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皖北財經與民風
-
2 # 鄉野趣生活
桃樹施肥最好不要一起同補,要分季節,時期,一般全年追肥三次即可!同補施肥吸收不好,作用不大!!浪費資源!
桃樹一般全年追肥2-3次。
1:,萌芽期:萌芽期一般在春季,桃樹快要萌芽前兩個星期,以速效氮肥為主,用水溶方法施肥。
2:,開花後:一般桃花謝了之後兩星期應施一次速效氮肥補充。結核期間6月上中旬,應施氮、磷、鉀肥,一起配合施用!
3:果實膨大期:膨大期需要水分養分較多,對中、晚熟品種以氮肥為主,配合鉀肥一起施用
-
3 # 其實簡簡單單就好
儘量不要同時補充,吸收問題,首先鉀肥是大量元素,植物需求量較多,鈣鎂屬於中量元素,一般好一點的水溶肥裡會有4%左右的新增,其實吸收也不是特別好,硼屬於微量元素,植物需求量較少,一般在花期坐果時有少量需求 多了反而會有害處。
單獨補充吸收會好一點,一般桃樹在秋冬季補充鈣磷肥,春季花前補充葉面硼肥,做過後葉面補充鈣肥,成熟前補充鉀肥,中途根據地域土質情況判斷是否需要補充鎂肥!
當然,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熬合態的葉面肥,也可以在關鍵時期適當葉面補充!
-
4 # 京科惠農
你好!桃樹上鈣鎂硼鉀可以同補。關鍵是補肥時控制總濃度,一般不超過.0.5%,這樣的濃度即容易吸收,又不會中藥害。
-
5 # 農友徐哥
桃樹在不同時期對肥料的需求不同,可以根據它生長的需要進行施肥。桃樹的根系淺且發達,如養分供給不足,影響樹勢和果質;桃樹花果多、易早衰,只有科學合理的施肥,才能保證桃樹產量與品質及樹齡。那麼桃樹如何才能達到科學施肥呢?能不能同時補充鈣鎂硼鉀肥呢?一般情況下進行合理施肥,桃樹嚴重缺乏鈣鎂硼鉀肥時按比例可以同時施入。
下面來看看桃樹各個時期的需肥特性:
1、幼齡期:(1)基肥10月份施入,以腐熟有機肥(含氮磷鉀肥)為主,配施複合肥開溝施入。
(2)追肥每月施一次。2--4月,增氮促梢;5--6月減氮,增磷鉀,避免梢枝徒長;7--9月重視鉀肥施用,配施磷肥控氮。有利增大根系營養,改善土壤環境等。
2、結果期:(1)9~10月施入基肥(含氮磷鉀肥),配施鈣鎂磷、硫酸鉀等,冬季深耕,樹冠環狀穴施或溝施。
(2)施追肥主要有萌芽肥、謝花肥、硬核肥、膨果肥、採後肥等。
①萌芽前1--2周,施用基肥(含氮磷鉀肥)起到促梢、活根,提高坐果率的作用。
②謝花1--2周施花後肥,以速效氮為主,配以磷鉀肥,促進新梢和果實生長,減少落果。
④膨果期追肥,以鉀肥為主,促進果實膨大,提高果實品質。
⑤果實採收後施採後肥,以磷鉀肥為主,配施氮肥,恢復樹勢,累積養分。
(3)葉面追肥主要在花期、謝花後、膨果期、成熟前等施入,主要進行養份補充。
桃樹整個生長過程對肥料的需求反應敏感,只要做到科學合理,桃樹在進行花芽分化時提高坐果率,果實就會達到增大豐產優質,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6 # 鄉村似歌
一、桃樹種植需肥的特點
1、需鉀量大,桃樹對鉀的需要量大,從上面桃吸收的養分就可以看出來,特別是果實發育期鉀的需要量為氮的3倍左右,鉀肥對果實的發育特別重要,鉀充足桃個體大,含糖量高,風味濃,色澤鮮豔品質好。
2、對中微量元素比較敏感,特別是鈣、鎂、硼、鋅等,一旦缺乏均會在葉部、果部表現出各種生理的病害。
3、對氮肥特別敏感,在幼樹期,如施氮肥過量,常引起徒長,難成花,花芽質量差,掛果遲,落果多,流膠病重。果實生長後期,如施化學氮肥過多,果實糖低味淡,風味差。盛果期需氮肥多,如氮不足,易引起樹勢早衰,盛果期縮短。
4、施肥宜深不宜淺,桃樹的根系發達,側根和鬚根較多,吸收力強,但根系分佈淺,多集中在地表下20-40cm的土層,淺施更容易引起根系上浮。
二、桃樹種植時鈣鎂硼鉀可以同補嗎?
2、鈣硼同補還有互利互助的作用,如果使用單一的硼肥或鈣肥,效果不是很好,這是因為硼不易吸收,鈣的移動性差,即使噴了大量的硼肥,但很多都不被吸收,導致效果差,鈣移動慢,臨時補充,很難被立馬吸收轉化。另外缺硼會導致補鈣效果不好,但如果在植物體內同時補充硼鈣肥,它們各自的效果會提高不少,還能提高硼鈣肥的活性,但也要注意硼鈣容易拮抗,使用時選擇可以鈣硼同補具有活性的硼鈣葉面肥。
3、在桃樹膨果期後可以配合地面衝施或葉面噴施含量高的液體磷鉀水溶肥有助於提高桃樹的甜度、果面光亮、顏色好及早熟。
4、硫酸鎂肥是缺鎂農作物及土壤的最佳補鎂肥料,具有易吸收、不破壞土壤PH值的特點,它既可作為生產複合肥的補鎂新增劑,也可作為補鎂肥料與其它肥料混合使用。
三、桃樹種植如何追肥效果好呢?追肥又叫補肥,就是在施用基肥的基礎上,在需肥的關鍵時期之前施入,保證當年生產對營養元素的需要和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1、幼齡期,追肥每月施1次,2--4月,增氮促梢;5--6月減氮,增磷鉀,避免梢枝徒長;7--9月重視鉀肥施用,配施磷肥控氮,有利增大根系營養,改善土壤環境等。
2、結果期,施追肥主要有萌芽肥、謝花肥、硬核肥、膨果肥、採後肥等。
①萌芽前1--2周,施用含氮磷鉀肥,起到促梢、活根,提高坐果率的作用。
②謝花1--2周施花後肥,以速效氮為主,配以磷鉀肥,促進新梢和果實生長,減少落果。
④膨果期追肥,以鉀肥為主,促進果實膨大,提高果實品質。
⑤果實採收後施採後肥,以磷鉀肥為主,配施氮肥,恢復樹勢,累積養分。
3、葉面追肥主要在花期、謝花後、膨果期、成熟前等施入,主要進行養份補充。
①花期可噴硼肥,提高坐果率。②謝花後噴葉面肥幫助穩果。③膨果期噴中微量元素主要含鈣、鎂、硼、鋅肥,減少果期生理病害,④成熟期噴含鉀葉面肥提升果品,⑤幼樹、大樹在生長期,根據樹體和果實生長所需的不同養分,用化肥對水也可噴施葉枝,並特別要注意噴施硼、鈣、鎂、鋅等微肥。
4、要想提高桃樹的產量、品質、甜度、果面光亮度等效果,必須在桃樹的開花期一直葉面噴施到採果前,10天左右噴施一次,全程使用4次左右。葉面噴肥主要噴施化肥、微量元素肥和植物生長輔助物質,應以對環境不造成汙染、對人體健康無害、不降低果實品質為原則。常用葉面肥濃度:尿素0.3%左右,硫酸鉀1%左右,磷酸二氫鉀0.3%左右,硫酸亞鐵0.3%左右,硝酸鈣1%左右,硼砂0.2%左右等。
回覆列表
鈣是作物生長髮育重要的必需營養元素之一,經調研發現,多少年來在果樹生產中,不少果園由於只重視化肥(氮、磷、鉀)的投入而忽視了鈣等其他微量元素的施用,加上果樹根系對吸收鈣的能力差,因原料不同,葉噴後滲透差,吸收慢,從而導致鈣元素在樹體內移動性差等特性,使果樹的缺鈣現象越來越突出。
鈣在樹體中不易流動,新葉首先表現出缺鈣,頂端幼葉尖端捲曲呈鉤狀,逐漸變成棕黃色的焦枯狀,並向下部葉片擴充套件,嚴重時整條新梢枯死;根系生長受到顯著抑制,根短而多,尖端常褐變枯死;花朵萎縮;尤其核果類果樹易得流膠病和根癌病。
果樹缺鈣在果實上表現更為明顯,有時葉片雖不缺鈣,但果實已表現缺鈣,引發多種生理病害,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和內在品質及耐貯性。
形成植物細胞壁最主要的兩個元素:鈣和硼
1.所有的植物細胞壁形成,都離不開硼和鈣;
2.所有的植物細胞壁拉長,都離不開硼;
鈣和硼是作物細胞壁的重要組成元素,缺少鈣硼會使作物的細胞壁發育不良,嚴重影響細胞分裂,所以,缺少鈣硼會使作物分裂旺盛的部位受到嚴重影響。果實細胞壁的形成緩慢或者強度不夠,很容易造成裂果的現象。
雖然裂果和水分、內源激素、營養供應等多種因素有關,但是及時補充鈣肥能明顯減少裂果的產生。
細胞壁形成的旺盛期就是細胞分裂的旺盛期,所以要儘可能在細胞分裂高峰期來臨前補充鈣硼肥。(據科學檢測,柑橘果實中80%以上的鈣在落花後3~12周吸收,所以一定要抓住這個補鈣的關鍵時期。)
3.根部只能從根尖細胞吸收鈣
植物根部吸收鈣元素的部位要求非常苛刻,僅根尖部分具有鈣的吸收能力,根部其他部位幾乎不能吸收鈣肥。
(整個的部位在顯微鏡下看,大概也就是1—2毫米之間,而吸收鈣的部位呢,就是紅色標出的地方,只有這麼一點點,所以缺鈣很容易出現。)
作物體內鈣元素供應量不足的情況下,為了更多地吸收鈣肥,作物會產生新根,以便透過根尖吸收更多的鈣,如果此時土壤鈣不足,會導致新生的根尖枯死,根系呈現灰色,最終影響地上部分生長,嚴重時整棵枯死。所以適時給土壤補充鈣肥,可以促進根系生長,多使用有機肥,防止鈣流失和固定,也是保證作物正常生長的必要條件。
4.必須提前在根部使用鈣肥
鈣是一種難以移動元素,因為鈣與植物體內的草酸很容易反應生成草酸鈣沉澱。據科學檢測,正常條件下鈣離子每天在柑橘莖稈中的移動速度是5~10釐米。如此緩慢的移動要求我們必須提前在根部使用鈣肥,同時在鈣肥需求的高峰期透過葉面噴施滿足作物對鈣的需求。