華都先後上演。接著就十六國的先後登場與南北朝的割據對峙。原來的漢晉帝國後期,則紛紛撤到了江淮地區。這樣一來,也是維持半壁江山的格局。雙方無疑是誰也吃不掉誰。

    伴隨古典文明區域萎縮的,還有舊文明留下的舊制度覆蓋範圍。但君士坦丁堡、泰西封、華氏城、建康的統治者,失去了大片土地。新的封建制度也就在他們的控制區之外,逐漸興盛起來。這種此消彼長的制度變化,也為即將到來的中世紀做好了準備。

    古典文明在6世紀還會有一次“迴光返照”式的反撲。但4-5世紀的決定性變化,已經為之後千年的歷史發展程序,定下了基調。

  • 3 # 東江宴翁

    中國:五胡亂華

    羅馬: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設基督教為國教。

    印度:把波斯,馬其頓,貴霜熬走之後,印度人終於建立了自己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孔雀王朝!

    中東:偉大的波斯王朝又站起來了!但沒啥世界裡大事。

    日本:還處於奴隸制時期,吃不飽,穿不暖。

    南韓:三國時期。

    北美大陸:瑪雅文明鼎盛時期

    澳洲,南美大陸:氏族部落時期。

  • 4 # 火器工坊

    公元四世紀到五世紀,是古典文明崩潰的時間段,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進入了所謂的黑暗時代。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從東往西說。

    殘喘的東方帝國

    300s—400s,中國先是處於西晉時期。四世紀之初的西晉王朝正好處於八王之亂的高峰期,301年,趙王司馬倫自立為帝,隨後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三王聯合常山王司馬乂伐趙王司馬倫。五月去除趙王司馬倫及其黨羽,晉惠帝復位,齊王司馬冏專政。

    302年,成都王司馬穎及河間王司馬顒派軍討伐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於京城洛陽響應。最後齊王司馬冏及其黨羽被除,長沙王司馬乂掌政,成都王司馬穎於鄴遙控。

    303年,成都王和長沙王開始互相征伐。

    304年至306年,成都王和東海王瘋狂開戰,期間大量的啟用了蠻族勢力。

    306年,八王之亂結束,但是西晉的國力已經損失殆盡。而此時蠻族們佔據了國家的各處軍事要塞。

    308年,實力已經足夠強大的匈奴人劉淵起兵反晉,同年稱帝,國號漢,史稱前趙。同年攻克洛陽,史稱永嘉之亂。

    自此中國自三國內鬥和八王之亂後,又一次陷入混亂之中,只不過,這次的混亂是由外族人帶來的野蠻入侵,在北方,大部分先進的華夏文化遭到滅頂之災。各個小國混戰不休,誰都相當最強的那一個。而僥倖逃到南方的東晉,在整個四世紀中的大部分時間,卻是以弱者的身份龜縮在江南,領土一點一點的被北方政權所蠶食。總而言之就會輝煌的古典華夏文明即將滅頂,不過所幸的是這個慘劇最終沒有發生。

    在長期的戰亂中,因為華夏政權仍然存在,因此政治和文化正朔並沒有倒下。後來的北方政權也不在像以前那樣痴心於劫掠和毀滅,而是往著華夏國家的方向過渡著。終於在四世紀末期,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幾乎統一了北方,政權趨於穩定,南北朝並立的局面開始了。

    日落西山的西方帝國

    和東方的華夏帝國相比,遠在西方的羅馬帝國就沒有那麼好的命運了。

    四世紀之初,雖然帝國已經是危機重重,但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之下也算是過得去。而且稍有復甦的跡象,但是君士坦丁大帝並沒有徹底解決帝國分裂這一大難題,所以在他死後,帝國陷入了分裂的局面。

    當然,394年,狄奧多西一世擊敗了西部的篡位者歐根尼烏斯後,成為了帝國的唯一統治者,不過這也是羅馬帝國最後一次統一。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於米蘭去世,他將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分給長子阿卡迪烏斯,西部分給幼子霍諾里烏斯。自此曾經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正式分裂成了兩個衰落的帝國。

    而帝國分裂之後,先前和帝國紛爭了百餘年的日耳曼蠻族開始大肆的湧入東西帝國,而東方的匈人遊牧帝國則是徹底沖垮了西羅馬帝國的防線,羅馬人同華人一樣,不得不大肆啟用蠻族人士兵,結果有很多的蠻族人就躋身羅馬高階軍官,在匈人崩潰後,這些殘暴的蠻族一次又一次的發動著叛亂和侵略。最後在476年,苟延殘喘的西帝國終於徹底滅亡,西歐文明徹底進入黑暗時代。

    混戰戰中的中東帝國

    雖然西羅馬帝國滅亡了,但是東羅馬帝國得以倖存,只是東帝國的文化體系早已不是拉丁風格,而是中東文化和希臘文化的混合。

    因此從定義上來看,東羅馬帝國更像一箇中東帝國。而作為它的老對手,薩珊波斯,在整個四世紀中,曾多次和羅馬帝國以及後來的東羅馬帝國發生著軍事衝突。

    359年,波斯和羅馬打到兩敗俱傷。

    379-399年,羅馬人和薩珊波斯因為亞美尼亞的歸屬問題發生了持續了20年的小規模衝突。

    整個五世紀,雙方一共發生了十餘次較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和戰爭。

    除了政局之間的對抗。兩個帝國對於內部的宗教信仰也持有不斷變化的態度和政策。當羅馬人進行宗教清洗時,波斯人就表示對基督徒寬宏大量。當波斯人迫害猶太人和基督徒時,羅馬人又會出臺宗教寬容政策。

    難得統一的印度

    當其他地區的文明發生著生與死的考研時,印度卻進入了一個空前和平的時期。

    此時的印度處在笈多王朝期間,近乎整個北印度地區都被帝國所統治。而他們的影響力,卻一直可以到蘇門答臘地區。

    而佛教和印度教,也在這個時期大肆發展起來。可以說,印度真的是喜歡和世界格格不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性內向膽小,不敢上講臺上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